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便失禁病人辅助装置的研究进展_徐慧敏
2017-08-04 | 阅:  转:  |  分享 
  
大便失禁病人辅助装置的研究进展

徐慧敏,吴





Research



ro



ressonauxiliar



devicefor



atientswithfecalincontinence

XuHuimin



WuJuan



Nursing



Colegeof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226000China



摘要:对一次性吸收产品、肛门造口袋、导管引流装置、肛门栓、卫生棉条、粪便管理套件等大便失禁辅助装置的适应证及存在的问

题进行综述,为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辅助装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便失禁;辅助装置;失禁性皮炎;一次性吸收产品;肛门造口袋;肛门栓;卫生棉条;粪便管理套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



j.issn.1009-6493.2017.17.009

文章编号:1009

-6493



2017



17-2073-03



大便失禁和腹泻是长期住院病人的一个常见问

题,而皮肤长期暴露或反复受到大小便刺激,容易引起

失禁性皮炎(

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



IAD

),其主要表现为红斑、红疹、浸渍、糜烂,甚至皮肤

剥脱,伴或不伴有感染,还会导致病人压疮、尿路感染

发生率增加,住院日延长,护理成本增加

[1]

。当病人大

便失禁时,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就是收集粪便、护理皮



[2]

。失禁病人辅助装置是能够辅助暂时吸收或收集

污染物的一类装置,可有效减轻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现对大便失禁的流行病学、皮肤损伤病理生理学以及

相关辅助装置的特点做一综述。



大便失禁流行病学

1.1

患病率



大便失禁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主要受年

龄、性别的影响。年龄低于

65

岁病人大便失禁的患病

率为

0.5%~1%

;超过

65

岁病人的患病率为

3%~

8%

。女性大便失禁病人较男性多。年龄超过

50

岁的

女性病人大便失禁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约为

15.2%

[3]



此外,不同机构病人的患病情况不同,护理之家的病人

大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

42.3%

[4]

,但是社区大便失禁

病人和住院病人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7.7%



6.

5%

[5

-6





1.2

发病率



关于大便失禁发病率的报道较少。有

研究者对社区病人进行了



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

年龄超过

65

岁病人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为

17%

,且以

每月

6%

的速度增长

[7]

。而在紧急救护机构中其发病

率高达

17%~33%

[8]





皮肤损伤病理生理学

粪便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粪便酶、肠道微

生物和水分(主要指水样便)

[9]

。很多研究表明:不同

性状的粪便中,水样便对皮肤的损伤危害最大,可能和

以下因素有关:



粪便酶主要指蛋白水解酶和脂质酶。

Nix

[10]

依靠平时的护理经验指出水样便的消化酶含量

可能比其他性状的粪便大;张娜等

[11]

对大便失禁的

58

例危重症病人和

15

名健康成年人的粪便成分进行分

析,结果显示大便失禁危重症病人粪便的蛋白酶含量

比健康成年人高,且水样便的蛋白酶含量显著高于稀

作者简介



徐慧敏,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26000,南通大学护理学

院;吴娟(通讯作者)单位:22600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引用信息



徐慧敏,吴娟.大便失禁病人辅助装置的研究进展[J].护理

研究,2017,31(17):2073

-2075.

便和软便。



粪便中有

60%

的成分是细菌。李永儒



[12]

留取不同性状的健康成人粪便,测定其粪便主要

细菌类群的数量,结果表明肠道细菌种类、数量与粪便

性状存在一定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性状粪便的

细菌种类和数量对皮肤的影响。



水样便相对于其他

类型的粪便水分含量多,而皮肤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容易使角质层膨胀,在潮湿的环境中暴露达

24h

后产

生摩擦溃烂的风险是干燥皮肤的





[13]





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遏制粪便弥漫和预防

粪便泄漏两种类型,遏制粪便弥漫的装置一般为一次

性吸收产品,预防粪便泄漏的装置有肛门外置型装置

(如肛门造口袋)和肛门内置型装置(如导管引流装置、

肛门栓、粪便管理套件)。

3.1

一次性吸收产品



主要指一次性护理垫或成人

纸尿裤,该产品可直接垫在病人臀部,能够有效防止粪

便污染床单,同时因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成为目前

临床上处理失禁问题的基本方法。虽然一次性吸收产

品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无法避免

IAD

的发生,分析

原因:



为了增强吸收能力,该产品内含有特级吸收能

力的高分子聚合物,该材料可能会引起红斑和发炎,加

剧皮肤损伤。



该类型产品在吸收液体时,仍然会反

复接触皮肤,使接触面压力增高

[14]





护理垫或纸尿

裤属于不透气产品,其会降低皮肤的通气效果,使皮肤

出汗,加重局部环境的潮湿度,增加病人皮肤损伤的风



[15]





病人家属及护理人员不正确的放置导致大

便泄漏或者频繁更换

[16

-17



都有可能引起皮肤损伤。因

此,该产品不适用于粪便量多、大便次数频繁的长期失

禁病人。

近年来,为了降低一次性吸收产品的负面影响,护

理人员对产品的款式、吸收材料、更换频率等方面进行

了大量研究。

Beguin



[18]

对护理垫的材料进行改良,

在垫子的吸收层放入一种特殊类型的产酸式卷缩型纤

维素,垫子两翼采用无纺布,增强了产品的透气性,病

人连续使用该产品

5h

仍可保持皮肤的弱酸性。

Clar-

ker-O



Neil



[19]

对嵌垫式弹力裤、一片一体式尿布、

提拉式纸尿裤和束带款/



形尿布



种一次性吸收产

品进行了比较,虽然不同款式的产品在预防皮肤损伤

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选择合适的产

品可以有效减少大便的渗漏率。

Fadar



[20]

对使用了

·

3702

·护理研究2017年6月第31卷第17期(总第577期)

一次性吸收产品的

81

所护理之家病人进行研究,比较

护理垫更换频率(

4h



8h

)对皮肤的影响,结果发现

两组病人会阴部和生殖器周围皮肤都出现了红斑,两

组病人局部皮肤损伤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2

肛门造口袋



肛门造口袋可以用来收集和容纳

粪便排泄物质,可减少粪便弥漫范围,其底板材料主要

是水胶体皮肤保护剂

[21]

,还能促进皮炎、糜烂和溃疡

的愈合

[22]



Denat



[23]

比较肛门造口袋和纸尿裤两

种方式预防

IAD

的效果,结果显示肛门造口袋组

IAD

的发生率为

66.7%

,纸尿裤组发生率为

100.0%

,且肛

门造口袋组

IAD

的出现时间和平均损伤面积也低于

纸尿裤组。造口袋可直接贴于肛周,有两大优点:





受失禁病人粪便量和次数的制约,可有效吸收稀便、水

样便。



不属于内置产品,对直肠括约肌无损伤风险。

但是肛门造口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

端,主要有:



因为肛门造口袋底板直接贴在皮肤上,

长期频繁撕拉会对皮肤造成进一步损伤,加剧病人的

疼痛感。



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是造口袋有效收集粪便

的基本要求,而病人一旦粪便量多、气体多,容易导致

造口袋爆破。为了减少肛门造口袋的弊端,护理人员

对肛门造口袋不断改进。如在皮肤保护方面:在肛袋

底板和肛周皮肤之间多贴一层水胶体敷料

[24]

,有效减

轻了反复撕拉对病人皮肤的损伤。在装置的密封性方

面:采用联合负压吸引的方式使病人的大便渗漏率显

著降低

[25]

。此外,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负

压装置对糊状大便吸引效果不佳,周姓良等

[21]

提出可

采用肛门造口袋接负压吸引辅助冲洗的方式,袋内放

入吸引管和冲洗管,边吸引边冲洗肛门造口袋,有效降

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3.3

导管引流装置



导管引流装置大致有气囊导尿

管、气管插管和普通肛管三种类型。近年来,大量的文

献表明气囊导管的引流效果优于普通肛管,主要是因

为导管前端气囊有内固定作用,缓冲气囊能够观察和

测量气囊内的压力,可有效解决稀便溢出、肛管滑脱及

固定性差等问题,延长了留置时间

[26]

,但气囊充气量、

管道的保持时间等问题难以准确掌握

[27]



导管引流效果直接影响皮肤护理效果,主要与以

下因素有关:



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出现腹胀时,腹内压

增加,肠道扩张刺激管道,引起导管脱出;



一般插管

深度为

18cm~22cm

,这时气囊正好位于乙状结肠与

直肠交界处。此处肠腔直径最小,也无便意感受器,气

囊能有效阻止大便流入直肠,使大便经导管流出体



[28]

。若插管过浅,气囊处于直肠下段或肛管处,病

人易产生便意。



气囊应保持适当的充盈度,充盈不

够则无法完全密闭肠道,粪便容易渗漏;充盈过度会增

加气囊的消耗,增加对肠壁的压力

[29]





该装置主要

适用于引流水样便,当粪便为糊状时,导管容易堵塞。

针对这个问题,李金芳等

[30]

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引流

粪便,一腔连接负压吸引器,另外一腔连接生理盐水并

进行适当冲洗,降低了堵管的发生率。

3.4

肛门栓或者卫生棉条



国内主要使用的是强生

OB

卫生棉条,它由白色棉绒压缩而成,外面有一层可

溶解的薄膜包裹,与液体接触之后可迅速吸收液体并

像四周辐射状膨大,形似蘑菇,因此能够紧贴肠道壁,

不易泄漏

[31]

。龚如锦

[13]

将卫生棉条应用于

ICU

腹泻

病人,当棉条尾端出现粪便时取出,结果显示病人

IAD

的发生率和严重度明显降低。

清醒的大便失禁病人可应用肛门栓,其装置小巧,

有效使用时间可达

12h

,病人不需要经常更换,即使是

游泳也不受影响,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32]



但由于肛门栓或者卫生棉条属于内置型产品,可

能带来以下不良反应:



病人耐受不足,

Deutekom



[33]

对不同类型的肛门栓围堵粪便的效果进行系统

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病人对肛门栓的耐受性差。针

对这个问题,

Chew



[34]

提出专科护士可以对病人进

行个体训练和示范教育,且最好放置在肛管尾端上部,

而不是肛管下端,以保证病人的最大舒适度;



肛肠感

染率增加,对肛肠肌肉组织及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不适用于肛门括约肌过度松弛的病人

[35]



④OB



生棉条与直肠、肛管的生理结构不符,且直径不能随意

调节,因此很容易脱出,从而导致粪便溢出

[36]



3.5

粪便管理套件



这是一种临时管理装置,主要用

于引流水样便或者稀便,适用于危重症病人或者有重

度大便失禁的病人。该装置主要由带气囊的硅胶导

管、长约

1.55m

的硅胶软管和粪便收集吸引袋三部分

组成

[37]

。带气囊的硅胶导管中的气囊的形状、大小和

柔软度都经过专门设计,以便在插入直肠后可以减少

黏膜损伤。球囊内还可以注入

45mL

生理盐水或者

清水,位置与直肠穹窿对应,能有效减少肛门直肠内气

压伤,而且能根据指示器判断留置气囊的充盈状态,以

防导管脱出。粪便管理套件主要有以下优点:



使用

时间长,可长达

29d

[38]





皮肤的完整性不受影响,

适用于烧伤病人。张云等

[39]

将其应用于粪便失禁的

烧伤病人,收到良好的效果。



护理人员满意度高。

Pittman



[40]

在中西部最大的保健机构中将其应用于

59

例水样便失禁病人,并与大便引流装置(肛管或气

管导管)和常规护理(皮肤保护剂或粪便收集袋)进行

比较,结果显示粪便管理套件可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降低

IAD

的严重程度,但不能降低病人压疮的发生

率。



可有效控制

C-

艰难梭菌的传播,

Gray



[41]



化验室比较不同粪便管理装置预防

C-

艰难梭菌环境

传播的效果,在无菌的犬科类软便中按每

10



菌落形

成单位接种

1mL



C-

艰难梭菌,为期

30d

,结果发

现粪便管理套件能够限制或者预防

C-

艰难梭菌的

传播。

粪便管理套件是国外专门用于处理大便失禁的特

殊装置。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病人使用该装置出现后

肛门直肠出血

[42]

、直肠创伤

[43]

等并发症。因此,护理

人员在使用该装置前后都应对病人进行充分的评估。



小结

一般大便失禁病人排便无规律可言,采用传统的

方法因反复摩擦会导致病人的天然屏障受损,加剧皮

肤损伤,又给护理人员增加了负担。在失禁病人皮肤

·

4702

·NURSING

RESEARCHOFCHINAJune



2017Vol.31No.17

护理辅助装置中,一次性吸收产品可以吸收、围堵粪

便,防止粪便弥漫,适用于失禁量少的病人;肛门栓或

卫生棉条为内置型产品,能直接避免粪便流出,不影响

病人社会交往;导管引流装置、粪便管理套件等辅助装

置可有效转移刺激物流出途径,避免大小便直接刺激

皮肤。但是因为装置种类繁多,同时缺乏规范化的护

理培训,大多数护士在使用时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护

理。因此,应加强相关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不同辅

助装置的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并根据失禁病人的

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护理装置,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未来的研究应遵循循证理念,采用大样本、多中心试验

以验证各种辅助装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张娜,吴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11

):

1046-1049.







GroganTA



KramerDJ.Therectaltrumpet



useofanasopharyn-

gealairwaytocontainfecalincontinenceincriticalyilpatients







.Journalof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ingOfficial

Publicationofthe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esSociety



2002



29





):

193-201.







WilsonMM



MelissaA



DawnB



etal.Executivesummary





quickreferenceguideformanagingfecalincontinence



FI

)[







Journalof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ingOfficialPubli-

cationofthe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esSociety



2014



41





):

61-69.







SagaS



VinsnesAG



MrkvedS



etal.Prevalenceandcorrelatesof

fecalincontinenceamongnursinghomeresidents



apopulation-

basedcross-sectionalstudy







.BmcGeriatrics



2013



13





):

234-242.







NgKS



SivakumaranY



NassarN



etal.Fecalincontinence



com-

munityprevalenceandassociatedfactors



asystematicreview









DiseasesoftheColon&Rectum



2015



58



12

):

1194-1209.







ShahinES



LohrmannC.Prevalenceoffecalanddoublefecaland

urinaryincontinenceinhospitalizedpatients







.JournalofWound

Ostomy&ContinenceNursing



2015



42





):

89-93.







SteeleSR



VarmaMG



PrichardD



etal.Theevolutionofevalua-

tionandmanagementofurinaryorfecalincontinenceandpelvic

organprolapse







.CurrentProblemsinSurgery



2015



52





):

17-

75.







NortonC.Buildingtheevidencebase



thezassibowelmanage-

mentsystem







.BritishJournalofNursing



2009



18





):

39-42.







GrayM



BlissDZ



DoughtyDB



etal.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

matitis



aconsensus







.JournalofWoundOstomy&Continence

NursingOfficialPublicationoftheWoundOstomy&Continence

NursesSociety



2007



34





):

45-54.



10



NixDH.ValidityandreliabilityofthePerinealAssessmentTool







.Ostomy



woundmanagement



2002



48





):

43-49.



11





张娜,丛辉,吴娟.危重症患者粪便性状及APACHE



评分与粪

便中蛋白酶含量的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1):62



64.



12





李永儒,丁晓贝,左浩江,等.肠道菌群与粪便性状关系初探[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9):1623

-1625.



13





龚如锦.肛塞卫生棉条对ICU腹泻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及严

重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6(1):106

-107.



14



ChathamN



CarlsC.Howtomanage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

matitis







.WoundcareAdvisor



2012









):

7-10.



15



ShigetaY



NakagamiG



SanadaH



etal.Factorsinfluencingin-

tactskininwomenwithincontinenceusingabsorbentproducts



resultsofa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study







.Ostomywound

Manage



2010



56



12

):

26-33.



16



PayneD.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



reducingtherisk









NursingAndResidentialCare



2015



17





):

144-149.



17



HolroydS.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



identification



pre-

ventionandcare







.BritishJournalofNursing



2015



24



S37-S43.



18



BeguinAM



Malaquin-PavanE



GuihaireC



etal.Improvingdia-

perdesigntoaddress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







.Bmc

Geriatrics



2009



10





):

1-10.



19



Clarke-O



NeilS



FarbrotA



LagerstedtML



etal.Anexplorato-

rystudyofskinproblemsexperiencedbyUKnursinghomeresi-

dentsusingdifferentpaddesigns







.JournalofWoundOstomy

&ContinenceNursing



2015



42





):

621-631.



20



FaderM



Clarke-O



NeilS



CookD



etal.Managementofnight-

timeurinaryincontinenceinresidentialsettingsforolderpeople



aninvestigationintotheeffectsofdifferentpadchangingregimes

onskinhealth







.JClinNurs



2003



12





):

374-386.



21





周姓良,胡靖青,王庆云,等.大便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及其与造

口袋的联合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137

-1138.



22





黄漫容,郭少云,黄婉琳.造口袋对大便失禁患者皮肤保护的效果

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46.



23



DenatY



KhorshidL.Theeffectof2differentcareproductson

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npatientswithfecalinconti-

nence







.Journalof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ing



2011



38





):

171-176.



24





胡娅莉,顾志娥,张薇.造口粉、标准敷料联合造口袋在大便失禁

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15(1):33

-35.



25





黄紫霞,黄丽芳.一件式造口袋联合持续负压引流用于大便失禁

患者[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1):50

-51.



26





谢春晓,张静,吴娟.皮肤保护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系统评价







.护理学杂志

(综合版),

2013



28





):

81-84.



27





王芳,程清,胡秀蓉.三种不同管理方法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100

-101.



28





毛秀莲,王翠琴,胡梅荣,等.气囊尿管对大便失禁危重患者肛周

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55



656.



29





李玉娟,庞秀香.气囊导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

床保健杂志,2006,9(5):509.



30





李金芳,邵芹,王正梅.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

ICU危重患者腹泻中的应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18



23

):

2612-2613.



31



DohertyW.Managingfaecalincontinenceorleakage



thePeris-

teenAnalPlug







.BritishJournalofNursing



2004



13



13

):

1293-1297.



32



HerbertJ.Useofanalplugsinfaecalincontinencemanagement







.NursingTimes



2008



104



13

):

66-68.



33



DeutekomM



DobbenAC.Plugsforcontainingfaecalinconti-

nence







.CochraneDatabaseSystRev



2015



20





):

CD005086.



34



ChewMH



QuahHM



OoiBS



etal.Aprospectivestudyassess-

inganalplugforcontainmentoffaecalsoilageandincontinence







.ColorectalDiseasetheOfficialJournaloftheAssociationof

ColoproctologyofGreatBritain&Ireland



2008



10





):

677-680.



35





叶旭平,徐瑜,陈和珍.内置式卫生棉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与康复



2009









):

517-518.



36





刘巧艳,沈梅芬,吴超,等.失禁及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现状调查及

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3):2545

-2549.



37



LangilM



YanS



KommalaD



etal.Abudgetimpactanalysis

comparinguseofamodernfecalmanagementsystemtotradi-

tionalfecalmanagementmethodsintwocanadianhospitals









Ostomy



WoundManagement



2012



58



12

):

25-33.



38



BeitzJM.Fecalincontinenceinacutelyandcriticalyilpatients



optionsinmanagement







.Ostomy



WoundManagement



2007



52



12

):

56-66.



39





张云,张霞,吴克萍,等.大便失禁管理套件与棉条在重度烧伤患

者大便失禁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

1906-1908.



40



PittmanJ



BeesonT



TerryC



etal.Methodsofbowelmanage-

mentincriticalcare



arandomizedcontroledtrial







.Journalof

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ingOfficialPublicationofthe

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esSociety



2012



39





):

633-

639.



41



GrayM



OmarA



BuziakB.Stoolmanagementsystemsforpre-

ventingenvironmentalspreadofclostridiumdifficile



acompara-

tivetrial







.Journalof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ing



2014



41





):

460-465.



42



DanielES



NgA



JohnstonMJ



etal.Rectalbleedingposttheuse

oftheflexi-sealfaecalmanagementsystem







.ANZJournalof

Surgery



2015



26





):

144-148.



43



SparksD



ChaseD



HeatonB



etal.Rectaltraumaandassociated

hemorrhagewiththeuseoftheconvatecflexi-sealfecalmanage-

mentsystem



reportof3cases







.DiseasesoftheColon&Rec-

tum



2010



53





):

346-349.

(收稿日期:

2016-05-21

;修回日期:

2017-05-20



(本文编辑崔晓芳)

·

5702

·护理研究2017年6月第31卷第17期(总第577期)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