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24
2017-08-17 | 阅:  转:  |  分享 
  
二级课程笔势24横竖的复合笔势04:包裹﹝自学书法﹞



《阴符经》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白”的框架,第一笔啄不是独立分写的,而是和左边的竖笔连写的。这样写出来的框架,就是上包下的钩裹化势。如果你单独写一啄,那就是另外的笔势了。



又如“自己”的“自”,如果一啄和左竖连写,那框架就是钩裹化势。如果一啄分出来单独写,那笔势的分法就不同了。



钩裹势必须有钩趯

还有一点要注意:钩裹势也好,它的化势也好,都有一个钩,或者趯。如果整个笔势没有包括任何钩趯,就不是钩裹势,只是竖笔势。



趯是永字八法第四笔,需要先踆锋,写起来比较慢,多用于真书和行书。草书中往往用钩,你看这两个草字,外面的框架都是钩裹势,最后都是用钩的。王羲之《初月帖》的“月”字,也明显有钩,跟索靖《月仪帖》的写法非常相近。



像这个“英”字的中间,就是竖笔势,因为它没有一个钩或趯,所以不是钩裹势。



二、下包上:玉函势

下包上作为书法笔势,叫做玉函势。“函”是放东西的盒子。玉函势是一个专称,如果没有这个专称,那就是竖笔势一开半,抬笔一次。这是日本古籍《紫薇字样》中对玉函势的说明,它说“一名回抱向上”,当时有这样的名称。



玉函化势

如果你查字典,“凵”是一个部首,这个三角形跟他是同部首的,音qu1,“△”也是放东西的器具,《说文解字》说用柳条编成,古代用来盛饭。在书法中可以看为是玉函势的一个化势。



《阴符经》中有四个“阴”字,其中三个最后一个笔势就是玉函化势,简单地说就是玉函。《阴符经》第一行第一个“阴”字,下面纸张破损,但从其他三个“阴”字可以推测到它的写法。“阴符经”你写熟了,破损地方原来是什么样的,慢慢就可以估计出来了。



这是张旭写的“矣”字,上面是玉函,《阴符经》中也有一个“矣”字,破损了,从残迹来推断,应该是这样的,这也是玉函。



我们知道,只有横竖笔画的字,不容易生动,如果改为斜线条,就比较有姿态。王羲之《东方朔画赞》中的“阴”字最后的玉函势,三笔都采用了斜线条,看起来就比较活波。



这个写法王羲之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早在隶书中已经有这样的安排,如“垂”“去”,所以,影响到后来的书法家,如褚遂良、柳公权都有这样的处理。





三、左包右,就是这个“匚”字,本义是盛放东西的柜子。它当作一个书法笔势没有专称,为什么呢?



以“区”字为例,“匚”是拆开写的。行草书中,“匚”的上面一横和中间三个“口”组合,剩下“匚”的左竖和下面一横,组合为另一个复合笔势。这样一来,把“匚”字的笔划拆开了,它就不成为一个单独的笔势。在真书中,如褚遂良和柳公权,也是这样处理的。



有时候会先写“匚”字的左边一竖,然后再写右边的笔画,如“臣”字。其实是把整个字变成了一个四开的竖笔势,“匚”字上下两横,也拆开和其他笔画组合。王羲之、智永等写“臣”字,都是这样取势的,没有人把“匚”字写完才写中间笔画,“匚”字再这里就拆成了三笔,一个竖,两个横笔。





在行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使转,如这个“临”字左边也是“臣”字,竖笔势的组成非常清晰,真书的写法就来之于此。在历史上,真书是最晚产生的,他综合了隶书,草书和行书的一些特点。



其他的变化还有,如“匡”字也是“匚”部,这个字本来全部笔画都是横竖,很容易写得呆板。怎样能加一个斜线条呢?智永把上面的一横改成一点,效果马上就不同了。

简言之,“匚”字经常拆开和其他笔画组成笔势。单独写一个“匚”字,是奋笔势一开半,抬笔一次,没有专称。

四、什么是“围”?

四,现在讲解“囗”,注意这个字不是口。在真书中,往往“囗”写得大点,“口”写得小点。“口”是人的嘴巴,“囗”是一块地方。“口”字中间没有其他笔画,所以可一次过写出来,如王羲之这个“口”,竖笔势两开,抬笔。“囗”是古字,现在很少单独用了,中间往往还有其他笔画,如“国”“囚”等字,所以“囗”无法一次过写成。



“囗”字在书法中称之为铁城势、铁围势、平四角势等等,《紫薇字样》说“一名四围包裹”,很明显这个名字来之于《三十六法》:“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这句话。所谓铁城势,取像于古代的城墙,为了强调四面包“围”,我想铁围势这个名称比较好,古代小说中常有“围得铁桶似的”这句话。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铁城之法,左竖与下画相连,以配右肩之势......”他没有讲清楚左竖和下画怎样相连。我们现在写铁围势,下面一画是最后写的,跟刚才“匚”字一样,把铁围势拆开了,所以左竖和下横是两笔,是不连贯的。



但在草书中,围法不同,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草书“因”字,一个“囗”,用了左右相对的两个弧形。所以在真书中,铁围势实际上分解了,左、上、右三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钩裹化势,留下最后一横,要和中间那些笔画去组合,如果实在不能组合,那就只好单独算一个笔势。草书就不同,像怀素这个写法,先写一竖,连上去然后写一个很大的圈,把其余三面围住。



通常来说,好像这个“田”字,草书中经常是由左右弧形写成“囗”,然后写中间笔画。但行书、真书已经把“囗”字拆散,这个时候最好一横已经和中间的笔画另组笔势,就不能称为铁围势了。



但有时候也有例外,敦煌写经残卷有一个作品,其中有两个“鼻”字,中间是“田”。左边就是通常的写法,右边“田”字的写法,是用了奋笔势、竖笔势各一开来围。可见古代也有在真书中用类似草书的方法,围出一个框架,然后写中间的十字。书法取势,比依照笔顺写字宽容度大得多,这就可以造成很多艺术变化。





这里有个理论问题,《三十六法》说“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所谓“打圈”,不是真正的圆圈。因为我们知道,书法中写一个圆圈会遇到绞锋问题,所以通常是分为两个半圈,也就是两个内向圈来写的。智永这种围法,就是用两个内向圈组成包围,但写起来手腕左右来回幅度很大。



王羲之的围法不同,他用一小竖加上大半圈,应该说比智永还高明,更适合人的手腕。既写出了包围,手腕来回又比较少,其实跟写钩裹势很相近,各位可以试一下。



到了真书中,只要稍微拉成直线,钩裹化势就写出来了。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还是有高低之分的,读帖时配合书空,你就可以比较智永和王羲之技法的不同。



本节要点:五种包裹:上下左右中。钩裹、钩裹化势、玉函、铁围。左包右没有专称的原因。





献花(0)
+1
(本文系雪儿书屋9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