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017-09-15 | 阅:  转:  |  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
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
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
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
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
情。?2、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
,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3、自卑:它是一种过
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4、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
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
体验称为孤独感。?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
“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
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
生心理问题。??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
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
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
或心理不健全。??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
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
,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
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
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本
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
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
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
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
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
平等的长幼关系。??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
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
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
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
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
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小学生心理问
题的表现?(?1)学习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
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2)人际交往焦虑??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
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女生好于
男生进一步从不同人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将小学生按男生女生、不同年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班队干部与非班队干部、身体健
康与患病、不同成绩水平分类,调查对于每一类人群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详细分析。“高楼孤独症”逼近孩子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
忧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更是像感冒一样普遍,而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心理门诊常接诊学生病人据了解,这两年各大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均接诊了不少学生病人,有的学生出现了不敢和同学、老师交往,不愿上学,时常恐惧害怕等症状;有的病人意志脆弱,受到一点点挫折就会灰心丧气。专家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病率还在上升。让孩子远离“高楼孤独症”??
献花(0)
+1
(本文系玫苑听语21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