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药性味配伍探讨
2017-08-19 | 阅:  转:  |  分享 
  
2003年8月第10卷第8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7·



·博士论坛·

中药性味配伍探讨

王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四气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

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在“君臣佐使”制

方原则的指导下,强调被选用药物的功用特征,而对以药物性

味为主进行的组方思路则未引起现代医家的足够重视。随着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药“性-效”高度相关的特

性已被广泛认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药物的性味组方配伍,

成为中医临床治疗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理论溯源

以行气活血药。气帅血行,血行经通,通则不痛。如临床上常

用的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

柴胡、川芎、牛膝、甘草等),这些疏肝理气活血的药物,在降

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

促进离经瘀血的吸收、调节神经体液代谢失调等方面有重要

的作用。同时,这些药物含有十分丰富的铁、铜、锌、锰等微

量元素,而锌、铜及锌与锰的比值升高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心血管病的特征。服用血府逐瘀汤调整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比

例,对治疗该类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心血虚从脾论治

脾主运化、统血、疏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

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为“后天之本”。而微量元素是水

谷之气的一部分,是“气”的物质基础之一,人体内微量元素

缺乏,可致虚证。一般认为,人体造血功能主要与微量元素铁

有关,但在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过程中,铜起着关键性作用,

即在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时,必须依赖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

作用。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活性降低,必然导

致铁的价位转变发生困难而容易引起贫血。临床上也经常可

以发现有些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在单纯补充铁剂时效果并不明

显,当加用含铜制剂后,贫血很快得到纠正。

另外,在肿瘤疾病后期,患者贫血也常常与体内大量铜的

消耗有关,在给贫血患者补铁时最好适当补铜,往往收到较好

效果。所以,临床上常用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当归、

茯苓、远志、甘草、龙眼肉、木香、酸枣仁、生姜、大枣)

治疗脾虚、心血虚,以补脾养心为治则,施以补气生血药物为

主,宁心安神药为辅而获效。这与其中含有大量的铜、铁等微

量元素是分不开的。同时,这些微量元素在物质代谢、组织生

成、酶的合成、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与中医的补脾生血、健脾宁心相吻合。

3精液异常从肾论治

不育症一般有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性机能障碍及精液异常三

方面的原因,临床上以精液异常最为多见。如精液不液化、少精

或弱精症等,且以少精或精子活动力低下较为多见。不育症属中

医之“肾精不足”、“虚痨”、“不育”之范畴。肾为先天之本。治

疗常用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蛇床子、杜仲、枸杞子、山茱萸、

沙苑子、黄精以温阳益肾、补肾填精为主;同时根据兼证的不同

加土茯苓、黄柏、知母以清下焦湿热、滋阴降火,加牛膝、赤芍

活血化瘀治疗不育症,往往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上述药物含有丰富的锌、铜、铁、镁、锰等微量元素,而这

些微量元素与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一旦不足或过多

均可影响精液质量,导致不育或生殖内分泌障碍。其中锌是人体

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多种酶的活性和许多生理过程,缺锌

会影响男子性功能和生育力,但过多也会影响精子正常生成。长

期缺锌会影响垂体的功能,使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精

子生成障碍,不仅精子数量减少,而且死精子也多。此外,缺锌可

使前列腺液中的酶活性发生异常改变,影响精液的液化和精子的

正常运动,使精子的顶体功能异常,泳动和穿透卵子的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不育。因此,服用适当的中药调整体内锌、锰等微量元

素的含量对治疗不育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结语

中药中微量元素的临床价值不容低估。随着微量元素与疾

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在临床的地位也将越来越被重视。微

量元素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得到肯定,用传统中

医辨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中药微量元素研究手段来治疗疾

病,是振兴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旭祥.中药研究前沿-中药配位化学.中草药,1997,28(6):373

2朱旭祥.ACC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9,10(3):42

3朱旭祥.ACC生物调控作用机制.中草药,1999,30(增刊):224

(收稿日期:2002-11-25)

·8·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8月第10卷第8期



中药的性味是药物的特有属性,“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

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

一药之中,理性具矣”(成无几《药方论序》)。《素问·至真

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说明《内经》已将中药的性味与其作用于机

体后所发生的药效反应紧密联系起来,明确了一定性味的药

物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物的性味与其功效之间具有相关性。如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辛味药

能发散、行气、行血,甘味药能补益、和中、缓急等。对于外

感病的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风淫于内,治以

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六气为

病性味配伍原则,指出根据感受病邪性质的不同,在治疗中所

选用药物的性味也不相同。可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已寓含

了朴素的“性味”理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疾病注重药物性味配

伍的理论基础。

方剂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本草学和中药药性理论的进

步。张仲景制方注重药物的性味配伍,《金匮要略》提出的“肝

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是涉及到内伤杂

病脏腑调治的具体药性配伍理论。之后,成无几在《伤寒明理论》

中论及方剂组方要义,多从《内经》“气味阴阳”之说对药物性

味功能组合在方剂配伍中的意义予以阐述。刘完素《素问玄机

原病式》则强调热证应用寒凉药的学术思想,对寒凉、温热药性

及其方剂配伍都提出了新的见解。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根

据药物气味厚薄,结合升降浮沉之性,探讨药物药性的功效。其

弟子李杲充分发挥前人之说,提出药类法象的综合药性构想,强

调制方必须“明其气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

用其气,必明气所用也”。清代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中直接

用性味配伍概括方剂的特征或效用,如提出银翘散为辛凉平剂、

桑菊饮为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对其所选及所创之方多

从性味之法予以阐发。丁光迪先生《中药的配伍运用》专辟首

章论述中药的四气五味配伍方法,借以阐释药物配伍组成方剂

的内在规律。而《中药药性论》(高晓山主编)则客观、全面、

系统地整合了古今药性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中药药

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前进行的有关方剂药效物质基

础及作用机理等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中,性味配伍规律研

究已开始引起中医药学者的重视。

2方法

2.1四气配伍法

四气是药物针对疾病“寒热”发挥作用的特殊性质,又称

“四性”。药性的“寒热”是针对疾病证候的寒热而言,是从

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药效反应中获得的。“同气配伍”

是配伍的基本内容,但疾病和药物特性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应

用完全相反属性的配伍,从而达到药物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

互为用的组方目的。

以寒(凉)热(温)配伍为例,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针对

机体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等寒热错杂情况,综合分

析证候寒热的性质、轻重、错杂程度等因素而采用权衡调和

的配伍方法,如《伤寒论》中的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

以及治疗上热下寒的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治疗表寒

里热的大青龙汤、附子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等均是寒热并

治、调和配伍的典型代表。

监制不利也是寒热配伍的主要目的之一,为适应病情要

求,选择少量与主治病证寒热属性相反的药物,以寒制温或以

温制寒,或去其性而存其用,以消除对治疗的不利因素而使方

中药物协调一致,为证所用。如主治寒积证之大黄附子汤,大

黄与附子、细辛配伍即“去性存用”之意;黄土汤中灶心土、

附子等辛温之品与苦寒的黄芩相配、桂枝芍药知母汤中伍用

知母等均为监制之用。

再者,遵循《内经》“逆而从之,从而逆之”、“逆者正治,从

者反治”的治疗思想,在病重邪甚、拒药不受的情况下,为防止

阴阳格拒、药不得进而采用顺其病性以利治疗的配伍方法。如

《伤寒论》中治疗阴盛于内、阳格于外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用于上下格拒、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之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

上热下寒格拒,致食入即吐之寒格证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

寒凉与温热药物配伍,对危急重症起到反佐相成的治疗作用。利

用药物寒热温凉的四气特性组方用药,临证时须要注意详细考

查证候寒热属性,审寒热之部位,辨寒热之虚实,分寒热之主次,

察寒热之真假,而后才能恰当地运用四气配伍方法。

2.2五味配伍法

因为临床病证病机涉及多方面内容,仅从四性配伍显然

是不够的。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功能特点,结合主

治病证的病势、病位和病性,选择有针对性性味的药物组成方

剂,也是临床组方的重要思路之一。

如苦辛合法,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治、条畅气机、宣肺

降气、通痹泄浊、和解少阳等多种作用,《伤寒论》半夏泻心

汤、小陷胸汤、左金丸、枳实消痞丸、连朴饮等均体现了此

种配伍方法。因辛能通阳,甘能补气,酸能收敛濡润,辛甘化

阳、酸甘化阴是治疗阳虚或阴弱的常用配伍方法,如桂枝甘草

汤振奋心阳而益心气;甘草干姜汤补中温肺胃之阳;张景岳

参姜饮,温肺脾而养胃气,治疗小儿吐乳之证亦多常用;白芍

与甘草(芍药甘草汤)配伍,柔肝缓急,治疗肝脉亏虚、筋急拘

挛之证,体现了《伤寒论》酸甘化阴之妙法;仲景在桂枝汤中

将两法合一,用甘草与桂枝生姜助化阳气、与芍药大枣滋化阴

液。这种助阳化阴的调补特性不仅有利于扶助营卫,同时也是

该方用于治疗内伤杂病的方剂学基础。辛能发散,酸能收敛,

辛散酸收,相反相成。如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内有寒饮证之小

青龙汤,配伍酸敛的芍药和五味子,既可制约麻黄、桂枝以防

过汗伤阳,又可制约细辛、干姜以防温燥损津,辛散与酸收相

合,散寒而不伤肺气,敛肺又不碍祛邪,是仲景临床温化水饮

的常用配伍药法。

另外,“五味各走其所喜”,在治疗中根据脏气的性能特点

而运用的五脏苦欲补泻法,实际是五味归脏与五味效能叠加的

2003年8月第10卷第8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9·



中药配伍运用,是根据脏腑性能与五味基本作用决定的。如缪希

壅《本草经疏》所说:“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五脏之内,

各有其神,神各有性,性复各殊。…苦欲者,犹言好恶也。违其性

故苦,遂其性故欲,…补泻系于苦欲,苦欲因乎脏性。”

2.3性味合和配伍法

凡药均有性味。根据病证属性的要求,临证组方时或侧重

于性或独取其味,但更多的是性味兼用,通过有机组合配伍,

使方中药物选择性地发挥与病证相适宜的功能药性,是较为

复杂的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性味配伍方法。

如辛能宣散,凉可清泄,取辛味与寒凉药物配伍,辛凉宣泄,

主要用于疏散风热、宣泄肺热、清透壅热。代表方如麻杏石甘

汤,以辛温的麻黄与辛甘大寒之石膏配伍,温凉宣降互用,既可

宣肺开表,又能清热生津透散。对于邪热而兼阴伤之证或清透

邪热又防伤津之时,用辛甘寒药物配伍成方,如《小儿药证直

诀》之泻白散,清热透表而能养阴,与方证病机中肺有伏热郁火

和兼有阴伤相吻合,对于儿童“稚阴稚阳”之体尤为适宜。甘

温辛淡药物同用,对于阳不化气之水湿为病者,有益气通阳、淡

渗利湿之效,如《伤寒论》之五苓散,温助膀胱气化,内行蓄水,

外散表邪,体现了仲景利水渗湿而兼扶脾通阳之配伍药法。根

据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法,对于“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

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的气虚发热,用甘温之剂

(如补中益气汤)补中升阳,使脾胃气旺,清气上升,元气充足,

营卫调和,其热自退。而对于脾虚气陷,中焦失于运化,湿浊流

于下焦之阴火上冲,李东垣又提出“甘寒除火热”法,在甘味药

益气升阳的基础上,配以苦寒坚阴之品,以消阴火。这种用药又

称“升阳泻火”法,与一般的甘寒清热或甘寒养阴清热法有根

本区别,是性味合和配伍法的又一典型代表。

3思考

3.1性味配伍与效能配伍的关系

中药的性味从特定角度显示了药物的性能特征。但必须

认识到,中药性味是与其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或无毒等其他

药性密切相关的,它们分别反映了药物作用的若干性质和特

性,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从药物性能中完全游离出来。更重要

的是,药物的性能是根据长期医疗实践反复验证总结归纳出

来的,是对药物多种功能作用的高度概括,药物的这种性-效

相关性也正是中药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具体到每味药物,性能

所反映的是一类作用的共同倾向,并不涉及具体功效与病证,

较功效更粗、泛、浅;而功效反映的是药物对机体的医疗作

用,与具体证候直接相应,较性能更精、专、深,性能与功效是

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也就是说,

只有将性和效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认识和掌握药物的全部特

点,也才能准确而恰当地遣药组方。

随着中药功效认识的日益深入,许多性能的内容已与功效

相融合,或者说多数中药的功效表述中已寓含有性味、归经等

性能特点,同时,鉴于不同方剂对药物性味配伍的侧重可能有

所不同,独立的性味配伍内容尚未从方剂配伍中分化出来,所

以我们认为,性味配伍是一般意义上临证效能配伍的特殊思路

和方法。在临床组方过程中,药物的性味配伍与效能配伍相辅

相成,单纯的效能配伍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单一的性

或味的中药配伍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针对病证采用性-效结

合的药物配伍方法,才是真正合理有效的处方思路。

3.2性味配伍内涵的现代药化原理

研究表明,四性的物质基础即产生作用的化学成分可能

有其共性,热性药附子、乌头、细辛、川椒、吴茱萸等均含有

化学结构与环儿茶酚胺类结构相似的β受体兴奋剂-消旋去

甲乌药碱,故认为该成分是热性药产生作用的共同物质基础,

对β受体的兴奋是其共同的作用方式。同样,许多实验也证实

辛、甘、苦、酸、咸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

一定的规律性,如辛味药大多辛温芳香,含挥发油较多;甘味

药能补缓和中,其所含成分大都是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

质,如氨基酸、糖类、苷类和维生素等;酸味药多因含鞣质和

有机酸而具有收涩作用等等。

虽然四性和五味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方剂的药性并不是方中各单味药药性的简

单加和,其所具有的多种药理作用很可能是药物多种成分的

共同效应。既然四性和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

系,那么药物经过配伍产生复合药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能

否根据中医性味配伍经验发现其化学配伍的规律?这些都是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3.3性味配伍的“方证相关”特性

药物的作用是多样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单一药性与

众多作用间的矛盾,即同一味药依据不同作用所标定的性味

可能不同。古人遵循陶弘景“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

本”的原则,药性多基于药物多种作用中的某一作用而标定,

并且只与这一作用存在对应关系。而中药效用的方剂配伍依

赖性提示我们中药性味配伍及其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生物

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中药药性的产生与其所在方剂的配伍环

境、所主治的病证及其作用的机体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在特

定的机体状态和配伍环境中,针对特定的病证,才可能发挥其

特定的药物功效,这是中药区别于现代药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也是中医“方证相关”特性的必然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经过配伍组成方剂以后,在不同的病

证和不同的机体状态下,其药性是否改变?遵循怎样的规律改

变?中药性-效之间保持对应性相关的特定条件是什么?这些

都是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抛开所主

治病证及其作用对象孤立地探讨药性配伍机制,不仅会导致中

药研究脱离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更将加剧目前存在的“医药

分离”现象,直接影响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迫使我

们对当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

(收稿日期:2002-12-06)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