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一个癌症医生的遗言
2017-07-31 | 阅:  转:  |  分享 
  
一个癌症医生的遗言

?????????????????

时于七十年代末,美国有个死于癌症的医生叫翁广安,在其临死之曾著有一本名为《癌症与我》的自述书,行文流畅,笔锋带情,文本催人泪下。最令人动容的还是作者在他最后、最痛苦的日子里,居然能够超越个人的悲剧,把一个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与治疗感受真实地纪录下来。在其中,篇篇是为后的人着想,处处流露出人爱精神,确实是一的。由于这出自一个西方医生“亲临癌境”的自白,这就让我们能够从中领略西方“高科技”治癌的实况。从文本记实看来,事实上西医治癌并非无懈可击,就连美国最优秀的职业医生亦只能是眼巴巴地看着的病人受尽折磨、含恨而亡。面对这一现状,不知国内某些“崇洋媚外”;某些高呼要消灭中医的先生们有何感想????

兹将书中有关治癌方面的内容进行摘录、分折,以供诸位思考——???一向“生龙活虎”的翁先生78年底因大便带血,之后被确诊为大肠癌,但医生在手术时却发现癌细胞已入侵肝脏(发现肝脏右叶上至少有三个转移癌块。其中有个有大鸡蛋一般粗),故手术只能草草了事,并断其最多能活6个月。

???按传统贯例,不论手术成功与否,接着就该轮到化疗了,翁先生当然不能例外。

???对于手术的痛苦,我想一般人都能,而对于化疗利害,倘若不是亲身经历,那么一般人是料想得到,所以我们只能聆听翁先生申诉——

?

???原文:“用化疗药物(略)点滴,为期5——6天,治疗到第三天,食欲全无,连看到以往最喜好的龙虾,也要恶心。每天早上勉强自己吃粒半生熟的蛋……第五天,脸上与手臂开始出疹子,肛门开始痛,全身皮肤呈竭色。第六天,口腔粘膜与肛门附近开始溃疡;饮食、吞口水、说话与大便都痛得很。睡觉时,做千奇百怪的梦,睡得不好,心情浮燥,坐立不安。口水特粘,由嘴角流下来,拉成一条带状。第十天,囗腔粘膜与肛门附近溃疡开始消小。到了第十一天,开始痊愈。第十二天,胃口恢复,我可以大快朵颐……从第七天到第二十天,白血球与血小板降得很低……接受治疗的第三周与第四周,我的体力可以说完全恢复,抵抗力也逐渐增强,我可以过很惬意的正常日子。我常常自嘲说:我有一半的日子在地狱中过着,有一半的日子在天堂中过着”

???“从1978年12月到1980年2日,我前后做了12次治疗,每次治疗过程,副作用与复元都与第一次差不多……等到做完12次治疗,肝脏的x光扫描显示癌块比没有接受治疗增大一倍有余。布鲁克纳医师认为癌细胞对某种抗癌化学药物就象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一般,用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对于此药产生适应力与抵抗力。适者生存,它们自然生存下去”

???“二月中旬后,我开始接受另一种化学药物治疗法……接受氟脲嘧啶治疗后,立刻感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好象每条肌肉被人鞭打过似的;口干眼涩、痰浓而粘、精神恍惚、夜有恶梦……到8月底做肝脏x光扫描检查,发现癌块比二月时,至少又增加了一倍……”

???“九月初,布鲁克纳医师认为传统性的化学药物治疗似乎无效,此后的治疗方针有二:1、请外科医师动手术……?2、请x光科医师由腋下或腹股沟处放导管到肝脏动脉……”

???“9月7日,我住进西奈山医院。10日由美蒂(mitty)医生放导管,可是他只能将导管放到腹腔大血管,无法进入肝动脉,他做了腹腔血管造影,证实癌块几乎占据了整个肝脏的右叶,似乎还没有牵连到左叶。11日他花四个小时,无法将导管放到肝动脉,他认为我的肝动脉长得不寻常”。

???“从腋下和腹股沟处放导管失败以后,只有走外科途径,打开腹腔,直接把导管放入肝脏动脉,剖开腹腔时,可以评估癌蔓延程度,以决定可否进行切除手术。于是做各种检查,如各器官的电脑肌层扫描摄影、超声波、肝脏机能、肺部机能、骨扫描摄影……检查结果,发现癌块似乎只限于右叶肝脏,没有远处转移的现象”。

???“当时,我与许多好友同事商讨结果,由西奈山医院转到sk纪念医院,由做肝胰手术驰名的霍特纳医师来开刀。15日下午,我去看了霍特纳医师,他看了各项检查报告后做结论说:“剖开腹腔看看,我认为可切除时,就做切除手术。不然的话,就放一条导管,外加脾脏摘除手术”。他说得轻轻松松,大概是一种职业性的麻痹感。他第二天刚好要去欧洲游历讲学二个星期,要到十月初方能安排到为我动手术。当时我焦急得很,但我不能在此地找到在肝脏手术方面比霍特纳医师更高明更有经验的外科医师”。

???“终于在10月7日动手术。霍特纳医师在我的腹腔里切取20来个淋巴腺,送到病理室做冷冻切片捡查,其结果全无癌细胞存在。他非常高兴地决定做大手术,切除了右叶肝脏、胆囊、上行大肠及以前剩下的横大肠部分,前后花了7个多小时”。

???“……霍特纳医师认为我的肝脏已经再生得差不多,可以做预防性化学药物治疗。12月11日开始,每星期一次,预计做6个月到12个月……我与癌细胞搏斗,备受痛楚,深深地体会到痛的滋味……”

?

???分折:毕竟是医生,如果不是医生亲受,一般病人又有谁能将这些感验的细节描述得如此详尽。让我们姑且当个事后诸葛来对翁先生的治疗方法进行评述——?

???先是经历一次痛苦的手术,再经一时段令人非常难熬的化疗,而最严重的还是因化疗所导致的“食欲全无”——食欲全无就意未着维持人体的生源已绝,长此以往就会死人。好在停药后能够很快复原,这说明其个人素质尚好。“等到做完12次治疗,肝脏的x光扫描显示癌块比没有接受治疗增大一倍有余”。这就说明手术、化疗不但没有疗效,而且反而是雪上加霜。此时理应醒悟,却又未悟。再次“接受另一种化学药物治疗法”更是错上加错。

???两次化疗失败后又考虑要再次返回手术台,而在此之前还需做些小动作,如造影、放导管及名目繁多的捡查等等,总之要把患者弄得无片刻安宁。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终于又进行二次手术,而手术后又“做预防性化学药物治疗”。总之,手术与化疗这两种令人生畏的疗法要不断地在患者身上轮回,直至死而后已。

???之后,翁先生忙于写有关抗癌治癌的一般常识,再也无暇顾及其治疗经历,至于后来的事情,则是由其妻(李小勃)补录——

?

???原文:“十月初(指80年)由世界著名的肝脏外科医师霍特纳割除约80%的肝脏及全部大肠。当时医师告诉我们癌瘤全部切除,且淋巴腺及腹膜都无蔓延迹象,一时我们真是喜出望外……”

???“今年(指81年)四月底,他的血液检查结果又逸出常轨,肝脏扫描赫然发现在剩余无多的肝脏中散布了数个阴影。医生建议他再住院做强力的药物治疗。这次他考虑一阵后说:“请给我两个星期休假”。回到家来,他匆匆赶着写完第七、第八两章,亲自去邮局寄给王医师……五月底返纽约后,嘱托同事好友照顾我。六月初渐感不适,十七日再住进布鲁岱尔医院,二十三日平静逝世……广安病发时,外科医师仅给他六个月的生命,但他高高兴兴坚强起劲地活了23个月……”

?

???分折:翁先生的倾诉让我们得知——经过化疗、手术后,似乎获得某些“喜出望外”效果,而这种效果往往会给患者注入新的希望。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由于实施这些疗法时通常会给患者死去活来的折磨,倘若治疗一旦停止,身体强壮的个体一般会很快复原,而复原后的患者就会象奴隶获得新生一样快乐。作为病人,便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治疗的好兆为了彻底消灭癌细胞,就必须不断地重复这些疗法,重复愈多,副作用就愈大,而身体素质就愈差。许多患者明知这些重复治疗对自己的康复并无好处,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还总是抱着一线希望,梦想有朝一日会有奇迹在自己身上出现;作为医师,其实对这些疗法的结果早已心知肚明,但为了;为了不致于失去丰厚的利禄,亦只好违背良心,一黑到底,这就是“生命不息,化疗不止”的原因所在。

???“至于外科医师仅给他六个月的生命”的说法纯属偏见,许多事例证明这种预言是错误的。病人寿命的长短主要决定于患者精神状态决定于的优劣决定于患者饮食消化。就翁先生而言,如果其手术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那么他可能连六个月都活不到;如果其术后精神振作,饮食知味,再加上实施“以人为本”的综合调理,那么他就不只是“高高兴兴坚强起劲地活了23个月”而是十年、二十年不等。因为第一次手术对于一个不到40岁的、“半年前还生龙活虎”的中年人来说,其创伤度其实不是很大,如果当时能取消后来的种种不利疗法,代之而起的是较为全面的整体调理,那么多活一、二十年是有可能的。

???笔者家父于七十年代末因胃癌而手术(当时约40多岁),两年后癌症复发。当第二次打开腹腔时,主治医师出来告知我说:“你父亲次手内部血管的再生非常紊乱,为了避免流血不止,故胃部手术再也无法继续,现只好缝合了事,等伤口愈合后即可回家,你就遂其所欲,想吃什么给什么,以尽人事算了”。我听后感到很悲伤,认为父亲将不久于人世了,所以回家后一切让其自由,从不限制其所需的食欲,也未提及手术失败事由,谁知他不但没有倒下,反而一天天好起来,之后便带着病躯,一直活到78岁,而在这劫后余生的30多年中,却一直都干着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由此推知,翁先生只活23个月的原因主要就是各种接踵而至的疗法对其身心的摧残实在太大,其次就是缺乏“兼顾”的治疗观念要不是他“咬定青山”要为后人做些伟大而又有益的工作,恐怕连“高高兴兴坚强起劲地活了23个月”亦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本来就无权对他人的医疗选择说三道四,之所以如此亦完全是(这也是翁先生的初衷),所以才忍不住发表些就事论事的管见。

????平心而论,对于翁先生毫不犹豫地把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启迪后人怎样与癌魔抗争的精神我是非常敬的,尽管某些观点现在看来不太正确,(譬如对“三大疗法”入局过深)但对于当时的一个西方学者来说,已经是做到仁至义尽了。正如李小勃所说:“成败得失都已成空,病魔卷走了他万丈雄心,却掩不住他对生命的热爱和望,压不倒他不屈不挠的奋战精神”——愿翁先生永垂不朽!

???随着岁月的流逝,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故西方的治癌观念也正在悄悄改变——“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可控可制”已为世人所共识。???既然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病慢性病那些强攻速杀的,否则就必定会再次出现“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标本不得,亡神失国”的败局。

???世事无常,现代“高科技”在中国高居若干年后,将又要续渐回归到起点!

?

?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