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知网摘要
2017-09-14 | 阅:  转:  |  分享 
  
摘要:根据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学校办学方向进行

了新的定位,提出了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导,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的要求。以此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目标,通过系统分析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基

础,阐明了专业提升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确立了专业建设目标,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内容与措施

包括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硬件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和完

善,以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即培养学术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适应当前

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植物生产类专业是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传统专

业,也是优势学科密集的专业,为我国农业科学、农

业生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但随着社会发展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对农业技术高新化、领域扩大

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竞争国

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传统植物生产类专业

本科生知识面窄、适应性差的问题也日益显现[2,3]。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

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了植物生产类专业的进一步提升

与发展,青岛农业大学通过广泛调研、反复论证,于

2003年设立了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当年开

始招生,已有5届毕业生近300人。一直以来,始终坚

持以改革促进事业发展,以发展巩固改革成果,着力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一、专业建设的背景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明显的

专业优势与特色,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课教师由作物

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三个专业的教师组成,现有

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8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

导师9人,山东省中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1人,50%

以上的教师有国外学习经历。这些教师掌握植物科学

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业务水平高;长期工作在植

物生产第一线,熟悉植物生产实际,实践经验丰富;

教学阅历长,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在传授知识的过

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鼓励他们

去寻找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勇于除旧布新,开

拓进取。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该专业包括24门主要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课程

体系具有“厚、新、宽、活”的特点。厚,既强化公

献花(0)
+1
(本文系爱打野的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