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麻黄升麻汤
2017-09-14 | 阅:  转:  |  分享 
  
麻黄升麻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当归3.5克知母2.5克黄芩2.5克萎蕤(一作菖蒲)3克芍药2克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干姜2克

【用法】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麻黄升麻汤证

【原文】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脉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脉[1]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357)

【词解】

[1]下部脉:指尺脉。此与寸口脉相对而言。另有一说,认为下部脉指趺阳脉或太溪脉,因为从人体上中下三部脉而言,则太溪、趺阳脉为下部脉。

【提要】上热下寒,正虚阳郁的证治。

【分析】伤寒多日,邪气当传里,若表邪尚未尽解者,仍当先解其表;若表解里未和者,则再攻其里。如果违背先表后里原则而径用攻下,其病不仅不除,反致正气损伤,引邪内陷,形成正虚邪陷,阳郁不伸,上热下寒之证。因邪热内陷胸中,阳气郁而不伸,故寸脉沉而迟;郁阳不达四末,故手足厥冷。因热甚于上,灼伤津液,故咽喉不利;热伤肺络,气血腐败,故唾脓血。大下损伤脾胃,脾虚则寒甚于下,故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此属正虚邪陷,阳郁不伸,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证。因证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正如尤在泾所说:“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为难治”。尽管如此,然其病机关键在于邪陷阳郁、上热下寒,故用发越郁阳,清上温下的麻黄升麻汤以治之。

歌曰:麻黄升麻提阳方

苓桂术甘膏干姜

天冬芍一归升五

芩知萎三麻十良

曹颖甫解:厥阴伤寒,原有表寒里热当下之证,所谓厥应下之者是也。若大下之后,热除脉和,则其病当愈。若夫寒湿因大下而陷,阳气不达,手太阴动脉沉迟,至于手足厥冷。寒湿在下,血分之热度亦低,甚至下部趺阳太冲脉不至,寒湿甚矣。然全系寒湿而不见他证,其病犹易治也。乃按其病情,亦既水寒血败,又因肝脏阴虚而胆火上逆,胃底胆汁生燥,上冲肺部,以至咽喉不利而唾脓血。加以在下寒湿为病而泄利不止,是为上热下寒。此时欲清上热,则增下寒;欲温下寒,则增上热,故曰难治。麻黄升麻汤,君麻黄、升麻以升提下陷之寒湿而外散之,所以止下利也;当归以补血;黄芩以清胆火;知母、石膏以清胃热,所以止吐脓血也;葳蕤、天冬以润肺,所以利咽喉不利也;白术、干姜、芍药、桂枝、茯苓、甘草,所以解水分之寒湿,增营分之热度,而通利血脉也。但令水寒去而营热增,手足之厥冷自解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去节)75克升麻38克黄芩芍药甘草(生)石膏(煅)茯苓各30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热,汗下不解,血随气壅,鼻衄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微汗解。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2分,桂枝1分,杏仁1分,吴茱萸1分,草豆蔻1分,厚朴1分,曲末1分,羌活1分,柴胡根5分,白茯苓1分,白术5分,青皮5分,升麻根1分,苍术1分,泽泻1分,猪苓1分,陈皮1分,黄连5分,黄柏1分。

功能主治小儿面色痿黄,腹胀食不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服。正月、四月,小儿服之神效。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三因》卷九: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去节)2两半,升麻1两1分,黄芩1两,芍药1两,甘草(生)1两,石膏(煅)1两,茯苓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伤寒表未解,热郁作衄;风邪内缩,久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热服。微汗解。

摘录《三因》卷九

献花(0)
+1
(本文系靳氏中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