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当代中国二十四孝
2017-10-08 | 阅:  转:  |  分享 
  
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孝老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古有“扇枕温衾”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今有“为父捐肾”“背母上学”等
当代中国24孝典范。我们也许不需要背起父母上学,不需要捐肝救母舍身救父,不需要一个人撑起一个或几个家,却可以常回家看看,常提醒父母
加衣,给父母多一次拥抱,陪他们一起泡脚,给他们拍团圆照,陪他们聊知心话。让我们带上孝心一起出发,因为——孝不能迟,孝不能等。【当代
中国二十四孝】曹于亚:http://www.laoren.com/qingchun/青春少女捐肾救父2007年,四川省邻水县石永
中学高三女学生曹于亚,在父亲突患严重肾病生命垂危的时候,不顾自己安危,执意捐肾救父,并独自微笑着走进手术室,术后为减轻家庭负担提前
出院。出院后,又不顾自己尚未康复的身体,带着父亲回学校,边照顾父亲边学习迎接高考,终于圆了大学梦。她的故事感动了家乡广安和四川全省
的父老乡亲,感动了全国上下千千万万的人。【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孟佩杰:养母瘫痪自幼侍奉2012年,19岁的孟佩杰是山西师范大学临汾
学院的一名在校生。她从8岁开始侍奉养母12年,带着瘫痪养母上大学的动人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谢延信:入赘女婿一生尽
孝2007年,一个普通的农民,与妻子结婚仅一年,妻子就因患产后风离开人世。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替亡妻照顾多病的岳母、呆傻的内弟
、瘫痪的岳父的责任。这担子一挑就是30多年。【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洪战辉:自小辛劳支撑全家2005年底,一个年轻人的名字迅速传遍大
江南北。他,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他,面对不幸、贫穷与孤苦,顽强坚持12年,终于
使父亲病情好转,妹妹健康成长,自己考上大学,全家人重新团聚。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男孩”的洪战辉。【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张公兰:八旬老
妪尚在行孝2012年,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28年来对瘫痪在床的婆婆事亲至孝。66年前,16岁的张公兰嫁进唐家。1953年,张公
兰22岁的小叔子唐金松染病身亡,撇下了年轻的弟媳和三个年幼的侄儿。1979年,张公兰的丈夫唐金成患胃癌不幸去世。1981年6月婆婆
因车祸接受高位截肢手术,从此失去了右腿。接二连三的厄运令婆婆精神崩溃,茶水不进。已年过五十的张公兰更是近乎绝望。然而她深知,自己是
家里惟一的依靠,她倒下了,这个家也就散了。张公兰强忍悲痛,对婆婆说:“娘,只要儿媳妇我有一口气,就会把这个家撑起来,就不会让您失去
依靠……”【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刘霆:年少丧父侍候病母2008年,刘霆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费用花光了家中所有
积蓄。不堪重负的父亲悄然离家出走,一时杳无音信。面对艰难境遇,刘霆挺身而出,用瘦弱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苦难。他一面悉心照顾母亲,一面
勤奋学习,并在2005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浙江林学院。为能亲自侍候病重的母亲,刘霆毅然绝然将母亲背起。【当代中国二十四孝】黄来女:刻苦
读书打工侍父2006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3级学生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大学,孝女撑起一片天”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
校园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她怀着一颗真诚而感恩的心,勤奋学习、乐观生活、呵护家人、自强自立,特别是在相依为命的父亲六次重病住
院而又举目无亲的日子里,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张晓:幼小年纪侍候病母
1993年,张晓的父亲遇车祸身亡。母亲曹雪红也因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一病不起。在亲戚家借住了几个月后,母子俩被“劝”出了门。曹雪红娘
儿俩从此住进了别人看菜地的草棚子里。4岁的张晓,应该是上幼儿园小班的年纪,他捡回菜农扔在沟渠边的菜叶,用破铁片将菜叶一根根割断,用
捡来的炉子捡来的锅煮熟后,盛在捡来的碗里。张晓折来四根细树枝当筷子,妈妈两根,他两根。【当代中国二十四孝】乌兰其其格:孝顺农妇侍
奉三代2012年,乌兰其其格,女,1969年11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嘎鲁图镇人,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服侍5位老人。2004
年,乌兰其其格一家被鄂尔多斯市妇联评为全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2005年,乌兰其其格被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评为全区孝亲敬老之星;20
06年,她家被鄂尔多斯市妇联评为全市和谐家庭,先后被评为全旗五好文明家庭、家庭生活方式文明化户,她个人也获得了“好媳妇”荣誉称号。
【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赵云亮:割肝救父美名传扬2009年,都说谎言意味着欺骗,但有时候谎言却是如此的美丽和让人感动。2007年9月
,在北京武警总医院,正当壮年的赵云亮为了能让患肝癌而又倔强的父亲顺利接受肝移植手术,和家人以及医护人员一起,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为挽救父亲的生命,他瞒着父母和妻子,毅然捐出了自己的大半个肝脏。其大孝之举备受人们广泛赞誉。【当代中国二十四孝】韩:舍身尽孝为父
捐肾2004年,当选第一届广西十大孝心人物的17岁少女韩瑜为父捐肾的义举震撼了八桂大地,从而掀起了全区敬老爱老的热潮。2007年,
韩瑜还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她的故事从此在中华大地上传诵,为广西的孝道文化添上了闪光的一笔。【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杨怀保:打工
上学侍候双亲2007年,湘潭大学22岁男生杨怀保为了就近照顾病痛中的父母和尚在求学的弟弟,从陕西举家搬迁到湖南湘潭,为家庭生计每
日奔忙。上千名跟他一样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学子在他的帮助下获得勤工俭学机会。【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谭之平:休学创业为孝双亲2009年,
这是一个来自山村的土家族大学生,乐观而坚强,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找不到家庭变故的悲伤和曾经的苦难。她休学创业,到汉口火车站附近开了一
家超市。生意做起来之后,她不忘母亲生前说的话:“你以后要回学校读书,能学医最好”。谭之平作出了一个令亲友吃惊的选择:上学。她想学医
,为像她母亲、父亲那样患病的人带来健康和欢乐。并且带着父亲和继母上大学。【当代中国二十四孝】罗桑扎西:一生操劳?http://ww
w.laoren.com/xspd/xsfm/孝敬父母2007年,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牧民罗桑扎西孝敬父母、抚养弟妹、帮助
困难群众的故事,成为草原上的佳话。为了撑起这个贫苦的家,懂事的罗桑扎西一边劳动让一家人吃饱肚子,一边省吃俭用,把积攒下的钱全都用于
了父母亲治病。多年来,他已记不清多少次跑医院找“曼巴”,多少次到处寻找良药。【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张建霞:捐献肝脏救助公爹2010
年,在河南省行唐县,一位年轻的妇女为了挽救患了肝癌的公爹,毅然捐出自己69%的肝脏———儿媳妇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公爹捐器官,这在全国
、甚至全世界也极为罕见。【当代中国二十四孝】王冬梅:多年辛劳孝养多亲2011年,甘肃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村民王冬梅是一个养女,但2
0多年来,她悉心照料着瘫痪卧床的高龄奶奶和养父母,毫无怨言,哪怕是丈夫一病不起、车祸等灾难一次次向她袭来,她依然含辛茹苦养家糊口。
【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张蕾:大学读书照顾病父2010年,8岁时父亲双目失明,母亲丢下她和弟弟离家出走。幼小的她以特有的毅力支撑起了
风雨飘摇的三口之家。她不仅自己考上了铜仁学院,而且帮助弟弟考入警官学院。上大学后,为照顾双目失明而多病缠身又无依无靠的父亲,只好把
父亲从家乡带到铜仁。为了生活,她每天晚上和每个周末都在打工,但她在学习上始终不甘落后。张蕾,她很弱小,但她无比坚强,她诠释了中华民
族善良仁爱和勇敢顽强的传统美德。【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曹阳飞宇:病父卧捐自小侍奉2009年,烧开水、做早饭、测体温、喂药、收拾大小
便……天还没亮,曹阳飞宇就起床照料生病的父亲,安顿好父亲后,他匆匆赶到学校上课。自父亲生病以来,这位21岁大学生都是这样开始一天的
生活。【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杨德碧:再嫁农副不弃公母2012年,她是一名勤劳朴实的妻子,也是一名善良慈祥的母亲,更是一名体贴入微
的儿媳。19年来,她有三次坚守:新婚的第一天,她担起了照顾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当丈夫意外身亡后,她毅然选择了留守,继续赡养与她毫无
关系的“公公婆婆”;为了继续尽小心,她带这“公公婆婆”改嫁。【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李建珍:全力尽孝二十余载2012年,她20多年如
一日,用真心、真情、真爱呵护4代人、3个家庭,演绎着人间大爱和真情;她20多年如一日,把平凡之事、家庭琐事、普通之事做到了极致,于
平凡中彰显伟大;她不仅是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更是好职工、好党员。她就是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
车辆厂转向架车间保管工李建珍。【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朱清章:卅年照料病母苏醒2012年,1950年出生的朱清章是内蒙古包头市石拐矿
务局普通退休职工,他的家只有30平方米,里外3间,屋内的陈设非常简单:两盘土炕、一张旧式三屉木桌。在这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民房里,
却上演了一幕人间大爱: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在沉睡了31年后,在养子和儿媳的精心照料下,竟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在前不久举行的第3届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朱清章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称号。【当代中国二十四孝】马连花:受尽辛苦照料多亲2011年,马连花,女
,回族,1962年9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图书馆副馆长。??因为姻亲关系,马连花生活在一个由回、哈萨克、汉、俄罗斯、维吾
尔、塔塔尔和达斡尔等7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父母年老体弱且多病,为了让其他兄弟姐妹安心工作,她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了照顾老人的重任和
所有医药费,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陪伴老人中度过的。【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吉克毛尔:深山农妇负婆就医2012年由于家庭经济不宽裕,
婆婆妈只能在家里疗养,但每月要按时送医院复查病情,因为婆婆坐车头晕,每次去医院看病,吉克毛尔只能用一条红花背单背着婆母翻山越岭,跋
山涉水,以坚强的毅力行走在虎头山羊肠小道,来回20余公里,这一走就十一个年头,期间她曾多次在途中中暑而呕吐。【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李
国峰:盲儿尽孝老母欢欣?2011年,他5岁双目失明,12岁开始自立,15岁学会拉板胡,20岁做起小生意。他是个盲人,本身就需要人
来照顾,但他还有80岁的老母亲,更需要人照顾。母亲已经80岁了,他几十年如一日给母亲做饭、洗衣、看病喂药,然后到自己的小商店经营。晚上回家后,他给母亲拉板胡、吹笛子。这位盲人孝子,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长大成人,给我们操劳家事、带孩子,但我们对父母尽到了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吗?趁着父母还健在,赶紧孝敬老人,别到时候追悔莫及。俗语说“子欲养而亲不待”,面对“当代中国二十四孝”,为了不让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请用行动好好爱父母!生我育我,父母恩深;教我训我,父母情深;孝敬父母,儿女责任。网友“心尘”提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中华民族的这种美德发扬下去!
献花(0)
+1
(本文系神易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