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艺坛精英——秦英豪
2017-09-07 | 阅:  转:  |  分享 
  
【艺坛精英】艺术名家重点推荐——秦英豪秦英豪,字少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创作课程导师(主讲教师)、大骞世界国画
院导师。中国书画创作院副院长兼花鸟画艺委会主任。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花鸟画高研班导师。2006年
作品《秋韵》入展《黎昌第四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展》。2007年作品《荷露》获《全国少数民族中国画展》优秀奖。2007年作品《晨风》
入展《全国小幅重彩工笔画大展》。2009年作品《晴秋》获《河南省中国画展》银奖。2010年作品《寒塘栖羽》入选《第十六届亚运会全
国中国画展》。2011年作品《春山鸣涧》参展《共迎中国建党90周年共谱中华盛世文化情》邀请展。2014年作品《烟汀鸣禽》入选《美
丽宁夏中国画油画展》。2015年作品《荒漠传奇》入选《翰墨齐鲁中国画展》。2015年作品《秋日暖阳》入选《水墨彭城全国写意画展》。
2015年作品《万象心源》荣获《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2015年作品《烟汀掩翠》入选《美丽新丝路全国中国画油画展》。201
5年作品《东篱墨痕》入选《南田风韵全国花鸟画展》。2016年作品《寒烟笼禽》获荣宝斋2016全国中国画双年展优秀奖。2016年作品
(寒烟笼禽)获万年浦江全国花鸟画展优秀奖。2016年作品玉树寒烟入选翰墨青州全国花鸟画展。创作年代17年《寒烟笼禽》180cmx9
7cm借古开今写情怀——秦少甫的绘画艺术张夫也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心灵的写照,这一点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尤
为凸显。自古以来,中国造型艺术内所体现的“神意”和“诗性”,已成为民族传统中深层结构的质。在绘画艺术中强调神韵,“神”寓于物,“
意”物不分,借物通“神”,达胸中之“意”,提倡书写心情,追求“象外之致”,“韵外之味”。因而,中国绘画上乘的作品首先要有思想内
涵,人文情怀以及对美学思想的独立认知,这已成为衡量作品质量和审美高度的标尺。笔墨语言是表达艺术家美学思想的媒介,艺术家对美的认知,
对生活的解读,以及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情怀,都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何运用笔墨语言进行转换,并且完美地诠释艺术家的思想与审
美,都基于画家对传统笔墨技法的学习和对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所以,真正的中国画用笔要有书写韵味,彰显力度和节奏感,并充满辩证规律,其
笔法的顿挫、提按、快慢,其墨色的干湿、浓淡等要素,都要蕴含其中,体现一种对物象感知和笔墨运作规律的解析和文化素养的积蓄。综观少甫花
鸟画作品,有三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作品格调清雅。中国绘画向来讲究意境与格调,而构成意境的必要条件是生动的气韵。“气韵”一词来
自谢赫《画品》,认为绘画的第一要素便为“气韵生动是也。”画作必须是充满气韵和精神的,切忌死板,应有生命和灵魂。中国画的“气”加上
“韵”,实质上就是一幅画的生命状态。画有生气、有节奏、有韵律感,便有了气韵。在此前提下,要看画作背后的蕴藏是否深远,有深远的意味便
有了意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宛如诗一样,画外须有不尽之意。我想,少甫对此深有感悟,所作芭蕉、向日葵、杂树都是极富意境与格调的作
品。创作年代17年《蕉窗鸣禽》180cmx97cm其次是少甫对生活的认知深刻。我想,一个艺术家对生活的认知程度,决定其作品的生活
性与自然性。毫无疑问,师法自然是对认识生活最好的诠释。宋代范中立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写生首先要求画家
必须博物穷理,积累涵养,而后反求于己,才能脱然贯通。可以看出,少甫的作品源于生活,以自然为师,野逸之气溢于画面。可用“活”、“脱”
两字概之: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一一生动。脱者,笔笔醒透,则画与纸绢离,非笔墨跳脱之谓。跳脱仍是活意。花如欲语,禽如欲飞
,石必歧,树必挺。观者但见花鸟树石而不见纸绢,斯真脱矣,斯真画矣。创作年代17年《蕉窗过烟》180cmx180cm再者是少甫笔墨表
现语言独特。笔墨是中国画语言系统的主干,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凌驾于其他语言和整个艺术形式之上。在中国画中,笔墨不仅是构
造画面形象的最基本元素,也是蕴藉与传达绘画意蕴的媒介。中国绘画强调刚柔虚实,明暗枯润,色墨方圆,向背浓淡……其中不乏玄学的“阴阳
”观念。对此,少甫心有灵犀。笔墨语言的个性化符号的形成,是基于少甫对传统笔墨的继承与深入的研究,同时,在生活中认识物象,提炼、概括
物象的特性。这种笔墨语言的个性化符号是在画家长期的写生与笔墨转换中逐渐形成的。个性化笔墨符号体现了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和智慧,并标志了
艺术画家对传统笔墨研究与继承的高度。创作年代17年《溪谷清音》180cmx180cm少甫虽为新锐艺术家,但对传统的国粹艺术始终情
有独钟,并视之如命。其画作构图新颖,设色雅致,气韵生动,意境深邃……既有传统功力,又具现代审美要素,既显冷峻雄奇之气,又富灵秀巧致之韵,可谓在传统绘画“借古开今”方面,着实做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值得赞许。是为序。丁酉盛夏蝉鸣声中于北京清华园创作年代17年《郁树寒烟》180cmx97cm
献花(0)
+1
(本文系传承经典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