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峨眉记忆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忆西南交大田径队的峨眉岁月)
工77黄永正
一大山中最初的寻梦
1972年春,原“唐山铁道学院”正式内迁巴蜀,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同年,文革恢复招生的首批工农兵大学生入学(史称72届),从此,峨眉山下、
黄湾一隅,迎来了不同以往的欢声笑语......当年的校园设施简陋、道路不便、漫
山野草,少有树木,尚处于建校初期,在那座标志性的“西南交通大学”牌坊后
面,只有院办楼前的水泥篮球场堪称达标,因此一度也只有许厚蒙老师麾下的交
大男篮维系着仅有的那道亮丽的体育风景线。
到73年初,状态大有不同,体育教研室的老师们利用东坡电机馆的建筑工
地勉强平整出200m一圈的赛场,隆重举办了峨眉山下的“西南交大第一届田径
运动会”。但见坡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直引得山下公路上车辆缓行,人人驻
足。那届运动会大学生按机械、桥隧、铁道、运输四系组成代表队,外加教工,
子弟学校共6个参赛单位。而我做为子弟校选手,携唐山训练的基础,以5.98m
的成绩夺得男子急行跳远和三级跳远两项桂冠,更兼1600m接力第一棒的绝对
优势,大出一回风头;教工代表队的舒广益老师更是技惊四座,以剪式飞跃1.65m
取得男子跳高冠军……由此,校内体育运动掀起了小高潮,大学生们也开始兴奋
地关注一位子弟学校的小朋友。每当下午自习、打饭路过镜泊山坳的一处小操场,
总会看到他围绕着沙坑蹦来跳去,时常会有人招手呼唤,日后又引来更多的孩子
们跟着他跑跑跳跳……那是我涉足田径的梦之初。
73年秋,“体育组”居然又如期办成了“西南交大第二届田径运动会”,只
是东坡电机馆已经开工,规划中的运动场尚未成型,这回是利用了中山梁主教学
2016峨眉记忆
2
区开山爆破形成的巨大工场……雪白的石灰粉终于撒成了400m的赛道,尽管场
地坑洼,推土机痕迹遍布,可是在赛项上却是短跑、长跑、跨栏、长投、撑杆跳
样样俱全。我依然保持了两跳及400m的领先优势,但是受自然条件所限,运动
会整体成绩大幅缩水。而以徐家增教授为首的体育组老师们的辛勤劳动还是为学
校的“群体运动”掀起了阵阵热潮,并在峨眉县乃至乐山地区产生了较大地影响。
崔爱麟老师是历届子弟学校体育运动的总教头,在特殊的年代,她也是政治
歧视氛围下的埋头工作者之一,但是这一切并未熄灭崔老师心中那团事业之火,
除了大学任教及兼任子弟校高年级的课程外,更是对孩子们中的运动尖子倾注了
极大的职业热情,查阅资料、现场指导、生活督促样样关注,对于少不更事的我
们,她是当之无愧的田径启蒙者,且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至今,每次校运会上
她那激昂饱满的司仪播报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永世难忘);徐家增教授:一位视
校如命的可敬老人,抗战时,他肩扛一根单杠随学校翻山越岭……唐院内迁峨眉,
在普遍抵触及家人反对的情况下,他又毫无踌躇只身前往。若说“爱校”,在教
授那句名言“吾,生为唐院人,死亦交大鬼!”的面前,放眼当下,恐怕无人能
出其右了!一天,教授手握资料兴冲冲向我跑来:“这是当前最先进的空翻式跳
远技术,你来试试……”“啊?……”这边语无伦次,那边一巴掌已打在我后脑
上了,“练不练!”他是老唐院我祖父辈的人物,我父亲、叔叔当年都是被他抱上
单杠的,面对吾辈自然毫不客气!赶紧服软、深挖沙坑、半程助跑、找找感觉……
几天后又见教授,急忙解释说:“物理课上老师刚讲的,任何空中动作均改变不
了身体重心的抛物线,空翻不利于起跳的弓箭步,徐教授您看……我还是来走步
式吧?”教授没说话。转了两圈走了。不久,在另一处场地听见他向训练的大学
生们嚷:“搞体育也要动脑筋,要动脑!”,伸手向后一指“像他那样!”,哇!老
爷子确实讲理,严而不缪!不过这就算表扬我了吗?您老好歹也回下头哇……
74年初,经崔老师的不懈举荐,使我通过选拔赛进入乐山地区田径集训队,
准备参加年内的四川省第三届运动会。出征前崔老师不断地嘱咐:“你是第一个
走出去的,一定要好好表现啊,给后面的弟弟妹妹们打好基础!”那届省运会后
来临时组成了“四川铁路代表队”,交大的学生、老师们又有多人加入其中,徐
家增教授更是咆哮的惊天动地,硬是把我从乐山队要回到了铁路队,尽管当年我
2016峨眉记忆
3
以少年的实力参加成人比赛而名落孙山,也在所不惜,理由只有一个:“他,是
我们的人!”。
“第三届省运会”对学校体育运动促进很大,但是由于环境所迫及中山梁主
运动场的在建施工,使得日后几年没有再举行学校运动会。不过,东方不亮西方
亮,交大子弟学校却在峨眉县中学生运动会上又大放异彩了数年。
看,照片上的崔爱麟老师笑得多开心,她是不是更像一位母亲?
二涅槃铸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1977年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我有幸成为西南交大77届首批521名本科生中
的一员,开始了紧张的四年大学生活,同时,久违了的田径之梦也在心中燃起了
希望之火。79年下旬,“西南交大田径队”正式建队。最初的岁月,中山梁运动
场尚未完备,没有标准跑道、没有联合健身器械及室内训练条件;运动场的大部
还建有工棚、半圈跑道兼做施工通道,由于暂时没有比赛任务,田径队不发正式
运动服。与光鲜的篮球队、排球队比,我们俨然就是一群丑小鸭。有些同学自动
离队了,而留下的无疑都是追梦者。毕竟有了集体,有了专职的教练员,有了基
本的训练条件,我们知足啦!每次训练课,首先由我带队进行规范的集体准备活
2016峨眉记忆
4
动与基础动作训练,成了惯例,之后解散分组,在舒广益、祁象贤、崔爱麟、刘
敬峰、周涛等老师麾下,自然形成了各自的专项团队,定期进行的规范化训练,
使得田径队气氛日渐高涨,一直以来,可望而不可及,像大山一样,横亘在我们
面前的老唐院记录,霎时变得如同熟透的果实般,诱人食欲,垂涎欲滴……终于
有一天,作为队长的我,借训前集合,口出狂言:“同样的大学生,老唐院人能
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不是个人的问题,毕业前不打破6.50m跳远记录,
我将其视为本届大学生的耻辱!”敢如此放言我还是有点儿谱的,跳跃组的舒广
益老师确实独到,不但制定计划科学,又充分尊重每个人的见解,加上跳跃运动
对既有场地的要求相对宽松,因而使得我们几人更显朝气蓬勃。不到半年的一次
非正规测验,我的急行跳远成绩居然达到6.70m左右,好振奋!直引得全校师生
都在翘首校运会上那正式的“划时代一跳”!但是事实证明创造“辉煌”绝非易
事,它要受训练连续、状态调整、场地环境等多方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嘴大可不
成正比。命运似乎注定了我要经受磨难。在那届众目期待的校运会上本人没能成
功,而师弟李肖军的撑杆跳则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位被全校同学们交口传诵
的“79届小孩儿”成为了文革后打破沉睡十几年老唐院记录的第一人,而且是
用竹竿,高高落下在沙坑(还没有海绵包)。他又是怎样克服心理恐惧的呢?过
后几天,他得到了校方仓促准备的破纪录奖品:一套墨绿色的、没有任何标记的
运动服。第二天就穿上,然后,抱着讲义,蹦蹦跳跳地,跟同学们一起去上课了,
就是个小孩儿!不过,从此以后,他不是一般的小孩儿了。
下一届校运会我又没能如愿,这回是电机系的项翔同学,一鸣惊人,打破了
三级跳远校记录,原纪录保持者吴鹿鸣老师第一个跑来祝贺,项翔经别人介绍后
直惊得目瞪口呆,回身抓住吴老师无以言表,其传颂为现场之佳话……而我在本
届却是平了校记录。面对舒老师近乎苛刻的丈量,我简直要崩溃啦!决赛三跳:
6.50m、6.49m、6.50m哇!我跳的也太准了!有这么平纪录的吗?比破都难!看
是我水平高,还是您舒老师拉尺的技术含量高哇?这是跳远,可不是跳高啊!说
话间突然扩音器传来崔老师急切的呼喊,所有人迅速让开了主赛道,几乎同时,
三位女同学,风驰电掣般,等距离的冲了过来,她们已经远远甩开了后面的集
阵……哇!这速度!3000m!女同学!……她们在冲刺了,我预感到要发生什么,
2016峨眉记忆
5
果然,终点处有人飞奔上了主席台,崔老师激昂地宣布:“女子3000m前三名全
部打破校记录!”,太震撼了!要知道这运动场还有一半是施工便道呢,她们可无
法穿钉鞋呀!颁奖时三位女生站在了简易看台的最高处,接受全校师生们的欢呼。
我注意到:中间那位,第一个冲过终点,个子最小的姑娘,此刻她正笑着,满脸
绯红,一缕头发被汗水粘在前额,太美了!田径队的丑小鸭们瞬间变成了白天鹅!
台下中长跑组的祁象贤老师,灿烂地笑着,跟大家一起在鼓掌,也是从这时起,
一个新的称呼不胫而走,那就是:“祁家军”!她可比日后大名鼎鼎的“马家军”
早了十几年呢,而且,我们干干净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男子急行跳远,除我以外,第二名6.33m,前四名上6m,
第六名5.95m。后来得知,当年的四川省高校记录为6.30m,也就是说那位创造
了省记录的某同学,若即兴屈尊来我们大山一隅切磋,恐怕欲进前三名都困难了,
这是峨眉山下,属于我们的辉煌!而我却是平纪录。面对舒老师阴沉的脸色,我
能理解他对老唐院精神与老唐院记录的敬重,并能猜到背后的潜台词:“老师盼
着你破纪录,做梦都想呀!可是你得名正言顺的去破!条件简陋吗?肖军破纪录
啦,女同学破纪录啦,你呢?!应该怎样做?自己去想吧!!!”。华山一条路啦!
丢掉幻想,没有侥幸,咬牙吧!跳远要上,课也要上,毕业设计更不能放松……
81年秋,西南交大85周年校庆运动会注定是属于我的!又一次站到了赛道
上,这是我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在全校师生的殷切关注下,我终于奋力
跃出了那久违了的一跳!回头看到有效的小旗高高举起,瞬间,人头攒动,阵阵
呼喊,我这才意识到那个时刻终于降临啦!舒老师,您量吧!在徐家增教授的见
证下最后的确定成绩为6.60m,全场沸腾!突然,舒老师把我抱了起来,又形成
了第二次欢呼的高潮,那一刻他失态了……
2016峨眉记忆
6
当年电教室的尧茂书为我记录下了这难忘的瞬间,取景巧妙地匡入了舒广益、
郑颂萍老师及当年我最强劲的对手(机械系的一位同学)。背景巍峨的峨眉山,
蓝天白云,我在飞……(怀念漂流勇士尧茂书!)
好事接踵而至,不久,山沟里的西南交大,终于引起了四川省高校的重视,
并收到了竞赛邀请,顿时全队热情高涨,“田径队”,这只涅槃的凤凰终于要起飞
啦!但是,77届面临毕业,我们无缘啦……看着大家换装备战,摩拳擦掌,难
免心生一丝怅茫,好羡慕哇!祝福大家!预祝兄弟姐妹们取得好成绩!
一天,77届毕业设计简易教室的门被突然撞开,李肖军闯了进来,手拿一
套崭新的田径队服:“师兄换上!走,去运动场!”,“你这是……”,“舒老师特批
的,你和张梅,我们去照相,等你们离校时再还吧,我帮你们洗……”
2016峨眉记忆
7
这是最早的跳跃组合影,看肖军是不是更像队长?他在下意识的维系着田径
队的凝聚力,他早已不是那个“79级的小孩儿”了……我们仍在团队中!
三毕业了命运的安排
毕业去向,我选择了奔向远方。黄家几代人同处一校,在时间上其家史几乎
与校史等身,确实太久啦,应该出去经风雨,去迎接新的未知的摔摔打打,否则,
有没有可能自生自灭呀?我要试着出去扑腾扑腾了……
母校,终于要说再见啦!毕业生们,匆匆奔忙于各项例行程序,每每走过中
山梁,我都不自觉地驻足:熟悉的赛场,熟悉的喧哗,田径队的兄弟姐妹们在那
挥汗如雨,“嗨!黄永正!……”舒老师在叫我,于是,就有了这张合影。
2016峨眉记忆
8
照片上,舒老师穿的上衣是我的,而我身上的运动服,则是舒老师脱下来给
我套上的。
某日,再路过运动场,有冯老师大叫:“大东(我的小名)!可堵着你啦!”
我一惊,想起了一件往事……(冯聚庆老师:其实他就是从唐山到峨眉一直认真
负责的体育用品保管员),在附中为军训,我向他借过一捆木抢,还枪时被我不
负责任弄丢啦,日后几年他见我就追:“枪弄哪去啦!站住!别跑”……大二时,
成立校田径队,我开始经常与冯老师打交道,但是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没人能想
起他,今天被叫住不由得又想起了那捆抢,他猜着了:“不提抢啦,给你看点儿
东西”,抓住我直奔体育储藏室,进屋只见沿一面墙边摆放着一溜废鞋,“看看吧
大东,这两年半你穿坏、换回来的鞋我一双没扔,全在这儿呢!”我愣住啦!“不
都是我的吧?”,“都是你的,别人的全扔啦”……“别数啦,22双球鞋,13双
跑鞋!要是你考研究生我还接着留,倒要看看你能穿坏多少。听说你分天津啦,
要走啦,这回真要走啦?我就得处理啦,这面墙我要摆柜子啦……这两天我一直
这儿等你,得让你看看我才舍得扔”,我呆立无语,他拍拍我肩膀:“好样儿的大
东!你打破老唐院记录那天,我也跟着蹦来着,今后不管到哪,这股劲儿都不能
2016峨眉记忆
9
丢哇,啊!”那天,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回家的,只听背后他喊:“大东!好好干!
冯叔儿想你呀!”走出去老远才想起来回头,深深地鞠了一躬,“没事儿!走吧!
走吧!”他一直站在哪……小个子冯叔儿!冯聚庆老师!
四重逢我们回来了
2016年5月是个特殊的时刻,母校120岁,我60周岁啦!感谢崔志刚同学
创立了“西南交大峨眉时代田径队群”,使我们几代田径人又相逢在了共同的旗
帜下!谢谢你呀,二壮!!!
感谢蔡力勋、肖守讷、李肖军、贾林昌等同学们发起了“西南交大峨眉时代
田径队”的5月聚会,使我们又能重新集合!谢谢你们呀:二表哥、二妞、二猛、
二囡……还有多少“二”呀?为什么都要自谦为“二”呢?你们这活儿干的可真
不“二”呀,绝对能堪比“功盖千秋”啦!!!
在返校的航班上心绪难平,件件往事历历在目:毕业离校几十年,每当回家
我必定看望崔老师、舒老师……
一日,正在舒府热议,巧遇许厚蒙老师登门造访:“老舒哇!有事商量”,原
来有新分配来的体育教师为感谢许老师的关怀之恩,遂以一听茶叶相敬,而令恩
师为难,特来求助,舒老师闻言哈哈一乐:“确实不妥!好歹咱也是党员呀,让
我想想……”于是,以右手握拳、托腮,做沉思状(标志性动作!),许老师笑问:
“黄永正,什么时候回来的?你“经多识广”,也来参谋参谋”,本人只能笑而无
语了,没错,常年摸爬滚打于现场,我什么没见过?而此刻却倍感汗颜,“一听
茶叶”虽未见实物但可想象:赠送恩师则品相差不了,但是,也绝非西湖龙井的
档次,两位体育老师居然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在做决断,这又是在无言地敲打我什
么呢……
07年6月的某日,李肖军突然打来电话“师兄,转告张梅,这两天你们都
别出差,我跟舒老师要来看你们!”。此次北京团聚格外兴奋,大家真有说不完的
话……于是,又有了这张合影。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与舒老师相见,也是舒老师最
后一次与当年的跳跃组合影!谢谢肖军!谢谢啦!
2016峨眉记忆
10
“师兄,我们想你们,舒老师,想你们呀……”
………………………………
到成都啦,我们又相聚啦!接机的轿车过来了,“王京兄弟!”高兴,“李敏
师妹!……什么?我们同一天生日!与母校同日庆生!”哇!太戏剧啦……“嗨!
师妹注意方向盘……”简直难以自持……高潮还在后面,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兄弟
姐妹们……飞跃2.01m的蔡力勋、视破中长跑校记录为探囊取物般的肖守讷、打
破我的记录,将跳远、三级跳远成绩提高到崭新高度的邓长晓……哇!一代英豪
们!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请说实话,你们的最好成绩到底是多少?你们还
能跳多高?跳多远?跑多快?”久仰!久仰!与我们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啦!冥
冥中感觉还应该有人到场,对,是那个小个子女同学,那只白天鹅……看到她了,
她来啦!从胸牌上我知道了她的名字“陈跃安”,如愿以偿敬她一杯酒!她们是
谁?张文丽、许一凡……哇!这么多位新纪录的创造者,绝对是后浪推前浪哪!
而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身份:我们都是应届生、研究生,没有一位体育特长生。
2016峨眉记忆
11
纪念大会隆重热烈,几代田径队员们齐聚一堂,追忆往昔,寄语未来……
许厚蒙、刘敬峰、邓桂贤老师来啦,虽然已是步履蹒跚,但仍精神矍铄;周涛、
龙萍、鲁承旭等老师们来啦,虽经岁月沧桑却仍风采依旧,许老师更是当堂吟诗
抒怀,掀起阵阵热潮!只是还有多位难已忘怀的容颜再也见不到了……徐家增教
授、崔爱麟老师、舒广益老师、祁象贤老师、冯聚庆老师、尧茂书老师……
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存,他们此刻在天堂与我们同聚!
今日的西南交大早已今非昔比,携120年的修行更显彩云瑞祥,峨眉、九里、
犀浦三校区的运动场均已是塑胶赛道,标准化的运动设施。后人更是在犀浦新校
区的体育中心,为了还愿徐家增教授那句:“不看到校园体育馆建成我死不瞑目!”
的誓言,将老人的铜像矗立于体育馆群的中央,他与自己心爱的事业永远地融为
一体啦!
“教授!这回……您老踏实了吧!……”
2016峨眉记忆
12
“小苹果”这曲时尚又奔放的歌伴舞,此刻被我们予以了新的风采,释放着
只有我们才能读懂的情感与承载!抱歉啦,那位原创兄弟,我们没买断你的版权,
我们赋予了她新的生命……我们唱疯啦!我们跳疯啦!有人落泪啦……
…………………………
魂牵梦绕的峨眉山,我们回来啦!这儿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铸就
西南交大田径之魂的地方!
还像当年那样,我们列队前行,昂首阔步!
峨眉山下的中山梁,那是西南交大田径队的诞生之地。我们当中没有一位体
育特长生,我们植根于全体同学们中间,我们渴望成绩,渴望辉煌,但是,我们
没有侥幸、没有造假、没有兴奋剂!我们有的是拼搏、是汗水、是坚持!
今天,我们回来了,我们当中有博导、教授、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
我们还是与所有的同学们一样紧张繁忙、为生活而奔波,我们都很平凡,我们渴
望成功,但是,我们仍旧没有虚伪、没有造假、没有兴奋剂!我们有的是诚实、
是信誉、是质量!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老唐院精神!我们西南交大峨眉田径队的
精神!我们的团队之魂!
2016峨眉记忆
13
我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始终脚踏这块热土……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
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
命的火!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春天又来到了花开满山坡,种
下希望就会收获!……种下希望就会收获!”
工77跳远黄永正
2016.5.14于峨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