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药浴技术 |
|
|
中药药浴技术自贡市妇幼保健院高冰2015.4.30药浴,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煎汤或浸液,或直接用中药蒸气沐浴全身或熏洗患病部位的 健身防病方法。中药药浴的历史药浴的使用在我国由来已久。据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即用佩兰煎汤洁身。宋明期间,香汤浴传入民间, 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且形成一定的习俗,如春节这天用五香汤(兰香、荆芥头、零陵香、白檀香、木香)沐浴,浴后令人遍体馨 香,精神振奋;春季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肌肤光泽、不老不病”;夏天用五枝汤(桂枝、槐技、桃枝、柳枝、麻枝)洗浴,可疏风气、 驱瘴毒、滋血脉。及至清代,药浴不仅作为健身益寿的方法,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和康复疾病。中药药浴,古已有之。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 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 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 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 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中药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 一。药浴时,除水本身的理化作用(主要是温热作用)外,主要是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从体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可起 到舒通经络、活血化痰、驱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现代约理研究也证实,药物的气味进入人体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 量,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 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 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 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 。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 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 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刺激 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从而使疾病 向愈。儿童疾病的药浴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药浴方组成:金银花20g黄芩15g柴胡20g青蒿20g薄荷10g 连翘20g荆芥20g竹叶15g桑叶15g牛蒡子10g辛夷10g苍耳子10g有清热解表作用,适用于小儿风热 感冒发热。使用时,将药物放入清水至煮沸后10min,滤出药液加清水配制成所需浓度。每天洗浴1次。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药浴方风 寒型小儿外感发热药浴方组成:白芷15g防风15g荆芥15g生姜15克牛蒡子10g辛夷10g苍耳子10g川芎 10g有祛风解表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使用时将药物放入清水至煮沸后10min,滤出药液加清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每天洗浴1次。风寒型小儿外感发热药浴方小儿咳嗽药浴方枇杷叶30g杏仁30g前胡30g紫苏叶30g牛蒡子10g辛 夷10g苍耳子10g水煎2次,混合,取药液擦浴患儿全身。有止咳化痰作用,适用于小儿气管炎、支气管炎。小儿咳嗽药浴方高冰主任 医师的中医学术观点治疗肺系病必同时利咽喉治疗肺系病必同时通鼻窍小儿腹泻药浴方车前子30g葛根30g苍术15g藿香15g茯 苓30g黄连15g煎水20分钟,洗浴。有利湿清热健脾作用,适用于婴幼儿腹泻。小儿腹泻药浴方小儿荨麻疹药浴方蛇床子15g 白鲜皮15g苦参15g牡丹皮15g大腹皮15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10g煎水洗浴。有活血凉血止痒作用,适用于小儿荨麻疹及各种 皮肤瘙痒症。小儿荨麻疹药浴方小儿痱子药浴方苦参20g黄芩20g白芷20g防风3020g红花20g用纱布包好,加水煮沸10 分钟,再加薄荷15克再煮3分钟,待凉至温度适宜后给小儿洗浴。有清热燥湿、芳香化浊、活血止痒的功用,适用小儿痱子。小儿痱子药浴方 在中药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2.泡 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药浴时,室温不应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 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在中药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 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 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 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在中药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 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 ,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5.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 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在中药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6.饭前、 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 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儿童药浴注意事项药液的温度要掌握好 ,太热易烫伤,太冷易感冒,最好在45℃左右。药浴室温应调节至24~26℃。一天1次。药浴后,迅速擦干患儿,并包裹好,穿好衣服, 注意保暖。对于较严重的病例,中药温浴可增至一日2次,每次15分钟。中药药浴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贡金娟?赵景霞 ?周振英【摘要】:目的探讨自配中药药浴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抗感染及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配中药进行泡浴,并同时施行控制室温、调节饮食与休息、家长的心理 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措施。结果两组治愈时间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药浴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 染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作者单位】:廊坊市广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关键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浴护理【基金】: 河北省廊坊市科技局项目(2011013065)【分类号】:R473.72【正文快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一年四 季都有发病,主要以发热、咽痛为主要症状。据统计,婴幼儿每年平均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可达4~6次[1]。临床主要应用抗感染及抗病毒药物治 疗,但西药有很多不良反应,对儿童的伤害非常大。鉴此,我们利用中药药浴的方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设计举例:中药药浴对风热 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观察目的评价中药药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 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浴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静脉注射和口服)。药浴组进行基础治疗加中药药浴治疗,记录入组后72h患儿的 体温,绘制72h体温曲线图,比较2组的退热效率、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和第1、2、3天及72h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①药浴 组退热效果是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药浴组起效时间和对照组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是否明显短 于对照组(P<0.05)?④药浴组的第1、2、3天及72h体温曲线下面积是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定的退热疗效,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退热率,缩短解热时间,减小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体温曲线下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否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可能的成果形式总结论文7篇申报市卫计委新技术1项申报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个形成固定协定方3个申报国家专利2-3个经济和社会效益何时出现我院的中草药沐浴包?请自行学习视频《中草药小儿药浴》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