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临安工协2016年专辑
2017-10-19 | 阅:  转:  |  分享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第24期(总第63期)

临安市工程师协会编2016年12月18日



本期要目





由我会推荐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人选王安国同志的先进事迹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王安国同志主要事迹





王安国,男,1942年4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临安市林业局原总工程师、临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顾问,2002

年退休。现任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中共临安高云竹笋合作社党支

部书记。退休后15年来,完成了林业科学研究和推广项目18项,获杭州市政

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兴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3年被评

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2006年入选首届“感动临安”十大人物(事件),

2007年获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先锋,

2011年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他任支部书记的党支部被评为杭州市创

先争优先进党组织,2013年被评为杭州市社会组织“诚信服务先锋”,创先争

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任队长的临安“夕阳红”生态农业服务队被评

为浙江省最美老干部(集体)。2016年,被评为杭州市最美离退休干部党员。

退休15年来,王安国为各级领导提供32份决策咨询,为农民课堂讲课320

多次,上山下乡现场指导1450多次,一万多农民接受了培训和指导。他的脚印

不仅留在了临安、杭州、浙江山区,还留在了海南、重庆、四川、陕西、湖南、

云南、广西、福建、江西的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还漂洋过海留在了菲律宾、智

利等发展中国家的山地上。

一、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和高度事业性和政治责任性

退休后王安国坚持不断带头学习,坚持不断创新;带头遵纪守法、服务群众,

带头维护大局、弘扬正风作风不变,努力实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没有退休

的,活着一天,就要为人民服务干一点力能所及事”诺言,成为省林业系统和杭

州市创先争优活动的学习典型。

二、搭建服务平台、集聚科技人才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2003年王安国支持家人通过林地、耕地流转,办起了杭州临安太湖源观赏

竹种园有限公司,面积达1050亩。2006年王安国用省政府奖励给他的20万元

创办了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他把科技服务中心和竹种园作为集聚国内

外科技人才、开展林业科技服务的平台,通过近十多年努力,该平台已集聚了国

内外各个层面以林业、生态等专家26名,其中教授级专家9名,国内外著名竹

子专家3名。在王安国等专家指导下,该平台已成为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库、

珍稀观赏竹、优良笋用竹繁育、竹子新技术引进、研发、推广和以竹子为主的农

村实用人才培养、竹文化展示的杭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

实训基地、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团中央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省党员干

部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

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中国林科院、中国竹子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教育研发基地

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园区还被授予临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创

业示范基地。10多年来已接待了58个国家1000多名外宾和国内8000余人次

参观考察。

三、为促进竹笋、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和香榧、鸵鸟产业培育,继续忘我拼



为使山核桃、竹笋成为临安农民致富摇钱树,王安国倾注了毕生心血,临退

休前又向市领导提出了“发展20万株香榧、为临安农民培育第三课摇钱树”建

议,被评为金点子。竹笋、山核桃虽然已成为临安二大支柱产业,为临安农民增

收了100多亿元,但已出现“雷竹退化”、“山核桃非生态化经营”等问题,香

榧发展还未成气候尚需培育。为此,王安国利用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继续为农民

培育三棵摇钱树开展科技服务。从03年–2015年,王安国围绕临安、杭州竹

产业发展实际主持完成了“珍稀观赏竹种繁育技术研究及推广”、“迟熟夏秋笋

优良竹种筛选和繁育技术研究及推广”、“高品质笋用竹种质资源发掘与开发利

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个与竹有关的科研和推广项目。项目筛选出四季竹

笋期为5月–10月,正好弥补了杭州地区夏秋季无鲜笋空白,并为严重退化

雷竹找到了更新替换竹种。06年–2010年王安国主持完成了“高品质笋用竹

种质资源发掘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杭州市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项目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研发和推广的高品质竹笋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和退化雷竹林改造为高品质雷竹技

术应用,平均每亩雷竹笋产量达1825公斤,比常规增产500公斤,他指导示范

户1.7雷竹连续7年覆盖竹林不退化,近5年连续亩产超过3000公斤,亩产值

超过3万元,最高超5万元。而且竹林土壤变活,蚯蚓又回来了,竹笋品质明显

提高,可以像甘蔗一样生吃,该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了临安竹笋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弘扬竹文化,王安国与一批老科技工作者发起成了临安市竹文化研究会,任

常务副理事长,研究会成立以来已编辑发行13期《天目竹韵》,建立了一批竹

文化示范点。

针对山核桃出现非生态化经营问题,王安国退休后一是抓推广他在白沙村十

多年研发总结的“山核桃+小竹+茶叶”的生态化经营模式,二是从03年开始他

就与林业科技人员、相关企业开展山核桃生物有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培育

了8个示范户,三是在调研中发现山核桃受到严重干腐病危害,就与老科技工作

者协会会员一起向市委书记提交“高度重视山核桃干腐病防治建议”,引起了市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为临安市府2016十件实事中一件,王安国不仅提建议,

还亲自到山核桃产区抓示范点,进村入户指导,仅2016年4月就给农民讲课13

次。

把香榧培育成临安农民第三棵摇钱树,是王安国退休后给自己的一项重要任

务。他积极给市委主要领导当参谋,专门撰写了“临安发展100万株香榧建议”,

使发展香榧成为临安市委、市府作为新兴农业产业培育的重要决策。近十年来,

他为香榧生产下乡指导280多次,临安十大香榧示范村中玲珑高源村和太湖源镇

素云村就是王安国退休后一手参与培育出来的。

鸵鸟产业是一项野生动物驯养的林下经济新兴产业,王安国从2009年就关

注和开展服务,现在发展势头很好,将成为临安农民增收新增长点。

四、积极开展“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与示范”

王安国在06–08年主持完成了“山区乡村建设新农村模式研究与示范”

项目,并通过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等专家验收。专家组对

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成果对全国山区乡村建设新农村具有推广作

用和重要借鉴作用,项目示范点白沙村2011年被评为全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王安国在抓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新农村建设示范同时,又与太湖源镇东坑、

高云等10个村签订了共建新农村合作协议,为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方位服务。

王安国对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感情独深,他把帮助贫困山区、

革命老区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名科技人员神圣职责,他一是为每年几十批来自全

国各地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代表热情介绍临安山区建设新农村成功经验,二是

应邀到贫困山区县开展指导。退休后王安国到浙江、海南、湖南、云南、广西、

重庆、四川、陕西、江西、福建等地指导80余次。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是国家

级贫困山区县,王安国从03年开始担任该县林业顾问,已20多次上白沙指导,

指导白沙编制竹产业和大林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点,牵线搭桥

使白沙与临安结成友好县市,并帮助白沙更新观念、引进信息和人才,现白沙县

已建立了6万多亩麻竹基地。。重庆忠县白石镇是国家级特困镇,王安国五上白

石镇开展技术服务。他数次到广西百色、陕西汉中、四川通江、青神等革命老区

开展技术服务,帮助青神县建立了万亩雷竹基地。通江县空山乡从成都下飞机要

坐10个小时汽车。他不顾劳累一到目的地就年轻人一样开展服务。

五、组建竹笋专业合作社,努力探索新社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

王安国针对临安100万亩竹林由4万多农户分散经营,有50%竹农未直接

听过科技人员上课,造成先进栽培技术难推广,栽培标准难执行现象,08年他

出面协调组建临安高云竹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成立王安国就组织社员推广应

用个性化生物有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统一执行无公害雷竹栽培技术标准,使社

员雷竹笋用林成为生态、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示范林。

为了探索新社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经

验,在市委组织部和太湖源镇党委支持下,他发起成立了临安高云竹笋专业合作

社党支部,被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他根据合作社党员由民办非企业、企业和合作

社社员中农民党员组成实际,探索把社员培养成科技示范户、把示范户培养成党

员,又把党员培养成农民科技带头人的党员教育方法,组织党员根据自身特长,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实施科技项目,促进竹笋产业转型升级争创诚信服务和

新农村建设先锋。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书写林业科技奇迹的人

——市现代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安国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他,40年如一日与

大山打交道,和树木交朋

友,把农民当兄弟,被农

民朋友称为“老大

哥”……

他,主持了“菜竹笋早

出高产技术推广”、“山

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推广”

等11个项目的研究推广,

让临安农民增收20多亿

元,被称为中国竹笋领域

的“袁隆平”……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他,有一连串骄人的荣誉: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共

产党员,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农业科技突出贡献专家、首届“金牛

奖”获得者,两次获得“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他,就是2002年退休的原临安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王安国。他

今年已经70多岁了,可他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他创办了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建起了党员干部现代

远程教育站点;他一手组建了高云竹笋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开创了在

农业产业链上开展党建工作的先河;他亲手创建了远近闻名的“竹种

园”,120多种竹子云集太湖源,是国内独树一帜的竹专业培训基地。

他先后提出了80多条农村发展的金点子。近年来,他提出“发展

20万株香榧树,为临安农民培育第三棵摇钱树”。在王安国的精心

指导和技术支持下,香榧树己成为我市生态产业中的一匹黑马,是农

民收获幸福和富裕的“绿色银行”。

农民朋友都喜欢叫他“王老师”。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农

民朋友都说很好懂很管用。所以,山核桃树上、竹林里有什么变化,

自己心里有什么打算,农民都会拨打王老师的“热线电话”,或上临

安城里来找他。王安国家的电话特别忙,后来他搬了新居,也坚持地

面不装修,为的就是让这些农民朋友进出自在些。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下海南,去贵州,到江西,进四川,他不是去旅游观光,而是到专

家云集的科技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到革命老区探索发展之路,到天涯

海角的山村边境传经送宝,到偏远穷困的瑶寨、黎族村落去扶贫支农。

仅退休10年来,王安国就为农民讲课320多次,下乡指导1200多次,

受益农民百万多人次。

“退休只是一个年龄的界限,作为一名党员,只要农民兄弟需要

我,我就要干到干不动为止!”他用大写的、厚重的、闪光的人生告

诉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信念不倒、青春不老!













欢迎投稿欢迎垂询电话0571-58688115、15356698678邮箱:1090574691@qq.com

主编:陈钢山编辑:韩艳微、俞薇报送:市科协抄送:各位会员



















献花(0)
+1
(本文系工程师协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