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爻辞、彖传、大象传和小象传的关系初稿2015.2卦辞是周文王所作,综述一卦的大义,文辞非常简单。爻辞为文王的四子周公所系,详细描述 六爻的哲理。彖传大象传和小象传是孔子所编撰,孔子比文王周公晚出五百多年,但孔子深得周易真谛,所述的彖传和象传严格按照周易本经的寓意 ,风格相近严丝合缝。“彖”读作(tuan),上面“头”下面“豕”,本义是宰猪,引申为动物解剖,孔圣人的《彖辞》一般是从内卦到外卦 ,从下卦到上卦,从开始到结束,从内因到外果,一层层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情况,就像现在所说的“可行性报告 ”,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彖传一般强调困难消极因素多。“象”与古代图腾文化有关,西周时期,在中原一带大象很少见,韩非曰“人希见 生象,而案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西周时期南方尚有大象,就如楚国帛书《系辞传》中把“象”称作“马”,是由于当时 楚国马很少见,犹如中原象很少见。周易中的“观象”或“观马”,代表抽象思维,周易中的“大象传”是由观想大象引申而来。“大象传”,一 般是从上卦到下卦,从现象到原因,从外卦到内卦来解释卦辞。依例都是先说明上下卦的组合,再指出它对人们的启发,先说已呈现在外的存在的现 象,再启迪君子该如何应对、如何行动。彖传如“可行性计划”,一般都如实地逐步剖析事情的客观“象”指的就是大象,华夏先民主要居住在中原 地带,很少看到大象这个庞然大物,就把事物的外在现象称作“象”。孔圣人的《大象传》是从相反的角度来注释卦辞,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从已经形成的的现象和结果,来看走过的路,就像“事后总结”,保留其正确的行为和措施,给君子以忠告。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 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小象传”是相对于“大象传”而说的,大象传注释文王的卦辞,小象传逐条注释周公的爻辞。张武忠201 5.2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