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药药性及配伍禁忌
2017-08-20 | 阅:  转:  |  分享 
  
中药配伍1.配伍的含义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2.配伍的目的(1)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2)通过配伍,能抑制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3)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配伍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证候禁忌四个方面。

(1)含义: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消除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2)内容:

①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八反歌诀: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②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顾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中药“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云:“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1)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嗽;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能提

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古人云:“受彼之制也。”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6)相恶:1)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2)辩证看待相恶

①两药是否相恶,与所治证候有关。②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气虚之证,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③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消除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行气消积,又会加重气虚。两者合用相制相成,故清《本草新编》说:“人参得莱菔子,其

功更神。”④相恶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七情配伍总结:七情中,相须、相使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

七情中,相畏、相杀属于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七情中,相恶、相反属于避免配伍(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

妊娠禁忌(1)含义1)妇女妊娠期间,除为了中断妊娠或引产外,禁忌使用某些药物,即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

2)强调妊娠用药禁忌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引起堕胎。3)总的说来,凡对妊娠期的母亲和胎儿不安全及不利于优生优育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药。

(2)分类在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有所不同,因而在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①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如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水蛭、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三棱、莪术等。②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如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

硝、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升降浮沉1.升降浮沉的含义

(1)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2)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3)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1)气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病势趋向。(2)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脱肛),向外(如自汗、

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3)能够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3.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

(1)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2)沉降药: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4.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1)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2)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顺着病位,逆着病势。(3)就病位而言: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

(4)就病势而言: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蛎、石决明潜降;病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5)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

方法。5.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6.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1)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与四气、五味及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2)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

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成,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3)就炮制而言,酒制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4)就配伍而言,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

定程度的制约。特殊煎法特殊煎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

煎煮时间不同。即使同一药物,如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以下对常用特殊煎法进行介绍。①先煎:a)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贝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

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

b)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②后下:a)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

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b)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③包煎:

a)主要指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b)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

c)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d)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④另煎(另炖):

a)主要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b)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c)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角、鹿茸、虎骨等。⑤烊化(溶化):

a)主要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b)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c)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虎骨胶、蜂蜜、饴糖等。

⑥冲服:a)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b)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

花蕊石、白及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

c)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d)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⑦泡服(焗服):

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⑧煎汤代水:

a)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b)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1)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驱虫药晨起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2)饭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3)饭后: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胃中存在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

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4)特定时间服用:如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慢性病定时服。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一)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1.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用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

苦寒之性。2.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3.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二)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它是中医临床用药应当遵循的规律之一。一般而言,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属阳,作用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属阴,作用沉降。升

降浮沉还与气味厚薄有关。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1.性味改变导致作用趋势变化。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对其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

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2.辅料具有显著影响。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由此可见,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其作用趋向。

(三)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古代所谓的“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辅料去毒等。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所含的双酯型生物碱,是剧毒成分,经蒸煮炮制后,可使其酯键水解,成为单酯型生物碱或不带酯键的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2.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马钱子所含的生物碱,能使人中毒,甚至惊厥而死亡,经砂炒或油炸后,可破坏部分生物碱;巴豆、千金子所含的脂肪油,是峻泻或毒性成分,经去油制霜后,降低了毒性;斑蝥、红娘子含有斑蝥素,能刺激黏膜而引起中毒,经米炒后,可破坏

其毒性成分,避免中毒。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经白矾、生姜制后,能消除或降低其毒性;藤黄经豆腐同制,狼毒、商陆经醋制后,可降低毒性。总之,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绝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

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达不到炮制目的。

(四)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药物作用的部分常以归经来表示,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五味与五脏有着密切关系,如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如生姜能发汗解表,故入肺经,又能和胃止呕,故入胃经。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

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增强对某一脏腑经络的作用,使作用更加专一。总之,炮制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因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在临床应用时,又不能单纯受归经的限制,必须与整个药性结合起来考虑。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对药性的影响对升降浮沉的影响对归经的影响对毒性的影响1)纠正药物偏性2)增强药物性味

3)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1)性味变化导致作用趋势变化2)辅料具有显著影响增强对某一脏腑经络的作用,使作用更加专一(酒制入心,醋制入肝,盐制入肾,蜜制入脾)1)改变毒性药物的成分2)改变毒性药物的含量3)辅料解毒炮制与临床疗效

古代是医药一体,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他们在运用中药时,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

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中药炮制与医疗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中医药文献中记载较多。

(一)净制与临床疗效由于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若一并入药,则难于达到治疗目的,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如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用药剂量不准,降低疗效。历代医药家对中药的净度都十分重视,《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亦将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二)切制与临床疗效药材切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煎药的质量,或者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药材切制前需经过润泡等软化操作,但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至关重要。若浸泡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干燥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饮片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霉烂变质,便于干燥。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

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很敏感的部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增加表面积,利于提高煎药质量。(三)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许多中药经过炒制,可以产生不

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麦芽、炒谷芽等。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香气,而且有利于溶媒渗入药物的内部,提高煎出效果,如葶苈子、莱菔子等。“逢子必炒”。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不但能使质地酥脆,利于煎熬和粉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逢石必煅”。

此外,如生地加热蒸制成熟地,其性味、功效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四)加辅料(包括药汁)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

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如苦寒药,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既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作用。纠正药物偏性活血药酒制可使作用增强而力

速,滋腻药物易影响脾胃的运化,酒能宣行药势,减弱黏滞之性,使其滋而不腻,更易发挥药力。活血药醋制能使作用缓和而持久,提高疗效,如酷五灵脂。温肾药以盐制是增强其补肾作用,如盐补骨脂。姜制药物可增强其化痰止呕的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蜜制能增强止咳药或补气药的作用,如黄芪、紫菀。药汁制可发挥辅料与主药的综合疗效,如吴茱萸辛热,黄连苦寒,用吴茱萸制黄连,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无偏胜之害,故吴茱萸黄连长于

泻肝火以和胃气。协同增效。总之,中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辅料炮制后,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提高疗效。炮制与临床疗效

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净制去除非药用部位,利于临床剂量准确;防止混药,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加工切制便于干燥,利于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利于临床调剂制剂;利于保存药效;加热制改变某些药物的药效,扩大临床应用。提高煎出效果,增强药效;

降低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加辅料制协同药物更好发挥疗效;纠正药物偏性,降低毒性。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的中药炮制专著1.《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2.《炮炙大法》第二部炮制专著3.《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

三大炮制专著的概况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主要特点和贡献《雷公炮炙论》雷敩南北朝刘宋时期约30种1.系统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2.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

3.运用辅料炮制药物《炮炙大法》缪希雍明代439种1.总结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2.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修事指南》张仲岩清代23种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二)炮制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及特点

春秋战国至宋代,炮制技术始形成。金元明时续发展,炮制理论独一帜。清代扩大再应用,现代炮制振兴时。(三)与炮制有关的主要古医籍中对炮制理论的论述

1.《黄帝内经》:“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2.《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这里的“阴干、曝干”是指产地加工,而“生、熟”则说的是药物炮制。“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3.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诸虫先微炙”,“诸石皆细捣”,“阿胶,炙令通体沸起”。4.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将炮制内容列为法定的内容,记有作蘖、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芒硝提净等法,对矿物药的炮制方法均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5.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6.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黄芩、黄连、黄蘖、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去湿以生姜”,“去膈上痰以蜜”。

7.张元素《珍珠囊》:白芍“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木香行肝气,火煨用,可实大肠。”8.葛可久《十药神书》:“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9.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

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成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10.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指出“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

浮而上至巅顶。”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

(一)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上曾将中药炮制称之为“炮炙”,亦有称“治削”、“修事”、“修制”、“修治”等。

“炮制”与“炮炙”的区别?目前多用“炮制”与“炮炙”两词,为了保持“炮炙”的原意,而又能较广泛地包括药物加工技术。现代多采用“炮制”一词。“炮制”在古代,一直是中药制造的总称。包括了采集加工、饮片炮炙和丸散制作。随着

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中药炮制专指对中药饮片的制作。中药材须经过一定的特殊加工、炮制,制成中药饮片,并以此供临床配方和药厂制剂。中药材经炮制后,其疗效得以充分发挥。不同医著的炮制称谓

专著《雷公炮炙论》《炮制大法》《本草蒙筌》《本草纲目》《修事指南》炮制名称炮炙制造修治修事(二)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

的应用性学科。中药炮制学的任务:1.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整理、研究、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3.加强炮制对中成药的影响,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制剂辅料是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

炮制辅料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另一个是发挥药性作用(协同或拮抗)。炮制辅料依照其应用时的形态分为“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生姜汁、炼蜜、黑豆汁、甘草汤、白矾水等。(一)液体辅料液体辅料,是指辅料在应用时的物态。液体辅料多具有药性作用,少有中间传热体作用。液体辅料许多来自调味品;另一些来自药物的汁液,如生姜、食盐、属于液体辅料,原

因在于使用时为生姜汁、食盐水。是从复方配伍简化而来。如甘草汁、吴茱萸汁等1.酒制药用酒分为黄酒和白酒两大类:①黄酒为粮食酿造而成,含乙醇15~20%,尚含有糖、酯、醇、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

②白酒为酿造后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70%,尚含有酸、酯、醛、醇等成分。酒具有很好的增溶和助溶作用,常用于炮制含生物碱、苷类等成分的药物,能增加成分的溶出,从而增强疗效。炮制用酒以黄酒为主,用于酒炙、酒蒸(炖)、酒浸淬等方法;白酒则多用于浸泡药物

和制药酒。酒性味甘辛、大热,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嗅矫味等功效。常用酒制的药物多为药性苦寒,或作用于上焦的药物,气味腥臭的动物药,以及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肾助阳类药物。如大黄、黄柏、当归、蕲蛇、蛤蚧等。

用酒炮制的目的在于:⑴酒制升提,引药上行(大黄、黄柏);⑵热以制寒,缓和药性(黄连、大黄);⑶消除副作用(熟大黄、酒常山、酒黄精);

⑷协同增效(当归、丹参、蕲蛇);⑸矫嗅矫味(五灵脂);⑹改变药性(熟地黄);⑺助溶作用(酒蒸女贞子、酒黄连);

⑻便于粉碎(酒蟾酥、阳起石)。2.醋制药多用食用醋,如米醋等发酵醋,含醋酸4-6%,尚含有维生素、有机酸、糖分等。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

醋常用于炮制:①含生物碱类的药物,可以形成生物碱的醋酸盐,增加溶出从而增强疗效。②含苷类成分的药物,除了临床上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用醋制,以防止成分水解。

醋性味苦温,功能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消肿、解毒、收涩、矫嗅矫味。此外,醋尚有杀菌防腐作用。常用醋炮制的药物为入肝经血分的药物,以及峻下逐水、活血散瘀、疏肝理气、收敛固涩类药物,以及气味腥臭的动物药。

用醋炮制的目的:⑴引药入肝,疏肝止痛(柴胡、青皮);⑵增强活血散瘀作用(三棱、乳香);⑶降低毒性(芫花、商陆);

⑷增加成分溶出(延胡索);⑸酸涩收敛(五味子);⑹矫嗅矫味(五灵脂、乳香);⑺便于粉碎(代赭石、自然铜)。

酒、醋矫嗅矫味的机理:动物的腥膻气味为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后生成的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具有特异气味的成分。①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也可以矫嗅矫味。如酒制乌梢蛇。

②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矫嗅矫味。如醋制五灵脂。3.蜂蜜为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①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

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②炮制常用的是炼蜜,需要加热炼之后方能使用。③蜜之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嗅。④常用蜜制药物有止咳化痰如麻黄、马兜铃、补脾益气类如黄芪、甘草;

⑤蜜能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其润肺止咳、补脾益气作用。还能矫味,缓和药性及降低药物的副作用。4.食盐水为食盐的结晶体加水溶解,经过滤而得的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NaCl,尚含少量的硫酸

盐、镁、钡、氟、砷、铅等。

食盐水性味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嗅矫味。药物经盐制后,能引药入肾,增强滋补肝肾、滋阴降火、疗疝止痛等作用。常用盐制的药物有杜仲、巴戟天、小茴香、车前子等。5.生姜汁

为鲜姜经捣碎加水取汁或生姜切片后加水共煎去渣而得的黄白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另含多种氨基酸,淀粉及树脂状物。生姜汁性味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化痰、解毒。药物经姜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常用姜制的药物有厚朴、竹茹、半夏、南星、黄连等。

生姜汁较干姜汁好:刺激性小,制厚朴刺激性小。厚朴生品辛味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一般内服均不生用。姜制后可消除副作用,主要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挥发油等。6.米泔水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灰白色混浊液体,含少量的淀粉和维生素,现代一般用2%大米

粉加水搅匀代用者。米泔水甘凉,对油脂有吸附作用,用于浸泡含油质较多的药物如苍术、白术等,除去部分油质,缓和辛燥之性。7.甘草汁

为甘草饮片加适量水共煎去渣而得的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及甘草皂苷,还原糖,淀粉及胶类物质等。甘草汁性味甘平,能和中缓急,润肺,补脾,解毒。药物经甘草汁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远志、吴茱萸、巴戟天、法半夏、淡附片等。

8.胆汁9.麻油10.黑豆汁(二)固体辅料

一般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可以使药物均匀受热,防止因受热不匀而影响炮制质量。某些固体辅料还具有药性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缓和药性。常用的固体辅料有麦麸、稻米、灶心土、砂、蛤粉、滑石粉、豆腐、朱砂等。白矾具有防腐作用。豆腐具有较强的沉淀和吸附作用。特殊散剂的制法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毒性药物的剂量小,不易准确称取,剂量不准易致中毒。为保证复方散剂中毒性药的含量准确,多采用单独粉碎再以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如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其余药粉等量递增混匀。此外,单味化学毒剧药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稀释散或称倍散。如剂量在0.1~0.1g者,可配制1∶0倍散(取药物1份加入赋形剂9份);如剂量在0.1g以下,则应配成1∶10或1∶10倍散。倍散配制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匀后备用。

稀释散的赋形剂应选不与主药发生作用的惰性物质。常用的有乳糖、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硫酸钙等,其中以乳糖为最佳。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易于与未稀释原药粉的区别,一般以食用色素如胭脂红、靛蓝等着色,且色素应在第一次稀释时加入,随着稀释倍数增大,颜色逐渐变浅。如硫酸阿托品散的制备:先用乳糖饱和研钵表面能后倾出,再加入硫酸阿托品1.0g与胭脂红乳糖(1.0%)1.0g研匀,按等体积递增法逐渐加入98g乳糖混匀并过筛,

即制得10倍散(1g药物加入赋形剂9g)。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低共熔现象系指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一些低分子化合物混合且比例适宜时(尤其在研磨混合时)会出现此现象。如薄荷脑与樟脑、薄荷脑与

冰片。含有这些物质时,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末混匀或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轻轻混合均匀。3.眼用散剂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多经水飞或直接粉碎成极细粉且通过九号筛,以减少机械刺

激。眼用散剂要求无菌,故配制的用具应灭菌,配制操作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进行。成品灭菌,密封保存。

辛温解表药

麻黄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等干燥草质茎。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本品辛散质轻,苦泄温通,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胱经,外能开

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

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发汗,平喘,利水。

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消肿兼有表证者。

麻黄配桂枝: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发汗解表;桂枝辛甘温,功能发汗解

表、助阳通脉。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杏仁:麻黄辛温宣散,功善宣肺平喘、发表散寒;杏仁苦温润降

,功善平喘止咳,略兼宣肺。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

证属风寒束肺都尤宜。

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石膏辛甘性寒,功

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肌。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灸用或生用。

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

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中枢兴奋等作用。

桂枝

樟科肉桂的干燥嫩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入心、肺、膀胱经,既走表,又走里。发汗

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经寒

血滞所致诸证可投。

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3.阳虚水肿,痰饮证。

4.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5.虚寒腹痛。

桂枝配白芍:桂枝辛甘性温,功能发表助阳、温通经脉;白芍酸甘微寒

,功能养血敛阴止汗。两药相合,收共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

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

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扩张皮肤血管、抗菌、抗病毒、镇静、抗惊厥

、抗炎、抗过敏、增加冠脉血流量、强心、利尿、健胃、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肿瘤等

作用。

紫苏

唇形科紫苏的干燥茎、叶。苏叶、苏梗。

辛,温。归肺、脾经。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脾经。既散肺经风寒,又理脾胃气滞,兼安胎、

解鱼蟹毒。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2、脾胃气滞证。

3、气滞胎动证。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安胎。

生姜

姜科姜的新鲜根茎。

辛,微温。归肺、脾经。

本品味辛发散,微温散寒。入肺经,散风寒而发汗解表,温肺寒而化痰

止咳,为治风寒感冒与咳嗽所常用;入脾经,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对药”之称,并

兼解鱼蟹毒。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风寒表证。

2、胃寒呕吐。

3、风寒客肺的咳嗽。

4、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荆芥

唇形科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花穗称荆芥穗。

辛,微温。归肺、肝经。

本品辛香,微温不烈,药力平和,入肺、肝经。生用长于发散,善散风

发表、透疹止痒,为发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炒炭性变收

敛,善止血,治各种出血可选。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防风

伞形科防风的干燥根。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本品辛散微温,甘缓不峻,既走膀胱,又入肝、脾经。功善祛风胜湿而

发表、止痛、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或兼否寒热皆可投用。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3、破伤风,小儿惊风。

羌活

伞形科羌活等的干燥根茎及根。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本品辛温苦燥,升浮发散,主归膀胱,兼归肾经,药力较强。作用偏上

偏表,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

2、风寒湿痹。

用量过多,易致呕吐。

细辛

马兜铃科北细辛或华细辛等的干燥全草。

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本品辛温走窜,芳香气浓,入心、肺、肾经,力较强而有小毒。既善祛

风散寒、通窍止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所致痛证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品。又能

温散肺寒、化痰饮,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干姜辛热,温

中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酸温,敛肺气、滋肾阴。三药相合,温燥中有敛润,既善

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

1null3g。

本品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松弛

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白芷

伞形科白芷、杭白芷的干燥根。

辛,温。归肺、胃经。

本品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入肺、胃经,善除手足阳明经之邪。外散风

寒而解表,上通鼻窍面止痛,入阳明能燥湿散寒而止带,走肌肤能消肿排脓止痒而疗

疮疹。最善治阳明头痛。

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4、疮疡肿毒。

5、风湿疹痒。

香薷

唇形科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

辛、温。归肺、胃、脾经。

本品辛香温散,入肺、脾、胃经。既能发汗而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

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

故素有“夏月麻黄”之称。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2、水肿,小便不利。

利水退肿需浓煎。

藁本

伞形科藁本、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辛、温。归膀胱、肝经。

本品辛散温通,入膀胱与肝经,气雄而烈,直上颠顶。既能发表散寒,

治风寒表证与表证夹湿;又能祛风胜湿、通痹止痛,治风寒湿痹与头风头痛。功似羌

活,尤宜颠顶头痛。

发表散寒,社风胜湿,止痛。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颠顶头痛。

2、风寒湿痹。

苍耳子

菊科苍耳的干燥果实。

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本品辛散苦燥,性温通达。上通颠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

。既能散风寒、通鼻窍,又能除湿止痛、止痒,善治外感头痛鼻塞、鼻渊头痛、风湿

痹痛及风湿疹痒等。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鼻渊头痛,风寒头痛,表证夹湿。

2、风湿痹痛,风湿疹痒,疥癣。

本品辛温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

辛夷

木兰科望春花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辛,温。归肺、胃经。

本品味辛性温,芳香质轻,善升浮通达。入肺经,善散风寒、通鼻窍;

入胃经,能引胃中清气上达。然因解表力弱,故仅为治鼻渊头痛与风寒头痛鼻塞所常

用。

散风寒,通鼻窍。

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鼻塞。

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
5>1

辛凉解表药

薄荷唇形科薄荷的干燥茎叶。

辛、凉。归肺、肝经。

本品辛凉,气味芳香,质轻上浮,疏泄清利,入肺、肝经。既善散上焦风热

而清利头目与咽喉,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不宜久煎。

牛蒡子菊科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苦,寒。归肺、胃经。

本品辛能发散,苦寒清泄,并兼滑得,入肺、胃经。外散风热,内解热毒,

上宣肺气,下利二便,虽发汗不如薄荷,但长于清解热毒。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3、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4、热毒疮肿,痄腮。入煎剂宜打碎,炒用寒性减。

蝉蜕蝉科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甘,寒。归肺、肝经。

本品甘寒质轻,疏散清透解痉,功在肺、肝二以。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

牛蒡,长于祛风解痉与明目开音。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蝉蜕配胖大海:蝉蜕甘寒质轻,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闻哑;胖大海甘寒,功能清

宣肺气、利咽开音。两药相合,清宣肺气、利咽开音力强,善治风妒火或肺热之咽痛

音哑。

止痉宜大量用。孕妇慎服。

桑叶桑科桑树的干燥叶。

苦、甘,寒。归肺、肝经。

本品质轻疏散,苦寒清泄,味甘兼润。入肺经,能疏散风热、清润肺燥;入

肝经,能清火益阴而明目,并兼凉血而止血。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2、肺热燥咳。

3、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4、血热吐衄。

桑叶配菊花:桑叶苦甘寒,菊花辛甘苦微寒,二药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

用后药力更强,善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虚目

暗不明。

桑叶配黑芝麻:桑叶平肝益阴明目,黑芝麻补精血润肠。二药合用,补

肝肾明目力强,治肝肾亏虚视物昏花效佳,兼肠燥便秘者尤宜。

外用煎水洗眼。润肺肺止咳宜蜜炙用。

菊花菊科菊的干燥头状花序。黄菊花,白菊花。

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泄,味甘略兼益阴,疏散清降并能。入肺经,善疏散

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善泻热益阴而平肝明目;兼清解热毒而治疮肿。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

2、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3、肝阴虚的眼目昏花。

4、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5、热毒疮肿。

菊花配枸杞子:菊花辛甘微寒,功能清肝明目、益阴平肝;枸杞子甘平,功能滋

补肝肾明目。二药合用,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佳。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葛根豆科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本品辛甘而凉,性善升散,功在脾、胃经。既善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

发表而退热,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又善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具生津止渴、升阳

止泻及透发疹毒之功。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1、外感表证,项背强痛。2、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3、热病烦渴,消渴证。4、湿热泄痢初起,脾虚泄泻。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生葛根甘辛性凉,功能解肌退热、升阳止泻;黄芩、黄连

苦寒,功头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合用,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

主治湿热泻痢初起。止泻宜煨用,退热生津宜生用。

本品有解热、扩张皮肤血管、镇静、抗过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改

善脑循环、抗缺氧及降血压作用。

柴胡伞形科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泄升散,专入肝、胆经。功善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及

升举阳气,为治肝胆疾患之要药,又为治气虚下陷所常用。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1、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

2、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柴胡配黄芩:柴胡苦辛微寒,善疏散退热;黄芩苦寒,善清热泻火。二

药合用,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

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降血脂及抗

消化道溃疡等作用。

升麻毛茛科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等的干燥根茎。

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本品辛甘微寒,升散清泄。入太阴肺、脾经,能清散肌表风热而发表透疹,

治风热表证、麻疹不透;入胃与大肠经,能散阳明经风邪,善治阳明头痛;入脾、胃

经,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治中气下陷诸证;此外,其性微寒,还能清解热毒,治热

毒内壅或上攻所致诸证。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2、热毒疮肿,丹毒,痄腮,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毒发斑。

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崩漏下血及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蔓荆子马鞭草科单叶蔓荆等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本品辛苦微寒,性善升浮行散,既入膀胱经,又入肝、胃经。主散头面部风

热、清利头目而止头面部诸痛;兼祛经络风邪而止痹痛。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1、风热头痛,牙痛。

2、风热目赤肿痛或目昏多泪。3、风湿痹痛,肢体挛急。

淡豆豉豆科大豆的熟种子经蒸罨加工发酵而成。

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1、风热表证。

2、热郁胸中之烦闷不眠。

清热泻火药

石膏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本品辛甘大寒,入肺、胃经。生用清泄与透达并具,既善清泄气分实热和肺

胃实火,又兼解热透肌,热去则烦除津生渴止,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煅

后外用,收敛之中兼清热之性,可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等。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炎烫伤。

石膏配知母:石膏生用辛甘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苦甘而寒,功

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两药相合,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更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

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内服宜生用。入汤剂宜打碎先煎。外用须经火煅研末。

知母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滋润,清热之力虽销逊石膏,但却擅长滋阴润燥。善清

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有良好的清

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知母配黄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

火。两药相合,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知母配川贝母: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

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两药相合,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

咳嗽。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炎、镇静、抗肿瘤、降血糖、抑制Na+,K+null

ATP酶、降低交感null

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通过其细胞调控作用纠正异常细胞的功能等作用



天花粉葫芦科栝楼等的干燥块根。

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润,并兼行散,入肺、胃经,为清润消肿排脓之品。

既善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液、润肺燥,又能消肿痛、排疮脓而疗疮治伤。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注射液用于引产(须做皮试)。

栀子

茜草科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本品苦寒降泄清利,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入气分能

泻火而除烦,入血分能凉血而止疗疮,入三焦能清利湿热而退黄。此外,外用又具消

肿止痛之功。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栀子配淡豆豉:栀子苦寒,善清热泻火除烦;豆豉辛甘微苦性寒,善宣散郁热而

除烦。两药相合,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栀子配茵陈:栀子苦寒,功能泻火除烦、利湿退黄;茵陈苦微寒,功能清热利湿

退黄。两药合用,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除烦止呕。

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镇痛、抑制中枢神经、降血压、保肝

利胆、促进胰腺分泌、利尿、减少胃液分泌、泻下、止血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夏枯草唇形科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苦、辛,寒。归肝、胆经。

本品苦辛而寒,专入肝胆,主清泄散郁,略益血养肝。既善清肝火而明目,又善

散郁结、降血压,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3、痰火郁结之瘰疠、瘿瘤。

4、高血压属肝热或肝阳上亢者。

芦根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地下茎。

甘,寒。归肺、胃经。

本品甘寒质轻,入肺、胃经,清利与透发并具,清利中兼透发之性。既能清

肺胃热而生津除烦、止呕,又能利小便而导热之邪从前阴出,还兼透散表邪。虽药力

平和,但不滋腻,不恋邪,且味不苦而易服。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2、胃热呕哕。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4、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淡竹叶禾本科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膀胱经。

本品甘淡性寒清利,既清心胃之火而除烦,又清利小肠与膀胱经湿热而利尿

。清热除烦,利尿。1、热病烦渴。

2、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3、水肿、热淋、湿热黄疸。

决明子豆科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润。入肝、肾经,能清肝火、益肾阴而明目,治肝火

上犯、肝热目赤及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入大肠经,能清热润肠通便,治热结肠燥便

秘。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冯、羞明多泪,目暗不明。

2、热结肠燥便秘。

清热燥湿药

黄芩唇形科黄芩的干燥根。

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入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肝胆。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

,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湿热。兼入血分,能凉血而止血,清热而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4、胎热胎动不安。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可用酒炒,止血多炒炭用。

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细胞免疫、抗过敏、降血脂、护肝、利

胆、利尿、镇静、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及抗肿瘤等作用。

黄连毛茛科黄连等的干燥根茎。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颇强,主入心、胃经,兼入肝与大肠。作用

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2、热病高热、烦燥、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黄连配木香: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辛苦性温,功能理肠胃

气滞而止痛。两药相合,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每用。

黄连配吴茱萸: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

下气。两药相合,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

泛酸。

黄连配半夏、瓜蒌: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半夏辛苦而温,功能燥湿化

痰、消痞散结;瓜蒌甘寒,功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三药相合,既泻火化痰,又消

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原虫、抗炎、抗过敏、促进免疫功能、抗肿瘤、

正性肌力、负性心率、抗心率失常和心肌缺血、降血压、抑制胃肠平滑肌、抗溃疡、

利胆、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中枢等作用。

黄柏

芸香科黄柏(关黄柏)和黄皮树(川黄柏)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入肾与膀胱,兼入大肠经,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

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药力虽不及黄连,但以退虚热为长。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

2、湿热黄疸,湿热泻痢,湿疹,湿疮。

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4、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黄柏配苍术:黄柏苦寒,功能清热燥湿,作用偏于下焦;苍术辛苦性温,功能燥

湿健脾,兼祛风湿。两药相合,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下焦

湿热证有效。清热燥湿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虚热宜盐水炒用,止血宜炒炭。

龙胆草龙胆科龙胆和三花龙胆等的干燥根。

苦,寒。归肝、胆、胃经。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较强,主入肝胆经,兼入膀胱经。既善清下

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实火之要药。清热燥湿,泻肝火。

1、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疹,湿热黄疸。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3、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带状疱疹。

苦参豆科苦参的干燥根。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而止痒,又能利尿导湿

热之邪从小便出,为治湿热之疮疹、带下、黄疸、泻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1、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

2、湿热黄疸、泻痢、便血。3、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反藜芦。

生地黄玄参科地黄新鲜或干燥块茎。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本品苦寒清泄,味甘质润,入心、肝、肾经,为清滋润滑之品。既善清解营

血分之热,又善滋阴生津,还能润燥滑肠。鲜者名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者名干

地黄,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4、阴虚肠燥便秘。

本品有镇静、抗菌、抗炎、促进免疫功能、降血糖、抑制钠泵、利尿、降低耗氧

量、抗凝、止血、降血压、抑制心脏、抗皮肤真菌等作用。

玄参玄参科玄参的干燥块根。

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本品味苦甘咸,质润性寒,入肺、胃、肾经,为清凉滋润解散之品。既能清

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清解火毒、消散肿结。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心烦不眼,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疠痰核,阳毒脱疽。4、阴虚肠燥便秘。

反藜芦

牡丹皮毛茛科牡丹的干燥根皮。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本品苦辛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

血化瘀,还兼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等。

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听会打伤肿。

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赤芍毛茛科芍药或川芍药的干燥根。

苦,微寒。归肝经。

本品苦而微寒,专入肝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凉血

,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1、温病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火热内伤之血热吐衄,皮下出血。

2、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肿痛。

3、痈肿疮毒,目赤肿痛,肝郁化火胁痛。反藜芦

紫草紫草科新疆紫草、紫草等的干燥根。

甘、咸,寒。归心、肝经。

本品甘寒清解,咸入心肝血分,并具滑利之性。既善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使热毒从内而解;又兼利尿滑肠,导热毒从二便出。凡斑、痘、疹属血热盛者均宜,

尤以斑疹紫黑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佳。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1、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麻疹。2、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

有轻泻作用。

水牛角牛科水牛的角。

苦、咸,寒。归心、肝、胃经。

本品苦寒清泄,咸入血分,主入心、肝,兼入胃经。既善清热凉血,又善解

毒消斑,为治高热神昏斑疹与血热出血所常用。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高热神昏斑疹,血热出血证。

锉碎先煎,或锉末冲服。代犀角用量宜大。

金银花忍冬科忍冬的干燥花蕾。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本品甘寒质轻,疏透芳香,主入肺、胃,兼入大肠,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

清解热毒,又能疏散风热,凡热毒或风热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3、热毒泻痢。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解热、降血脂、利胆、保肝、兴奋子宫

、抗早孕、抗艾滋病毒、抗瘤等作用。

连翘木樨科连翘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本品苦而微寒,质轻浮散,主入心、肺,兼能入胆。既善清热解毒,又能疏

透消散,还兼利尿素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肿疮毒,乳痈,肺痈、瘰疬痰核。3、热淋涩痛。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带根全草。

苦、甘,寒。归肝、胃经。

本品苦甘而寒,入胃、肝经。既能清解热毒而消痈肿,又能利湿与通乳。虽

善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热黄疸、淋痛等。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1、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

2、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3、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本品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大青叶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叶片。

苦,大寒。归心、肺、胃经。

本品味苦大寒,入心、肺、胃经,清泄解毒力强。既善清热解毒,又善凉血

消斑,还善利咽消肿,善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1、温病热入血分之高热、神昏、发斑。

2、丹毒,咽喉肿痛,口疮,痄腮,痈肿疮毒。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

及抑制心肌收缩等作用。

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根。

苦、寒。归心、胃经。

本品苦寒,归入、胃经,功与大青叶相似,尤善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1、温病发热、头痛或发斑疹。

2、咽喉肿痛,痄腮,痈肿疮毒,丹毒,大头瘟疫。

牛黄牛科牛的胆结石。

苦,凉。归肝、心经。

本品苦凉,归肝、心经,既善清热解毒,又善凉肝息风止痉,还善清心豁痰

开窍。主治热毒、痰热及肝热生风所致诸证。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热毒疮肿,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瘰疬。

2、温病高热动风,小儿急惊抽搐,痰热癫痫。

3、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

牛黄配珍珠:牛黄苦凉,功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珍珠咸寒,功能

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两药相合,治咽喉肿烂、口舌生疮,有清热解毒生

肌之效;治痰热神昏、中风痰迷,有清心凉肝、化痰开窍之功。

本品有抗病毒、抗炎、抗惊厥、镇静、镇痛、强心、抗实验性心律失常、降血压

、解毒、调节胆汁排泄及保肝等作用。

鱼腥草三白草科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辛,微寒。归肺经。

本品辛寒质轻,专入肺经。既善清解透达,功主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为治

肺痈之要药;又兼通利,兼能利尿通淋,为治热淋涩痛所常用。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1、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

2、热毒疮疡,湿热泻痢。3、热淋涩痛。入汤剂不宜久煎。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利尿、促进免疫功能、抗肿瘤、镇咳平喘、镇静等

作用。

射干鸢尾科射干的干燥根茎。

苦,寒。归肺经。

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肺经,功善清解散结、祛痰利咽。主治咽喉肿痛,属热

结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疟疟母、经闭及痈肿瘰疬。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1、咽喉肿痛(证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3、久疟疟母,经闭,痈肿,瘰疬。本品苦寒缓泻。

白头翁毛茛科白头翁的干燥根。

苦,寒。归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专入大肠经,善除大肠热毒蕴结而凉血止痢。既为治热毒血

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所常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2、阿米巴痢。

败酱草败酱草科黄花或白花败酱草的干燥带根全草。

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本品辛苦微寒,清解行散,既入胃与大肠经,又入肝经血分。功主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兼以祛瘀止痛。主治肠痈腹痛,兼治肝痈、肺痈及血瘀胸腹痛。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1、肠痈,肝痈,肺痈,痈肿疮毒。

2、血滞胸痛腹痛,产后瘀阻腹痛。

青黛

爵床科马蓝、蓼科蓼蓝、十字花科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咸,寒。归肝、肺经。

本品味咸性寒,专入肝经。既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治热毒发斑、血热吐

衄、痄腮、喉痹、疮痈、丹毒;又善清肝泻火而定惊止血,治肝热惊痫抽搐、肝火犯

肺之咳嗽痰血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1、热毒发斑,血热吐血、咯血、衄血等证。2、小儿急惊发热抽搐。

3、肝火扰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4、痄腮肿痛,喉痹,火毒痈疮。

1.5null3g。作散剂冲服,或作丸服。

蚤休百合科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本品苦泄行散,微寒清热,专入肝经,并有小毒。既善清泄热毒、解蛇毒、

消肿止痛,治疮痈肿痛、毒蛇咬伤及跌打伤痛;又能清肝泻热而息风定惊,治肝热生

风、惊痫及热病神昏抽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1、痈种疮毒,毒蛇咬伤。2、肝热生风,惊痫,热病神昏抽搐。

3、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穿心莲爵床科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本品苦寒质轻。既能清解肺胃经之热毒,又能苦燥大小肠之湿热,并略兼透

散。凡热毒、湿热所致病证,无论有无表证皆可选用。此外,还能解蛇毒。

清热解毒,燥湿。1、温病初起,感冒发热,肺热咳喘,肺痈,咽喉肿痛。

2、痈疮疖肿,毒蛇咬伤。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

白鲜皮芸香科白鲜的干燥根皮。

苦,寒。归脾、胃、膀胱、小肠经。

本品苦寒清燥,既入脾、胃经,又入膀胱与小肠经。既能清热解毒、燥湿祛

风、止痒,又兼利小肠水气、通利关节而退黄、止痹痛,可治湿热疮疹、疥癣、湿热

黄疸及风湿热痹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湿热疮疹,疥癣瘙痒。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半边莲桔梗科半边莲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甘、淡,寒。归心、小肠、肺经。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热,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肺经。既善清解蛇毒与热

毒,治毒蛇咬伤与热毒疮痈。又能利水消肿,治大腹水肿等。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1、毒蛇咬伤,蜂蝎刺蜇。

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尿少。

土茯苓百合科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甘、淡,平。归肝、胃经。

本品甘淡渗利,性平偏凉,入肝、胃经。功能解毒利湿、通利关节,既为治

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之要药;又可治淋浊、带下、脚气、湿疮及湿疹

等。解毒、利湿、利关节。1、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2、淋浊,带下,脚气,湿疹,湿疮。

山豆根豆科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本品大苦大寒,入肺、胃经,有毒而清泄力强。善清肺胃之火而解毒、消肿

、利咽,既治火毒壅结之咽喉肿痛,又治胃火炽盛之牙龈肿痛,还治肺热咳嗽、疮肿

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1、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2、牙龈肿痛,痈肿疮毒,湿热黄疸。3null6g。

马齿苋马齿苋科马齿苋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酸,寒。归大肠、肝经。

本品酸寒质滑,入大肠与肝经。既能清热凉血而解毒止血,又能滑肠而导湿

热邪毒从大肠排出,且味不苦易服,故善治热毒血痢、疮肿、血热、血热崩漏、便血

;此外,还能利尿通淋,治热淋、血淋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热毒血痢,热毒疮疡。2、血热崩漏、便血。3、热淋,血淋。

红藤大血藤科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习称大血藤。

苦,平。归大肠、肝经。

本品苦泄走散,性平偏凉,入大肠与肝经。既善清热解毒、活血而止痛消痈

,治肠痈、疮痈、跌打瘀痛及妇产科血瘀诸证;又能祛风通络,治风湿痹痛等。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1、肠痈腹痛,痈肿疮毒。

2、跌打损伤,痛经,经闭,产后瘀阻。3、风湿痹痛。

白花蛇舌草茜草科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

苦、甘,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渗利,入肺、胃与大、小肠经。既善清热解毒、消散痈

肿,治疮痈、咽痛、肠痈;又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还能利湿抗癌,治热淋及癌瘤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1、痈种疮毒,咽喉肿痛,肠痈,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小便不利。3、胃癌,食管癌,直肠癌。

野菊花菊科野菊等的干燥头状花序。

苦、辛,微寒。归肺、肝经。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清热,入肺、肝经。既善清热解毒而消散痈肿,为治热

毒疮痈之要药;又兼疏散风热,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及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还兼

平肝,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1、疔疮痈肿。

2、风热感冒,咽喉肿痛。3、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熊胆能科棕熊或黑熊的胆汁干燥物。

苦,寒。归肝、胆、心经。

本品苦寒清泄,主入肝胆,兼入心经。既清热解毒而消肿,治疮痈肿痛、咽

喉及痔疮肿痛;又清肝明目、息风止痉,治肝热目赤、翳障、高热动风、急惊、癫痫

等。清热解毒,明目,止痉。1、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痔疮肿痛。

2、目赤肿痛,目生翳障。3、高热动风,小儿急惊,癫痫,子痫。1null

2.5g。

紫花地丁

堇菜科紫花地丁的干燥带根全草。

苦、辛,寒。归心、肝经。

本品苦寒清泄,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既善治疔疮肿毒、

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又可治目赤肿痛及毒蛇咬伤。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

2、目赤肿痛。

3、毒蛇咬伤。

本品来源复杂,除本种外,还有堇菜科犁头草、豆科米口袋、罂粟科紫堇等

,用当注意。

鸦胆子苦木科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本品苦寒清燥,并有小毒,主入大肠,兼入肝经。内服能清热解毒、燥湿杀

虫、止痢截疟,善治热毒血痢、休息痢及疟疾;外用能腐蚀赘疣,治鸡眼、赘疣等。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1、热毒血痢,休息痢。

2、疟疾。3、赘疣,鸡眼(外用)。每次10null15粒(治疟疾)或10null

30粒(治痢),每日3次。味极苦,不宜入汤剂。

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脏均有损害,帮不宜多用久服,胃肠出血、肝肾病患者忌用或

慎用。

垂盆草景天科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

本品甘淡渗利,性凉清泄,主入肝、胆,兼入小肠。功善清热解毒、利湿退

黄,治湿热黄疸、痈疮肿毒及毒蛇咬伤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1、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2、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秦皮木樨科苦枥白蜡树或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苦、涩,寒。归大肠、肝、胆经。

本品主入大肠,兼入肝、胆。苦寒能清热燥湿而解毒、止带,味涩能涩肠止

痢、收敛止带,且有涩而不敛邪之优点,故为治湿热泻痢及赤白带之要药;又善清肝

胆之火而明目,治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1、湿热泻痢。2、赤白带下。3、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马勃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和大马勃等的干燥子实体。

辛,平。归肺经。

本品味辛,性平偏凉,专入肺经。既善清散肺经邪热而解毒、消肿、利咽,

治风热或肺热之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又能止血,治血热吐衄与外伤出血。

清肺,解毒,利咽,止血。1、风热或肺热之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2、血热吐衄,外伤出血。

青蒿菊科黄花蒿的地上部分。

苦、辛,寒。归肝、胆、肾经。

本品苦寒辛香,主以清凉,兼以透散,主入肝、胆,兼走肾经。既善退虚热

、清肝热、凉血热、除疟热、解暑热,又能透阴分伏热、透营热、透表热。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虚热兼表。

2、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或低热不退。3、血热疹痒、吐血、衄血。

4、疟疾寒热。5、暑热外感,暑热烦渴。

青蒿配白薇:青蒿苦寒辛午,功能退虚热、凉血热、透邪气;白薇苦咸而寒,功

能退虚热、凉血热、透邪气、兼益阴。二者相合,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兼表邪尤宜),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青蒿配鳖甲:青蒿苦寒辛香,功能退虚热、凉血热;鳖甲咸寒质重,功能滋阴、

退热、潜阳。二者相合,既善清退虚热,又能滋阴凉血,治阴虚发热每用。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疟原虫、抗炎、调节免疫功能、解热、镇痛、抗肿瘤、

祛痰、镇咳、平喘及透过血脑屏障等作用。

不宜久煎。

地骨皮茄科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根皮。

甘、淡,寒。归肺、肝、肾经。

本品甘寒,入肺、肾、肝经,为清凉益阴之品。既能退虚热、凉血热、泄肺

热,又略兼益阴而生津。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1、阴虚发热,有汗骨蒸,小儿疳热。2、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3、肺热咳嗽。4、内热消渴。

地骨皮配桑白皮:地骨皮甘淡而寒,功能清泄肺火,并兼益阴;桑白皮甘寒清热

泻肺平喘,并兼利尿。两药相合,既清肺火,又利尿导热邪从小便出,且润肺脏而不

苦泄伤阴,故治肺热咳嗽每用。

白薇萝艹摩科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

苦、咸,寒。归肝、胃、肺经。

本品苦泄降,咸入血,寒清热,兼透散,略益阴。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

能透营热、透表热,故可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产后虚热、阴虚外感及湿病热入营

血。还能清肺热、利水通淋、解毒疗疮,治肺热咳嗽、热淋血淋、疮肿及毒蛇咬伤等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产后虚热,阴虚外感。

2、温病热入营血证,肺热咳嗽。3、热淋,血淋。

4、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白薇配玉竹:白薇性寒,功能退虚热兼透散益阴;玉竹滋阴生津而不甚

滋腻。两药相合,既滋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

胡黄连玄参科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上入心经,中入胃经,下走肝与大肠经。既清虚

热、除疳热,治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又清湿热、解热毒,治湿热泻痢、黄疸、

咽痛、疮肿及痔肿便血等。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

1、骨蒸潮热。2、小儿疳热。3、湿热泻痢,黄疸。

4、咽痛,疮肿,痔肿便血。

银柴胡石竹科银柴胡的干燥根。

甘,微寒。归肝、胃经。

本品甘而微寒,入肝、胃经,具有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之长。功善

退虚热、清疳热,略兼益阴,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及小儿疳积发热。

退虚热,清疳热。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2、小儿疳热。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物主能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其他有害物质(毒物

、寄生虫等);或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清解;或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

从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之目的。有些药物兼能逐瘀、消癥、杀虫。

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

证。有些药物兼治癥瘕、虫积等。

1、攻下药:大多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且通便力较强,主治

实热积滞、大便秘结或燥尿坚结等。还可用于外感热病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发狂,

或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咽痛、牙龈肿痛、吐血、衄血等。此即上病下治,“釜底抽

薪”之法。

2、润下药:大多为植物的种子或种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使大便

软化,易于排出,药力最缓,多用于年老、体弱、久病、妇女前产后,以及月经期便

秘者。

3、峻下逐水药:味多苦,性寒(或温)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

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除,部分还兼利尿。主治水肿、鼓胀、胸胁停饮

及痰饮喘满等。

部分药物兼治风痰癫痫、疮毒及虫积等。

攻下药

大黄

蓼科掌叶大黄等的干燥根茎。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本品苦寒泄降,作用强烈,素有将军之称。入脾、胃、大肠,既善通肠

泻热、攻积导滞,又能导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促进黄疸消退。入心、肝血分,既善

泄血中实热火毒而凉血止血解毒,又能通利血脉而活血化瘀。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大黄配芒硝:大黄苦寒,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解毒;芒硝咸寒,功

能泻下、软坚、清热。两药相合,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尿,还善清热泻火,治

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大黄配巴豆、干姜:大黄苦寒,功善泻热通便、攻积导滞;巴豆辛热,

功善峻下冷积;干姜辛热,功善温中散寒。三药合用,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

和而持久;大黄得巴豆,其寒性可去;再加温中散寒之干姜,以助散寒之力。故善治

寒积便秘。

3null

12g。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则泻

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及不宜峻下者。大黄炭

则多用于血证。

本品有泻下、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功能、抗肿

瘤、降血脂、利胆、保肝、促进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止

血、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芒硝

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降泄,咸能软坚,入胃与大肠经,药力颇强。内服既泻热通肠

,又润软燥坚之大便,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尿坚硬难下。外用除能清热外,又能消除

坚硬之肿块,治疮肿、痔肿等。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本品具有泻下、抗菌、利胆等作用。

芦荟

百合科库拉索芦荟等的叶汁经浓缩后的干燥物。

苦,寒。归大肠、肝经。

本品苦寒清泄,沉降下行,入大肠与肝经。既泻热通便,又清泻肝火,

还能杀虫。内服治热结便秘、肝经实火、小儿热惊、疳积及虫积腹痛,外用治癣疮等



泻下,清肝,杀虫。

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

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3、癣疮(外用)。

宜入丸散,不入汤剂。

番泻叶

豆科狭叶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叶。

甘、苦,寒。归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沉降,味甘质黏滑润,专入大肠经,药力颇猛。大量用能

泻积热、通大便、行水消胀,治热结便秘、水肿胀满;少量用除积滞、助消化,治食

积胀满、消化不良。

泻下导滞。

1、便秘(尤宜热结者)。

2、食积胀满。

3、水肿胀满。

缓下1.5null3g,攻下3null9g。宜用开水泡服,入汤剂宜后下。

剂量过大,可致恶心、呕吐、腹痛等,故不宜过量服用。

润下药

火麻仁

桑科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平。归脾、大肠经。

本品甘平油润,入脾与大肠经。既善润燥滑肠通便,又兼补虚,为治肠

燥便秘之要药。

润肠通便。

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郁李仁

蔷薇科欧李或郁李的干燥成熟种子。

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本品辛散苦降,甘平质润,入脾与大小肠经。既润肠通便,又利水消肿

,还行肠中滞气。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尤佳;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兼二便不利

者最宜。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1、肠燥便秘。

2、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峻下逐水药

甘遂

大戟科甘遂的块根。

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有毒而力峻猛,入肺、肾、大肠经。既善泻水逐饮,治

水肿与风痰癫痫;又善消肿散结,治痈肿疮毒。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2、风痰癫痫。

3、痈肿疮毒。

本品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null

1g。醋制可减低毒性。外用适量,生用。

反甘草。

巴豆

大戟科巴豆的成熟种子。

辛,热。大毒。归胃、大肠、肺经。

本品大辛大热,力强毒大,主入胃与大肠,兼入肺经。生用峻下寒积、

开通闭塞,既能荡涤肠胃之沉寒痼冷、宿食积滞,又能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斩关

夺门之功。压油取霜(巴豆霜)则药力较缓,可温通去积、推称致新。此外,外用又

善蚀疮去腐。

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1、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小儿痰食积滞。

2、大腹水肿。

3、寒实结胸,喉痹痰阻。

4、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

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降低毒性。内服0.1null0.3g,多入丸散。

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

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畏牵牛子。

京大戟

大戟科大戟的根。

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辛散有毒,药力峻猛,入肺、肾、大肠经。善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治水肿胀满、胸胁停饮、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1.5null3g,散剂每次1g。醋制可减低毒性。

反甘草。

红大戟

茜草科红大戟的根。

苦,寒。有小毒。归肺、肾、大肠经。

本品苦寒降泄,有小毒而力较猛,入肺、肾、大肠,与京大戟同功,长

于消肿散结,治痈肿、瘰疬多用。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牵牛子

旋花科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成熟种子。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本品苦寒降泄,入肺、肾、大肠,通利二便,有毒而力猛。既善泻下利

水,并收逐饮消痰之效,治水肿、鼓胀、痰饮喘满,兼二便不利者尤佳。还善去除食

积与驱杀肠道寄生虫,治大便秘结、食积停滞及虫积腹痛等。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1、水肿,鼓胀,痰饮喘满。

2、大便秘结,食积停滞。

3、虫积腹痛。

炒用药性较缓。畏巴豆。

芫花

瑞香科芫花的花蕾。

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本品辛苦性温,有毒而作用强烈,入肺、肾、大肠经。内服善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治水肿、胸胁停饮及寒痰喘咳效佳。外用能杀虫疗疮,治痈疮顽癣等。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聚。

2、寒痰咳喘。

3、头疮,白秃,顽癣,冻疮。

醋炒可减低毒性。

反甘草。

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显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

、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

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独活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能通,主入肾、肝经,兼入膀胱经,药力较羌活为缓。

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

风寒湿痹。祛风湿,止痛,解表。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2、表证夹湿。3、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羌活配独活:羌活性湿,功能散寒祛风、胜止痛、发表,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

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微温,功能祛风湿、止痛、发表,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治

腰以下风寒湿痹。两药合用,走里达表,散风寒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威灵仙毛茛科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咸,温。归膀胱经。

本品辛散温通,走窜力强,既善祛风湿、通经络,为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

麻木之要药;又能消痰水、除骨鲠,为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防己防已科粉防已(汉防已)、木防已等的干燥根。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本品味辛能散,苦寒清泄,走膀胱,入肾脾。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利水

消肿,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汉防已长于利水消种,木防已长于祛风止痛。

祛风湿,止痛,利水。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

2、水肿,腹水,脚气浮种,小便不利。

治水肿尿少宜用汉防己,治风湿痹痛宜用木防己。

广防已(马兜铃科)其长于祛风止痛,却含有马兜铃酸。

粉防已有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过敏、免疫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

压、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氧、抗肿瘤、抗矽肺、抗过氧

化物及松弛横纹肌等作用。

秦艽龙胆科秦艽等的干燥根。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既善祛风湿、舒经络、止

痹痛,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虽为治痹证通用药,

但以风湿热痹是宜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2、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等作

用。

徐长卿萝艹摩科徐长卿的干燥根或根茎。

辛,温。归肝、胃经。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走窜,入肝、胃经。既善祛风,又能活血通络,故止痛

力强,善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以及内外伤诸痛。还能止瘙痒、解蛇毒,治风湿疹痒、

毒蛇咬伤。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1、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

2、跌打肿痛,风疹,湿疹,顽癣,毒蛇咬伤。不宜久煎。

木瓜蔷薇科贴梗海棠及木瓜的干燥果实。

酸,温。归肝、脾经。

本品味酸性温,入肝、脾经。既益筋血面蛱肝舒筋,又开胃生津而止渴,还

能祛湿和中,并具有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善治风湿痹证酸重拘挛麻木

、脚气肿痛、吐泻转筋及消化不良等。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2、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

3、消化不良证。

桑寄生桑寄生科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苦、甘,平。归肝、肾经。

本品苦平泄燥,味甘能补,入肝、肾经。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而补肝肾、

强筋骨,虽可治风湿痹痛,但以血虚或肝肾不足兼风湿痹痛者用之为佳。又能通过养

血、补肝肾而固冲任安胎,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1、风湿痹证,腰膝酸痛。

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桑寄生配独活:独活性温,功能散风寒湿止痛;桑寄生性平,既能祛风湿,又能

强筋骨。两药合用,既祛风寒湿,又能强腰膝,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要投。

五加皮五加科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辛、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本品辛散苦泄,甘温补利,入肝、肾经。既善祛风寒湿邪,又能补肝肾强筋

骨,为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并兼能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

1、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2、肝肾不足所致腰膝软弱、小儿行迟。3、水肿,脚气浮肿。

本品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镇痛、镇静、抗疲劳、抗应激及降低血糖等作用。

蕲蛇蝰科五步蛇(尖吻腹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本品甘咸性温,有毒而专入肝经。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

猛。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治痹痛拘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破伤风、

惊风及麻风顽癣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null斜,肢体麻木。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豕希莶草菊科豨豕希莶草等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辛,寒。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苦寒清泄,入肝肾经。既善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经络,又能清

热解毒而消肿,还能降压。治风湿痹痛兼热者最佳,治高血压兼肢体麻木者最宜,并

治中风手足不遂、痈疮肿毒及湿疹瘙痒等。唯作用缓慢,久服方效。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2、中风手足不遂。3、痈肿疮毒,湿疹瘙痒。4、高血压。

豨莶草配臭梧桐:豨莶草性寒,功能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臭梧桐性凉,功

能祛风、除湿、活络、降血压。两药相合,既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麻

;又降血压,治高血压病。若为风湿痹痛肢麻又兼高血压者用之最宜。

络石藤夹竹桃科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苦,微寒。归心、肝经。

本品苦泄通散,微寒清热,入心、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既善治

风湿热痹或痹痛兼热,又可治喉痹及痈肿。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2、喉痹,消肿。

桑枝桑科桑的干燥嫩枝。

苦,平。归肝经。

本品苦泄性平,专入肝经,尤擅横走肢臂。既能祛风通络而利关节,治风湿

肩臂痛与四肢拘挛,又能行水消肿,治水肿、脚气等。唯药力平和,用量宜大。

祛风通络,利水。1、风湿痹痛。2、水肿,脚气浮肿。

海风藤胡椒科风藤的干燥藤茎。

辛、苦,微温。归肝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行通,专入肝经。既善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又能活血,治瘀血肿痛等。祛风湿、通经络,活血。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川乌毛茛科乌头的干燥根。

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本品辛热苦燥,力强毒大,既入心、肝经,又入脾肾经。功善祛风除湿、散

寒止痛,治风寒湿痹拘急疼痛、寒湿头痛、心腹冷痛及寒疝腹痛等证。此外,还能用

于局部麻醉止痛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1、风寒湿痹,寒湿头痛。

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3、局部麻醉(外用)。1null

3g。多用制品,先下久煎。

半(半夏)蒌(瓜蒌、天花粉)贝(川贝母、浙贝母)蔹(白蔹)及(白及)攻

乌;川乌草乌不顺犀(畏犀角)。

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的干燥全株。

苦、辛,凉。有大毒。归心、肝经。

本品苦辛燥散,性凉善通,力猛毒大,入心、肝经。功善祛风除湿、活血通

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治顽痹疼痛拘挛、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及顽癣瘙痒

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1、风湿痹痛,拘挛疼痛。2、疔疮肿毒,腰带疮,湿疹、麻风、疥癣。

3null9g,研粉每次0.5null1g。入汤剂,宜久煎。

本品剧毒,故内服宜慎,孕妇忌服,患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或白细胞减少症

者慎服。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

香加皮萝藦科杠柳的干燥根皮。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有毒,主入肝、肾,兼入心经。既善祛风湿、强筋骨,

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又善利水消肿,并兼强心,治水肿、小便不利等。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1、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2、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水便不利。3null6g。

本品有毒,故内服宜慎,不宜过量。

千年健天南星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苦、辛,温。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兼补,入肝、肾经。功能祛风湿、止痹痛、强健筋骨。

既治风寒湿客体之痹痛麻木,又治肝肾亏虚之筋骨无力,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者

。多入药酒,尤宜老人。祛风湿,强筋骨。

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臭梧桐

马鞭草科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及叶。

辛、苦,凉。归肝经。

本品辛散苦燥,性凉而归肝经。既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风湿痹痛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及皮肤湿痒(外洗),又能降压,治高血压病见肢体麻木者。

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1、风湿痹痛。2、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3、湿疹瘙痒。4、高血压。(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

青风藤防已科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

苦、辛,平。归肝、脾经。

本品苦燥辛散,入肝、脾经,性平不偏。既能祛风湿、通经络而治痹痛拘挛

麻木,又能利小便而治脚气浮肿。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1、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麻木。2、脚气浮肿。

丝瓜络葫芦科丝瓜成熟果实中的干燥维管束。

甘,平。归肺、胃、肝经。

本品甘平通化,入肺、胃、肝经。既能祛风通络,又能化痰解毒,主治风湿

痹痛、筋脉疼痛、咳嗽胸痛及乳痈肿痛等。祛风通络,化痰散结。

1、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2、咳嗽胸痛,胸痹疼痛,肝郁胸胁胀痛,乳痈肿痛。

伸筋草石松科石松的干燥全草。

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入肝。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治风寒湿痹疼痛拘

挛及伤损瘀肿。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1、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2、跌打损伤。

鹿衔草鹿蹄草科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

苦、甘,平。归肝、肾、肺经。

本品苦燥泄,甘补虚,性平不偏,主入肝、肾,兼入肺经。既祛风湿而止痹

痛,又补肝肾而强筋骨,还能调经止血、补肺止咳,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崩漏经

多、肾虚白带不止、肺虚久咳、肺痨咳血及劳伤吐血等。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2、崩漏经多,白带不止。3、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4、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甘,平。归肝经。

本品甘平入肝,走窜搜剔,“内走脏腑,外达皮肤”。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

痉,又兼止痒,凡人体患有风疾,无论内风外风,还是外风诱发内风所致的病证均可

选用。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null斜,肢体麻木。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芳香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功能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

苍术菊科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辛、苦,温。归脾、胃经。

本品辛温苦燥,入脾、胃经。既能燥湿而健脾,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又能

散风寒而除痹发表,为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所常用。寒湿困脾者尤宜。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3、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须配清热祛湿药用。

4、夜盲,眼目昏涩。

苍术配厚朴、陈皮:节术性温,功能燥湿健脾;厚朴性温,功能燥湿、行气、消

积;陈皮性温,功能燥化痰、行气调中。三药相合,燥湿力强且能行气,寒湿中阻、

脾胃气滞者尤宜。炒用燥性减轻。

厚朴木兰科厚朴等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入脾、胃、大肠经,功善燥湿、消积、下气,既除无形

之湿满,又除有形之实满,为治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此外,苦降

入肺,能消痰下气而平喘,为治咳喘多所常用。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2、食积胀满或便秘。

3、咳喘痰多。

厚朴配枳实:厚朴性温,功能燥湿、行气、消积;枳实微寒,功能破气消积、化

痰除痞。两药相合,燥湿、消积、行气之力均强,主治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或脾胃

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喘咳、胸满、腹胀。

本品有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保肝、抗菌、中枢抑制、肌肉松弛、降血压、抑

制血小板聚焦、抗肿瘤等作用。

藿香唇形科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入脾、胃、肺经。既善化湿浊

而醒脾、止呕、解暑,又兼发表,善治湿浊中阻证及阴寒闭暑等,尤宜寒湿中阻之呕

吐或兼表者。化湿,解暑,发表,止呕。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温初起。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藿香配佩兰:藿香微温,功能化湿和中、解暑、止呕,且兼发表;佩兰

性平,功能化湿解暑。两药相合,尤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

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证,均可投用。

本品有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作用以及抗菌、抗螺旋体抗病毒作用。

砂仁姜科阳春砂、海南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温。归脾、胃经。

本品味辛行散,芳香温化,入脾、胃经。既善醒脾化湿、行气、温中、止泻

一、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寒湿泄泻;又能行气和中而安胎,治湿阻寒凝之气滞胎

动不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3、脾胃虚寒吐泻。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砂仁配木香:砂仁性温,化湿行气温中;木香性温,理气调中止痛。两药相合,

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胜,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兼脾虚

者又当配伍健脾之品。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白豆蔻姜科豆蔻或爪哇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温。归肺、脾、胃经。

本品味辛行散,芳香温化,入肺、脾、胃经。既善醒脾化湿温中,又能理中

上焦气机而止呕。主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及胃寒呕吐,兼治湿温初起胸闷等证。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1、湿阻中焦证。2、脾胃气滞证。

3、胃寒呕吐。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佩兰菊科佩兰的地上部分。

辛,平。归脾、胃、肺经。

本品芳香辛散,性平力缓,主入脾、胃,兼入肺经。功善化中焦湿浊而醒脾

、解暑,既善治湿阻中焦、脾经湿热,又可治暑湿及湿温初起。化湿,解暑。

1、湿阻中焦,湿热困脾。2、暑湿及湿湿初起。

草豆蔻姜科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辛,温。归脾、胃经。

本品辛温香燥,药力较强,入脾、胃经,功善燥湿、温中、行气,主治寒湿

中阻、脾胃气滞及脾虚寒凝湿郁之久泻等。湿中,燥湿,行气。

1、寒湿中阻,脾胃气滞。2、脾虚寒凝湿郁之久泻。

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

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有利水

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

痰饮等水湿内盛病证。

临床应用时,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

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本品甘淡渗利,性平不偏,并兼补虚,入脾、肾、心经。既能渗湿利水

,又能健脾宁心,凡水湿、停饮无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诸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茯苓配猪苓: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

专利水渗湿。两药合用,利水渗湿力强,治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

安神常以朱砂拌用。

本品有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胃肠功能、保肝、镇静、抗肿瘤

、抗菌等作用。

薏苡仁

禾本科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本品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生用微寒,能渗利水湿、清热,兼除

痹排脓,水湿兼热者宜投。炒用平而偏温,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

用。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泽泻

泽泻科泽泻的干燥块茎。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泄,入肾与膀胱经。既善利水渗湿,又能清泻肾

与膀胱之热,故为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所常用。

利水渗湿,泄热。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本品有利尿、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减肥、抗血小板聚

集、抗血栓、抗炎等作用。

车前子

车前科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寒。归肾、肝、肺经。

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

、肺经。既能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等证;又能利小便、分清浊而

止泻,治暑湿水泻;还能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1、湿热小便不利、淋痛,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本品有保肝、降胆固醇、祛痰、镇咳、预防肾结石形成、缓泻、抗炎等

作用。

滑石

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的矿石,含水硅酸镁。

甘、淡,寒。归胃、膀胱经。

本品甘淡性寒,入胃与膀胱经。内服滑利清解,既清膀胱热结、通利水

道而利尿通淋,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又解暑清热,为治暑湿、湿温之佳品。外用清

热收敛,治湿疮、湿疹常用。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敛。

1、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2、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热泄泻。

3、湿疮,湿疮,痱子。

滑石配生甘草:滑石甘淡性寒,功能清暑利尿;生甘草甘平偏凉,能清

热、益气和中。两药合用,既清利暑热,又利水而不伤津,主治暑湿身热烦烦渴。

块者宜打碎先煎,细粉者宜包煎。

木通

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本品苦寒泄降,药力较强,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

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功善利尿通淋与泄热,既善治湿热淋痛,又善治心火上炎、下

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此外,还能通经下乳,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等证。

利尿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1、湿热淋痛。

2、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3、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4、湿热痹痛。

金钱草

报春花科过路黄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肾与膀胱经而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

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又入肝胆经而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还能解毒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利尿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1、热淋,砂淋,石淋。

2、湿热黄疸,肝胆结石。

3、热毒疮肿,毒蛇咬伤。

治热毒痈疮或毒蛇咬伤,可取鲜品捣汁服,以渣外敷。

茵陈

菊科茵陈蒿或滨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本品味苦降泄,微寒清热,且兼疏理,入脾、胃与肝、胆经。功专清利

湿热而退黄,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经配伍,亦常用于寒湿阴黄证。此外,亦可治湿

疮、湿疹瘙痒,内服外洗皆宜。

清热利湿,退黄。

1、黄疸。

2、湿疮,湿疹瘙痒。

本品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

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猪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本品甘淡渗利性平,主入下焦肾与膀胱经。专于利水渗湿而力强,主治

小便不利及水湿内停诸证。

利水渗湿。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

通草

五加科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甘、淡,寒。归肺、胃经。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热,入肺、胃经。既能利水清热,治小便不利、

热淋、湿温病及小便短赤;又能通气下乳,治乳汁不下等证。

清热利水,通气下乳。

1、小便不利,淋痛。

2、湿温病,小便短赤。

3、产后乳汁不下。

萆薢

薯蓣科粉背薯蓣、绵萆薢或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前者习称粉萆薢,后

两种习称绵萆薢。

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本品苦降泄,平偏凉,入肝胃与膀胱经。既善除下焦之湿热而分清去浊

,为治膏淋、白浊及湿盛带下之要药;又善祛筋骨肌肉之风湿而通痹止痛,为治风湿

痹痛所常用。

利湿浊,祛风湿。

1、膏淋,白浊。

2、湿盛带下。

3、风湿痹痛。

石韦

水龙骨科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

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

本品苦甘泄利,微寒清热,入肺与膀胱经,为清利凉血之品。既能利尿

通淋,治淋痛(最宜血淋);又能清肺止咳,治肺热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出

血。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1、血淋,热淋、石淋、水肿。

2、肺热咳喘。

3、血热崩漏、尿血、吐血、衄血。

海金沙

海金沙科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甘、淡,寒。归膀胱、小肠经。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热,入膀胱与小肠经。功善通利小便而止痛,兼

能排石,故为治淋证涩痛与水肿所常用。

利尿通淋,止痛。

1、热淋,血淋,砂淋,石淋,膏淋。

2、水肿。

包煎。

瞿麦

石竹科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本品苦寒清泄通利,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既善利尿通淋,治

湿热淋痛;又能破血通经,治瘀血经闭。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1、热淋,血淋,砂淋,石淋。

2、瘀血经闭。

萹蓄

蓼科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微寒。归膀胱经。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既善清利膀胱湿热而利尿通淋,又兼杀虫而

止痒,主治湿热淋痛、蛔虫病及湿疹、阴痒等。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1、热淋,血淋。

2、蛔虫病,蛲虫病。

3、湿疹,阴痒。

本品苦寒泄降,有缓通大便作用,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地肤子

藜科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

苦,寒。归肾、膀胱经。

本品苦寒清利,入肾与膀胱经。既利尿通淋,又祛风止痒,主治热淋及

疮疹湿痒。

利尿通淋,祛风止痒。

1、热淋。

2、湿疮、湿疹、阴痒。

灯心草

灯心草科灯心草的干燥茎髓。

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心、肺经,又入小肠经,虽能利尿通淋

、清心除烦,但药力和缓,可治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1、热淋。

2、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温里药

凡能温里散寒,以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本类药多味辛性温热,主入脾、胃、肾、心经,兼入肝、肺经,以温里

、散寒、止痛为主要作用,分别具有温中散寒、温肾助阳、回阳救逆、暖肝散寒、温

肺化饮、温经止痛之功,兼有燥湿杀虫等功效。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里寒证,包括中焦寒证、心肾阳衰之亡阳证、肾阳虚

证、寒滞肝脉之疝痛、风寒湿痹、经寒痛经,兼治肺寒停饮咳喘等。

附子

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本品辛热纯阳,峻烈有毒,入心、肾、脾经,药力颇强。上助心阳、中

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温散

走窜,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亡阳欲脱。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腰酸脚弱、阳痿尿频。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4、心阳衰弱之心悸、胸痹。

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附子配干姜:附子辛热,功能回阳救逆,为治亡阳证之君药,又温脾阳

;干姜辛热,重在温中,兼能回阳。两药相合,回阳救逆及温中之力大增,治亡阳证

及中焦寒证效佳。

附子配细辛、麻黄:附子辛热,善补阳散寒;麻黄辛温,善开腠里而发

汗散寒;细辛辛温气烈,善祛少阴经风寒。三药相合,善补阳发表散寒,治阳虚外感

风寒功著。

入汤剂应先煎30null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

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本品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提高耐缺氧能力、抗

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寒冷、促进下丘脑null垂体null肾上腺null

胸腺轴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炎、镇静、镇痛及局麻等作用。

干姜

姜科姜的干燥根茎。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本品辛热温散,主入脾、胃经。既祛脾胃寒邪,又助脾胃阳气,为温中

散寒之要药,故外寒内侵之实寒证或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兼归心经而能通脉

回阳,但药力单薄,故常配附子治亡阳欲脱。兼归肺经而能温肺化饮,治寒饮咳嗽常

投。

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1、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欲脱。

3、寒饮咳喘。

本品有扩张血管、强心、升血压、抗缺氧、增强肠道运动、促进消化、

抗溃疡、保护胃黏膜、利胆、止吐、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抑制

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过敏、抗菌及镇咳祛痰等作用。

肉桂

樟树科肉桂的干燥干皮或粗枝皮。

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本品辛甘性热,纯阳温散。入肾经,善温补命门之火而益阳消阴、引火

归元,为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要药。入脾经,善温脾胃、散寒邪,为治脾肾阳衰

之佳品。入心肝血分,善散血分阴寒而温经通脉,为治寒凝血瘀所常用。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腰膝软弱。

2、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

4、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寒湿痹痛,腰痛。

5、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

6、气血亏虚证。

肉桂配附子:肉桂辛甘而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通脉;附子辛热,功

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两药相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治肾阳虚衰、脾肾阳

衰及里寒重症均可投用。

2null5g。研末冲服,每次1null

2g,或入丸散。入汤剂后下。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者称官桂,作用较弱,用量可适

量增加。畏赤石脂。

本品有强心、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氧化、改善性功能、

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抗溃疡、利胆、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抑菌等作用。

吴茱萸

芸香科吴茱萸等将近成熟的干燥果实。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本品性热散寒,辛散苦降,入肝、脾、胃经,有小毒而力较强。既善温

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

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虚寒腹痛泄泻,呕吐吞酸。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性热,功善温阳散寒燥湿;

补骨脂性温,功善温脾肾而止泻;五味子性温,功善滋肾涩肠止泻;肉豆蔻性温,功

善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四药相合,既温补脾肾之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

,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有功。

1null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花椒

芸香科花椒或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

辛,热。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本品辛热香燥,入脾、胃、肾经,有小毒而力较强。善温中散寒而止痛

,并兼燥湿,治中寒腹痛吐泻;能杀虫,治虫积腹痛及皮肤瘙痒。此外,还能补火止

喘,治阳虚之腰痛、痰喘足冷。

温中,止痛,杀虫。

1、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2、虫积腹痛,蛔、蛲虫所致尤宜。

3、皮肤瘙痒。

丁香

桃金娘科丁香的干燥花蕾。

辛,温。归脾、胃、肾经。

本品辛香温降,药力较强。入脾、胃,善温中降逆,治中寒呃逆。入肾

经,能温肾助阳,治肾阳虚诸证。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1、脾虚胃寒之呃逆、泄泻,脘腹冷痛。

2、肾阳虚之阳痿、宫冷。

丁香配柿蒂:丁香辛温,功能温中散寒降逆;柿蒂苦平,功能降气止呃

。两药相合,既温中散寒,又降气止呃,治虚寒呕吐、呃逆效著。

畏郁金。

小茴香

伞形科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本品辛香温散,入肝肾经,能散寒温肾暖肝而止痛,治寒疝、睾丸偏坠

及经寒诸痛;入脾胃经,能温中理气而开胃止痛,治胃寒呕吐及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经寒痛经。

2、胃寒呕吐,寒凝气滞脘腹胀痛。

高良姜

姜科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辛,热。归脾、胃经。

本品辛热,入脾、胃经,功似干姜,善温中散寒而止痛、止呕、止泻,

治中寒腹痛吐泻。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中寒腹痛、呕吐、泄泻。

理气药

凡以疏畅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本类药味多辛苦,气多芳香,性多偏温,主归脾、胃、肝、肺经,善于行散或泄

降,主能理气调中、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兼能消积、燥湿。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肝

气郁滞之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之胸闷胸

痛、咳嗽气喘等证。兼治食积脘胀、湿滞中焦等。

橘皮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习称陈皮。

辛、苦,温。归脾、肺经。

本品辛散苦降,温和不峻,芳香醒脾,入脾、肺经。既理气运脾而调中快膈

,又燥湿理气而化痰浊,凡气滞、湿阻、痰壅之证即可投用,兼寒者最宜。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或疼痛、消化不良。

2、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橘皮配半夏:橘皮辛苦温,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辛温,善行散水湿,

功能燥湿化痰。两药相合,燥湿化痰力强,凡痰湿滞中停肺均可择用。

本品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液分泌、抗胃溃疡、保肝、利胆、祛痰、平喘

、抗炎、抗菌、抗病毒、升高血压等作用。

枳实芸香科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干燥幼果。

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本品苦泄辛散降下,微寒而不温燥,入脾、胃、大肠,药力较猛。既善于破

气消积以除胀满,又长于行气消痰以通痞塞,故为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此

外,还可治脏器脱垂。破气散结,化痰除痞。1、食积便秘胀痛。

2、泻痢里急后重。3、痰湿阻滞之胸脘痞满,痰滞胸痹证。

4、胃扩张,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枳实配白术:枳实苦辛微寒,善破气除痞、化痰消积;白术苦甘而湿,善补气健

脾、燥湿利水。两药相合,既补气健脾,又行气消积祛湿,治脾虚气滞夹积夹湿有功



本品有调节胃肠蠕动、抗胃溃疡、抗炎、利胆、镇静、镇痛、抗过敏、升高血压

、强心、增强心脑肾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利尿及兴奋子宫等作用。

木香菊科木香或川木香的干燥根。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本品辛香温通,苦燥而降,主入脾、胃与大肠,兼入三焦与胆经。能通理三

焦,尤善行肠胃气滞,为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肠胃气滞兼寒者用之最宜。生用行气

力强,煨用力缓而多用于止泻。行气,调中,止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2、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3、脾运失常、肝失疏泄之泄泻证。

本品有调整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消化性溃疡、促进胆囊收缩、松弛支

气管平滑肌、镇痛、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香附莎草科莎草的干燥根茎。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

本品辛散苦降,微甘能和,性平不偏,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

帅”。入肝经而善疏肝,入三焦经而善理气,故为疏肝理气之佳品。肝气舒畅,气血和

顺,则月经自调,疼痛可除,故又为调经止痛之要药。此外,又治表证兼气滞。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1、肝气郁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

2、肝郁有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3、表证兼气滞。

香附配高良姜:高良姜辛,功能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

止痛。两药相合,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

脘胀痛效佳。醋制止痛力增强。

本品能抑制子宫、胃肠及气管平滑肌,并有促进胆汁分泌、解热、镇痛、抗炎、

降血压、强心、抑菌及雌激素样作用。

沉香瑞香科沉香及白木香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

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本品芳香辛散,温通祛寒,味苦质重,沉降下行。入脾、胃经,善行气止痛

、降逆调中;入肾经,善温肾纳气。集理气、降逆、纳气于一身,且温而不燥、行而

不泄,无破气之害,故为理气良药。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

1、寒凝气滞之胸腹胀闷作痛。

2、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痰饮咳喘,咳喘属上盛下虚者。2null

5g,宜后下。研末冲服或磨汁服,1null1.5g。

川楝子楝科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本品苦泄寒清,主入肝、肝经。既善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郁气滞或肝

胃不和诸痛,兼热者最宜。又有小毒,内服能杀虫,外用能疗癣。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1、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2、虫积腹痛。

3、头癣。

川楝子配延胡索:川楝子性寒,能理气止痛;延胡索性温,能活血行气

止痛。两药相合,行气活血止痛力强,善治血瘀气滞诸痛。

薤白百合科小根蒜或薤等的干燥鳞茎。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本品辛散温通,苦泄滑利,入肺、胃与大肠经,善条达凝郁。上能散阴寒之

凝结而温通胸阳,为治胸痹之要药;下能行大肠之滞气,为治胃肠气滞、泻痢后重之

佳品。通阳散结,行气导滞。1、痰浊闭阻胸阳之胸痹证。

2、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

薤白配瓜蒌:薤白辛苦而温,善通阳散结、下气导滞;瓜蒌甘微苦寒,善清热化

痰、宽胸散结,兼润肠通便。两药相合,既化痰散结,又宽胸通阳,故治痰浊闭阻、

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化橘红芸香科化州柚或柚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辛、苦,温。归肺、脾、胃经。

本品辛香温燥,入肺、脾、胃经。善理气散寒、燥湿化痰,兼消食积,治风

寒咳嗽、痰多喉痒,兼食积者尤宜。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1、风寒咳嗽、痰多喉痒。2、食积、伤酒。

青皮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的果实的果皮。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本品苦降下行,辛散温通,入肝、胆、胃经,药力颇强。既善疏肝破气,治

肝郁胁痛、乳房疾患、寒疝腹痛,又善散结消滞,治癥瘕积聚、久疟癖块及食积腹痛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1、肝气郁滞之胸胁、乳房胀痛或结块,乳痈,疝气痛。

2、食积脘腹胀痛。3、癥瘕积聚,久疟癖块。醋制疏肝止痛力强。

佛手芸香科佛手的干燥果实。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本品辛散苦泄,清香不烈,性虽温而力平和。入肝经,能疏肝解郁,治肝郁

气滞诸证。入脾、胃经,能理气和中,治脾胃气滞诸证。入肺经,能理气燥湿而化痰

止咳,治咳嗽痰多。尤宜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证。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1、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2、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3、咳嗽痰多。

乌药樟科乌药的干燥块根。

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本品辛温香散,上入肺经,中入脾经,下达肾与膀胱经。善行气、散寒、温

肾、止痛,治三焦寒凝气滞诸痛及阳虚遗尿、尿频。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1、寒郁气滞之胸闷胁痛、脘腹胀痛、疝痛及痛经。

2、肾阳不足、膀胱虚寒之小便频数、遗尿。

乌药配益智仁、山药:乌药性温,功能温肾散膀胱冷气;益智仁性温,功能暖肾

固精缩尿;山药性平,功能补气养阴,又兼收涩。三药相合,补肾缩尿力强,又不甚

燥热,治肾虚遗尿尿频。

荔枝核无患子科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本品苦泄温通,入肝、胃经。能行气、祛寒、散滞而止痛,善治寒滞肝脉及

肝胃不和所致诸痛。行气祛寒,散滞止痛。1、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2、痛经、产后腹痛。3、肝胃不和胃脘痛。

甘松败酱草科甘松或匙叶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甘,温。归脾、胃经。

本品温而不燥,甘而不滞,香而不燥,入脾、胃经。能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既治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又治思虑伤脾、气机郁滞之胸闷腹胀、不思

饮食。此外,煎汤外洗可治湿脚气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1、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2、湿脚气。

橘红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外层红色部分。

辛、苦,温。归肺、脾经。

本品辛苦性温,质轻升浮,入脾、肺经,温燥之性较橘皮为胜,既能行气宽

中、燥湿化痰,又兼发表散寒,主治痰湿或风寒咳嗽、湿阻中焦等证。

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1、湿痰咳嗽,痰多胸闷。

2、风寒咳嗽。3、湿阻中焦。

枳壳芸香科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本品苦泄辛散,性微寒而不燥烈,入脾、胃与大肠经,善理气宽中而行滞除

胀。理气宽中,行滞消胀。1、脾胃气滞,脘腹胀满。

2、气滞胸闷。

柿蒂柿树科柿的干燥宿萼。

苦,平。归胃经。

本品苦降性平,不寒不热,专入胃经,善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呃。

降气止呃。胃失和降之呃逆证。

青木香马兜铃科马兜铃的干燥根。

辛、苦,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本品辛香行散,苦寒清泄,入肝、胃经,并有小毒。能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治肝胃气痛有热、痧胀或泻痢腹痛、蛇虫咬伤、痈肿疔毒及湿疮痒痛。

1、肝胃气滞之胸胁胀痛、脘腹疼痛。2、痧胀腹痛,泻痢腹痛。

3、蛇虫咬伤,痈肿疔毒,湿疮。3null10g。散剂1null2g,吞服。

本品含马兜铃酸。

消食药

凡以消食化积、增进食欲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本类药物多甘,性多平。少数偏温,主归脾、胃经。功能消化食积、增进食欲。

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食积不化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

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

山楂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本品酸甘,微温不热,药力颇强。入脾、胃经,善消食化积,治油腻肉积。

入肝经,善活血散瘀,治血瘀痛经、经闭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1、食滞不化,肉积不消,泻痢腹痛。

2、瘀血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3、疝气偏坠胀痛。

神曲配麦芽、山楂:神曲性温,能消米面食积,又和胃;麦芽性平,能沙袋米面

食积,又健胃;山楂性微温,善消油腻肉积。三药相合,既消各种食积,又健胃和中

,但见食积不化或消化不良即可投用。三药常炒焦用,习称焦三仙。

本品有助消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绞痛、强心、降血压、抗心律失

常,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收缩子宫、抗菌、调节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抗癌

等作用。

麦芽禾本科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酵干燥而成。

甘,平。归脾、胃、肝经。

本品味甘性平,主入脾、胃,主肝经。既能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而善消食

健胃,主治食积不化,尤宜米、面、薯、芋等积滞者,又能回乳消胀,用于断乳、乳

房胀痛等,还能疏肝,辅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消食和中,回乳,疏肝。

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2、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之乳房胀痛。

3、肝郁气滞,肝胃不和。9null15g,大剂量30null

120g。消积宜炒焦用,回乳宜大量用,疏肝宜生用。本

品有助消化、抑制催乳素分泌及降血糖作用。

莱菔子十字花科莱菔的干燥成熟种子。

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本品辛甘性平,药力较强。入脾、胃经,善消食除胀,治食积胀满;入肺经

,善降气消痰,治痰壅咳喘。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1、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2、痰涎壅盛之气顺咳嗽。

莱菔子配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性平,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苏子

性温,功能止咳平喘、降气消痰、润肠通便;白芥子性温,功能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三药相合,既温肺化痰,又降气止咳平喘,且消食除胀通便,治寒痰喘咳可效,兼

食积便秘者尤佳。本品有助消化、镇咳、祛痰、抗菌、降血压及抗炎等作用。

鸡内金雉科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本品甘平,药力较强。入脾、胃经,善运脾健胃、消食化积,为消食运脾之

要药。入小肠、膀胱经,能固精止遗、化坚消石,治遗尿、遗精及结石可选。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小儿疳积。

2、遗尿、遗精。3、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

神曲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干燥加工品。

甘、辛,温。归脾、胃经。

本品甘辛性温,入脾,胃经。主以消食积,兼以行滞气,故有消食和胃之力

;还兼发表,治外感表证兼食积者尤宜。此外,丸剂中有金石、介类药时,常以本品

糊丸,以赋形、助消化。消食和胃。

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及肠鸣泄泻。

谷芽禾本科稻的成熟果实发芽干燥品。

甘、平。归脾、胃经。

本品甘缓性平,入脾、胃经。善消导,兼补益,主治食积及脾虚食少。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1、食积证。

2、脾虚食少证。

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味多苦,多入脾、胃或大肠经,对人体肠道寄生虫有毒杀作用,

功善驱虫或杀虫。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绦虫病

等。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以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

使君子

使君子科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温。归脾、胃经。

本品甘温气香,入脾、胃经。功善杀虫、消积,既为治蛔、蛲虫病之佳

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杀虫消积。

1、蛔虫病,蛲虫病。

2、小儿疳积。

6null10g,小儿每岁每天1null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炒香嚼服。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等不良瓜,故不宜超量服。若与热

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故服药时忌饮茶。

苦楝皮

楝科苦楝的新鲜或干燥树皮或根皮。

苦,寒。有毒。归脾、胃、肝经。

本品苦寒有毒,入脾、胃、肝经。内服善毒杀蛔虫、蛲虫、钩虫,治蛔

、蛲、钩虫病。外用能除湿热、杀灭皮肤寄生虫及抑制致病真菌,治头癣、疥疮。

杀虫、疗癣。

1、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2、头癣,疥疮。

本品苦寒有毒,能伤胃损肝,故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槟榔

棕榈科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辛、苦,温。归胃、大肠经。

本品辛散苦降温通,入胃与大肠经。善杀虫而力强,兼缓泻而促排虫体

,主治多种寄生虫病,最宜绦虫、姜片虫病者。能消积、行气、利水、截疟,治腹胀

便秘、泻痢后重、水肿、脚气及疟疾。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1、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等。

2、食积气滞之腹胀、便秘,泻痢里急后重。

3、水肿,脚气浮肿。

4、疟疾。

6null15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时,须用60null120g。

贯众

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等根茎及带叶柄的残基。习称绵马贯众。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本品性微寒,有小毒,入肝、胃经。生用苦寒清泄,既能杀虫,又能清

热解毒,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风热感冒及温毒发斑。炒炭则兼涩味,清泄与收敛并

举,能凉血收敛而止血,治血热出血。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1、钩虫病,绦虫病、蛲虫病。

2、风热感冒,温毒斑疹,痄腮。

3、预防麻疹、流感、流脑。

4、血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

9null15g。驱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雷丸

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

苦,寒。有小毒。归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有小毒,入胃与大肠经。既善驱杀绦虫,又能驱杀蛔、蛲、钩

虫等,为治虫积腹痛特别是绦虫病之佳品;此外,还能消积,治小儿疳积。

杀虫、消积。

1、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

2、小儿疳积。

不宜入煎剂,每次3null7g(驱杀绦虫每次12null

18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连服3天。

本品苦寒,其杀虫成分为蛋白酶,受热(60℃左右)和酸的作用易被破

坏失效,而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则作用最强,故入煎剂无驱绦虫作用。

南瓜子

葫芦科南瓜的干燥种子。

甘,平。归胃、大肠经。

本品性平,气香油润,入胃与大肠经。主杀绦虫,兼杀蛔虫、钩虫及血

吸虫,且润肠通便。治绦虫病,常与槟榔合用。治血吸虫,须生用大量久服。

杀虫。

绦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

鹤草芽

蔷薇科龙牙草(即仙鹤草)的干燥芽。

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本品苦涩性凉,为驱杀绦虫之良药。

杀虫。

绦虫病。

研粉吞服,每次30null50g。

止血药

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本类药虽性味各异,但均能止血,并分别兼能清热凉血、化瘀、收涩及

散寒温经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

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1、凉血止血药:味或苦或甘而性均寒凉,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

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2、化瘀止血药:性味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

虽善收涩止血,但有留瘀恋邪之弊,主治出血而无瘀滞者,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4、温经止血药:性温热,能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功善温经止血

,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大蓟

菊科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归心、肝经。

本品甘苦性凉,入心、肝经。既善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

血之要药,又能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

2、热毒痈肿。

大蓟配小蓟:两药均性凉,工轻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则药

力更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小蓟

菊科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归心、肝经。

本品功似大蓟而力稍弱,亦为治血热及热毒疮肿所常用;兼能利尿,最

善治尿血、血淋。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尿血、血淋、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

2、热毒痈肿。

地榆

蔷薇科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味酸收敛,作用偏于下焦。既善泄热凉血、收敛止血,

治血热妄行,特别是下焦出血;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治烫伤及疮疡。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地榆配槐角:地榆微寒,善清下焦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槐解微寒,善

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两药相合,可治血热出血诸证,尤宜痔疮出血及便血。

对于大面积烧伤,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水解型鞣质被机

体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白茅根

禾本科白茅的干燥根茎。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本品甘寒清利。入血分,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入气分

,能清肺胃蕴热而生津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及肺热咳嗽;入膀胱经,能清利

湿热而利尿,治血淋、热淋、小便不利、小肿及湿热黄疸等。并具甘寒而不腻膈伤胃

、利尿而不伤津之特点。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1、血热衄血、咯血、咳血、吐血及尿血等证。

2、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3、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

以鲜品为佳。

白及

兰科白及的干燥块茎。

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本品甘涩质黏,苦寒清泄,入肺、肝、胃经。既善收敛止血,治体内外

诸出血证;又兼益肺,最宜治肺胃损伤之咯血、吐血,并治肺痈咳吐脓血;还善消肿

生肌,治痈疽疮疡,初起未脓服之可消,溃久不敛外敷可愈;治烫伤、皮肤皲裂、肛

裂,外用可促进创口愈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1、咯血,咯血,衄血,吐血,外伤出血。

2、疮痈肿毒,烫伤,手足皲裂,肛裂。

3、肺痈而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

白及配三七:白及微寒黏涩,功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三七性温,功

善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且不伤正。两药相合,行止并施,止血力增强而不留瘀,可

治各种出血,内服外用皆宜。

白及配乌贼骨:白及微寒黏涩,功能收敛止血、生肌;乌贼骨微温燥涩

,功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敛疮。两药相合,不但止血力强,且促进溃疡愈合,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便血效佳。

反乌头。

三七

五加科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本品苦泄温通,甘能补虚,行止兼备,主泄兼补。入肝、胃经,既善化

瘀而止血,又善活血而止痛,还兼能补虚而强体,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

之长,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1、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3、胸腹刺痛。

本品有止血、抗血栓、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

心律失常、抗炎、镇痛、镇静、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糖代谢、保肝、抗衰老、

抗辐射、抗菌及抗肿瘤等作用。

茜草

茜草科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苦,寒。归肝经。

本品苦寒泄降,专入肝经血分。既善凉血止血,又善活血祛瘀,且炒炭

与生用功异。炒炭善化瘀凉血而止血,治血瘀夹热之出血;生用则活血凉血而化瘀通

经,治血瘀有热之经闭痛经及跌打瘀肿。

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1、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

2、经闭,痛经,跌打肿痛,痹证关节痛。

止血宜炒炭用,活血祛瘀则生用或酒炒用。

蒲黄

香蒲科狭叶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

甘、平。入肝、心包经。

本品甘缓不峻,性平不偏,入肝与心包经,生用与炒用功别。生用活血

化瘀止血,兼利尿,主治各种内外出血,虽无论寒热均可,但最宜尿血;并治心腹瘀

血痛、瘀血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及血淋涩痛。炒炭主以收涩,略兼化瘀,

止血力较强,亦治各种出血。

收敛止血,活血祛瘀,利尿。

1、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2、血瘀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3、血淋涩痛。

蒲黄配五灵脂:蒲黄性平,生用活血化瘀而止血,炒用收涩止血略兼化

瘀;五灵脂性温,生用活血止痛,炒用功偏化瘀止血。两药相合,无论生用炒用均能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包煎。止血宜炒炭用,活血宜生用。

生蒲黄有收缩子宫作用,故孕妇忌服。

本品人促进血凝、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

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兴奋子宫、抗炎及镇痛等作用。

艾叶

菊科艾的干燥叶。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本品辛香行散,苦燥温通,入肝、脾、肾经,生用与炒炭功异。既温经

脉、理气血而止血,治虚寒性出血,尤宜妇女崩漏、胎漏;又散寒湿、暖子宫而止痛

,治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寒湿带下、宫冷不孕及脘腹冷痛。此外,外用治湿疹瘙痒

,可收燥湿痒之功;用于温灸,可收温经止痛之效。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1、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等。

2、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

3、脘腹冷痛。

4、外用治湿疹瘙痒,并用于温灸。

艾叶配阿胶:艾叶性温,功善散寒暖宫、温经止血,并能调经安胎;阿

胶性平,功能养血止血。两药相合,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

虚有寒之证。

温经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槐花

豆科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本品味苦性微寒,入肝与大肠经,虽清泄,但质轻。既善清热凉血而止

血,治血热出血,尤宜便血与痔疮出血;又善清泻肝火,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等。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1、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宜便血、痔疮出血。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止血宜炒炭,泻火宜生用。

侧柏叶

柏科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味涩质黏,入肺、肝、大肠经,善清凉收敛。能凉血、

收敛而止血,治内外伤出血,属血者宜用,属虚寒者须炒炭;能清肺化痰而止咳,治

肺热痰多咳喘。此外,外用还可治烫伤与脱发。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1、各种出血证。

2、肺热咳喘痰多。

3、外用治烫伤及脱发。

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本品多服久服可导致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故不宜过量或过久服用。

苎麻根

荨麻科苎麻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寒。归心、肝经。

本品甘寒清利,入心、肝经。既善凉血而止血,治血热出血诸证,又善

清热而安胎,治胎热之胎漏、胎动不安,还能利尿解毒,治湿热淋痛及热毒疮肿。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1、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2、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湿热淋痛,热毒疮肿,蛇虫咬伤。

仙鹤草

蔷薇科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涩,平。归肺、肝、脾经。

本品苦涩收敛,性平不偏,入肺、肝、脾,作用广泛。一善收敛止血,

治内外各种出血;二能止痢截疟解毒,治久泻久痢、疟疾与疮肿;三能杀虫而止痒,

治滴虫性阴道炎所致的阴痒带下。此外,与红枣同煎内服,脱力劳伤可除。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

1、咯血,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

2、久泻,久痢。

3、疟疾,痈肿疮毒。

4、滴虫性阴道炎所致的阴痒带下。

5、脱力劳伤。

本品具有涩敛之性,治腹泻、痢疾,当以慢性泻痢为宜。

炮姜

姜科姜的干燥根茎的同炮制品。

苦、辛,热。归脾、胃、肝经。

本品苦辛温散,入脾、胃、肝经。既善温经止血,治虚寒出血;又善温

中止痛,治虚寒腹痛、吐泻。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1、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2、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

棕榈炭

棕榈科棕榈的干燥叶鞘纤维(叶柄基部之棕毛)的煅炭品。

苦、涩,平。归肺、肝、大肠经。

本品苦涩性平,入肺、肝与大肠经,功专收敛止血,治出血无瘀者最佳



收敛止血。

崩漏、便血、吐血、咯血等多种出血证。

紫珠

马鞭草科杜虹花、紫珠的干燥叶。

苦、涩,凉。归肺、胃、肝经。

本品苦寒清泄,味涩收敛,主入肺、胃,兼能入肝。既能凉血收敛而止

血,又能清热解毒而疗疮。治血热出血,属肺胃蕴热者尤佳,治烧伤与疮疡,外用内

服皆善。

收敛出血,清热解毒。

1、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

2、烧烫伤,疮疡肿毒。

藕节

睡莲科莲的新鲜或干燥根茎节部。

甘、涩,平。归心、肝、胃经。

本品甘涩收敛,入心、肝、胃经。能收敛止血,略兼化瘀,虽药力和缓

,但治出血使用广泛。鲜品性平偏凉,主治出血兼热;炒炭性平偏温,无论寒热均可



收敛止血。

血热出血夹瘀宜生用;虚寒出血宜炒炭用。

活血祛瘀药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

化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

本类药味多辛苦,多归心、肝经而入血分,善走散通利,促进血行。主具活血化

瘀之功,并通过活血化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癥消肿及祛瘀生新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瘀血内阻之经闭、

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癥瘕、胸胁脘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关节痹痛、

痈种疮疡、瘀血阻滞经脉所致的出血等证。

川芎伞形科川芎的干燥根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本品辛温行散,入血走气,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治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治头痛,属风寒、血瘀者

最佳,属风热、风湿、血虚者,亦可随证酌选,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言。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

2、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3、头痛,内湿痹痛。

川芎配柴胡、香附:川芎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且上行头颠,下达血

海;柴胡苦辛微寒,功善疏肝解郁;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三药相合

,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活血,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等证可投。

本品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

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并具有促进骨髓造血、镇静、解痉

、调节免疫功能、抗放射及抗肿瘤等作用。

延胡索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力强。虽疼痛属血瘀

气滞者皆可投用,但以兼寒者为佳。活血、行气、止痛。血瘀气滞诸痛。

本品有镇痛、镇静、催眠、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

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及抗溃疡等作用。

郁金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本品辛寒清散,苦寒泄降,入血走气,为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能活血止痛

、凉血清心、疏肝解郁、利胆退黄,并兼止血。善治血瘀气滞有热、肝郁化火、血热

出血、热扰心神及湿热诸证。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1、胸腹胁肋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

2、热病神昏,癫痫发狂。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

4、湿热黄疸、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症。

郁金配石草蒲:郁金辛苦而寒,功能解郁开窍,清心凉血;石菖蒲辛苦而温,功

能开窍醒神、化湿豁痰。两药相合,既化湿豁痰,又清心开窍,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

窍之神昏、癫狂、癫痫。

郁金配白矾:郁金辛苦面,功能解郁清心而开窍;白矾性寒,清热消痰。两药相

合,具有较强的祛除心经热痰之力,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及痰厥等证。

不宜与丁香同用。

莪术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

辛、苦,温。归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行滞,入肝、脾经,药力较强。既善破血行气而消癥止

痛,又善行气消积而除胀止痛,主治血瘀与食积之重症。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1、经闭腹痛,癥瘕积聚。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莪术配三棱:二者均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配伍同用后,破血行气、止痛之功

更著,凡血瘀及食积重症均可投用。

本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炎、保肝、增强免疫功能、抗癌、升高

白细胞、抗早孕及抗菌等作用。

丹参唇形科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血分。既善活血祛瘀而通经止痛,又善清心凉血而除烦

消痈,主治血瘀、血热、热扰心神诸证,兼治热毒疮痈肿痛。古虽云“一味丹参散,功

同四物汤”,而实为祛瘀生新、凉血清心之品。

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

1、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2、心胸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

3、热病高热烦燥、斑疹,心悸怔忡,失眠。4、疮痈肿痛。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保肝、抗过敏

、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静、抗菌等。酒炒可增强活血之功。反藜芦。

虎杖蓼科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苦,寒。归肝、胆、肺经。

本品苦寒泄降,主入肝、胆,兼入肺经。功能活血定痛、祛风利湿、清热解

毒、化痰止咳,并兼泻下通便。既善治血瘀、湿热、热毒、肺热及肠道热结所致的多

种病证,又善治烫伤及毒蛇咬伤等证。

活血定痛,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1、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2、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3、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4、肺热咳嗽。5、热结便秘。

6、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症。

益母草唇形科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凉,主入心、肝,兼入膀胱。既善活血化瘀调经,为治瘀

血经产病之要药。又能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治水瘀互阻之水肿及热毒瘀结之疮疹。

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跌打瘀痛。2、小便不利,小肿。

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本品能兴奋子宫,故孕妇慎用。

本品有兴奋子宫作用,能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紧张度增加。并具有增加冠脉

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

血压、利尿及抑制真菌等作用。

桃仁蔷薇科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苦、甘,平。归心、肝、肺、大肠经。

本品苦泄性平,甘润多脂。主入心肝血分,善活血祛瘀,治血瘀诸证。兼入肺与

大肠经,能润燥滑肠、止咳平喘,治肠燥便秘、肠痈、肺痈、咳喘等证。因其活血力

强,能促进新血生长,故习称其能“破血”、“祛瘀生新”。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肿痛。2、肺痈,肠痈。

3、肠燥便秘。4、咳喘。

宜捣碎入煎。

本品有兴奋子宫、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抗过敏、镇痛、镇咳、及润肠缓泻等

作用。

红花菊科红花的干燥花。辛,温。归心、肝经。

本品辛散温通,专入心肝血分。能活血而通畅经脉,散瘀而消癥止痛,善治瘀血

诸证,兼寒者最为切中。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积聚,跌打肿痛。

2、斑疹色暗(配清热凉血解毒药)。

3、冠心病心绞痛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血瘀型者。

红药配桃仁:红花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桃仁甘润苦降

性平,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两药相合,相得益彰,活血祛瘀力增加,凡瘀血证

即可投用。

小剂量活血通经,大剂量破血摧产。

本品有兴奋子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抗

心肌缺血、抗凝血、抗身栓形成、降血脂及抗炎等作用。

牛膝苋科牛膝的干燥根。(怀牛膝)

苦、酸,平。归肝、肾经。

本品苦酸,性平下行,入肝、肾经。生用行散通利,既善逐瘀血、通经脉,

治瘀血经产诸证、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又能利尿通淋,治湿热下注诸证;还能引血

引火下行,治血热上涌、阴虚火旺或肝阳上亢所致诸证。制用长于补虚,善补肝肾、

强筋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

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癥瘕,跌打伤痛。

2、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痿症。

3、小便不利,淋证涩痛,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

4、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5、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牛膝配苍术、黄柏:牛膝性平,功能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药下行;苍术苦温

,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湿;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燥湿,尤善除下焦湿热。三药相

合,不但清热燥湿力强,而且善走下焦,故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

疹、湿疮等。

补肝肾、强筋骨当酒制用,余皆宜生用。

水蛭水蛭科蚂蟥、水蛭及柳叶蚂蟥等的干燥体。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本品咸苦性平,专入肝经血分,有小毒而力峻猛。功善破血逐瘀而通经脉、

消癥积,多用于瘀血重症。破血逐瘀,通经。

血滞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焙干研末吞服。

乳香橄榄科卡氏乳香及其同属植物茎叶皮部渗出的干燥树脂。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本品辛香行散,苦泄温通,主入心、肝,兼入脾经。既善活血,又兼行气,

善散瘀而止痛伸筋,能消肿生肌而治疮疗伤,主治血瘀诸痛、痹痛拘挛、跌打肿痛、

肠痈、疮疡肿痛或溃后久不收口。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1、痛经,经闭,胸胁脘腹刺痛。2、痹痛拘挛。

3、跌打伤痛,肠痈,疮疡肿痛或溃久不收口。

宜炒去油用。

本品味苦活血,入煎剂常致汤液混浊,多服易致呕吐,故用量不宜过大,胃

弱呕逆者慎用,孕妇及无血滞者不宜用;疮疡溃后勿服,脓多勿敷。

没药橄榄科没药及其同属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干燥树脂。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芳香走窜,主入心、肝,兼入脾经。功与乳香相似,但性平

而寒热不偏。亦善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治血瘀诸痛、痹痛拘挛、跌打伤痛及疮疡等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1、痛经,经闭,胸胁脘腹刺痛。

2、痹痛拘挛。3、跌打伤痛,肠痈,疮疡肿痛或溃久不收口。

本品味苦活血,入煎剂常致汤液混浊,多服易致呕吐,故用量不宜过大,胃

弱呕逆者慎用,孕妇及无血滞者不宜用;疮疡溃后勿服,脓多勿敷。

姜黄姜科姜黄的干燥根茎。辛、苦,温。归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入肝、脾经,入血走气。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兼散

风寒湿邪,且横走肢臂。治血瘀气滞或外伤诸痛,兼寒者尤宜;治风湿肩臂痛,以寒

凝阻络者最佳。此外,与大黄等研末外敷,还治疮疡初起,症见红肿热痛者。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1、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刺痛、经闭、痛经。

2、跌打瘀痛,风湿痹痛,肩臂痛。3、疮肿。

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的干燥块茎。苦,平。归肝、脾经。

本品苦泄性平,入肝、脾经,功似莪术,药力较强。既善破血行气而消癥止

痛,又能行气消积而除胀止痛,主治血瘀与食积之重症。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1、经闭腹痛,癥瘕积聚。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醋制可增强其止痛之功。

鸡血藤豆科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本品苦泄温通,微甘能补,入肝、肾经,行散与补虚并能。既能行血补血,

治血瘀血虚有寒诸证;又能舒筋活络,治肢体麻木、瘫痪、痹痛及跌打伤痛。

行血补血,舒筋活络。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2、血虚萎黄。3、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

川牛膝苋科川牛膝的干燥根。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本品甘苦泄降,性平偏凉,入肝、肾经,善通利下行。既能逐瘀通经、通利

关节,治瘀血经产诸证、痹痛及跌打伤痛,又能利尿通淋、引血、引火下行,治湿热

下注、血热上涌及肝阳上亢等证。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关节痹痛,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淋浊涩痛。3、吐血,衄血,尿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苏木豆科苏木的干燥心材。

甘、咸、微辛,平。归心、肝、脾经。

本品甘咸辛散,性平不偏,主入心、肝,兼入脾经。既能活血通经,治瘀血

经产诸证;又能祛瘀止痛,疗胸腹刺痛与跌打伤痛。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2、胸腹刺痛,跌打伤痛。

西红花鸢尾科番红花的干燥柱头。(藏红花)

甘,寒。归心、肝经。

本品质轻甘寒,行散清泄,专入心肝血分。既能活血祛瘀,治血瘀兼热诸证

;又能凉血解毒,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还能解郁安神,治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积聚,跌打伤痛。

2、热入营血,温毒发斑。3、忧郁痞闷,惊悸发狂。1null3g。

五灵脂鼯鼠科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

苦、甘,温。入肝、脾经。

本品苦泄温通,入肝、脾经。生用长于行散,善活血通脉而止痛,治瘀血诸

痛。炒用行中有止,善化瘀畅血而止血,治瘀阻崩漏下血。并解蛇虫毒,治蛇虫咬伤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1、血滞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胸胁脘腹刺痛。2、瘀滞崩漏。

3、蛇虫咬伤。

宜包煎。活血止痛宜生用,化瘀止血宜炒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土鳖虫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本品咸软性寒,善于泄散,专入肝经,有小毒而力猛。既善破血逐瘀,治瘀

血经闭、产后瘀阻及癥瘕痞块,又能续筋接骨,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1、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2、血滞经闭,产后瘀阻,癥瘕痞块。

血竭棕榈科麒麟竭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干燥树脂。

甘、咸,平。归心、肝经。

本品甘咸性平,入心肝经,行中有止,药力较猛。内服善活血散瘀而止痛,

治血瘀诸证;外用善收敛生肌而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与溃疡不敛。

内服活血化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1、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

2、癥瘕痞块,胸腹刺痛。3、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每次1null1.5g,入丸散。

穿山甲鲮鲤科穿山甲的鳞甲。咸,微寒。归肝、胃经。

本品咸软微寒,性善走窜,入肝、胃经,力猛行散。善活血散结、通经下乳

,治瘀血经闭、癥瘕痞块、痹痛拘挛、中风瘫痪、跌打肿痛、乳汁不下。能消肿排脓

,治痈肿疮毒,未脓可散,成脓可溃。此外,取其散结消肿之功,还治瘰疬痰核。

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肿排脓。1、瘀血经闭,癥瘕痞块。

2、痹痛拘挛,中风瘫痪。3、跌打肿痛,乳汁不下。

4、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王不留行石竹科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苦,平。归肝、胃经。

本品苦泄性平,入肝、胃经,善行散通利。既善活血通经,治血瘀痛经、经

闭及难产,又能下乳消肿,治乳汁不下及乳痈肿痛;还能利尿通淋,治淋证涩痛等。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1、血瘀痛经、经闭,难产。

2、乳汁不下,乳痈肿痛。3、淋症涩痛,小便不利。

干漆漆树科漆树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胃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有小毒而力猛。入肝经,善破血祛瘀,治血瘀经闭、癥

瘕;入胃经,善杀虫,治虫积腹痛。破血祛瘀,杀虫。1、经闭,癥瘕。

2、虫积腹痛。内服多入丸散,每次吞服0.06null

0.1g,并宜烧枯至焦黑烟尽,以减其毒性。畏蟹,忌同用。

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的矿石,主含二硫化铁。

辛,平。归肝经。

本品辛平行散,专入肝经。功善散瘀止痛、接骨疗,为伤科续伤接骨之要

药。散瘀止痛,接骨疗伤。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10null15g,打碎先煎。或醋淬研末入散剂,每次0.3g。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

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合之则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本类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寒,多入肺经,辛开宣散,苦燥降泄,温化寒

清,主能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部分药物分别兼有散寒、清扫、清热、散

结、润肺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中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

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瘿瘤、阴疽流注、癫痫惊厥等。

化痰药

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本品有镇咳、镇吐、调节胃肠功能、利胆、抗癌、抗早孕等作用。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白芥子

辛,温。归肺经。

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旋覆花

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旋覆花配代赭石:旋覆花苦降微温,功善降逆止呕、降气化痰;代赭石

质重性寒,功善镇潜平肝降逆。两药配伍,寒温并用,降肺胃之逆气力强,治气逆呕

恶、喘息效佳。

瓜蒌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川贝母

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等的干燥地下鳞茎。

基、苦,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

本品有镇咳、祛痰、降血压、松弛肠肌、兴奋子宫及升高血糖等作用。

浙贝母

百合科浙贝母的干燥地下鳞茎。

苦、寒。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本品有镇咳、祛痰、平喘、降血压、镇静、镇痛、增强离体小肠的收缩

和蠕动、兴奋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竹茹

禾本科青秆竹、淡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甘,微寒。归肺、胃、胆经。

清化热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白附子

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辛、甘,温。有毒。归肝,胃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又称“禹白附”。历代本草中所用的

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其性热而毒性较大

,应加以区分。

竹沥

禾本科新鲜青秆竹、淡竹等茎秆经火烤灼所流出的液汁。

甘,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滑痰。

白前

萝藦科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

苦、辛,微温。归肺经。

降气祛痰止咳。

前胡

苦、辛,微寒。归肺经。

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昆布

咸,寒。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利水。

海藻

咸,寒。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利水。

天竺黄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秆内的分泌液经干燥凝结而成的块状物。

甘,寒。归心、肝经。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海蛤ge2壳

苦、咸、寒。归肺、胃经。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制酸止痛。

海浮石

咸、寒。归肺经。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通淋。

礞石

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与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或蛭石岩与水黑云母

片岩。前两者习称青礞石,后两都习称金礞石。

甘、咸,平。归肺、肝经。

消痰下气,平肝镇惊。

6null9g,宜打碎包煎。入丸散,1.5null3g。

13null2止咳平喘药

杏仁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本品有镇咳、平喘、缓泻、抗肿瘤、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百部

甘、苦,平。归肺经。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苏子

辛,温。归肺、大肠经。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桑白皮

甘,寒。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紫菀

辛、苦,微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

辛,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枇杷叶

苦,微寒。归肺、胃经。

化痰止咳,各胃降逆。

马兜铃

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马兜铃的干燥果实。

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

本品含马兜铃酸,故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肾病患者忌服。

白果

甘、苦、涩,平。有小毒。归肺经。

敛肺平喘,收涩止带。

胖大海

甘,寒。归肺、大肠经。

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安神药

凡具有安神定志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本类药或为金石贝壳类,或为植物类,多入心、肝经。金石贝壳类药,

因其质重而具镇心祛怯、安神定志之功;而植物类药多能滋养而具养心安神之功。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神志不安的病证,症见心悸、失眠、多梦、癫狂、惊

痫等。

1、重镇安神药:多为矿石、贝壳或化石,其质重镇潜,善镇心安神定惊

,主治心火炽盛、痰火内扰所致的惊悸失眠、惊痫癫狂;部分药物还具平肝潜阳等功

效,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证。

2、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种子或种仁,其甘润滋养,善养心安神,主治

心肝血虚、心脾两虚等所致的虚烦不眠、心悸怔忡、健忘多梦等。

用治失眠,应于临睡前服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

硫化物类辰砂族辰砂矿石,主含硫化汞。

甘,寒。有毒。归心经。

本品甘寒清解,质重镇怯,专入心经,力强有毒。既善重镇安神,又能

清热解毒。既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又为热毒疮肿及咽痛口疮所常用。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1、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癫狂,癫痫。

2、疮疡,咽痛,口疮。

0.1null0.5g,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本品有毒,故内服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汞中毒;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

用。火煅则析出水银而有大毒,故忌火煅。

磁石

氧化物类矿石尖晶石族磁铁矿的矿石,主含四氧化三铁。

辛、咸,寒。归肝、心、肾经。

本品辛咸性寒,质重沉降下行,镇坠与补益并举。入肝心经,功善镇惊

安神、平肝潜阳。入肾经,功能益肾而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3、耳鸣,耳聋,目昏。

4、肾虚喘促。

磁石配朱砂:磁石咸寒,功能潜阳安神;朱砂甘寒,功能镇心安神。两

药相合,重镇安神力增,善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证。

9null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null

3g。潜阳安神宜生用,聪耳明目、纳气定喘宜醋淬后用。

龙骨

石代大型哺乳动物东方剑齿象、犀牛等的骨骼化石。

甘、涩,微寒。归心、肝经。

本品甘涩微寒,入心、肝经。生用质重镇潜,长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煅后药性涩敛,内服收敛固脱,外用收湿敛疮。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1、心神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

2、肝阳上亢之烦躁易怒、头晕目眩。

3、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崩漏。

4、湿疮湿疹,疮疡溃后不敛。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宜生用,收敛固涩、收湿敛疮宜煅用。

琥珀

古代松科植物等的树脂化石样物质。

甘,平。归心、肝、膀胱经。

本品甘平,重镇行散。入心肝血分,善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入膀胱经

,能利尿通淋。

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1、惊风癫痫,惊悸失眠。

2、血滞经闭,癥瘕。

3、小便不利,癃闭。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鼠李科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酸,平。归心、肝经。

本品甘酸补敛,性平不偏。入心、肝经,善养心益肝而安神,并能敛汗

,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兼治体虚多汗。

养心安神,敛汗。

1、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

2、自汗,盗汗。

本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

压、降血脂、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远志

远志科远志或宽叶远志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归心、肺经。

本品辛开苦泄,微温通散,入心、肺经。既能助心阳、益心气,使肾气

上交于心而安神益智,又善祛痰而开窍,为治心神不安或痰阻心窍诸证所常用。并能

消散痈肿,治疮痈肿痛。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

2、痰阻心窍之癫痫发狂、神志恍惚。

3、咳嗽痰多。

4、痈疽肿痛,乳房肿痛。

本品对胃有刺激性,故溃疡病及胃炎患者慎用。

本品有镇静、抗惊厥、祛痰、收缩已孕和未孕子宫、降血压、抗菌、溶

血等作用。

柏子仁

柏科侧柏的干燥种仁。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本品甘平,质润多脂,为平补润燥之品。入心、肾经,能补阴血而养心

安神,善治阴血亏虚之虚烦不眠;入大肠经,能润肠燥而通便,可治阴血亏虚之肠燥

便秘。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1、虚烦不眠、心悸怔忡。

2、肠燥便秘。

夜交藤

蓼科何首乌的干燥蔓茎。

甘,平。归心、肝经。

本品甘平,药力平和,入心、肝经,补益兼行通。既能养心血而安神,

治血虚心烦失眠多梦,又能祛风通络,治血虚身痛肢麻、风湿痹痛。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1、虚烦失眠多梦。

2、血虚身痛肢麻,风湿痹痛。

合欢皮

豆科合欢的干燥树皮。

甘,平。归心、肝经。

本品甘平行散,入心、肝经。既善解肝郁而安神定志,治情志所伤的忧

郁、失眠;又能活血消肿,治跌打骨折与疮痈。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1、忿怒忧郁,烦燥不眠。

2、跌打骨折,疮痈。

平肝息风药

凡具有平抑肝阳、息风止痉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本类药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或虫类药,古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

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惊安神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小儿惊

风、破伤风等证。

1、平抑肝阳药:性多寒凉,多数为矿石介类药,少数为植物类药,前者

因质重而功主平肝潜阳,后者虽质轻但却功主平抑肝阳,且兼能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

2、息风止痉药:寒温不一,多为虫类药,且具毒性,功主息风止痉,兼

能化痰解毒、通络止痛,主治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及破伤风等证。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鲍科杂色鲍(光底石决明)或皱纹盘鲍(毛底石决明)等的贝壳。

咸,寒。归肝经。

本品咸寒清泄,质重镇潜,专入肝经,略兼滋阴。善平肝潜、清肝明目

,为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宜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点眼应煅后水飞用。

牡蛎

牡蛎科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

咸,微寒。归肝、肾经。

本品入肝、肾,生用、煅用功异。生用质重镇潜,咸寒凉软,既善平肝

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又兼益阴。煅用性涩收敛,既能收敛固涩,又能制酸止

痛。

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1、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阴虚动风。

2、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3、瘰疬痰核,癥瘕积聚。

4、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崩漏。

5、胃痛泛酸。

宜打碎先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宜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宜煅用



代赭石

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的矿石,主含三氧化二铁。

苦,寒。归肝、心、肺、胃经。

本品苦寒清降,质重镇潜。入肝经,善镇潜平肝,治肝阳上亢;入肺、

胃经,善降肺胃之逆,治呕呃喘息;入心经,善凉血止血,治血热气逆之吐衄。

平肝潜阳,降逆,凉血止血。

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嗳气,呃逆,呕吐,气逆喘息。

3、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宜打碎先煎。平肝、降逆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珍珠

珍珠贝科合浦珠毒贝、蚌科三角帆蚌等贝壳中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甘、咸,寒。归心、肝经。

本品质重镇怯,甘寒清解,入心、肝经。既善镇心定惊,治惊悸、癫痫

及失眠;又能清肝热以明目除翳,治目赤翳障;还能解热毒而敛疮生肌,治喉痹口疮



镇心定惊,清肝除翳,解毒敛疮。

1、心悸,失眠,癫痫,惊风。

2、目赤肿痛,翳障胬肉。

3、喉痹,口疮,溃疡不敛。

0.3null1g。

珍珠母

蚌科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珍珠贝科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咸,寒。归肝、心经。

本品咸寒质重,入心、肝经,生、煅用功异。生用善镇潜肝阳、清肝明

目,治阳亢头痛眩晕、肝火目赤肿痛;煅用能收湿敛疮,治湿疮、湿疹。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

1、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烦燥失眠。

2、肝热目赤,肝虚目昏。

3、湿疹,湿疮。

宜打碎先煎,收湿敛疮宜煅用,余皆宜生用。

刺蒺藜

蒺藜科蒺藜的干燥果实。

苦、辛,平。归肝经。

本品苦泄辛散,性平偏凉,专入肝经。既善平抑肝阳、疏泄肝郁,治阳

亢眩晕、肝郁胁痛;又善祛风明目、散风止痒,治风热目赤、风疹瘙痒。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

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肝气郁结之胸胁不舒、乳闭不通。

3、风热目赤翳障。

4、风疹瘙痒。

罗布麻

夹竹桃科罗布麻的干燥叶。

甘、苦,微寒。归肝经。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利,专入肝经。既平肝清热,治肝阳上亢;又降

压利水,治水肿及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

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3、水肿,小便不利。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牛科赛加羚羊的角。

咸,寒。归肝、心经。

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治肝阳、肝风及肝火

所致诸证;入心经,能清热解毒,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等证。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1、肝热急惊,癫痫抽搐。

2、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3、肝火炽盛之目赤头痛。

4、温热病之壮热神昏、谵语狂躁或抽搐。

宜另煎汁对服。磨汁或锉末服。

本品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等作用。

钩藤

茜草科钩藤等的干燥带钩茎枝。

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本品微寒清凉,质轻兼透,主入肝经,兼入心包。善平肝阳、息肝风、

清肝热,兼透散风热之邪。主治阳亢头晕目眩、肝热头痛头胀及惊痫抽搐,兼治风热

外感、头痛目赤及麻疹不透。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1、热盛动风,惊痫抽搐。

2、肝经有热之头胀头痛。

3、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本品有镇静、降血压、解除支气管、肠及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血小

板聚集等作用。

天麻

兰科天麻的干燥块茎。

甘,平。归肝经。

本品甘缓不峻,性平不偏,质润不燥,专归于肝。善息风止痉、平抑肝

阳,治肝阳、肝风诸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宜。能祛风通络,治痹痛肢麻与手足不遂。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湿,止痹痛。

1、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2、虚风内动,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3、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

本品有镇静、抗惊厥、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

聚集、镇痛、抗炎、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等作用。

全蝎

钳蝎科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辛,平。有毒。归肝经。

本品辛平,专入肝经,走窜搜剔,力强有毒。既善息风止痉,治惊痫抽

搐、破伤风及中风面瘫或半身不遂;又善攻毒散结,治疮毒瘰疬;还善通络止痛,治

头痛及风湿顽痹。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1、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而瘫,半身不遂。

3、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2null5g。研末吞服,每次0.6null1g。

蜈蚣

蜈蚣科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辛,温。有毒。归肝经。

本品辛温有毒,走窜搜剔,专入肝经,功同全蝎而药力更胜,并常与全

蝎相须为用,以增强药力。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1、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3、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1null3g。研末吞服,每次0.6null1g。

地龙

巨蚓科参环毛蚓、缟蚯蚓的新鲜或干燥体。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本品咸寒清泄,通利走窜。入肝经,能清热息风而止痉;入肺经,能清

肺泄热而平喘;走经络,能通络;入膀胱经,能利尿。

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1、高热神昏狂躁,急惊风,癫痫抽搐。

2、肺热喘哮。

3、痹痛肢麻(兼热者者尤宜),半身不遂。

4、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本品有镇静、抗惊厥、解热、平喘、降血压、延长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

白血栓形成时间等作用。

白僵蚕

蚕蛾科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

咸、辛,平。归肝、肺经。

本品咸辛,性平偏凉,入肝、肺经。既善息风止痉,且兼化痰,治肝风

或痰热之惊痫抽搐;又能祛风而止痛、止痒,治风热或肝热之头痛目赤、咽痛牙痛及

风疹瘙痒;还能解毒散结,治瘰疬痰核及疮肿丹毒。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止痒,解毒散结。

1、急慢惊风,癫痫,中风面瘫。

2、风热或肝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

3、风疹瘙痒。

4、瘰疬痰核,疗肿,丹毒。

散风热宜生用,余皆炒用。

开窍药

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本类药辛香行散,性善走窜,主入心经,功能通闭开窍、苏醒神志。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热陷心包或痰浊阻蔽所致的神昏谵语,以及惊痫、中

风等病出现的突然昏厥之证。

1、温开药:皆性温或热,寒闭证用之为宜,除麝香、苏合香及石颧蒲外

,还有蟾酥。

2、凉开药:皆性寒或凉,热闭证用之为宜,除冰片外,还有牛黄等。

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分,实者即闭证,治当开窍醒神;虚者即脱证,治当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闭证又有寒热之分,寒闭者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当选用温开

药,并配伍温里散寒药同用;热闭者面赤身热、苔黄脉数,当选用凉开药,并配伍清

热解毒药同用;若为神昏闭证又兼惊痫抽搐者,则须配息风止痉药等同用。

本类药只适用于神昏闭证,一般不用于神昏脱证;本类药为救急、冶标

之品,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以免耗泄元气;本类药大多辛香,易于挥发,故内服多

入丸散,仅个别能入煎剂。

麝香

鹿科林麝、马麝等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辛,温。归心、脾经。

本品辛香走窜,温通行散,入心、脾经,善开通窍闭。既为开窍醒神之

良药,治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又为活血通经、止痛之佳品,治瘀血诸证无论新久

皆可。此外,取其活血通经之功,还常用于疮肿、死胎及胞衣不下等。

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催产。

1、热病神昏,中风痰厥,中恶神昏。

2、疮疡肿毒,癥瘕,经闭,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3、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

0.03null0.1g,入丸散,不入煎剂。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与镇静的双重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

心肌耗氧、增强心脏收缩、抗炎、兴奋子宫、抗肿瘤、抗溃疡、抗菌,还有雄激素样

作用等。

冰片

龙脑香科龙脑香树脂加工品或其树干木屑经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习称

龙脑冰片;或由菊科艾纳香叶的升华物加工而成,习称艾片;现多用松节油、樟脑合

成,习称机制冰片。

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本品辛香走窜,微寒清泄,入心、脾、肺经,与麝香同功,为凉开之品

。内服善开窍醒神,为治神昏窍闭之要药;外用能清热止痛、消肿生肌,为治热毒肿

痛之良药。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热病神昏,中风痰厥,中恶神昏。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耳道流脓。

0.15null0.3g,入丸散,不入煎剂。

石菖蒲

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辛,温。归心、胃经。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走窜,归心、胃经。既善化痰湿、开窍闭,治痰湿

蒙闭心窍诸证,又能宁心神、和胃气,治心气亏虚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以及湿浊

中阻与噤口痢等证。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1、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癫痫,耳聋,耳鸣。

2、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

3、湿浊中阻之脘腹痞胀,噤口痢。

本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增智、解痉、抗心律失常、解除胃肠平滑

肌痉挛、促进消化液分泌、降血脂及抑制皮肤真菌等作用。

据古本草记载,本品根瘦节密一寸九节者良,故处方中每写九节菖蒲。

但现今所用九节菖蒲为毛茛科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性能功效与本品有别,不得相混



苏合香

金缕梅科苏合香树干渗出的树脂,经加工精制而成。

辛,温。归心、脾经。

本品芳香辛散,温通开郁,入心、脾经。既善辟秽开窍,治寒闭神昏;

又能温散止痛,治胸痹腹痛。

开窍辟秽,止痛。

1、寒闭神昏。

2、胸腹冷痛满闭。

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慎用。

安息香

安息香科安息香或越南安息香的干燥树脂。

辛、苦,平。归心、脾经。

本品辛香苦泄,性平不偏,入心、脾经。既通闭开窍、辟秽醒神,治闭

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治气滞血瘀之心腹诸痛皆可。

开窍辟秽,行气活血。

1、闭证神昏。

2、心腹疼痛。

3、产后血晕,痹痛日久。

补虚药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机能活动,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

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习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本类药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治各种虚证。补气和补阳类药大多

药性甘温,能振奋衰弱的机能,改善或消除机体衰弱之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症;补

血和补阴类药药性甘温或甘寒不一,能补充人体阴血之不足及体内被耗损的物质,改

善和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证候。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

1、气虚证:脾气虚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脱肛,以及肺气虚之少言懒

语、久咳虚喘、易出虚汗等。

2、阳虚证: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夜尿频多,以

及脾肾阳虚之泄泻、肺肾两虚之喘嗽等。

3、血虚证:心血虚或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

心慌心悸,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4、阴虚证:肺阴虚之干咳少痰、咽干喉燥,胃阴虚之口干舌燥、胃中嘈

杂、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心阴虚之心烦不眠,以及肝肾阴虚之腰膝酸痛、遗精滑精

、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眼目干涩等。

分类:

1、补气药:功主补气以增强脏腑机能活动,主治气虚诸证;

2、补阳药:功主温补人体之阳气,主治虚诸证;

3、补血药:功主养血,兼能滋阴,主治血虚、阴血亏虚等证;

4、补阴药:功主滋阴补液,兼能润燥,主治阴虚亏虚诸证。

气虚常致阳虚,而阳虚多兼气虚;血虚易致阴虚,阴虚多兼血虚。

本类药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而无虚证者,不宜应用;邪实而正气不

虚者,不宜乱用补虚药,以防“闭门留寇”;补气药多甘壅滞气,湿盛中满者忌用;补

阳药温燥而能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应用;补血与补阴药,大多药性滋腻,易伤

脾胃,湿阻中焦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人参

五加科人参的干燥根。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本品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药力强大,为补气强身之要药。既善

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

、益智心、治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1、气虚欲脱,脉微欲绝。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两

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两药相合,补肺

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3null9g,宜文火另煎,对入其他药汤内服用。益气救脱可用15null

30g。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本品有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抗休克、强心、抗心

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

功能、延缓衰老、调节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

以及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等作用。

党参

桔梗科党参的干燥根。

甘,平。归脾、肺经。

本品味甘性平,不燥不腻,入脾、肺经。补气之力逊于人参,多用于脾

肺气虚之轻症。又兼生津、养血,可治津亏、血虚等证。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1.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2.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3.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4.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本品有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

集,强心,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必善学习记忆,抗菌等作用。

黄芪

豆科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甘,微温。归脾、肺经。

本品甘温升补,入脾、肺经,主以扶正气,兼能除水邪。既善补中气、

升举清阳,又善补肺气、益卫固表,还能托疮毒、利水消肿。此外,通过补气又能生

血、摄血、生津、行滞,治血虚萎黄、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气津两伤之消渴、气虚

血滞之痹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1.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

2.自汗,盗汗。

3.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溃久不敛。

4.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5.气血又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黄芪配柴胡、升麻:黄芪甘温益气升阳,柴胡、升麻皆有升举阳气之功

。三药相合,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中气下陷诸证所常用。

补气升阳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本品有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强心,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及肾

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促进骨髓造血,调节糖代谢,抗病毒

,抗菌,保肝等作用。

白术

菊科白术的干燥根茎。

甘、苦,温。归脾、胃经。

本品甘温苦燥,入脾、胃经,主以温补扶正,兼能祛除水湿。功善补气

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胃气虚、脾虚水肿、痰饮、表虚自汗及胎动不

安。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1.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2.脾虚水肿,痰饮。

3.表虚自汗。

4.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

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燥湿利水宜生用。

山药

薯蓣科薯蓣的干燥根茎。

甘,平。归脾、肺、肾经。

本品甘平补虚,归脾、肺、肾经,药力虽平和,但兼涩敛之性。既能平

补气阴,为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佳品。又能滋阴益气而生津,为治肾阴虚及消渴所常

用。还能固精止带,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1.脾虚气弱之食少便溏或泄泻。

2.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喘咳。

3.肾阴虚证,消渴证。

4.肾虚遗精、尿频、带下。

健脾止泻宜炒用,补阴宜生用。

甘草

豆科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平。归脾、胃、肺、心经。

本品味甘性平,主入脾、肺,兼入胃、心。既能益气补中,又能缓急止

痛、缓和药性,还能祛痰止咳、解毒。生用兼清热,补气缓急当蜜炙。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1.心气虚的心动悸、脉结代。

2.脾虚乏力,食少便溏。

3.咳嗽气喘。

4.疮痈肿毒,食物或药物中毒。

5.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

6.调和诸药。

甘草配白芍:甘草味甘,功能补气缓急;白芍酸收,功能养血柔肝。两

药相合,缓急止痛力强,治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泻火解毒宜生用,补气缓急宜炙用。

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均忌同用。大剂量服用甘草,易引起浮肿

,故不宜大量久服。

本品能抗心律失常、抗消化性溃疡、解痉、镇咳祛痰、解毒、保肝、抗

炎、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并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

西洋参

五加科西洋参的干燥根。

苦、微甘,寒。归心、肺、肾经。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凉补,入心、肺、肾经,为寒补之品。既善补气养

阴,又善清火津,主治气阴两虚或阴虚津伤诸证,兼热者尤宜。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1.阴虚火旺之咳嗽痰血。

2.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

3.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

宜另煎对服。

刺五加

五加科刺五加的干燥根。

甘、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本品甘补辛散,苦泄温通。入脾经善补气健脾,入肾经善益肾强腰,入

心经善养心安神,走脉络善活血通络。

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

1.脾虚乏力,食欲不振,气虚浮肿。

2.肾虚休弱,腰膝酸软,小儿行迟。

3.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

4.胸痹心痛,痹痛日久,跌打肿痛。

大枣

鼠李科枣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温。归脾、胃经。

本品甘温,能补能缓,入脾、胃经。既补中益气,又养血安神,为气血

双补之品。与峻烈之品同用,能调和药性、健脾护胃。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脾虚乏力、乏力便溏。

2.血虚萎黄,血虚脏燥。

3.缓和峻烈药的药性。

太子参

石竹科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本品甘平微苦,入脾、肺经,补中略兼清泄。虽功似人参,亦能补气生

津,但药力却甚弱,多用于气津两伤之轻症,或兼热者更宜。

补气生津。

1.脾虚食少倦怠,气津两伤口渴。

2.肺虚咳嗽。

3.心悸、失眠、多汗。

白扁平

豆科扁豆的干燥种子。

甘,微温。归脾、胃经。

本品味甘微温,补而不腻,除湿不燥,入脾、胃经。既能健脾化湿,治

脾虚夹湿;又能化湿和中而消暑,治暑湿吐泻;还能解酒毒,治食物中毒等。

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1.脾虚夹湿之食少便溏或泄泻,妇女带不瞒。

2.暑湿吐泻。

3.食物中毒。

健脾化湿宜炒用,消暑解毒宜生用。

蜂蜜

蜜蜂科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在蜂巢中酿成的糖类物质。

甘,平。归脾、肺、大肠经。

本品甘平滑润,入脾、肺、大肠经。既善补中缓急,治脾胃虚弱、脘腹

疼痛;

又能润肺止咳,治肺虚咳嗽、燥咳;还能润肠、解毒,治肠燥便秘、疮

疡、烫伤。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

1.脾胃虚弱之食少倦怠、脘腹疼痛。

2.燥咳少痰,肺虚久咳。

3.肠燥便秘。

4.疮疡,烫伤。

本品甘润滑腻,易助湿带气,令人中满,故湿盛中满、痰多咳嗽及大便

稀溏者忌服。

鹿茸

鹿科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尚未骨化的密生茸毛的幼角。

甘、咸,温。归肝、肾经。

本品甘咸性温,入肝、肾经,药力峻猛,为血肉有情之品。既峻补元阳

、大补精血,又强筋健骨、调理冲任,还能通过温补而托疮毒。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1、肾阳不足之阳痿滑精,宫冷不孕。

2、精血虚亏之筋骨无力,小儿发育不良之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证。

3、妇女冲任虚寒、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过多。

4、阴疽内陷,疮疡久溃不敛。

1null3g,研细末,1日3次分服,或入丸散。

本品温热峻烈,故阴虚阳亢、实热、痰火内盛、血热出血及外感热病者

忌用。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伤阴动血。

本品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

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提高机体工作效率、延缓衰老等作用。

肉苁蓉

列当科肉苁蓉的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本品甘咸性温,质地柔润,药力较缓,且不燥热。入肾经能补肾阳、益

精血,入大肠经能润肠燥、缓通便。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1、肾虚阳痿、不孕、腰膝痿弱、筋骨无力。

2、精血不足,肠燥便秘。

淫羊藿

小檗科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等的干燥地上部分。

辛、甘,温。归肝、肾经。

本品辛甘温燥,入肝、肾经,作用较强。既能补肾阳而强筋骨,又能祛

风湿而蠲痹痛。其功力较强而灵验,故又名仙灵脾。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1、肾虚阳痿、不孕、尿频、筋骨痿软。

2、风寒湿痹或肢体麻木。

本品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性腺功能、抗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糖、

提高骨髓细胞的增殖率、延缓衰老、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杜仲

杜仲科杜仲的干燥树皮。

甘,温。归肝、肾经。

本品甘温,入肝、肾经,药力颇强。功善温补肝肾而强筋健骨、安胎,

既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此外,

还能降血压。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

2、肾虚阳痿、尿频。

3、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4、高血压病属肝肾亏虚者。

炒用疗效较生用为佳。

续断

川续断科川续断或续断的干燥根。

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甘温能补,苦辛行散,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入肝、肾经,既补肝

肾,又行血脉,还续筋骨,为内科补肝肾、妇科止崩漏、伤科疗折伤所常用。

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1、肝肾不足的腰痛脚弱、遗精。

2、肝肾亏虚的崩漏经多,胎漏下血,胎动欲坠。

3、跌仆损伤,金疮,痈疽肿痛。

治崩漏下血宜炒用。

补骨脂

豆科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苦、辛,温。归肾、脾经。

本品苦辛温燥,入肾、脾经,温补与涩纳并举。善补肾壮阳、固精缩尿

,兼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又名破故纸者,是取其正名谐音之所为。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1、肾阳不足的阳痿、腰膝冷痛。

2、肾虚不固的滑精、遗尿、尿频。

3、脾肾阳虚的泄泻。

4、肾虚作喘。

益智仁

姜科益智仁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温。归脾、肾经。

本品辛温香燥,入脾、肾经,为温补固涩之品。既善暖肾固精缩尿,治

肾虚遗精滑泄;又善温脾开胃摄唾,治脾寒泄泻腹痛或多涎唾。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1、肾气虚寒的遗精滑精、遗尿、夜尿频多。

2、脾寒泄泻,腹中冷痛,脾虚口多涎唾。

3null6g。

蛤蚧

壁虎科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咸,平。归肺、肾经。

本品味咸性平,入肺、肾经,药力平和。既善补肺、益肾,治肺虚咳嗽

与肾虚作喘;又能补肾阳、益精血,治肾阳不足及精血亏虚等证。

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1、肺虚咳嗽,肾虚喘促。

2、肾虚阳痿,精血亏虚。

6null9g。研末服,每次1null2g。浸酒每次1null2对。

菟丝子

旋花科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本品辛甘性平,质润涩敛,平补阴阳,并兼固涩。入肾经,善补阳益阴

、固精缩尿;入肝脾经,善养肝明目、补脾止泻。此外,通过补肝肾又能安固胎元,

通过调补阴阳还能生津止渴。

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1、肾虚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尿频、白带过多。

2、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

3、脾虚便溏或泄泻。

4、肾虚胎漏、胎动不安。

5、阴阳两虚的消渴。

巴戟天

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辛、甘,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甘温润补,辛温行散。入肝、肾经,既善补肾阳、益精血,又能祛

风湿、强筋骨,为治肾阳虚衰或兼风湿之要药。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1、肾虚阳痿、不孕、尿频。

2、肾虚兼风湿的腰膝疼痛或软弱无力。

锁阳

锁阳科锁阳的干燥肉质茎。

甘,温。归肝、肾、大肠经。

本品甘温质润,入肝、肾、大肠经。功似肉苁蓉,亦能补肾阳、益精血

、润肠燥。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1、肾虚阳痿、不孕、腰膝痿弱、筋骨无力。

2、肠燥便秘。

骨碎补

水龙骨科槲蕨的干燥根茎。

苦,温。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温通,补虚兼行散,入肝、肾经。既能补肾,治肾虚诸证;又

能活血疗伤,治跌打伤痛等。

补肾,活血,续伤。

1、肾虚之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2、跌仆闪挫,筋伤骨折。

冬虫夏草

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

复合体。

甘,平。归肾、肺经。

本品甘平补虚,入肺、肾经。既补肾助阳、益精起痿,又益肺养阴、止

血化痰,为治肺肾亏虚之要药。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1、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2、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肺阴不足的劳嗽痰血。

煎汤或与鸡、鸭、猪肉等炖服。

核桃仁

胡桃科胡桃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本品甘温补益,多脂润滑。入肾、肺经,善补肾益精而强健腰膝,能补

益肺肾而定喘止嗽。入大肠经,能润肠通便,治津亏肠燥便秘。

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1、肾虚腰痛脚弱。

2、肺肾两虚咳喘。

3、肠燥便秘。

定喘止咳宜连皮用,润肠通便宜去皮用。

紫河车

健康人的胎盘。

甘、咸,温。归肺、肝、肾经。

本品甘咸质滋,性温力缓,入肺、肝、肾经,为平补气血精阳之品。既

温肾助阳、补肺益气,又补精血、气血同调,善治肺肾亏虚、精血不足、气血两亏等

证。

温肾,补精,养血,益气。

1、肾虚精亏的不孕、阳痿、遗精、腰酸。

2、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产后少乳。

3、肺肾两虚的气喘咳嗽。

4、癫痫久发气血亏虚。

1null3g。研末装入胶囊吞服,或入丸散。

沙苑子

豆科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温。归肝、肾经。

本品温补固涩,不燥不烈,功似菟丝子而固涩力较强。入肾经,善补肾

固精而止遗。入肝经,善养肝血而明目。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

2、肝肾虚亏的目暗不明、头昏眼花。

仙茅

石蒜科仙茅的干燥根茎。

辛,热。有毒。归肾经。

本品辛而燥热,专入肾经,力强有毒。善温肾壮阳,治肾虚阳痿、精冷

。能去筋骨间寒湿,疗寒湿久痹。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1、肾虚阳痿,遗精,小便不禁。

2、肾虚筋骨冷痛,寒湿久痹。

狗脊

蚌壳蕨科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苦、甘,温。归肝、肾经。

本品甘苦性温,入肝、肾经,主以扶正,兼以祛邪。既能补肝肾、强腰

膝,又能祛风、散寒、除湿,善治肾虚或风寒湿所致的腰脊强痛、难以俯仰。此外,

取其温补并兼固摄之功,还治肾虚下元不固等证。

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1、肾虚腰痛脊强,足膝痿软。

2、小便不禁,白带过多。

海马

海龙科线纹海马等的干燥全体。

甘、咸,温。归肾、肝经。

本品甘咸,温补行散。入肾经,能补肾助阳,治肾阳亏虚诸证;入肝经

,能活血止痛、消肿散结,治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1、肾阳虚亏阳痿精少,尿频遗尿。

2、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研末服,每次1null1.5g。

当归

伞形科当归的干燥根。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本品甘温补润,辛温行散,主入肝、心,兼入脾经。功善补血活血、调

经止痛、润肠通便,并兼散寒,凡血虚血瘀有寒之证均宜,兼肠燥便秘者尤佳,既为

妇科调经之要药,又为内科补血之佳品,还为外、伤科消肿疗伤所常用。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1、血虚萎黄、头晕等。

2、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3、虚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

4、痈疽疮疡。

5、血虚肠燥便秘。

当归配黄芪:当归性温补血,黄芪微温补气,气旺则血生。两药相合,

益气生血力强,治血虚或气血双亏证每投。

一般生用,酒炒能增强活血作用。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和

血。

本品有抗贫血、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焦、抗血栓、抗心肌缺血

缺氧、扩张外周血管、降血压、兴奋或抑制子宫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血脂

、抗炎及保肝等作用。

熟地黄

玄参科地黄干燥根的炮制加工品。

甘,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味甘微温,质地黏润,入肝、肾经,滋补力强。功善养血滋阴、补

精益髓,主治血虚精亏或阴液不足所致诸证。唯能腻膈碍胃,脾胃不健者服之宜慎。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

2、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3、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

宜与健脾胃药如砂仁、陈皮同用。

本品质黏滋腻,易碍消化,故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

溏者忌服。

何首乌

蓼科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制用微温,甘补兼涩,不腻不燥,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

药。生用性平偏凉,苦多甘少,善行泄而补虚力弱,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1、精血不足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脚软、遗精、崩漏、带下。

2、疮肿,瘰疬。

3、体虚久疟。

4、肠燥便秘。

补益精血宜制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宜生用。

本品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

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衰老、保肝及抗菌等作用。

白芍

毛茛科芍药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本品苦酸微寒,入肝、脾经,既善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又能敛阴止汗

、平抑肝阳,主治阴血亏虚、肝急、阳亢诸证。兼治体虚多汗等证。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1、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2、阴虚盗汗,表虚自汗。

3、肝气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急作痛。

4、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养血调经多炒用,平肝敛阴多生用。反藜芦。

本品有调节免疫功能、镇静、镇痛、解痉、抑制血小板聚焦、扩张冠状

动脉、降血压、抗炎及保肝等作用。

阿胶

马科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

甘,平。归肺、肝、肾以。

本品甘平,入肺、肝、肾经,质黏滋润,为血肉有情之品。既善补血止

血,又善滋阴润燥。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1、血虚眩晕、心悸。

2、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3、阴虚燥咳或虚劳喘咳。

4、阴虚心烦、失眠。

用开水或黄酒化服,入汤剂应烊化冲服。止血宜蒲黄炒,润肺宜蛤蚧炒



龙眼肉

无患子科龙眼的假种皮。

甘,温。归心、脾经。

本品甘温,性不滋腻,能补心脾、益气血,为治心脾两虚或气血不足之

良药。

补心脾,益气血。

1、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2、气血不足证。

南沙参

桔梗科轮叶沙参和杏叶沙参等的新鲜或干燥根。新鲜者名鲜沙参。

甘,微寒。归肺、胃经。

本品味甘能补,微寒清凉,入肺、胃经,为凉补之品。主以清肺养阴、

益胃生津,兼以益气、祛痰,善治肺胃阴虚有热诸证,兼报虚或夹痰者尤宜。

清肺养阴,益气,祛痰。

1、肺热燥咳有痰,阴虚劳嗽咯血。

2、气阴两伤的舌干口渴。

鲜用清热养阴生津力较好。

反藜芦。

北沙参

伞形科珊瑚菜的干燥根。

甘,微寒。归肺、胃经。

本品味甘能补,微寒清凉,入肺、胃经,为凉补之品。善养阴清肺、益

胃生津,治肺胃阴虚有热诸证。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1、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咯血。

2、阴伤津亏的舌干口渴。

麦冬

百合科麦冬等的干燥块根。

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本品甘润苦泄,微宣清热,入肺、心、胃经,为滋养清润之品。既善养

阴生津而润肺益胃,又能清养心神而除烦安神,还兼滋润肠燥而通便。

1、肺热燥咳痰黏,阴虚劳嗽咯血。

2、胃阴虚的舌干口渴,内热消渴。

3、心阴虚、心火旺的心烦失眠。

4、肠燥便秘。

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石斛

兰科环草石斛及金钗石斛等的新鲜或干燥茎。

甘,微寒。归胃、肾经。

本品味甘滋养,微寒清凉,以清滋为用。入胃经,能养胃阴、生津液;

入肾经,能滋肾阴、清虚热。此外,通过滋阴清热,还能明目、强腰。鲜用药力较强



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

1、热病伤津或胃阴不足的舌干口燥,内热消渴。

2、阴虚虚热不退。

3、肾虚视物不清、腰膝软弱。

黄精

百合科黄精及同属若干种植物的干燥根茎。

甘,平。归脾、肺、肾经。

本品甘平质润,作用缓和,入脾、肺、肾经,为平补气阴之品。既能滋

阴润肺,又能补肾益精,还能补脾益气,为滋补良药。

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1、肺虚燥咳,劳嗽久咳。

2、肾虚精亏的腰酸、头晕、乏力。

3、气虚倦怠乏力,阴虚口干便燥。

4、气阴两虚的消渴。

枸杞子

茄科宁夏枸杞和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平。归肝、肾、肺经。

本品甘平质润,归肝、肾、肺经。善滋补肝肾而明目,治肝肾阴虚、视

力减退;能滋润肺阴而止咳,治阴虚咳嗽。

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1、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

2、消渴。

3、阴虚咳嗽。

本品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

脂、护肝、降血糖及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龟甲

龟科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甘、咸,寒。归肝、肾、心经。

本品甘寒质重,标本兼治,入肝、肾、心经,为滋阴养血镇潜止血之品

。既善滋肾阴、清虚热,又善补肝肾、潜肝阳,还善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凉血止血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凉血止血。

1、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热病伤阴之虚风内动。

2、阴虚发热。

3、肾虚腰膝痿弱、筋骨不健、小儿囟门不合。

4、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

5、血热崩漏、月经过多。

宜打碎先煎。

据古籍记载,能软坚祛瘀治难产,故孕妇慎用。

鳖甲

鳖科鳖的背甲。

咸,寒。归肝、肾经。

本品咸寒质重,入肝、肾经,为滋阴镇潜软坚之品。既善滋肾阴、清虚

热,又能镇潜肝阳、软坚散结,治阴虚阳亢、虚风内动、阴虚发热、久疟疟母及癥瘕

等。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1、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热病伤阴之虚风内动。

2、阴虚发热。

3、久疟疟母,癥瘕。

滋阴潜阳宜生用,软坚散结宜醋炙用。

天冬

百合科天门冬的干燥块根。

甘、苦,寒。归肺、肾经。

本品甘润苦降,性寒清泄,入肺、肾经,为清滋滑润之品。既善润肺止

咳、清肺降火,又能滋肾养血、生津止渴,还能清润肠燥而通便。

清肺降火,滋阴润燥,润肠通便。

1、肺热燥咳,劳嗽咯血。

2、热病伤阴的舌干口燥,阴虚消渴。

3、肠燥便秘。

玉竹

百合科玉竹的干燥根茎。

甘,平。归肺、胃经。

本品甘平,柔润多液。入肺经,能滋肺阴而润肺止咳;入胃经,能养胃

阴而生津止渴。其古名葳蕤,且不滋腻恋邪,与解表药同用,可收滋阴解表之功。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

1、肺燥咳嗽,阴虚劳嗽,阴虚外感。

2、胃阴耗伤的舌干口燥,消渴。

百合

百合科百合和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甘,微寒。归肺,心经。

本品甘而滋养,微寒清凉。入肺经,能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治虚咳劳

嗽;入心经,能清心除烦、安神定志,治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及精神恍惚。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肺虚久咳,劳嗽咯血。

2、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桑椹

桑科桑的新鲜或干燥成熟果穗。

甘,寒。归心、肝、肾经。

本品甘寒,质润滑利,入心、肝、肾经。善滋补阴血,治阴血亏虚诸证

;能养胃生津,治津伤口渴与消渴;兼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1、阴虚血亏的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

2、津伤口渴,消渴。

3、肠燥便秘。

墨旱莲

菊科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酸,寒。归肝、肾经。

本品甘酸滋补,性寒清泄,为寒补之品。入肝、肾经,能滋补肝肾之阴

,治肝肾阴虚证。入血分,能清热凉血止血,治阴虚血热之诸出血证。

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1、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2、阴虚血热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女贞子

木犀科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苦,凉。归肝、肾经。

本品甘苦性凉,入肝肾经,补而不腻,为凉补之品。功善滋补肝肾之阴

,并以此而清虚热、明目。

1、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2、阴虚发热。

3、肝肾虚亏的视力减退。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亦称收敛药或固涩药。

本类药味多酸涩,主入肺、脾、肾、大肠经,虽能收涩固脱,但药性寒

温不一,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收敛止血等作用



本类药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之证。

五味子

木兰科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酸,温。归肺、肾、心经。

本品味酸收涩,性温质润,入肺、肾、心经,为敛、补兼备之品。上能

敛肺止咳,下能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安神,外能收敛止汗,并具滋肾之功。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1.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喘。

2.津伤口渴,消喝。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4.肾虚遗精、滑精。

5.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

6.虚烦多梦,失眠多梦。

本品有镇咳、祛痰、镇静、保肝、扩张血管、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调节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衰老等作用。

乌梅

蔷薇科梅的干燥的近成熟果实。

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本品味酸涩敛,性平不偏,上能敛肺气以止咳,下能涩大肠以止泻,入

血分能收敛以止血。又因酸味独重,还善安蛔、生津。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虚热消渴。

4.蛔厥腹痛。

5.崩漏,便血。

止泻止血宜炒炭,生津安蛔当生用。

椿皮

苦木科臭椿的干燥根皮或树皮。

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本品苦寒燥泄,味涩收敛,既走气分,又入血分,为燥泄与涩敛兼能之

品。既善清热燥湿、涩肠而止泻、止带,又能凉血敛而止血,并兼杀虫。

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1.久泻,久痢,湿热泻痢,便血。

2.崩漏,赤白带下。

3.蛔虫病,疮癣作痒。

赤石脂

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甘、酸、涩,温。归大肠、胃经。

本品酸涩质重,主入大肠经,功专收敛,最善固涩下焦滑脱。内服能涩

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能收湿敛疮、生肌。

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1.泻痢不止,便血脱肛。

2.崩漏,赤白带下。

3.湿疮流水,溃疡不敛,外伤出血。

莲子

睡莲科莲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本品甘涩性平,入脾、肾、心经,补虚与固涩兼具,为药食两用之品。

既善补心脾肾之虚,又能涩肠、固精、止带及安神。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1.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2.肾虚遗精、滑精。

3.心肾不交的虚烦、惊悸失眠。

山茱萸

山茱萸科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酸,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酸涩微温,入肝、肾经,既善温补肝肾,又善收敛固涩,为温补固

涩之品。或云其既补肾阳,又补肾精,为阴阳并补之品。主治肝肾亏虚、肾虚、虚汗

不止及崩漏经多诸证。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1.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

2.肾虚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

3.妇女崩漏及月经过多。

本品有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升高白细胞、抗菌等作用。

桑螵蛸

螳螂科大刀螂和小刀螂等的干燥卵鞘。

甘、咸,平。归肝、肾经。

本品甘咸性平,入肝、肾经,重在补肾阳、固涩下焦,为治肾阳亏虚、

精滑不固所常用。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1.肾阳亏虚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

2.阳痿不育。

乌贼骨

乌鲗科曼氏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贝壳。

咸、涩,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咸入血,涩固脱,性微温,入肝肾经。功长收涩,尤善止血止带,

治崩漏带下效佳,堪称妇科之良药。此外,内服又善制酸止痛,外用又能收湿敛疮。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

2.肾虚遗精,赤白带下。

3.胃痛吐酸。

4.湿疮湿疹,溃疡多脓。

诃子

使君子科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酸、涩、苦,平。归肺、大肠经。

本品苦降酸涩,平而偏凉,入肺与大肠经,煨用与生用功别。煨用善涩

肠止泻,兼下气消胀,主治久泻、久痢、脱肛。生用既能敛肺气、止咳逆,又能下气

降火、利咽开音,主治久咳、失音,无论肺虚或兼热者均宜。

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1.久泻,久痢,脱肛。

2.肺虚久咳或久咳失音。

敛肺清火开音宜生用,涩肠止泻宜煨用。

本品收涩,故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肉豆寇

肉豆寇科肉豆寇的干燥成熟种仁。

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本品辛行温涩,入脾、胃、大肠经。既善温中涩肠,治阳虚久泻;又能

温中行气,治虚寒气滞,实为标本兼顾之品。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1.久泻不止。

2.虚寒气滞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入丸散剂每次1.5null3g。温中止泻宜煨用。

本品温中固涩,故湿热泻痢者忌服。

芡实

睡莲科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涩,平。归脾、肾经。

本品甘补涩敛,入脾、肾经,药力平和。能补脾兼祛湿,益肾兼固精,

有补而不腻、涩而不留湿之长,主治脾虚久泻及肾虚下元不固诸证。

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1.脾虚久泻不止。

2.肾虚遗精,小便不禁,白带过多。

覆盆子

蔷薇科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甘、酸,微温。归肝、肾经。

本品酸收甘补,微温滋润,归肝肾经。既收敛固涩,又滋养肝肾,且又

略兼助阳,为涩敛兼补阴阳之品。

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1.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肾虚阳痿。

3.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

本品性温固涩,故肾虚有火之小便短涩者忌服。

浮小麦

禾本科小麦的干燥未成熟颖果。

甘,凉。归心经。

本品甘能益气,凉能除热,又能止汗,专入心经。既治阳虚自汗、阴虚

盗汗,又疗骨蒸劳热,尤为汗出不止多用。

益气,除热止汗。

1.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2.骨蒸劳热。

金樱子

蔷薇科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酸、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本品酸涩性平,功专固涩下焦,善治下焦滑脱不禁诸证。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1.遗精滑精,尿频遗尿。

2.久泻久痢。

3.崩漏带下,子宫脱垂。

本品功专收敛,凡有实火、实邪者不宜用。

五倍子

漆树科盐肤木或同属植物青麸杨等叶上寄生的虫瘿。

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本品酸涩收敛,寒可清降,既入肺、肾,又入大肠。善敛肺、涩肠、敛

汗、固精、止血、敛疮、兼降火,适用于多种滑脱之证,兼热者尤宜。

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遗精滑精。

3.自汗盗汗,崩漏。

4.疮肿,湿疮。

麻黄根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平。归肺经。

本品甘平,唯入肺经。功专收敛止汗,治自汗、盗汗,既可内服,亦可

研粉外扑。

收敛止汗。

自汗、盗汗。

罂粟壳

罂粟科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

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

本品酸涩收敛,性平不偏,既入肺肾,又入大肠。善敛肺而止咳,能涩

肠而止泻,且止痛力强。然有毒易成瘾,故内服宜谨慎。

敛肺,涩肠,止痛。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心腹筋骨诸痛。

止咳宜蜜炙用,止泻、止痛宜醋炒用。

石榴皮

石榴科石榴的干燥果皮。

酸、涩,温。归胃、大肠经。

本品酸涩收敛,性温有毒,入胃大肠经。善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能

杀虫,冶虫积腹痛。

涩肠止泻,杀虫。

1.久泻久痢。

2.虫积腹痛。

含石榴皮碱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泻痢初期者忌服。

涌吐药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

本类药味苦性寒,药势升浮上涌,功能涌吐毒物、宿食及痰涎。

本类药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不化,沿未入

肠,脘部胀痛;或痰涎壅盛,阻碍呼吸,以及癫痫发狂等证。

常山

虎耳草科黄常山的干燥根。

苦、辛,寒。有毒。归肺、心、肝经。

本品苦泄辛开,寒凉有毒,入肺、心、肝经,升散涌泄力猛。善涌吐痰

饮,为治胸中痰饮所常用。能攻毒行痰而截疟,为治疟疾寒热之要药。

涌吐痰饮,截疟。

1.胸中痰饮。

2.疟疾。

5null9g。涌吐宜生用,截疟宜酒炒用。

瓜蒂

葫芦科甜瓜的干燥果蒂。

苦,寒。有毒。归胃经。

本品苦泄寒清,力猛有毒。既能涌吐,又能清热,且内服、外用皆宜。

内服可涌吐热痰宿食,外用吹鼻能引去湿热。

内服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1.热痰,宿食。

2.湿热黄疸,湿家头痛。

2null5g,入丸散0.3null

1g。服后含咽砂糖能增药力。外用小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药。

若呕吐不止,用麝香0.01null0.015g,开水冲服可解。

杀虫燥湿止痒药

凡以攻毒杀虫、燥湿止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杀虫燥湿止痒药。

本类药寒温不一,大多有毒,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具有攻毒杀虫、

燥湿止痒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截疟、壮阳等作用。

本类药适用于疥癣、湿疹、痈肿疮毒、麻风、梅毒及毒蛇咬伤等,部分

药物兼治疟疾、肾阳虚弱等证。

雄黄

二硫化二砷。

辛、苦,温。有毒。归心、肝、胃经。

本品辛苦温燥,以毒攻毒,多作外用,少作内服。能解毒杀虫、燥湿去

痰、截疟定惊,既治疮痈肿毒及疥癣,又治哮喘、疟疾及惊痫。

解毒,杀虫,燥湿去痰,截疟定惊。

1.痈疽疔疮,疥癣,虫蛇咬伤。

2.虫积腹痛。

3.哮喘,疟疾,惊痫。

内服0.05null0.1g,入丸散。

煅后生成三氧化二砷而使其毒性剧增,故入药忌火煅。

硫黄

天然硫黄矿的提炼加工品。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本品酸温有毒,入肾与大肠经。外用善杀虫止痒,治疥癣湿疹瘙痒;内

服能壮阳通便,治肾阳不足诸证。

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

1.疥癣,湿疹,皮肤瘙痒。

2.肾阳不足的阳痿、小便频数,以及肾虚喘促。

3.虚冷便秘。

轻粉

水银、明矾、食盐等以升华法制成的氧化亚汞结晶性粉末。

辛,寒。有毒。归肾、大肠经。

本品辛寒,燥烈有毒,入肾与大肠经。外用善攻毒杀虫,治疥癣梅毒;

内服能通利二便,治消肿鼓胀。

外用攻毒杀虫,内服利水通便。

1.疥癣,梅毒,疮疡溃烂。

2.水肿鼓胀兼二便不利。

服后要及时漱口,以免口腔糜烂。

明矾

明矾石的加工提炼品,主含含水硫酸铝钾。煅后名枯矾。

酸,寒。归肺、肝、脾、胃、大肠经。

本品酸涩收敛,性寒清泄,药力较强,应用广泛。外用解毒杀虫、燥湿

止痒,内服止血止泻、清热消痰。此外,还能祛湿热而退黄疸。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

1.疮疡,疥癣,湿疹瘙痒。

2.吐衄下血,泻痢不止。

3.风痰痫病,痰热癫狂。

4.湿热黄疸。

蛇床子

伞形科蛇床的干燥果实。

辛、苦,温。归肾经。

本品辛苦温燥,专入肾经,主以祛邪,兼以扶正。既善燥湿杀虫、散寒

祛风,治阴部湿痒、湿疹、湿疮、疥癣、湿浊带下及湿痹腰痛,又能肾壮阳,治肾虚

阳痿、宫冷不孕。

燥湿杀虫,散寒祛风,温肾壮阳。

1.阴部湿痒,湿疹,湿疮,疥癣。

2.寒湿带下,湿痹腰痛。

3.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铅丹

经加工炼制成的纯铅氧化物。

辛,微寒。有毒。归心,肝经。

本品辛而微寒,质重坠镇,有毒力强,入心、肝经。外用善拔毒收湿而

止痒、生肌敛疮。内服虽能坠痰镇惊、攻毒截疟,但因毒大,现较少用。

外用拔毒止痒,敛疮生肌;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

1.疮疡溃烂,黄水湿疮。

2.惊痫癫狂。

3.疟疾。

土荆皮

松科金钱松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

辛,温。有毒。归肺、脾经。

本品辛温有毒,专供外用,不作内服。能杀虫止痒,为治癣痒之要药。

杀虫止痒。

体癣,手足癣,头癣等。

拔毒消肿敛疮药

凡以拔毒化腐、消肿敛疮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拔毒消肿敛疮药。

本类药寒温不一,大多有毒,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主要具有拔毒化

腐、消肿敛疮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止痛、开窍、破血等作用。

本类药适用于痈疽疮疖肿痛或脓成不溃、腐肉不尽或久溃不敛等证。部

分药物兼治各种疼痛、痧胀吐泻昏厥、经闭、癥瘕、痹痛拘挛等。

斑蝥

芫青科南方大斑蝥等的干燥体。

辛,寒。有毒。归肝、胃、肾经。

本品辛寒散泄,毒剧力猛,作用强烈,入肝、胃、肾经。外用善攻毒发

泡蚀疮,内服善攻毒破血散结。

攻毒蚀疮,破血散结。

1.痈疽,顽癣,瘰疬,狂犬咬伤。

2.血瘀经闭,癥瘕。

内服0.03null0.06g,入丸散。

本品外涂皮肤,即能发赤起泡,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故只宜小面积

暂用。

蟾酥

蟾蜍科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甘、辛,温。有毒。归心经。

本品甘辛温通,辛香走窜,毒大力强,专入心经。外用善解毒消肿、止

痛;内服除善止痛外,又善辟秽开窍而醒神。

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1.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龋齿作痛。

2.痧胀腹痛吐泻、昏厥。

内服0.015null0.03g,入丸散。

本品毒大,发泡腐蚀性强,故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服。

本品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镇痛、强心、升压、中枢性呼吸兴奋、抗

肿瘤、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

马钱子

马钱科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苦,寒。有毒。归肝、脾经。

本品苦泄性寒,毒大力强。入肝、脾经,功善消肿定痛、通络散结,主

治痈肿跌打、顽痹、拘挛,外用内服均可。

消肿定痛,通络散结。

1.痈疽肿痛,跌打伤痛。

2.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外用适量,研末或吹喉。内服0.3null0.9g,入丸散。

本品有毒,服用过量可致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则昏迷,故内

服应严格炮制,不可过量。孕妇忌服。

本品有抑菌、兴奋中枢神经、祛痰、镇咳等作用。

升药

水银、火硝、明矾各等分混合升华面晟,主含氧化汞。

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

本品辛热,毒力大猛,虽入肺、脾经,但多作外用。功善拔毒去腐,为

治疮疡溃烂、腐肉不去之要药。

拔毒去腐。

1.痈疽溃后,脓出不畅。

2.痈疽溃烂,腐肉不去,新肉难生。

多与煅石膏研末同用,不用纯品。

本品不作内服,其拔毒去腐力强,故不宜长期或大面积涂敷,腐肉已去

或脓水已净者忌用。

炉甘石

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石,主含碳酸锌。

甘,平。归肝、肾经。

本品甘平无毒,入肝、胃经,极少内服,多供外用。能明目退翳,为眼

科要药;能生肌敛疮、收湿止痒,为外科常用。

明目退翳,收湿生肌。

1.目赤翳,烂弦风眼。

2.疮疡溃烂不敛,湿疹湿疮。

儿茶

豆科儿茶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苦、涩,凉。归肺经。

本品味涩收敛,苦凉清热,专入肺经,外用与内服均宜。

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清肺化痰,生津止泻。

1.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牙疳口疮,下疳。

2.多种出血。

3.肺热咳嗽。

4.暑热伤津口渴,湿热泻痢。

包煎。

砒石

三氧化二砷。

辛,大热。有大毒。归肺、肝经。

本品味辛大热,毒剧力猛,虽入肺、肝经,但多作外用。外用善蚀疮去

腐,治疮疡腐肉不脱及疥癣瘰疬;内服善劫痰平喘、截疟,治寒痰喘哮及疟疾。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

1.疮疡腐肉不脱,疥癣,瘰疬,牙疳。

2.寒痰哮喘。

3.疟疾。

内服每次0.002null0.004g,入丸散。

内服不能浸酒。孕妇忌用。

硼砂

硼砂矿石的精制结晶体。

甘、咸,凉,入肺、胃经。

本品甘咸性凉,入肺、胃经。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防腐,治喉肿、口

疮、目疾。内服能清肺热、化稠痰,治肺热痰黄、咳吐不利。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1.咽喉肿痛,口生疮,目赤翳障。

2.肺热痰咳。

外用适量。内服每次1null3g,入丸散。

大蒜

百合科大蒜的鳞茎。

辛,温。归脾、胃、肺经。

本品味辛温,入脾、胃、肺经,为药食两用之品。外用或内服,均能解

毒、消肿、杀虫。可单味应用,亦可与他药配合同用。还可预防流感,温暖脾胃,增

进食欲。

消肿,解毒,杀虫。

1.疮痈,疥癣。

2.肺痨,顿咳。

3.痢疾,泄泻。

4.钩虫病,晓虫病。

此外,还可用于食鱼蟹中毒、防治流感等。

本品外敷能引赤发泡,故不可久敷。

猫爪草

毛茛科小毛茛的干燥块根。

甘、辛,温。归肝、肺经。

本品甘辛性温,入肝、肺经。善散结消肿,治瘰疬结核。既可内服,亦

可外用。若内外并用,则奏效更捷。

散结消肿。

瘰疬消肿。1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