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程关怀_带给每一个学生
2017-09-17 | 阅:  转:  |  分享 
  
江苏教育

.中学教学名



课改

责任编辑梅香

E-maihmeixiangb



@126.com

让课程惠泽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记南

京市第



三中学

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

【编者按】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实验



程基



是我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









该校从

课程的

理

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师生成长等方面入手,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

的改变,优化了语文教育生态,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文化。

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和教育厅原副厅长胡金波都对该校的语文课程基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

它使学生快乐学习贯穿始

终,不是

就语文

教学



教学,



是渗透

了人文关怀



社会责任感培养



成为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依托;肯定南京十三中为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打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升

级





,进行了积

极有

效的探索。

课程关

怀:带







个学生

屠桂芳

【摘



】南京市第十

三中学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奉行“让课程惠泽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的理

念,通过理念构建,使课程建设转型升级;通过要素建设,确保保障有力;面向全体学生,引导确立自主探

究的学习方式,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基地;理念构建;要素建设;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05-6009



2015



38-0065-02

【作者简介】屠桂芳,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

210008

)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我校“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从课程统课程无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短处,开设多元化的

的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语文校本选择性课程22门,真正落实“为了每一个

式、师生成长等方面人手,彼此支撑,互相渗透,满足

学

生的发展



。

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习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是“多元化课改”的新尝试。

方式的改变,优化了语文教育生态,逐步形成了师生我校创设语文课程新型教学环境,突出多元和创生;

共同发展的课程文化,自主学习和探究成为学习的研究核心内容建模,突出思维和体验;创立新型学习

常态。平台,突出探究和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突



研



、理念构建:使课程建设转型升级发和实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突出研究和协同;探

我校闱绕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打造“大树课程”寻创新教育



径,突出实践和创新。

体系,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的校园生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是现有课

堂教学的延伸升华

活,进而观照他们的日常生活,把课程关怀更有效地和转型升级。我校倡导“课程是有指导的学程”的理

带给每一个学生。



念,重点把资源、理

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形成实

学科课程

基地建设真正的内涵是促进“人的发体化的新型学习环境,推动语文学科建设的升级换

展'我校秉持“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素质与分数相

代。

具体地,课程基地建设以创设新学习环境为特

得益彰,今天和明天不偏不废”的办学理念,克服传



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以

2015年第10期65

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进度上严格要求,激励团队人员发挥作用,促进教师

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表专业化发展。教师边实践边反思,提高对教学规律的

演、论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理解和认识,构建了教师富有职业理想的专业生活。

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5.校本课程要素。我们多层面挖掘语文选修课

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的开发素材。语文选修课的开发素材除了对国家课

二、

要素



设:



课程

基地



障有力

程的

二次开发外

,还就地

取材



把学校、



区的资源

1.学



领导

要素。

学校领导者在课程

基地建

设整合到语文选修课程中来。比如围绕金陵文化研学

方面,不仅要提供资金支持、人员支持、设备支持等,



中心开设的6个研究性学习项目,把学校历史、南京

关键还在于正确的思想引导,奉行

“让

课程惠泽每



人文地理、名人轶事等资源都用

起来

,充分挖掘其中

个学生的幸福成长”的理念,进行顶层设计,进而“学的语文因子,形成具有特色的语文选修课程体系。

做正确的事”: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了什么?这里涉“研学中心”使语文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实体化、系统

及课程建设的方



、手段及可能性



题。

我校建成了

化、网络化、制度化,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校本选修

的

一座教育剧场



一个

文学画廊



一个课程网

,打造了建设,从而构建

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

学校

“大文科

”

一本

《石山钟》文学刊物、三个学习节、四大学习社课程布局,凸

显我校



人文见长

”的办

学理念。

团、四大研学中心,开设了22门语文选修课,确定了三、学习方式:上升为终身学习路径

5〇本

必读书,等等,

这些成为课程基

地的

重要支撑

,

在课程中成长

,在课

程中汲取营养。

课程





的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研学中





,集

“资料室



问学室、活动室

、研究室

”等

2.学科领袖要素。有现代课程意识、有专业水

多

功能为一体

,并以此为载体,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

平、有影响力的学科“核心人物”,对课程基地建设不前课后,使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开发适合

可或缺。特级教师曹勇军作为我校课程

基地

的“学科



学生成长和教师发



的校本

课程,





教学的内容

,

领袖”



具有非凡的



维、多元的视角和洞察力

,以



丰富

教学的形态

,便于

学生在真实的



活情境中学

为人师、乐

于奉

献为人生追求和最大乐趣,把长期思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



文素养。基

地建

设面向全

考、实践的成果融人基地的课程建设中,把个人的改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动手,探究真知,既突

革理念和对语文课程的认识理解及实施方法路径整出教学方式改革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

合起来,把目前被升学应试割裂的碎片化的教育和表达出一种学习方式—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即学

教学,改造成师生生命成长的大学堂。他组织教材编即教、亦学亦教—成为终身学习的路径。

写,开展选修教学研究,探索



程基地建设路径,开2015年7月3日,我校承办江苏省课程基地建

发校本课程,与学生们一起夜读经典,与教师们践行



设与教学方式变革专题研

讨会



向与会人员奉上了7

生活语文,与美国学者展开写作对话

……

节语文课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确定了不同的学习

3.学术团队要素。我校一方面聘请高校与科研院



目标和学习内容,



用独特的校本学材(视频、活动手

所的专家作为学术支撑,另一方面建设自己的学术团册、习作选等),师生合作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

队。曹勇军老师领衔的语文组有着突出的教学业绩和学过程(如学生主持型、作品重读型、写作指导型等)

,

比较深厚的学术积累,有着



文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最后师生共同对课程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从

的研究,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着卜多项省级课题研究项课程资源到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课程实施,最

目。全组人员集思广益,共同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后到课程评价,突出学习者的经历、变化和体验,展示

中西文学问题、现象和代表人物



制成具象化



问题出我校语文课程基

地倡导的自主型、



究式、合作化

化、系列化的展板画

面,并结合学习软件内置在电子的“全语文



“大



堂”的课

程理念和追求。

触屏中,让学生获得对中西文学整体的感知和认

识。课程基地建设,从知识本位走出之时,实现的是

4.专业发展要素。基地建设和发展需要专业支

育人功能的提升。只有将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才能促

持,呼唤新的教研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我们以项目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才能促进学生

完整



格的形成。



理机

制建设课程

基地,



项目团队集合各方力量为此,我们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提升学生综

合力开展





建设



在目标

、规范、实施、评价、时间合素质,推动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圖

6620

15年第10期

献花(0)
+1
(本文系屠桂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