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敦煌壁畫與傳統家具 WORD
2017-08-04 | 阅:  转:  |  分享 
  
敦煌壁画与传统家具

敦煌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凉,最晚到元代,历时九百多年。壁画也好,彩塑也好,从多层面、多元化反映了南北朝至元代人们生活和文化状况。本文拟从敦煌壁画中家具的变化,论述这个时期人们床与椅凳演变的演进。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东传带进的名叫“胡床”的坐具,在敦煌壁画中也有表现和描绘,敦煌257窟西壁中层北魏鹿王本生与须摩提女缘品中就有两妇女同坐在交叉腿的胡床上。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胡床的形象资料。它和普通床榻的形制截然不同,可谓别具一格。足以证明当时已出现了垂足坐的形式。它的做法是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做轴,以利翻转折叠,上横粱穿绳以容坐。胡床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创,古代多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人,因名“胡床”。《演繁露》说:“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隋朝时,改名为交床。唐代穆宗以后又称“绳床”。胡床原来并无靠背,形如今天的马札。宋代《清异录》卷下说;“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绳带以容坐,转宿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侍朝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跋立,欲息则无所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这时的胡床,有可能是带靠背的了。古文献中有关胡床的描述很多。如《搜神记》说:“胡床,戎翟之器也。”《风俗通》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曹瞒传》:曰“操与马超战,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掩至,操急,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引操人舡,得渡”。南朝粱庚肩吾咏胡床诗云:“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象;这些图象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子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子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子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敦煌285窟西魏壁画描绘的禅僧屈足坐在带扶手、靠背的椅子上。此椅四足,面上扶手与后背的立柱与四腿一木连作,两条后边柱顶端有平直的搭脑,造形已与后来的扶手椅相差无几。尽管它具备了椅子的形象,在众多学者的称谓中仍称其为“坐胡床的禅僧”。还把它称为“胡床”。



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有钱、有势人家不仅居室必备,就是出行时还要由侍从扛着胡床跟随左右以备临时休息之用。胡床在当时家具品类中是等级较高的品种,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客才有资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还多有褒词及生动描述。



隋朝时把胡床称为“交床”和“绳床”。是因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带靠背的胡床即今之交椅始自唐明皇,还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可见,椅子的名称虽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见家具,但它还未完全从床概念中分离出来。



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诗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绝》中写道:“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这里所说的床,虽反映不出是否为带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决不会是睡眠用的卧具。大诗人李白《吴王舞人半醉》诗:“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该诗说的很明白,西施带着醉意跳了几回舞后,娇柔无力地嘻笑着倚靠在东窗下嵌着白玉的床上。既然可倚,肯定是椅子。



“椅”,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其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敦煌壁画196窟西壁晚唐劳度叉斗圣变壁画中有三人并坐,前两人坐在扶手椅上,而第三人却坐在圆凳上。61窟五代经变图之方便品中有三人共同观看乐舞,前两人坐在独坐茵席上,后一人踞居坐在扶手椅上。此扶手椅与前述196窟的两件扶手椅形制基本相同。寺庙内较高贵的椅子形象要以唐代卢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铃杵代替四足,两侧有横枨连接,扶手前柱和椅边柱圆雕莲花,扶手和搭脑上拱,两端上翘并装饰莲花,莲花下垂串珠流苏,整体造型庄重华贵。镶金坠玉的家具在当时寺院中体现了高僧的尊贵与神圣。



凳类家具在敦煌壁画中也有描绘。大体分为三种,257窟南壁后部中层北魏沙弥守戒自杀缘品中有两位妇女坐在方凳上,另在196窟西壁晚唐劳度叉斗圣变中也有坐方凳的情景。这种坐具在唐代以前也被含盖在胡床的概念之内。



敦煌壁画中描写平民生活的场面中有长条凳,如:473窟唐代壁画中描绘的宴饮图,中间设一长条案,两侧各一条凳,左侧四男人,右侧五女人,另在61窟和98窟分别有三幅大体相同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唐五代时期下层士民的生活情景。



从南北朝至五代流行的一种名叫“筌蹄”的坐具。在敦煌壁画中表现较多。这种坐具多以竹藤编制而成,造型是两端大,中间细,形如细腰鼓。这种器物,早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最初并非用为坐具,而是用于捕鱼和捕兔用的笼子。即《庄子?外物》中所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因其两者差别不大,故合称“筌蹄”。《南史?侯景传》:“上素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又“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后来又用于在炭盆上烘烤衣被的熏笼。随着高形坐具的普及和人们生活习俗的转变,这种用具才逐渐从非正规坐具演变为正规坐具。如:257窟北壁中层北凉壁画中的细腰筌蹄,隋代295窟涅盘图、417窟菩萨授计图、423窟人字披顶、328窟西壁彩塑菩萨、盛唐445窟北壁弥勒下生经变中两名女子坐在筌蹄上接受剃度。还有五代时期146窟劳度叉斗圣变中外道皈依图,两名外道徒皈依佛门后,坐在筌蹄上接受剃度。这种坐具在其它地区也多有反映,如:辽阳汉墓壁画《杂技图》中描绘了它的形象,其式为上下两个平面,中间细腰,图中描绘一人正在细腰圆墩上表演后弓翻。龙门莲花洞石刻和敦煌285窟西魏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中菩萨所坐圆墩即这种坐具的具体形象。西安王家坟唐墓出土的三彩仕女所坐的圆墩不仅造型保留着薰笼的形式,并且在器表做出象征竹藤编织的纹饰。其它墓葬中也有类似坐具出土,说明这种坐具在当时流行较广。进入宋代逐渐减少,至明清则不闻。



















家具之窗论坛http://bbs.jiaju.org







献花(0)
+1
(本文系健君文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