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国第四次中医儿科学术会议内病外治疗法研究述评_张奇文
2017-08-14 | 阅:  转:  |  分享 
  
注妇1牟第1期(总47)

.秒.’

、、护、八`八八门丙

会议述评

、尹、尹、、、,沪、.廿,、.叼、户

全国第四次中医儿科学术会议内病

外治疗法研究述评

张奇文朱钵善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经验

交流会议于199。年5月4~7日在南京召开,会议中

心议题是儿科外治法和剂型改革的研讨,共交流学术

论文123篇,其中外治法研究论文108篇。在外治法

研究的论文中,内病外治研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会

议上还展示了一批适用千小儿的外治药具,引起了与

会代表和专家的浓厚兴趣。这些研究预示着药物外洽

在儿科临床上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本文就此作一

简要述评。

研究概况

一、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俗称挤疗。小儿脐部为中医神阔穴的部

位,故敷脐疗法实际上也是属于穴位敷贴的一种疗法。

由于该穴部位特殊,敷贴药物容易透达脏腑经络,既

可补虚,又可泻实,适应证广,除主要用于脾胃病证外,

还可治疗全身性疾病,是内病外治的一大重要疗法。

1.小儿腹泻: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甚多,江

苏省建湖县医院陈庚玲用黄连、吴茱英、木香各2克,

肉桂、苍术各3克,研末,醋调敷脐,按摩片刻,治

疗232例婴幼儿腹泻,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辽宁营

口市中医院刘亚琪等用自制止泻膏(丁香、吴英、白

胡椒、千姜,凡士林调)敷脐治疗小儿腹泻81例,西

安中医儿童医院王润泽等用参香散(苦参、木香,每

次用2克)温开水或盐水调敷脐部治疗75例,均获良

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椒凤应用黄明志老

中医的经验方暖脐散(炒苍术、白胡椒各30克,大砂

仁、公T香各10克,吴黄、肉桂各5克,研末。每次

用l克)敷脐,外用热水袋热敷,长期以来治疗小儿

腹泻,受到群众欢迎。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郭孝月

用健脾散(肉桂、胡椒、吴黄、丁香等分为末)酷调

或姜汁调敷脐,外加JJ一1型穴位热疗器加热,治疗31

例,经对照观察,疗效优于单纯药敷组。河南许昌县

卫生学校刘玉厚等用上鸿散(千姜、肉桂、五倍子、

了香、附子等分为末),郁次l、2克敷脐,另用YF-

Tol型场效应仪弱挡热量敷脐20分钟,治疗婴

场儿

虚寒泻65例全部治愈,3日内止泻者占85

.4%石南

京中医学院杨硕平,用毕澄茄



丁香



肉桂研





次0

.5、1

克敷脐

,

治疗迁延性



慢性腹泻n

s例疗

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动物实验证明

,

该药在抑制

脾虚小鼠的肠推进功能



改善肠系膜微循环



促进消

化吸收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医院

吕韶光等还刊用磁场中药离子导入

,

取穴以神阔为中



,

上下连结中院

、一

下院



气海



关元

,

药物用复方

樟脑盯



穿心莲配



蓖若配

,

治疗94例全部治愈

,



均治愈日数为3天。

2.

小儿厌食



腹胀

:

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也取得

较好疗效



河南眼县中医院何远征等用大黄



槟榔



白落仁



麦芽



神曲



山植



良姜



陈皮研末

,

凡士

林调敷脐部治疗

30例,

有效率97%。南京市中医院

张金凤用陈建屏老中医经验方脐疗散(丁香、肉桂



苍术



砂仁



陈皮)治疗厌食、腹胀、腹痛、腹泻

(均非实热证)获效满意。对于腹胀的治疗

,

上海市中

医门诊部萤廷瑶老中医介绍温脐散(公丁香、肉桂、

广木香各1

.5



,

晓香0

.9



,

研末)数脐治疗小儿

肠麻痹,2小时后即肠鸣矢气。河南唯县中医院孙凤

英等用达原膏(]“朴、槟榔、黄琴、改仁、葛根、柴





番泻叶



麦芽



神曲



山植

,

研末

,

凡士林调)

敷脐治疗小儿麻痹腹胀20例,收到较好疗效。

3.

小儿盗汗

:

敷脐治疗小儿盗汗会上也有介绍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烈等用五倍子(每次5克

,



宋)睡前醋调敷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明志

用敛汗丹(五倍子、生龙骨各30克,朱砂10克。每

山西省卫生厅

护r西中医学院

DOI:10.13288/j.11-2166/r.1991.01.019

·



·(总48、

次3、5克)热酷调敷脐部均收到较好疗效河南眺县

中医院赵东明等用黄柏



五倍子等分为末

,

治疗小儿

释公症盗汗26例均于24小时取效。

4.

小儿遗尿

:

敷脐治疗小儿遗尿



尿漪留也均收

效甚佳



江苏省南通县中医院邱训洁等用麻益教(寐

黄2份

,

益智仁



肉桂各

l份,研



,

每次3克)酷

调狱脐治疗遗尿,疗效甚好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魏兵

等用硫葱膏(硫黄50克,葱白适量捣泥

,

食盐

2、3

克)

,

先以棉花塞脐

,

后外飨药泥

,

一般用药弓~10次

遗尿即可治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城医院郭王窗

;等

治药物性尿沸留

,

用白矾研末敷脐

,

上用热水袋热敷

3~10分钟即可排尿。





穴位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是将药物娥贴于某一个或几个穴位

上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小儿肌肤嫩薄

,

穴位

教药易于透达



除常用循脏腑经络取穴外

,

百会









捅泉



耳穴也应用较多



1.

肺系病症

:

常见的有咳嗽



哮喘



肺炎竿病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王黎明介绍安肺介药外贴防巾

穴治疗小儿咳嗽5

00。多例的经验。安肺膏药的处方



:

牙皂120克,紫苑



百部各60克

,

生半夏





南星



肉桂各9克,铅粉220克,冰片6克

,

芝麻油

劫O克



将前六味入油炸热

,

过滤后打错粉倒人

,



项再加冰片

,

搅匀后摊油纸上制成膏药备用



湖北中

医学院附属医院刘安澜介绍

:“

风寒咳嗽用麻黄10克,

胡辛5克研末

,

生姜汁调敷涌泉穴

;

痰热咳嗽用麻黄



胆南星各10克,研末触涌泉穴

;

哮喘发作用自了卜子10

克,白芷

8克,细



5克研末,生姜汁调敷定

喘穴



肺俞穴



江西景德镇市中医院徐寿铺等用白芥子15

克,苏子12克,肉桂



法半夏各6克

,

炙麻黄5克

,



枝,克

,

生姜30克

,

除桂枝煎汁外

,

余药研末

,

加面

粉10克调敷定喘、肺俞



内关穴

,

治寒哮32例

,

全部

获效



江西中医学院朱锦善应用



幼幼集成



所载引痰



,

用生白矾30克研来,加而粉少许

,

以醋调敷涌泉



,

治痰喘甚好



黑龙江鸡西市中医院李素芳用杏桅

散(杏仁



桅子



桃仁等分为末)

,

鸡蛋济调敷胞中穴

,

治疗肺炎30例,收效甚佳



江苏建湖县医院陈庚玲

用桃仁60克,桅子18克,杏仁、白芥子



胡椒





黄各6克

,

细辛3克

,

糯米5克

,

研宋

,

鸡蛋清调敷

涌泉穴及足背对应部位

,

辅助治疗喘憋性肺炎30例,

有明显止喘作用

,

并有助千编短病程



山东省潍坊市

中西医结合叹脸i尽剑饮也介绍少

`

钧方(积实、川军各

9克,侧柏叶3乞,’仁扮巧完

,

研欠

,

青萝荀









扶子



黄酒适见捣敷胸口)治端怂有效。

中医杂志

2.

疥积



脱肛及共他

:

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冯

中琼运用金童故(攘子、桃仁



莱旅子



杏仁



冰片),

鸡蛋清调敷内关穴

,

治疥积74例

,

痊愈56例,好转

12例。安徽省铜陵市长江路门诊部梁培荣等自制中药

疥积袋(由葛根等数味中药组成)湿敷脐部及相对应

的腰推部位,治疥积147例,全部有效



浙江中医学

院俞景茂用蓖倍膏〔蓖麻子绍%,五倍子2%)敷贴百

会穴,并加热熨治悦肛

,

一般贴一二次即可取效





徽潜山县中医院郭助华川药蛋吸穴治胆道蛔虫症34

例,疗效显著



处方

:

细辛2克

,

明矾



川椒各3克

,

槟榔



雷丸各

5克,

鲜苦辣根皮



芒硝



鲜曹蒲根各

10克,研末

,

鸡蛋2枚调匀,用菜油煎成蛋块

,

敷鸿





神阔



会阴穴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章明志

经过多年观察

,

认为釜底抽薪散`吴黄15克,胡黄连

6克,川军6克,生南星3克,

研末)以陈酷加热调

敷涌泉穴,治小儿口疮有特效



成都市中医院王静安

用敷向疗法(又称封囱法)治疗脑积水解颅疗效甚好,

方法是用通草



蜂房



蝉衣各30克,白芷



陈皮





黄由



僵蚕各15克,川红花10克,共研细末

,

加白

酒巧毫升

,

童便50毫升,面粉9克

,

水适量

,

调成

糊状

,

剃去头发

,

将上药贩干头部及太阳穴

,

一日一





并介绍一病例经治月余而愈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医院郭玉环介绍川葱糊故敷因治疗新生儿外感有









熨法

熨法是将药物炒热

,

布包熨体表部位

,

使药物透

达取效的疗法



陕西中医学院孙远岭根据



幼幼集成



记载

,

对积食不消

,

用生姜



紫苏各15、30克,山植

30~勃克,热熨院腹部

,

对泄泻则以吴英



生姜





苏各

15、30克热熨肚腹部治疗。湖

北中医学院附属医

院刘安澜对肺炎罗音不消



咳嗽有痰者

,

采用鲜橘叶

炒热布包熨胸背治疗

,

有明显疗效







擦浴法

擦浴法是用药物外擦或浴洗体表部位的治疗方





安徽太湖县医院唐学友治感冒发热用苏叶3克

,

葱白50克

,

鲜生姜巧克

,

麻油3克

,

捣烂搅匀

,



包擦熨两太阳穴



胸前



背后



手足心

,

治伤食发热

用雄黄粉3克

,

鸡蛋清

l枚,麻

油适量

,

搅匀蘸擦剑

突下至脐上

,

然后将药敷剑突下处

;

治疟疾发热用锻

猪石6克

,

朱砂1

.5



,

雄黄

1克,赓香。.3克,





,

入麻油适量调孙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涂擦患者眉





鼻尖



颈后大椎



命门

,

均取到较好疗效



江苏

省滨海县中医院陈法安治小儿外感高热

160例,用



制退热散(石膏、滋香



葛棍



连翘



钩藤



羌活





(总49).`9·





蒲公英



大黄

,

共研末装瓶

,1岁

患儿每次5克

,

年龄大者酌增)煎水或开水冲泡温浴

.

显效

1润例,



均退热为1

.7

天。同时与95例口服退热散对照,以

浴洗法疗效为优



湖北刘安澜则用青蓄30克

,

葛根

2。克煎水擦浴胸背、前额,

肘胭窝



手足心部位治小

JL发热。吉林市中医院张玉乾用银花20克

,

薄荷15

克,乙醉15克,配制成银花薄荷酒

,

擦浴曲池









风池



风府治高热惊厥

,

均有较好疗效



成都市

中医院王静安介绍用雄黄



元明粉各10克,蜂蜜15

克,鸡蛋清2枚

,

搅匀装入小瓷杯中

,

上盖白纱布

,

扎紧杯口

,

然后杯口向下

,

在中院



下脱等部位反复

提擦

,

可起到通便退热作用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孙

浩等用清解汤(银花、黄岑



板蓝根各15克,连翘、

薄荷



檀香各30克

,

蒲公英25克

,

冰片

3克)煎水

洗浴,治暑热证95例,2天退热者69例,4天退热

者2例。河南省新蔡县练村镇医院李玉海等介绍用

浴身法治疗小儿X季热的经验,方法

:

吞瀚



粗香



佩兰



紫苏



荆芥



薄荷



甘草各10、15克,黄连

6、10克,葛根15、30克,滑石30、60克,浸泡煎



,

去渔温浴

,

至汗出漆漆而热退



山东临沂地区中

医院高树迎还介绍了用刺羡获煎汤外洗治疗小儿秋季

旗泻的经验







佩带法及其他疗法

药物佩带疗法是指药袋佩带身上治疗的一种方



,

十分适合小儿



安徽蚌埠市中医门诊部曹赫基用

良姜



青陈皮



毕拨



毕澄茄



苍术



薄荷



蜀椒等

制成香袋

,

治疗小儿厌食症250例,佩带一个月

,



有效率为89.2%。西安中医儿童医院王润泽等自制香

袋嗅药佩带预防感冒

,

用药与不用药各观察83例,结

果未用药组的发病率为用药组的2

.5





苏州市中医

院曹英用雄黄

2克,

苍术



曹蒲各

3克,

山奈



干姜



白芷各

4克,

研末

,

置马夹内制成



御喘肩

”,

佩带于

肩脾部

,10天一换,

三个月为一疗程

,

对30例咳喘

患儿作治疗观察,结果显效20例,好转8例

,

唾液

S一gIA明显增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山东中医

学院张文高等研制药磁肚兜和药磁短裤(磁片对谁气

海、下院



关元



天枢部位)治疗小儿厌食、腹痛腹





便秘呕恶等症

,

收效显著

,

通过30例观察总有

效率达9了%。

此外

,

肛肠给药法近年来发展较快

,

包括小剂量

的保留灌肠

,

大剂量的直肠滴注和栓剂塞肛等法

,



要用于治疗外感高热



肺炎



泄泻及烧虫病



目前还

将超声雾化吸入法用于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

,

系传统

的礴烟或燕汽吸入法的发展

,

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



肺炎



哮喘



头痛等



研究前景

内病外治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

,

又为儿科临床解决小)L服药难提供了新的途径.是儿

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与会代表和专家就如何深人研究

和推广应用等向题提出了见解







进一步继承和发掘儿科外治疗法

由全国中医儿科学会组织编写的



儿科医籍辑耍

丛书



中的



儿科疾病外治法



分册

,

是为此而做的一项

基础性工作



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搜集整理各地老

中医及民间的外治验方







抓好















三部用药

上是指口鼻用药包括雾化吸入

,

中是指敷脐疗法

,

下是指肛门给药



这三部用药在儿科外治法中尤具特





口鼻的外治给药

,

在本次会议论文中反映尚不多

,

但从全国各地的研究报道来着

,

有中药滴弃



哄吸



吹喉



雾化吸入等等

,

对口鼻咽喂呼吸道疾病及脑部

疾病有效



敷自疗法也值得研究



脐疗

,

除传统药敷



,

还可加温敷



磁疗



离子导人



电热按康等手段

,

疗效更为显著



肛门给药优点很多

,

药物吸收快





效时间长

,

大部分可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人大循环

,



免了胃肠道及肝脏对药物的影响

,

也避免了药物对胃

肠道及肝脏的不良刺激作用



从上中下三部给药方法

来看

,

中下部特别是下部的给药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推

广应用







积极研制儿科外治给药器械

会议上展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儿科外治医药器



,

如小儿佩带香囊



药磁肚兜



背心



短裤



药枕

,

以及穴位热疗器



磁场中药离子导人的旋磁机



中药

疮积袋



御喘肩



厌食裔药等等

,

尤其是济南历下医

用材料厂研制的小儿灌肠给药器

,

引起了与会者的兴





会议认为

,

从临床和疗效入手研制外治系列新制

齐lJ

,

及开展协作攻关是深人进行外治法研究的重要方



,

应引起足够重视



征稿通知

第三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初步定于

1991年7

月在黄山或曲阜召开

,

现开始征集论文



征文内容包



:

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

,

与易学的关系

,

教学





材改革

,

理论文献及实验专题研究等



论文请寄至

:

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翟双庆

,

邮政编码

,

100029,截稿日期为1991年4月30日。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