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卷第4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Vol.3,No.4,2017Nursing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DOI:10.11997/nitcwm.201704020·中西医结合护理·
改良药物贴敷工具在中医穴位治疗中的应用
王秀萍,李小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五里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中医贴敷工具在中医穴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90例接受贴敷治疗的患者随
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贴敷工具进行贴敷,改良组采用改良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贴敷工具进行贴敷。观察2组患者贴敷后渗漏、脱落、有效保湿的效果。结果改良组在渗漏、脱落、有效保
湿等贴敷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的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贴敷工具用于贴敷时,能
确保药物疗效,且贴敷工具敷贴不易渗漏、脱落。
关键词:穴位贴敷;中医;穴位治疗;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5.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7)04-0063-02
收稿日期:2017-02-01
Applicationofimprovedmedicinestickingtoolinacupoint
applicationtherapy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WANGXiuping,LIXiaojua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improvedmedicinestickingtoolin
acupointtherapy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MethodsTotally390patientswith
acupointapplicationtherapywithTCMwereassignedtotheimprovedgroupandthecontrol
group,with195casesineachgroup.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usednormalstickingtools,and
patientsintheobservationusedimprovedmedicinestickingtoolwhichismadeofdisposablesurgi-
calmasks.Theeffectonpreventingleakage,avoidingdislocationandmoistureretentionwere
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incidenceofleakageanddislocationwaslowerin
theimprovedgroupthanthatofcontrols(P<0.05).Theacupointapplicationshowedabetter
moisturizingeffectintheimprovedgroup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
Theimprovedmedicinestickingtoolwhichismadeofdisposablesurgicalmaskscanensurethe
therapeuticeffectandeffectivelypreventtheleakageanddislocation.
KEYWORDS:acupointapplicat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cupointtreatment;nursing
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
法,它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
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
[1]
,将中草药制成各种
剂型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通过中药对穴位的刺
激作用以及中药的药理作用
[2]
,从而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传统的中药穴位贴敷工具,多采用纱布或棉
垫作为外在固定装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诸
多不足
[3]
,包括:①普通纱布制成的敷贴易渗漏,
渗湿后胶布的粘性较差使敷贴易脱落;②敷贴脱
落后药物未能充分吸收,导致药效下降,且脱落敷
贴易污染渗湿患者衣物;③如果药膏中加入易挥
发性的药物如生姜汁,因敷贴保湿效果差,会导致
药物变干而降低疗效;④使用棉垫医疗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贴敷工具进行了改
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9月在广西省柳州市工
·36·
8VMJUJOH$PNNVOJUZ)FBMUI4FSWJDF$FOUFS -JV[IPV8PSLFSnT)PTQJUBM -JV[IPV (VBOHY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年第3卷第4期
人医院需要中医穴位贴敷的门诊患者390例进行
随机分组,单日贴敷为对照组,双日贴敷为改良
组。对照组195例患者中男81例,女114例,平
均年龄(43.73±11.59)岁;改良组195例患者中
男73例,女122例,平均年龄(44.42±12.24)岁。
患者贴敷过程中均避开局部皮肤有红、肿、外伤、
瘢痕等不宜贴敷的部位。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制作方法:对照组将自制的中药调剂均
匀涂抹于纱布或棉垫中部,根据不同疾病分别贴
敷到相应穴位并妥善固定。改良组采用一次性医
用口罩进行改良,①将口罩一侧侧面剪开,去除口
罩固定带子及鼻夹条,形成信封口袋状;②打开口
罩袋,将调匀的中药均匀平铺于口罩内层内面;③
用医用胶布封闭袋口:④将制作好的中药敷贴的
内层贴敷于相应穴位的皮肤上并妥善固定。
1.2.2穴位贴敷治疗方法:①穴位贴敷前必须
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包括皮肤对药物及胶布过
敏情况等,避免在局部皮肤有红、肿、外伤、瘢痕等
处进行贴敷。②贴敷制剂应现配现用。③充分暴
露体表穴位部位并妥善固定。④注意事项:避免
敷贴部位遇水,感觉局部有痒、刺痛等不适时及时
拆除;敷贴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对于
残留在皮肤上的药物,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等刺激
性物品擦洗,可用温水擦拭
[4]
。如无不适,常规
于4h后拆除敷贴,拆除后6h内不洗澡。
1.3观察指标
嘱咐患者或家属于贴敷后1、2、3、4h观察敷
贴情况,查看药物有无渗漏、脱落。观察敷贴和胶
布部位有无发热、红、肿等过敏表现。贴敷结束时
观察敷贴保湿效果。湿度情况以用手蘸在拆下的
敷贴药物上,查看手仍有水印则为有效保湿,反则
无。护士每天电话回访或微信了解患者贴敷后的
情况并做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
百分率(%)表示,采用χ
2
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2组患者贴敷渗漏、脱落、有效保湿的情
况并进行对比,发现改良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贴敷效果情况比较[n(%)]
组别n渗漏脱落有效保湿
改良组19521(10.77)
10(5.13)
158(81.03)
对照组19559(30.26)46(23.59)29(9.7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中药穴位贴敷法具有简便易行、使用安全、不
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弥补内治的不足。一方面穴
位贴敷法有穴位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皮肤
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因而具
有双重治疗作用。本研究注重穴位敷贴药物的保
湿,保湿时间长,在经皮给药时,药物可长时间持
续扩散进入血液循环,可相对减少因患者个体差
异而影响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195例中59例
渗漏,以纱布中心渗湿为主,均在1h明显渗湿衣
物。敷贴脱落46例,有34例在1h、11例2h、1
例3h出现,以出汗和不当活动为主。2h拆除敷
贴观察保湿情况,仅29例患者湿性效果满意。改
良组195例中21例渗漏,2例在1h查看时发现,
19例在2h时发现,渗漏原因为口罩袋开口处没
有粘牢,药物渗湿胶布而漏出。10例患者敷贴有
脱落,均因渗漏后处理不当引起。改良组158例
患者达到有效保湿,37例患者保湿效果欠佳,其
中包括渗湿或脱落的患者21例,16例患者因贴
敷后长时间在户外劳作,出汗较多所致。
综上所述,改良贴敷优点包括:①药液不易渗
漏;②保湿效果好,湿性环境利于药物在皮肤的渗
透性;③敷贴不易脱落、移位;④透气性好;⑤美观
实用;⑥改良敷贴由于面积较大,在贴敷并排的穴
位时可节约医疗成本。改良的一次性普通医用口
罩用于贴敷时,能有效解决常规贴敷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宪章,刘广霞.穴位贴敷疗法与贴敷工具[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50.
[2]俞婷婷,赵若华,俞晓莲,等.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
全科医学,2014,17(26):3109-3112.
[3]刘经星,王魁,王德利,等.改进贴敷材料与工具
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13,
33(2):185-188.
[4]杨郡丽.穴位按摩对心肌梗死患者失眠和便秘的
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37.
(本文编辑:张燕)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