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
桂枝Guizhi
[出处]《名医别录》。
[中药学名]RamulusCinnamomi。
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白芍
【药名】:白芍
【拼音】:BAISHAO
【英文名】:WhitePaeonyRoot
【处方名】: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
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桔梗
【简介】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苦桔梗、大药、苦菜根
【功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
【相关药材】洱源土桔梗桔梗芦头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荆芥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产地】产江苏、浙江、江西,多系人工栽培。【药材形性】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顶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身干,色黄绿、茎细、穗多,无泥杂者为佳。 芦根
英文名ReedRhizome药材学名RhizomaPhragmitis别名芦茅根、苇根、芦柴根、芦菇根、顺江龙、水蓈蔃、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类别清热泻火药基原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Gramineae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陈皮
【别名】广陈皮【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法与用量】3~9g。【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
青皮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白术
【英文名】LargeheadAtractylodesRh
【拉丁名】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读音】白术(音:竹,zhu二声)【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其他名称】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沙邑条根、枹杨、枹蓟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芷
草药名:白芷(《本经》)
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百部
【出处】百部(《本草经集注》)
【异名】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一窝虎(《江苏植药志》),九十九条根(《中国土农药志》),山百根(《中药志》),牛虱鬼(《闽东本草》)。
【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l.)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百合
百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因其鳞茎瓣片紧抱,“数十片相摞”,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人们常将百合看作团结友好、和睦合作的象征。民间每逢喜庆节日,有互赠百合的习俗,或将百合做成糕点之类食品,款待客人。广东人更喜欢用百合、莲子同煲糖水,以润肺补气。≮功效≯百合主要含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支气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病情改善,皆因百合 可以解温饱润燥。常食有润肺、清心、调中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
败酱草
败酱草HerbaPatriniae
(英)WhiteflowerPatriniaHerb
别名败酱。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的全草。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除西北外,全国均有分布。
采制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成束,再阴干。化学成分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等。 性味性凉,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北沙参
北沙参RadixGlehniae(英)CoasiaIGIehniaRoot别名: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的根。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外皮,干燥。性状:根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偶有外皮残存,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化学成分:含欧前胡素(imperatorin)、补骨脂内酯(psoralen)。佛手内酯、圆当归内酯-7-0-β-龙胆二糖甙(oosthenol-7-0-β-gentio-bioside)等多种香豆素,并含生物碱、淀粉、微量挥发油等。性味:性微寒,味甘、微苦。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苍术
别名: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来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的根茎。
性状: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本品芳香燥烈,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如湿阻脾胃,寒湿吐泻,可用平胃散。风寒湿痹,风湿表证,可用九味羌活汤。配伍后也可用于治疗热痹或湿热下注,如二妙散。本品又有明目之功,可治夜盲症,可单用,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
穿山龙
化学成分主要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性味性温,味甘、苦。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苦,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
葛根
葛根RadixPuerariae(英)PuerariaRoot别名: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性状: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质韧,纤维性强。无臭,昧微甜。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 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性味:性凉,味甘、辛。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厚朴
【别名】川朴、紫油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黄柏
【英文名】CORTEXPHELLODENDRI【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关黄柏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骨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黄连
【别名】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1.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2.云连:叶中央裂片卵状棱形或长棱形。羽状深裂3~6对。【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菊花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中含有挥发性精油,所以味香,更重要的是它含有胆碱、维生素A、B1、氨基酸、菊甙、腺嘌呤、黄酮类等成分。药理试验表明,菊花对金色葡萄球菌、B-溶血链球菌、绿浓杆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以及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还有抗病毒和抗螺旋体作用,还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中医把菊花看作为一种神经强壮药和清凉解热药,认为它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 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等,有很好的疗效,对胸闷、心悸、气急、头晕、头痛、四肢麻木,以及感冒、喉咙疼痛等缓解效果明显。常饮可以使人肢体轻松,耳目聪敏,提神醒脑,延年益寿。
苦杏仁
【功能主治】苦杏仁1、镇咳、平喘作用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3、抗类、镇痛作用4、抗肿瘤作用5、降血糖作用6、降血脂作用7、美容作用 苦杏仁油还有驱虫、杀菌作用,体外试验对人蛔虫、蚯蚓有杀死作用,并对伤寒、副伤寒杆菌有抗菌作用
连翘
【中文名】连翘(《本经》)
【类别】果实类连翘
【异名】旱连子(《药性论》),大翘子(《唐本草》),空壳(《中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柴胡
中药柴胡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味甘、辛,性微寒,有透表泄热之功。张仲景《伤寒论》中以柴胡为主药,配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炙甘草等组成的小柴胡汤,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的“少阳病证”。柴胡又有疏肝解郁之效,著名方剂逍遥散中,也以柴胡为主药,配合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等,用于肝郁气滞,日久化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午 后烦热,以及妇女月经不调,食少倦怠,乳房作胀,结节增生等症。柴胡还常用于升举阳气,例如补中益气汤中,柴胡与升麻、党参、黄芪等配伍,主治气虚下陷所致的气短、倦怠、脏器下垂等。
山楂
【中药名称】山楂【拼音名】shanzha【英文名】FRUCTUSCRATAEGICUNEATAE
【性味与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肉苁蓉
来源: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采制: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本品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通常鳞片先端已断。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应用: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及腰膝冷痛,筋骨痉弱。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等症,配熟地黄、菟丝子、山萸肉等;治腰膝冷痛、筋骨痿弱,配续断、补骨脂等。2.用于肠燥便秘。与火麻仁.柏子仁等药同用。 山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
性味:甘;平
归经:肺;脾;肾经
功效: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或杂草中;或为栽培。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升麻
【药材名】升麻【拉丁名】RHIZOMACIMICIFUGAE【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茎。【采收】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制法】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太子参
【药材名】太子参【英文名】HeterophyllyFaalsestarwortRoot【拉丁名】RadixPseudostellariae【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药用部位】异叶假繁缕的块根。【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③《中药志》:“甘苦,微寒。”入肺、脾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天浆壳
【浆壳的功效介绍】:天浆壳(《现代实用中药》)【异名】天将壳(《饮片新参》),萝藦荚(《药材学》)。【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炮制】剪去果柄,除去种子及绒毛。【性味】《饮片新参》:咸,平。
【功用主治-天浆壳的功效】清肺化痰。治咳嗽痰多,肺风痰喘,百日咳,惊病,麻疹不透。①《饮片新参》:软坚,化痰,清肺。
治肺风痰喘,定惊痫。②《药材资料汇编》:治小儿麻疹。③江西《草药手册》:治肺风痰喘,损伤出血。④《上海常用中草药》: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气喘,百日咳,麻疹透发不畅,发热咳嗽。
中药饮片通草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干燥茎髓。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台湾、广西等地。多为栽培:秋季割取茎。裁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切片,生用。
【药性】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中药饮片泽泻
【英文名】RHIZOMAALISMATIS【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来源】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制法】泽泻: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