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华治疗水肿经验拾萃
熊红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关键词:水肿;中医药疗法;从脾论治;名医经验;黄少华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
文章编号:
)##+,-+./
(
%###
)
#%,##"+,#)
黄少华主任医师业医五十余年,擅治内、妇、儿科疑难杂
证。黄师运用脾胃学说指导临床,提出“从脾治肿”的观点,
现将黄师的经验整理如下:
!
水肿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大法
祖国医学认为,水肿一证的发生,当责之于肺、脾、肾三
脏。《景岳全书·肿胀篇》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
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
唯畏土,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
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故传之于脾而肌肉浮
肿……。”
黄师认为,水肿的发生,在肺、脾、肾三脏中,当以脾为
主。因为脾既可以祛肾邪以制水溢,又能助肺气以行制节,
具有制水生金的作用。因此,本着“治肿必先治水,治水必先
治气,治气必先治脾”的原则,自拟参芪实脾饮治之。药用:
党参、黄芪、焦白术、广木香、厚朴、连皮茯苓、淮山药、泽泻、
山萸肉、炙甘草。加减:脾肾阳衰者,选加熟附片、肉桂温补
脾肾;属疮疡成因者,合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复感外邪诱发
者,加杏仁、苏叶、六一散宣肺利水;并发腹水者,加大腹皮、
葫芦瓢行气利水;水肿并发水气凌心者,重用茯苓,以利水宁
心;而汗出、常感冒者,重用黄芪、防风,益气固卫,以御外邪;
并发高血压者,加钩藤、防己以平肝潜阳;湿邪重者,加藿香、
薏苡仁芳香化湿。
"
病案
例
)
:罗某,女,
!%
岁,
)--’
年
!
月
.
日诊。
患水肿一年余,经武汉市某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炎、肾病
综合症、尿毒症。血液透析
余次,病情虽有好转,但时有
发作。诊见:颜面四肢高度水肿,按之凹陷,尿少、尿痛、血
尿、纳呆,偶有胃脘痛,面色黧黑,精神不振,胸闷气短,语言
无力,夜寐多梦,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双上肢关节疼痛,自
汗,易感冒,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大便稀溏,
%!"
次/
0
,停
经一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查血压:
%!
/
)’123
,尿
常规:蛋白(
444
),脓球(
444
),红细胞少许,透明管型少
许,颗粒管型少许。血尿素氮
")5567
/
8
,二氧化氮结合率
"’(.5567
/
8
。
超提示:双肾萎缩。
证属脾肾阳衰,治以温补脾肾为主,佐平肝潜阳为法。
方用实脾饮加味:太子参、黄芪、焦白术、茯苓、山药、泽泻、山
茱萸、熟附片、桂枝、陈皮、白茅根、益母草、钩藤、炙甘草。治
熊红,女,
)-’"
年生,副主任医师。
疗两月余,病情稳定,一般情况尚好,透析已停。
’
月
.
日因
肉眼血尿、尿涩痛、腰痛而就诊。诊见舌苔黄厚,脉细濡。此
属脾气未复,湿热下注,迫血妄行。拟用益气摄血、清化湿热
之法。方药:太子参、黄芪、连皮茯苓、山药、生地炭、泽泻、地
榆炭、白茅根、仙鹤草、薏苡仁、黄芩炭。上方服
)&
剂后,尿
痛、尿血均消失。于
’
月
%"
日月经来潮,守参芪实脾饮加熟
附子、肉桂、白茅根、钩藤。据上方加减,隔日
)
剂,连续服药
&
个月,前述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精神饮食均好,面色红润,
月经按月而潮。血压
)’
/
)#923
。尿常规示:蛋白(
:
),红血
球少许,脓球(
4
),血尿素氮
)%("5567
/
8
,二氧化碳结合率
%"(’5567
/
8
。
超提示:双肾体积缩小。诊断:慢性肾炎恢
复期。追踪观察两年未复发。
按:本例为脾肾阳衰之证。在治疗过程中完全使用中药,
未用西药及透析疗法,使水肿得以消除。由于患者停经是脾
肾阳衰,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络瘀阻,血行不畅所致,
故脾肾双补后,气血充沛,虽未用调经之品而月经自潮。
例
%
:杨某,男,
%&
岁,近三年来反复出现水肿,日前因感
冒再次诱发水肿而诊。
诊见:发热、恶寒、头痛、喉痛,头面四肢高度水肿,腹部
隆起,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尿少带白浊,腰膝酸软,面色萎黄
无华,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纳呆恶心,便溏日行
%!"
次,舌
苔薄白,脉沉细弱。查尿常规:蛋白(
444
),红细胞少许,
脓球(
4
),颗粒管型(
44
),透明管型(
44
),腹围
-#;5
,血
压
)’
/
-123
。
证属脾虚及肾,复感外邪,诱发水肿。方用宣肺利湿,导
水下行之导水茯苓汤加减。连续服
)%
剂,尿量增加,水肿明
显消退。再予参芪实脾饮加补脾益肾之品,续服
)%
剂,除偶
感腰膝酸软外,水肿及其他症状、体征消失,精神饮食正常,
面色已见润泽。守上方加补肾强腰之品,连进
"#
剂后获临
床治愈。出院时尿常规恢复正常。用上方
&
剂加糯米、粳米
研粉,每日早晚各
’#<
,加糖少许用开水冲服,以巩固疗效。
出院后追访一年未发。
按:本例
"
年前患急性肾炎,是为风水,由于治疗不彻
底,导致反复发作,日久脾虚及肾,以致土不制水,肾不主水,
转为阴水。病久气虚,卫外不固,时发感冒,诱发水肿。故黄
师首用加减导水茯苓汤宣肺利水,标证罢后复用参芪实脾饮
加味配合鱼姜汤,既扶脾,又代盐以治其本病。通过本例治
疗成功,可以看出治疗本病处处顾护脾气之重要性。
(收稿日期:
!###$%#$"&
)
·
+"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6>?@376AB>CDEF67D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DI%###
,
J67I%
,
K6I%
万方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