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2017-10-13 | 阅:  转:  |  分享 
  
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是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战略任务,而
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不断提升武汉工业竞争力。当代论坛CONTEMPORARYECONOMICS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王
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是武汉创建国家中“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战略任务,而心城市的重要内容,
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不断提升武汉工业竞争力。一、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多达13个行业处于10个城市的最末位。
、民企偏少从企业竞争力看,武汉国有企业进步明显,但民营企业发展不足。2010年武汉5家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东风、武钢、中
烟、三环、武汉邮科院)均属于国有企业,其中东风营业收入名列全国汽车企业第3位,武钢名列全国钢铁企业第4位,中烟名列全国烟草行业第3
位,武汉邮科院、长飞光纤、华工科技三家企业相继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然而,武汉2010年湖北省(主要是武汉)入工业的民营企业力
量十分薄弱。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11个企业中,只有福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家涉及到工业领域。二、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改革开放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武汉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显示出了较强竞争力,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这5个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沈
阳、成都、杭州、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副省级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总量偏小、结构地位偏低、民企偏少。偏重、、总量偏小从工业总
量看,武汉工业地位与其经济总量地位是较不匹配的。2010年武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65.93亿元,在大陆287个城市中排名第12位
,高于沈阳、南京和成都。而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424.59亿元,在大陆287个城市中排名第24位,工业总产值
比成都略高,但不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一半,与杭州、重庆、沈阳、南京存在两三千亿元的差距。、结构偏重从工业结构看,武汉工业结构
偏重,以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产值比重较低,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比重不高。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比重为76.8%,低于北
京、天津、南京、上海,高于沈阳、重庆、广州、成都、杭州。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产值比重仅为45.4%,在10个城市中是最低
的。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比重为31.4%,不及广州的一半,比北京、天津、上海、南京也要低很多。、地位偏低从
产业竞争力排名看,武汉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但与上述其他几个城市差距依然明显。从武汉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来看,钢铁、汽车、食品烟草比较
有优势,在10个城市中依次排在第6位和第6位,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比较落第3位、后,排名分别在第8位、第9位、第10位。从制
造业的30个细分行业产值来看,武汉在10个城市中仅有黑色金属冶炼业、仪器仪表业、烟草制品业3个行业处于前3位,而家具制造业、医药依
据竞争力的理论框架,从投入的角度,可以将影响工业竞争力的要素归纳为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围绕这
几个方面对武汉工业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人力资源外流严重从劳动要素来看,武汉人力资源存量优势明显,但存在较为严重的“楚才晋用”现象
。2010年武汉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仅为50.26万人,在10个城市中排名靠后,不足上海、北京的一半,低于广州、天津、杭州、重庆。另
外,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显示,武汉人才竞争力在中国294个城市中排名第6位,其中人力资源教育指数名列第5位,人才资源数
量指数排在11位,而人力资源质量指数仅排到20位。这反映出武汉虽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但留在武汉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
才仍然不足。、资本增速效益不佳从资本要素来看,投资增速与效益均处于劣势。2010年武汉投入到工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860.07
亿元,比上年增但远落后于重庆、天津、南京、沈阳、上海、成都(这些长20.1%,城市投资都在1300亿元以上),在10个城市中排名倒
数第4。另外,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显示,武汉资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13位,但资本数量指数、资本质量指数、资本获得便《当代
经济》2013年第5期当代论坛CONTEMPORARYECONOMICS利性指数均在18位之后,与5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十分明显。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从资源要素来看,武汉是一个能源净输入城市,缺煤、少乏油。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消耗增大,能源供应会直气、接影
响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2010年武汉工业消费能源4071.71万吨标准煤,在10个城市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南京、上海、天津3市;
工业用电213.50亿千瓦,在10个城市中排名第8位,仅高于沈阳和成都。、技术人员经费欠缺从技术要素来看,武汉工业企业投入的研发人
员和经费均显不足。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结果显示,2009年在10武汉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仅为2.07万人年,个
城市中排名第8位,仅高于沈阳和成都;R&D经费仅为63.99亿元,在10个城市中排名第6位,落后于上海、天津、北京、广州、杭州。、
制度“软件”牵制发展从管理、制度、文化等要素来看,武汉存在“重硬轻软”的问科技、区位等“硬件”优势比较明显,但管理、制度、文题,人
力、化等“软件”要素没有跟上。2010年武汉城市竞争力位列第20位,比2009年下滑了2个位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软件”竞争
力拖了后腿。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显示,武汉2010年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开放竞争力这5大“软
件”要素在全国294个城市中理竞争力、分别排在第42、19、30、23、28位。三、武汉工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
展民营经济推进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园区建立民营企业创业基地;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探索设立服务于科技企业的地方性
金融机构;加快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创建品牌,实施重大发展项目;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
力、创新型、龙头型民营企业挂牌上市。、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选准突破重点和发展方向,促进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石
油化工、食品等6个千亿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重点培育、政策聚焦,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
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在钢材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和乙烯下游产品延伸等方面做大循环性产业链。、强化技
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科研院所到武汉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人员和经
费的投入,扶持建立若干面向产业集群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构筑中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
轨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标准体系,加强工业设计,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完善政府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武汉的政府管理竞争力和企业管理
竞争力都在20名之外,提升工业竞争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作为工业发展的引导者和护航人,既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煤、
电、气等要素保障,进一步发挥“硬件”优势;又要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改善工业发展“软”环境。企业作为市场
经济的主体,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加大科技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抢占新的制高点,为客户提供高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提升武汉工业
竞争力,关键是要提升价值链,提高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大企业、大品牌,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加强产业集聚,扩规模、调结构,加大
对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硬件”要素和管理、制度、文化等“软件”要素的投入,切实把等传统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区位优势充分转换为竞争
优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集聚坚持以龙头项目为重点,以园区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配套
集群为目标,深入实施龙头牵引、产业补链、配套跟进战略,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核心企业、龙头项目及配套项目,加快填补产业链缺失
环节,有效拉长产业链,延伸产品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培育大企业,打造知名品牌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各类要素向优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集中;鼓励企业以品牌、技术、
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名牌产品争创工
作目标与责任制,完善名牌产品奖励和激励政策,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开展名牌产品的培育。【参考文献】[1]武汉蓝皮书: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R].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3]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5]张贡生、陈奎: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经济问题,2012
献花(0)
+1
(本文系绿意红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