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7课时 解决问题(4)
2017-08-31 | 阅:  转:  |  分享 
  
R·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解决问题(4)【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2.理
解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完成这个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3.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学习重点】【学
习难点】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特征及解法。理解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与单位“1”的关系,理解工作效率的求法。一、复习导入1.以
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那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
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二、探索新知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阅读与理解知道了两个队单独修
完需要的时间,要求的是工作总量。可是这条路有多长呢?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个问题,需要知道
哪些信息?这条路的长度“工作总量”;两队1天各修的长度“工作效率”分析与解答我们需要的这两个信息题目中都没有给,能不能先假
设出这条路的长度,再计算呢?可以怎样假设?我假设这条道路长18km。我假设这条道路长30km。根据假设的这条路的长度,请你列
式计算。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二队每天修多少千米?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二
队每天修多少千米?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我们假设这条路的长度都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这条
路的长度可以看做是“1”吗?答:两队合做需天不管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多少,答案都是相同的,把这条路的长度
假设成是单位“1”,在计算时是比较简便的。回顾与反思训练与深化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答:两辆车一起运,2
次能运完这批货物。三、巩固提高1.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两人合作
,几天能挖完?答:两人合作,12天能挖完。2.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6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答:
两队合修天完成。四、课堂小结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五
、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六、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节内容的过程中,弄清应用题
中的数量关系是基本,教师在教学新课前通过一系列习题的练习,对新课中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整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教学
新课时通过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
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而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单位“1”问题上主要采取教师讲解的方式。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
关系,而且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R·六年级数学上册
献花(0)
+1
(本文系gjl1339934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