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豫章梅林派字辈浅解
湖北省阳新曹裕义
1、东西合一派行(乾隆庚申年)
(1)善衍懋庭樹祥鐘裕國楨
【字解】:
“善”: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指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衍”:从水,从行。本义:水流入海。绵延,继续。
“懋”:从心楙声。本义:勉励,使人努力上进。
“庭”:从广,廷声。教诲,亦指家教。
“樹”:“树”字繁体。建树,指建立功业。
“祥”:从示,羊声。本义:凶吉的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引申为祥和之意。
“鐘”:“钟”字繁体。从金,重声。古时本义铜制打击乐器。引申为专注、钟爱。
“裕”:从衣,谷(yù)声。本义:富饶。作动词,引申为教导之意。
“國”:“国”字繁体。从囗从或,或亦声。国邦、国家。
“桢”:从木,贞声。古代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的叫“干”。比喻骨干人员,栋梁之才。
【出处】:
“善”: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衍”:无迁无衍,命乃长久。——《管子·白心》
“懋”:懋,勉也。——东汉·许慎《说文》
“庭”:﹝延之﹞闲居无事,为庭诰之文以训子弟。——《南史·颜延之传》
“樹”:建树贤戚。——《陈书·衡阳宪王昌传》
“祥”:吉事有祥。——《易·系辞》
“鐘”:导父以钟爱其兄弟。——《晏子春秋·谏上》
“裕”:乃由裕民。——《书·康诰》
“國”:國,邦也。——东汉·许慎《说文》
“桢”: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译文】:
要将先人告诫我们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的美德世代传承,勉励和教育子孙努力去建功立业。
要以和悦的语气和钟爱的态度循循诱导,教育子孙后代努力争做国家社稷骨干人才。
(2)慎修宏紹述載育聿觀成
【字解】:
“慎”:从心,真声。谨慎;慎微;慎重。
“修”:从彡(shān),攸(yōu)声。这里指改造身体与心灵。
“宏”: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gōng)声。发扬光大。
“紹”:“绍”字繁体。从糸(mì),召声。继承。
“述”:从辵(chuò),术声。遵循。
“載”:“载”字繁体。会意从“车”,指像军阵一般整齐划一的田地。引申为担负的意思。
“育”:培育。
“聿”:谓追述先人德业。
“觀”:“观”字繁体。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成”:成持(帮助,扶持)。“聿观成”:亦指快速的成长。
【出处】:
“慎”: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修”: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
“宏”:举其宏纲。——《书·序》
“紹”:绍复先王之大业。——《书·盘庚》
“述”: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載”: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育”: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聿”: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文王》
“觀”:观照能观妙慧。——《法藏心经》
“成”:大夫能玉成其事,请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东周列国志》
【译文】:
以慎独的心态去改造自己的德行,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美好,努力继承和遵循先哲的谆谆教导并把先哲的思想发扬光大。
为人父母就要担负起养育子孙的责任,孩子的成长会比较快,父母要在孩子成长期间帮助他们去追述先人德业,学会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2、南北合一派行(嘉庆辛未年)
(3)發源本道學祖德慶光榮
【字解】:
“發”:“发”字繁体。通“法”。效法,遵守。
“源”:从水,原声。来源;根源。
“本”:事物的根源。
“道”:从“行”从“人”,“人”在“行”中。方式,方法;技能。
“學”:“学”字繁体。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
“祖德”:祖宗的功德。
“慶”:“庆”字繁体。行赏奖励。
“光”:增辉,发扬光大。
“榮”:“荣”字繁体。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出处】:
“發”: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所从出。——《管子·任法》
“源”: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本”: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
“道”:策之不以其道。——唐·韩愈《杂说》
“學”: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祖德”: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管子·四称》
“慶”:农夫之庆。——《诗·小雅·甫田》
“光”: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榮”:会九世而飞荣。——《南都赋》
【译文】:
所谓仁义礼乐,都是从法理产生的,这法是先圣用来统一人民行动的根源。故而要让子孙从这些法的根源去效法做人的方式方法。
作为子孙就要传承先祖的功德,去获得世人称赞,为家族获得荣耀者要给予行赏奖励,将祖宗的功德发扬光大,为家族增辉。
(4)繼序期鹹正先聲定克繩
【字解】:
“繼”:“继”字繁体,指子孙后代。
“序”:从广,予声。古代学校的别名。
“期”:希望。
“鹹”:“咸”字繁体。表示某一范围的全部,相当于“全”“都”。
“正”:正直,正派。
“先聲”:“声”字繁体。昔日的声望。
“定”:规定,确定;定归。
“克”:意思是能够。
“繩”:“绳”字繁体。意思是按照、看齐(准则;法度),亦作继承讲。
【出处】:
“繼”: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
“序”: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
“期”: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今》
“鹹”:咸,皆也,悉也。——《说文》
“正”:平心持正。——《汉书·李广苏建传》
“先聲”:旧政犹传蜀父老,先声已振越溪山。——苏轼《送穆越州》
“定”:割地定制。——汉·贾谊《治安策》
“克”: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繩”: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译文】:
子孙后代要崇学重教,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希望子孙学会平心持正,做一个正派的人。
子孙后代要维护祖宗昔日的声望,能够继承祖先的功业,按照祖宗定制的家规做人行事。
3、五省联拟派行(公元二00五年岁乙酉)
(5)蔚然英才起民康乐益长
【字解】: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引伸为荟萃、聚集。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英才”:指才华杰出的人。
“起”:产生。
“民康”:人民安康。
“乐”:喜悦;愉快。
“益”:富裕。
“长”:长久;永远。
【出处】:
“蔚然”: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范文澜《中国通史》
“英才”:淑质贞亮,英才卓砾。——(汉)孔融《荐祢衡疏》
“起”: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陈寿《隆中对》
“民康”:物阜民康。——《后汉书·刘陶传》
“乐”:怡然自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益”: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长”:长,久也。——《广雅》
【译文】:
我们曹氏立国以来,自古而今人才辈出。
古时的曹国在先祖治理下,人民一直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此句是对先祖的缅怀和赞誉,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6)谋策春秋著功名汉宋扬
【字解】:
“谋策”:计策,谋划。
“春秋”:编年体史书。
“著”:显现;显扬。
“功名”:功业和名声。
“汉”:汉朝,中国古时朝代之一。特指我祖曹参任汉宰相,无为而治世人称颂。
“宋”:宋朝,中国古时朝代之一。特指曹彬任宋侍中、武宁军节度使、枢密使,卒谥武惠王。
“扬”:称颂,传播。
【出处】:
“谋策”:百方谋策,以供龙用。——唐谷神子《博异志·敬元颖》
“春秋”:《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著”:诚则形,形则著。--《礼记·中庸》
“功名”: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汉”:刘邦发迹于汉水边的汉中,建国后称汉(历史上的汉朝)。
“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史称北宋。
“扬”: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汉书》
【译文】:
我曹氏自周朝曹叔振铎公建立功勋受封立国以来,就声名显赫,彪炳史册。
到汉代又有宰相曹参公的无为而治,宋代曹彬公的不朽功勋,他们的功业都令我曹氏声名显扬。
(此句亦为对先祖的缅怀和赞誉)
(7)纲常崇忠信骏业久繁昌
【字解】:
“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现特指良好的人伦行为准则。
“崇”:从山,宗声。尊崇,推崇。
“忠信”:忠诚信实。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骏业”:宏伟的事业。
“久”:长远。
“繁昌”:形容国家或家族等繁荣昌盛。
【出处】:
“纲常”: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宋史·儒林传八·叶味道》
“崇”:崇事宗庙社稷。——《礼记·祭统》
“忠信”: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
“骏业”:直以菑畲开骏业,还将篇籍代籯金。——明张居正《锺山堂》
“久”: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素问·六微旨大论》
“繁昌”: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译文】:
要遵守人伦行为准则,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事业和家族才会长久繁荣昌盛。
(8)尊教启彥秀甲第欣连芳
【字解】:
“尊”:敬重;推崇。
“教”:教育、教导;教化。
“启”:启发;教育。
“彥”:才德出众的人。
“秀”:优秀。多指人品德美好。
“甲第”:原指封侯者的住宅,后泛指贵显的宅第。
“欣”:喜悦。
“连”:姻亲关系。
“芳”:比喻美名或美德。
【出处】:
“尊”:尊贤而重士。——汉·贾谊《过秦论》
“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启”:佑启我后人。——《孟子》
“彥”:人之彦圣。——《礼记·大学》
“秀”:容则秀雅,稚朱颜只。——《楚辞·大招》
“甲第”: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唐·崔颢《长安道》
“欣”:君欣欣兮乐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连”:及苍梧(地名)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芳”:昭示来世,垂芳后昆。——汉·蔡邕《刘镇南碑》
【译文】:
只有推崇教育,才能教化子孙做一个才德兼备的优秀者。
这样才能光耀门庭,迎娶具有美德的儿媳。
(9)仁和增寿禄安泰胜虞唐
【字解】:
“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和”:和睦;融洽
“增”:增多;更加。
“寿”:长寿。
“禄”:福气、福运。
“安”:安定;安全;安稳。
“泰”:平安;安定。
“胜”:胜过;超过。
“虞唐”: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常说为唐虞,这里为押韵采用了倒置。
【出处】:
“仁”: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和”: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增”: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寿”:寿,久也。――《说文》
“禄”:禄,福也。——《说文》
“安”:安,定也。——《尔雅》
“泰”:泰,安也。――《字汇》
“胜”: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虞唐”:唐虞之际,於斯为盛。——《论语·泰伯》
【译文】:
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睦共处,才能更加长寿,福运旺盛。
人民过着安宁的生活超过尧舜时代,共享太平盛世。
(10)弘拓前传统孙枝再辉煌
【字解】:
“弘”:扩充,光大。
“拓”:开辟;扩展。
“前”:从前的。
“传统”: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以及行为方式等。
“孙枝”:喻孙儿。
“再”:又一次。
“辉煌”:光耀。
【出处】:
“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拓”:地寖广,兵甲日盛。——《后汉书·张步传》
“前”:前时之闻。——宋·王安石《伤仲永》
“传统”:守器传统,於斯为重。——南朝梁沉约《立太子恩诏》
“孙枝”:惟愿取连理芳年,得早遂孙枝荣秀。——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
“再”:再,一举而二也。――《说文》
“辉煌”:譬众星之环极,叛赫戏以煇煌。——张衡《西京赋》
【译文】:
扩展和光大前人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
祝愿子孙后代以杰出的先辈为榜样创造出更加光耀的业绩。
(为让子孙对我曹氏字辈派行的意义有比较清楚的理解,本人不揣谫陋试作浅解,以成文字,并求教于方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