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含重字自对句式的平仄安排
2017-09-27 | 阅:  转:  |  分享 
  
关于含重字自对句式的平仄安排

刘太品

自对又称当句对或当句自对,自对形式的的出现,使得对联突破了单纯上下相对的局限,极大丰富了对偶修辞的表现手段,使对联艺术的表现力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为了制造重迭反复的艺术效果,强化联句的表现力度,部分自对句式还进一步采用了前后句重字的技巧。关于含重字自对句式平仄安排的法度问题,最近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有无重字,只要是句中自对,前后两小分句间不仅应该形成字句的对偶,同时还必须做到平仄的相对,如这样一副对联:

德以修身,俭以齐家,……

日唯三省,道唯一贯,……

论者认为上联自对句以“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而下联的自对句以“平平仄仄”对“平平仄仄”,违反了自对句不仅要字句对偶同时还要平仄相对的法度,故判字此联为不合格律的对联作品。

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句自对只是指同联前后分句间字句上的对偶,与声调安排并无必然的联系,特别是在含有重字的自对句式中,平仄格式安排相同而不是相对,是一种很正常的手法,只要上下联的节奏点特别是分句句脚处平仄相对,即符合了对联的格律要求。

笔者基本上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任何学术观点(特别是牵扯到一种艺术形式的“法度”时)不能简单地建筑在想当然的基础之上,而应该通过理论上的推理而产生,通过现实作品的数理统计结果的佐证而成立。为此笔者对新出版的《联家联集丛编》(第一辑)中明代李开先的《中麓山人拙对、续对》、清代俞樾的《楹联存录》、王闿运的《湘绮楼联语》和钟云舫的《振振堂集》中的含重字的自对进行了统计。

统计只所以选取这四人的联集,主要是考虑到他们都是公认的顶级联家,同时联集中作品数量较多,有可能找到足够的例句,以便形成使人信服的有一定统计学意义的数据。

个别不含重字的句中自对有时也存在着前后分句平仄不相对的情况,如钟云舫贺寿联:

吾族有女丈夫,立百世基,登八秩筵,小宗人共托慈云,敢不稽首;

乃孙尽文学士,握五色笔,作千秋颂,圣天子深怜爱日,于是陈情。

但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含重字的句中自对,故此类不含重字的自对句式不在统计之列。

有些含三个以上分句的含重字自对句式,也存在着不少平仄不相对的情况,如俞樾贺任小沅中丞七十寿联:

屏藩节钺半生来,宦迹两至吾乡,僚友曰善、士林曰善、闾阎曰善;

香山放翁七十岁,诗篇并为公寿:富贵中人、风雅中人、神仙中人。

但因为我们只讨论两个分句的含重字自对句式,故此类排比型的自对句式也不在统计之列。

个别含重字的自对句式在完全重字时便形成了重复的句式,如钟云舫联:

清心寡欲,便是一个长生,问我佛作怎样修,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转眼临头,又有几番劫远,请夫子设甚么法,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但因为这已经是宽泛意义上的自对,容易产生异议,故此类句式也不在统计之列。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没有被统计,这就是字数不对等的自对句式。

在制订了上述统计规则后,笔者对四位联家的联集进行了甄别、分类和统计,结果分列如下:

一、李开先《中麓山人拙对、续对》

李开先作品中共找到含重字句中自对两例,其中:

1、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平仄也相对的一副,占50%;

2、上下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平仄相同而不是相对的一副,也占50%。

散对

下有良佐,上有明君,自古明良鲜遇;

外无旷夫,内无怨女,于今怨旷为多。

农商兼济之堂

数口业农,数口经商,糊口何多术也;

一心务本,一心逐末,是心孰使然哉。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副联虽然前后分句句脚的平仄做到了相对,但由于重字的缘故,句中节奏点的平仄仍然无法做到相对。

二、俞樾《春在堂楹联存录》

俞樾的作品中共找到含重字的句中自对78例,其中:

1、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及句中节奏点平仄也相对的共15副,占总数的19.23%;

2、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平仄也相对的共32副(包括上面的15副),占总数的41.02%;

3、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平仄相同或相近、但绝不相对的20副,占25.64%;

4、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前一分句不讲平仄、后一分句只考虑上下联句脚相对的共13副,占16.67%;

5、前后分句字句相对,不考虑前后分句的平仄相对,同时也不考虑上下联间的平仄相对的共12副,占15.38%。

具体作品见附录一。

三、钟云舫《振振堂集》

钟云舫作品中共打到含重字的句中自对74例,其中:

1、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及句中节奏点平仄也相对的共3副,占总数的4.05%;

2、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平仄也相对的共32副(包括上面的3副),占总数的43.24%;

3、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平仄相同或相近、但绝不相对的22副,占29.73%;

4、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前一分句不讲平仄、后一分句只考虑上下联句脚相对的共19副,占25.68%;

5、前后分句字句相对,不考虑前后分句的平仄相对,同时也不考虑上下联间的平仄相对的共1副,占1.35%。

具体作品见附录二。

四、王闿运《湘绮楼联语》

王闿运的作品中共找到含重字的句中自对两例,其中:

1、前后分句字句相对、平仄基本相对的一副,占50%;

2、上下分句字句相对、句脚及句中平仄相同而不是相对的一副,也占50%。

回雁峰东寮

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庭前竹影;

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钟声。

罗正斋母

壶仪礼法自成家,忆当年总角嬉游,两孤成立,讵料衰门莫盛,屯难偕臻,一失母,一亡儿,凄绝庚申悲往事;

姑氏凋零危若线,惟令子湘城流寓,三徙扬名,即今暮岁看孙,诗书有泽,传贤明,传贞顺,编题甲乙补刘书。

通过对以上统计数字的解读,我们对于自对句式的平仄安排规则,可以作出如下总结:

1、无重字的句中自对,因为作者可以自由地对平仄格式进行安排,所以一般总是首选把前后分句的平仄安排成相对的格式,只会偶尔出现前后分句平仄相同而不是相对的情况。自对时声调亦完全相对的例子如俞樾挽李文忠公联:

甫四十即封疆,未五旬即宰辅,经文纬武,盖代勋名,历数寰中荡寇,域外和戎,力任其难,相业巍巍千古少;

位三公为太傅,食万户为通侯,重地隆天,饰终典礼,惟是边境仍殷,銮舆尚远,殁而犹视,忠心耿耿九原悲。

2、含重字的句中自对,因为受到重字的拘牵,只能在约40%强到50%的情况下,平仄格式被安排成前后分句相对,而在近30%到50%的情况下,平仄格式只能被安排成前后分句基本相同而不是相对的格式。如钟云舫祠龛联:

千古两诗人,唐称王,宋称翁,试商量五部洲,异景奇题,如何著笔;

四川一文薮,扬之赋,苏之字,若会同小科举,标新领异,孰可抡元。

3、上面所说自对句式前后分句的平仄相对,其实仅仅只是指句脚而言,由于重字的制约,前后分句句中节奏点的平仄一般很难像不重字时那么灵活自如,若要按照前后分句句中节奏点也要平仄相对的要求,则俞樾联集中自对句式前后分句平仄完全相对的数量便会从32副减少到15副,比例也会从41.02%降低为19.23%;钟云舫联集中自对句式前后分句平仄完全相对的数量也会从32副减少到3副,比例也会从43.24%降低为仅有4.05%(以上数字还是在容忍了四连平对四连仄的情况下得出的)。由于重字而使得前后句句中节奏点平仄天然无法成对的例子如钟云舫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笼竹朝烟,知是新巢来燕贺;

万金买邻,千金买宅,待桃花春水,要从隔岸听莺声。

4、古人眼中的句中自对特别是含重字的自对句式,似乎分成了“诗类”和“文类”两种,诗类的自对要求前后分句分开来读,声调或相对、或相同,形成一种锵铿的节奏。而文类的自对,却只把前后分句当成一句来读,不求句内节奏的鲜明。于是文类的句中自对,便出现了不少前后分句之间不讲平仄的相对与相同,上下联之间只注意到全句(也即第二分句)句脚字的平仄相对的情况。由于“文类”自对的观念已经绝传,故这类情况在当今联坛已经极为少见,即使偶尔出现也会被绝大多数人视为平仄出律而打入另册。这类对联的例子如:

钟云舫旅店联:

食客千人,听文者说诗武者说剑;

前途一别,又车儿向东马儿向西。

俞樾自撰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损乎数,辛辛苦苦,著成五百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落落,历数八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5、比上述例子更为极端的是自对句式中根本不讲平仄声调的联作,俞樾在这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联集中计12副这类作品,占了含重字自对句式总数的15%强。在这12副联中,自对出现在对联开头的占10副,出现在对联中间的2副,出现在对联尾部的0副。钟云舫联集中这类自对仅有1副,是出现在对联的中间部位。

前人作联有时会故意打破声调工整程度的均匀性,比如有时以一个散文化的句式开头,声调的要求十分宽松和散漫,但后面却接以句式抑扬顿锉的律诗句式或节奏鲜明的四言自对句式,有时却以声律要求十分宽泛的散文化自对句式开头,后面却接以十分工整的律句。在俞樾的10副自对出现在对联开头且根本不讲究平仄声调的对联中,基本上都可以视为我们所说的后一种情况。如挽彭雪琴尚书联:

功业在天下,声名在柱下,我怀姻娅私情,只论退省庵中,历历心头廿年事;

哭别于九月,闻讣于三月,公已支离病榻,犹有吟香馆内,匆匆口授数行书。

钟云舫联集中唯一一副含重字自对不讲平仄的对联为:

臭熏熏一座毛池,长蛆嘬,短蛆咀,香味何如,美哉汁水;

乌揿揿几场血战,白刀进,红刀出,封侯也未,老矣英雄。

此联首为白话句式,尾为古文句式,但平仄声调对联都很工稳,中间三字属于俚语型的自对,声调上便毫不讲究了,这或许也是作者故意为之,以形成两头紧中间松的感觉。钟云舫此类情况较少,也说明相比俞樾对联声调要求的略嫌宽泛,钟云舫在联作的声律要求上还算是比较严谨的。

从对联对偶修辞与语音修辞兼顾的原则来看,此类不讲平仄的自对句式虽然事出有因,但终非正格,特别是在声律要求愈演愈烈、越讲越精的当代,已经绝对难以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当代人所能接受的底线,至少也应该做到第二分句句脚的上下联相对。

从以上五点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对联的声调要求是一个从严谨到宽泛的分布状态,各种情况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实例,并不存在一种一刀切式的声律规则。今人所力倡的“对联规范”,只能建立在全面总结前人对联创作规律的基础之上,不能刻板地、片面地去人为“制订”。就含重字自对句式的平仄安排而言:如果我们将“自对不仅要字句相对,前后分句的节奏点和句脚也要完全相对”这一标准视为联律,这类对联在俞樾和钟云舫联集中仅占到总数的19.23%和4.05%,也就是说我们将要把80.77%到95.95%的作品排除在“联律”之外。如果我们将“自对不仅要字句相对,分句句脚也要前后上下相对”这一标准视为联律,这类对联在俞樾和钟云舫联集中仅占到总数的41.02%和43.24%,也就是说我们将要把56.76%到58.98%的作品排除在“联律”之外。如果我们将“自对不仅要字句相对,前后分句既可平仄相同也可平仄相对,分句句脚要上下联相对”这一标准视为联律,这类对联在俞樾和钟云舫联集中便占到了总数的41.02%+25.64%=66.66和43.24%+29.73%=72.97,此时我们的法度才算是包含了大多数的前人创作。如果我们以此为正格,在此基础上再把“只做到第二分句句脚的上下联相对”当作变格,认可为特殊情况下的必要补充,这样我们的“规范”才算真正全面地反映了前人对联创作的实际。

回到本文开头所讨论的问题上来,可以看出:自对句式中“前后分句平仄相对且上下联平仄相对”与“前后分句平仄相同但上下联平仄相对”其实是并行不悖的形式,都是符合声律要求并且常见的声调安排格式,俞樾曾在一联之中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可以证明在他心目中这两种格式的等价,如其季君梅太史挽联:

尚书门第、翰苑声华,羡青山绿水,偃仰半生:几年朝服、频年野服;

马帐风凄、鲤庭霜冷,叹苴杖麻鞋,仓皇两地:之字江边、丁字沽边。

钟云舫虽然没有一联中出现这两种情况的例证,但他曾在同一标题的两副联中分别应用了这两种格式,如题目为“炭厂”的两副行业联,前一联前后分句平仄相对,后一联前后分句平仄相同:

苦矣吾民,多少炉灶无烟,鼎钟无气;

广哉造化,安得阴阳为炭,天地为炉。



扇以炉,鼓以风,讵恃钻营之力者;

知其墨,守其黑,毋乃焦灼而心乎。

以上结论,是根据对古人对联创作实际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出的,若从纯理论的层面,我们也可以作出如下的推论:

1、从对偶的形式方面而言,“自对”作为对偶修辞的一种辞格,只是一个文字对偶的概念,并不非得涉及到声律因素。自对技巧的精髓在于只求当句自对,根本不必要求上下联之间的相对。如果我们把声律的因素也引入到自对的概念中来,就会出现很明显的荒谬结果,如俞樾赵忠节公祠联:

在朝忠臣,在乡义士,百战艰难,至死不二;

有唐睢阳,有宋信国,千秋俎豆,得公而三。

此联在我们的统计中是列入自对句式中不讲究声律的最后一类中,因为上下联自对句的句脚声调都成了“平——仄”格式,从声律安排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缺陷。本来随便调整一下上联或下联自对分句的前后顺序,便可以成为前后上下均相对的形式,但由于上联先说“朝”再说“乡”有个尊卑的顺序,下联先说“唐”再说“宋”有个历史的顺序,作者不愿为了声律上的要求而违反了这种秩序,所以才写成这个样子。但若把声律的因素引入自对的概念中,这种有缺陷的安排反而成了最合格律的形式,因为“自对”便是只求当句相对便可以了,不必考虑到上下联之间的相对。

2、从对偶的原理,也就是得以形成对称的基本要求来说,在当句中的前后方向上或是在两联间的上下方向上,只要形成了完整的对称感觉,便可以称为很典型的对偶句,所以本文开头的例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种平仄安排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对称美感,再考虑到因重字而形成的对平仄安排的天然限制,我们不但不能因这种安排而将其打入“不合格”的另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安排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声律格式了。

2008年8月24日凌晨2时



续记:

上文写就后,因为所引数据只是建立在对四位联家联集的统计基础之上,感觉在面上还略嫌窄了一些。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前人含重字自对句式的平仄安排进行客观分析,笔者又以岳麓书社版《清十大名家对联集》为蓝本,根据上文中叙述过的统计规则,对相关的自对联作进行了分析统计。

为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统计工作,我们把含重字自对句式的平仄安排,按照从严到宽的顺序分成以下五类:

1、含重字自对前后分句的节奏点及句脚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节奏点及句脚平仄相对。以四言为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2、含重字自对前后分句的句脚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句脚平仄相对,但句内节奏点的平仄不相对。以四言为例: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3、含重字自对前后分句的平仄基本相同而不是相对,上下联之间的平仄基本相对。以四言为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4、含重字自对的前后两分句中,只注意第二分句句脚的上下联相对,第一分句句脚上下联不相对,前后分句句脚至少有一联不相对。以四言为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5、含重字自对前后分句句脚平仄不相对,上下联相应句脚也不相对,以四言为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以下是《清十大名家对联集》中十位作者的统计情况:

李渔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4副,其中:

第1类:1副,占25%

第2类:2副,占50%

第3类:0副,占0%

第4类:1副,占25%

第5类:0副,占0%

梁章钜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8副,其中:

第1类:2副,占25%

第2类:4副,占50%

第3类:2副,占25%

第4类:0副,占0%

第5类:0副,占0%

林则徐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2副,其中:

第1类:0副,占0%

第2类:0副,占0%

第3类:0副,占0%

第4类:2副,占100%

第5类:0副,占0%

曾国藩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13副,其中:

第1类:1副,占7.69%

第2类:5副,占38.46%

第3类:4副,占30.77%

第4类:2副,占15.38%

第5类:1副,占7.69%

左宗棠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12副,其中:

第1类:1副,占8.33%

第2类:5副,占41.67%

第3类:1副,占8.33%

第4类:4副,占33.33%

第5类:1副,占8.33%

李篁仙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2副,其中:

第1类:0副,占0%

第2类:1副,占50%

第3类:0副,占0%

第4类:1副,占50%

第5类:0副,占0%

王闿运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3副,其中:

第1类:0副,占0%

第2类:2副,占66.66%

第3类:1副,占33.33%

第4类:0副,占50%

第5类:0副,占0%

吴獬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12副,其中:

第1类:2副,占16.67%

第2类:6副,占50%

第3类:3副,占25%

第4类:0副,占0%

第5类:1副,占8.33%

赵潘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12副,其中:

第1类:2副,占16.67%

第2类:6副,占50%

第3类:0副,占0%

第4类:4副,占33.33%

第5类:0副,占0%

范当世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3副,其中:

第1类:0副,占0%

第2类:2副,占66.66%

第3类:1副,占33.33%

第4类:0副,占50%

第5类:0副,占0%

以上十位联家总计统计作品为71副,其中:

第1类:共9副,占12.68%

第2类:共33副,占46.48%

第3类:共12副,占16.90%

第4类:共14副,占23.94%

第5类:共3副,占4.23%

以同样的方式,为上文中的李开先、俞樾、钟云舫三人(王闿运联集已按新的版本进行了统计)统计列表如下:

李开先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2副,其中:

第1类:0副,占0%

第2类:1副,占50%

第3类:1副,占50%

第4类:0副,占0%

第5类:0副,占0%

俞樾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78副,其中:

第1类:15副,占19.23%

第2类:17副,占21.79%

第3类:20副,占25.64%

第4类:14副,占16.67%

第5类:12副,占15.38%

钟云舫联集:含重字自对联语数量为74副,其中:

第1类:3副,占4.05%

第2类:29副,占39.19%

第3类:22副,占29.73%

第4类:19副,占25.68%

第5类:1副,占1.35%



合并以上十三家的统计数字,统计的联语数为225副,其中:

第1类:共27副,占12.00%

第2类:共80副,占35.56%

第3类:共55副,占24.44%

第4类:共47副,占20.89%

第5类:共16副,占7.11%

这一最终统计数字,充分支持了前面正文中的观点。

曲何须百六种传奇,把一枝箫,吹一枝笛,看、看、看,云间仙鹤,鹤上仙人,飞入岑楼去矣;

我受了四十年穷困,挟几多恨,蓄几多愁,来、来、来,事里有书,书中有戏,敬为乡里演之。(注:此联含一前后上下均相对的自对)



数十年宾主通家,兰相袭,桂相熏,怀葛民欤,有耆英推之上座;

六七辈儿孙养志,佛其心,仙其貌,沧桑变矣,而灵光巍然独存。



与君八月同庚,得其寿,得其名,将金石比身,弗如也,弗如也;

为我一生知己,俾尔昌,俾尔炽,率埙篪舞彩,有味哉,有味哉。



砺志与金石同坚,金可穿,石可泐,厥志不磨,经八十年之茹蘖饮水,岂乏波澜,妾心井水;

树坊作天地之表,天有尽,地有穷,此坊常峙,纂数万字之嘉言懿行,褒以德禄,帝命临轩。



生生死死太淘神,生有所由生,死有所由死,死犹求食,未绝生机,凭佛力以超升,倘害生人,噫,纵使再生该万死;

去去来来皆捣鬼,去从何处去,来从何处来,来学参禅,便知去路,仗经功为指引,逝将去汝,口匪,而今一去莫重来。



踏月而来,俟我乎庭,俟我乎巷;

得门而入,执子之手,执子之袪。



食先德,服先畴,数百年桑柘阴浓,尔厥有干有年於兹土;

感神恩,饫神惠,二三世椒聊繁衍,自以吾祖吾父居是乡。



称以母,呼以姑,为其近於亲也;

降在天,陟在上,斯何如之圣乎。



可以兴,可以观,万物资生,帝乃诞敷文德;

止於仁,止於孝,一人有庆,其自时配皇天。



福祝华封三,统环瀛十二万里海疆,莫不来王,莫不来享;

建归皇极五,嫓天皇亿千百年纪算,必得其寿,必得其名。



本寿考以作人,裕乃德,远乃猷,尧舜位宫中,熙帝载十七年之命;

戢干戈而肄武,黾我皇,徯我后,舟罙航来海外,极称觞九万里之遥。



生成是穷骨头,这里帮忙,那里着急,四十年消磨精力,偏做了愁城怨府,恨海离山,嗟!嗟!嗟!为谁受苦担忧,五夜扪心,吾过矣,吾过矣;

讲什么真手足,上不尽当,吃不完亏,一两下翻转面皮,便思量搏虎屠龙,燖猪烹狗,罢!罢!罢!从此卷旗收伞,再管闲事,天厌之,天厌之。



呼列祖在上之灵,危疆授命,臣瑞死,臣气生,数百军深入探龙,天眷赤县,要得奇情光史册;

听成都罢市之哭,阳月霏霜,遗爱多,遗骨少,二千年一伤落凤,我含碧血,还将冤泪洒英魂。



比翼弗终朝,孙在襁,母在堂,一死应难瞑目;

舍身向何处,女未笄,儿未冠,九幽能不伤心。



千秋几个文坛,读公稿,慕公名,梓里非遥,冀终得后死与斯,乃面北无缘,呜咽梅花,一赋教人愁失魄;

两任三吴太守,合道从,违道去,桐乡尚在,忽报到先生归矣,正江南有梦,凄怆香草,九天何处学招魂。



九五福享尽箕畴,哭公无泪,吊公无词,只爱子先亡,是平日凄怆之事;

数千里归来蜀路,作官最荣,辞官最乐,正家人相庆,忽晨星坠落之时。



一邑如公几人,子克贤,孙克孝,有家山陇亩,得官而不愿官,噫嘻盛矣;

半生惟我独苦,伯既丧,亲既亡,只鲁殿灵光,可望而且失望,呜呼哀哉。



世岂有天耶,母之贤,子之肖,必得达人,乃群才领略春风,却教冷卧寒冰,霜凄绛帐;

我生无恃者,行相勉,过相规,谨资良友,今一样凄凉秋雨,何处羹分暖火,贶及黄泉。



惜矣,余所望甥,聪过舅,灵过兄,为九天所降第几星,廿载昙花空兹转舜;

伤哉,尔犹有母,前哭夫,后哭子,又二惠之忽弱一个,半江秋水能不怆心。



悲哉,平地为灾,毁我室,沉我家,大伤厥考心,应永作黄泉之恨;

已矣,昊天罔极,化厥灵,绥厥位,兼酬祖母德,其各安紫府之身。



天地小蘧庐,展得开世上乾坤,以辟万千间广厦基,愿为晋文子发焉,美哉轮,美哉奂;

神仙大茀命,消不尽山中岁月,乃炼八百载灵椿寿,吾与鲁僖公颂日,俾尔炽,俾尔昌。



九幽法,半点弗容情,鬼有使,神有差,你会亏心,谨防恶脸抓茅,孽镜台前三对案;

百姓钱,一般变的血,明是财,暗是祸,我能记帐,且看到头结果,泉刀架下两分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笼竹朝烟,知是新巢来燕贺;

万金买邻,千金买宅,待桃花春水,要从隔岸听莺声。



萃龙山鹤岭之灵,弼此丕丕基,厥肯构,厥肯堂,肇启槐庭,早安排万千间广厦;

绍白水青山之业,於我渠渠屋,美哉轮,美哉奂,荫留葭末,为扩张九五福宏图。



两只眼放出奇光,都则百灵,媸则万怪;

一口气吞将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为先代栖神所乎,清溪栋宇,已随陵谷迁移,乃依然钟鼓笙镛,寝庙有成,执事有恪;

此儿时读书地也,阿舅英灵,尚睹衣冠配享,却未识琼琨玉佩,发身何日,报德何年。



打彩求财,重任分,轻任并;

养亲糊口,小孝力,大孝劳。



食其肉,寝其皮,总须排击割剥;

洁尔馐,馨尔膳,所贵硕大繁滋。

——以上29副,前后分句句脚相对,上下联句脚相对。句内节奏点不相对。



千古两诗人,唐称王,宋称翁,试商量五部洲,异景奇题,如何著笔;

四川一文薮,扬之赋,苏之字,若会同小科举,标新领异,孰可抡元。



十载绾铜章,亦福星,亦寿星,贤宰执助我春风,敢不稽首;

一般悬木铎,隆父教,隆师教,圣天子贶其冬日,于是延龄。



敬同莱杞徵诗,万寿无疆,万寿无期,托半子恩情,鸾鸟清歌,蹁跹侍宴娱西母;

难得椿萱并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汇八门姻眷,羔羊春酒,次第称觥到北堂。



耆英开盛会之筵,其人美且仁,其人美且卷,是宜春酒跻堂,七十者五豆;

天子念屯田之绩,俾尔昌而炽,俾尔昌而大,试看秋风结实,三千年一花。



天俾尔炽昌,万寿无疆,万寿无期,与枫陛祝苔莱,仙管犹飘,分来湛露慈云厚;

我为公眷属,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愿檀郎茂松柏,茑萝有托,留得清晖爱日长。



一庭白发长儿孙,看堂上皤皤,堂下皤皤,薄佑人班在馆甥,敢不稽首;

四朋清和宜佛诞,听呼儿喏喏,呼孙喏喏,盛德者年行知化,于是延禧。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阳多匪,阴多鬼,我亦尘埃同靡靡,其当我以马牛乎?唯唯;

睡后哦,醒后歌,尔胡冠盖之峨峨,行看尔作牺牲也!呵呵。



公作仙耶,公作佛耶,一世聪明,遂兼福寿,真大智人哉,嗟宅运方隆,渺渺百年奄已尽;

我犹侄也,我犹子也,两家亲爱,原共父兄,今先哲亡矣,念此生以后,空空四海欲何依。



不忍耐宜吃亏,青石板惯出的闷头蛇,钱是硬的,气是软的,纵然屈到十分,还要忍之又忍;

受冤圈才打状,黑衙门都是些瞎眼狗,人有七算,天有八算,倘若棋差一着,仅防冤上加冤。



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成都府外成都会,都府重开,都会重开。



这才叫奈何天,只喊黄天,莫睹青天,不牢不卡不监,哑然是个紧箍咒;

直走到相思地,栖身有地,出头无地,没亲没戚没友,尽容人找松活钱。



揽华峰大地之雄,看楼外青山,山外白云,惊起半天黄鹤;

通几水文人之汇,指江中碧浪,浪中红日,飞来万道金蛇。



津而液之,烘而焙之,须九炼成丹,不知粗粝艰难,请看贫贱朝炊粥;

裙无褊矣,裤无衤要矣,剩一灯似豆,曷弗殷勤打点,留与儿孙夜读书。



三载托帡幪,其气充然,其味盎然,看此际,有土有财,有用有人,好凭宝塔千寻,灿藜杖双辉,写献南山之颂;

万钱当庆贺,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盼他日,得位得禄,得名得寿,岁值江阳五月,韵梅花一笛,朋开北海之尊。



文字有微名,是闻也,非达也;

运途嗟薄命,既来之,则安之。



为名忙,为利忙,忙中人也要偷闲,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越山险,越水险,险些儿错了脚步,於时处处,於时言言。



扇以炉,鼓以风,讵恃钻营之力者;

知其墨,守其黑,毋乃焦灼而心乎。



朱绿之,元黄之,无未见缸者;

锦绣也,纂组也,可以为美乎。



望之俨然,堂若者,坊若者;

室是远尔,歌於斯,哭於斯。



泥内抽金,须知厥土赤壤,厥土黄壤;

火中取宝,亦若稽古地窑,稽古高窑。



父子也,君臣也,与少药,然后知轻重;

审问之,明辨之,视颜色,而更考经文。

——以上22副,前后分句平仄相同不相对,上下联句脚相对。



儿奉酒,孙奉羹,但凡瓜葛之亲,予小子其退;

卿祝老,侬祝少,且把菖蒲作酒,我二人共贞。



珠露竹林深,伯吹埙,仲吹篪,韵叶南出,铜盘合献家人酒;

琼云萱草覆,夫既荣,儿既贵,恩分北阙,玉碗亲尝考叔羹。



木旺在东,金旺在西,有德有土有才,乡人与桑楚同居,理合烹羊炮羔再为春酒;

山峙其南,斗峙其北,俾昌俾富俾寿,天子以耆年赐酺,要得飞鸿舞鹤双写秋声。



王母厂宾筵,种仙果以延禧,三千年一花,三千年一实;

我生惭宅相,宴灵椿而设醴,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



灵椿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看花甲同周,莱衣绣作双双舞;

仙桃三千年始花,三千年始果,喜芳辰共饮,郇馔餐来一一香。



天俾尔耆艾,帝俾尔炽昌,当兹强仕称觞,喜得龙门高跃;

人於我托孤,翁於我抚媳,即此慈悲度世,也宜鹤算延禧。



无钱杂众生中,为谁哭,为谁歌,颠倒六十年,荏苒金乌吾老矣;

有儿居万里外,孰我食,孰我饮,仓皇二三子,萋苴白马客来乎。



饿肚子,能容一座乾坤,熬得饿,忍得冻,便撑得起脊梁,世人莫笑空空腹。

臭皮囊,岂可再加龌龊,净着口,宽着肠,就挺着上腰干,敬我何须转转头。



后之功在海,禹之功在河,前后两至人,光照千古;

神以身救父,佛以身救母,中外二道者,焜耀五洲。



食我我食,衣我我衣,争强争免强求,不如当面把当上;

好人人好,恶人人恶,将相将来相报,何须分外想分财。



光爓阆而景彰,万寿无期,万寿无疆,於铄王师,纯熙矣,是用大介;

绪绵延其络绎,百禄是遒,百禄是荷,明昭上帝,保定尔,以康小民。



普天大启文明,即经济,即韬铃,将相一堂嬉寿寓;

泰平不忘武备,修礼义,修干橹,唐虞三代媲兵威。



盐是咸,醋是酸,知其味矣;

妻颇贤,子颇肖,顾而乐之。



笑谈一部庄周,寓言十七,卮言十九;

传授几篇孔子,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九市开场,荡荡平平,遵王之道,遵王之路;

三宾献舞,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皆为利来。



伸竹为枪,屈铁为刀,夜战安排,硬捉生人为死鬼;

玉壶作棺,铜盘作盖,僵尸磊落,尽将黄土葬青年。



人生各有天,天胜人,人胜天,天合人和,众力挽天天亦转;

心事难瞒佛,佛是心,心是佛,佛从心转,一声念佛佛如来。



医中圣,药中王,思古人无以过矣;

国也创,民也病,问先生何法治之。



食客千人,听文者说诗,武者说剑;

前途一别,又车儿向东,马儿向西。

——以上19副,只注意到第二分句句脚的上下联相对。



臭熏熏一座毛池,长蛆嘬,短蛆咀,香味何如,美哉汁水;

乌揿揿几场血战,白刀进,红刀出,封侯也未,老矣英雄。

——以上1副,前后分句不相对,上下联也不相对。



附录三:

李渔联集:4

因阻石尤之险,得览石头之胜,石兮石兮,我将无咎于石矣;

不逢水势之瀑,谁德水性之恬,水哉水哉,吾终有取于水焉。



君有十分善,臣有十分忠,羡名儒得居谏职;

读得一句书,说得一句话,宜圣主新试言官。



仍作湖山之主,常为风雅之宗,留焉而无碍于擢;

不闻父母之堂,已登公祖之位,尊矣而未失其亲。



岐黄何处辨低昂,但观后裔之昌,即识阴功之大;

子嗣谁人堪比拟,莫羡飞腾之捷,皆由韫酿之奇。



梁章钜联集:8

兰石之姿,清少之行;

珪璋其质,芳丽其华。



学为儒宗,行为士表;

冠乎群彦,简乎圣心。



纯和之德,仁义之操;

孝弟于家,忠謇于朝。



温然而恭,慨然而义;

忠以自勖,清以自修。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一乡善人,勖哉一弟分忧,一孤在抱;

两行老泪,痛此两年盛会,两世交期。



相夫历八州督,教子擅八砖才,谁知八座起居,病与一生相伴住;

老屋忆文笔坊,新居望文藻宅,都是文星照耀,魂兮万里定归来。



林则徐联集:2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利乐;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曾国藩联集:13

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常,没而俎豆;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我悲难弟公哭难兄旧事说三河真成万古伤心地身病在家心忧在国弥留当十月正是两淮平寇时。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沉。率生徒数十人转战而来持三尺剑著等身书亦名将亦纯儒独有千秋罗山不死报国家二百年养士之德复六城杀亿万贼是忠臣是良友又溺一个湘水无情。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此语吾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睽违一知已;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言君自道了!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国,古人期许此群臣。





















1









献花(0)
+1
(本文系刘太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