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2016-02-14 | 阅:  转:  |  分享 
  
中华中西医杂志ChineseJournalofTraditional&WesternMedicine2008年第9卷第11期·1003·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丁树习



【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06-8106(2008)11-1003-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减轻,妇科检查,双附件压痛明显减轻、炎症灶缩小,

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增厚附件变薄,B超示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无效:

健康,甚至影响生育。目前西医尚无效果显著的特症状、体征无变化,B超无变化。

异疗法,且西药治疗成本高,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2.2结果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治愈率

而中药来源广、疗效高、复发率低、价格便宜、副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亦明显优

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笔者自2006年于对照组,P<0.01;一年内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

3月至今应用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对照组,P<0.01。

例,并与西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1资料与方法

一年内病例

1.1诊断标准均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组别治愈显效无效

复发合计

标准》。(1)症状:自觉反复腰酸、下腹坠痛、白带增

多、有异味,偶伴发热。(2)妇科检查:子宫体压痛,对照组3020102060×?K’

双附件增厚、压痛明显。(3)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治疗组451501060×??K’

炎性包块。



1.2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人,均符3讨论

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2~50岁,病程最慢性盆腔炎相当于中医学的妇人腹痛。其机理

长8年,最短1年。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多系气滞血瘀,或湿热与血搏结,冲任阻滞,胞脉失

照组60例,年龄22~50岁,平均30岁;治疗组60畅,不通则痛。红藤:苦,平。归大肠经。清热解毒,

例,年龄24~50岁,平均3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活血止痛。本品含鞣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

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品与丹参的提取液,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西药甲硝唑或奥硝唑实验证明有防止损伤性肠粘连作用。败酱草:辛,

0.5g静滴,1日1次,5%GNS250ml+青霉素800万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U或先锋霉素5.0g静滴,1日1次。7天为1个疗祛瘀止痛。黄花败酱含齐墩果酸,多种皂甙以及挥

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方:红藤60g,败酱草60g,透发油、生物碱、鞣质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

骨草100g,黄芩30g,黄柏60g,大黄30g,穿山甲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苦,寒。归肺、胃、

45g,三棱15g,莪术15g,乳香12g,没药12g上药共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苦,寒。归

研末,用黄酒调成糊状敷在下腹部,每日1次,10次脾、胃、大肠、肝、心经。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随访本品主含蒽醌衍生物,有抗感染作用,最敏感的为葡

1年。萄球菌和链球菌。透骨草: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

2治疗效果痛。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

2.1疗效判断标准均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火解毒。偏走下焦,尤善清泻下焦湿热。本品含小

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阴性,B檗碱、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

超复查盆腔积液或包块消失。显效:自觉症状明显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穿山

甲:咸,微寒。归肝,胃经。活血消癥,通经,消肿排



作者单位:266400山东胶南,胶南市中医院妇产科脓。性善走窜,功专行散,内通脏腑,外透经络,直达

·1004·中华中西医杂志ChineseJournalofTraditional&WesternMedicine2008年第9卷第11期



病所,擅活血消癥,逐瘀通经。有抗炎作用。莪术:树胶、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辛,苦,温。归肝,脾经。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用。没药苦泻,以活血散瘀为要,长于散瘀,破泄力

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温莪术挥发油能抑制胜;乳香辛温,以行气活血为主,善于调气,止痛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细菌的生长。强。两药伍用,气血并治,取效尤捷,共奏宣通经络,

能兴奋平滑肌,抗盆腔粘连。三棱:苦,辛,平。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

肝、脾经。既入血分破血散瘀消癥,又入气分化积行方中红藤、败酱草两药相辅相成,共为君药,清

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长于破血中之气,功偏破血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黄芩、黄柏,清热燥湿,为臣

通经。莪术:苦,辛,温通,为气中之血药,长于破气药。乳香辛温善调气止痛,没药苦泻长于散瘀,三棱

中之血,功偏破气消积。两药伍用,破血祛瘀,行气与莪术、乳香与没药相伍共奏破血散瘀、消癥化积、

消积止痛之力大增。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行气止痛之功效,共为佐药。大黄清热燥湿祛瘀,透

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本品含树脂、树胶、骨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佐药。穿山甲性善走串,

挥发油及少量苦味质,有镇痛作用。还有消炎,升高功专行散,内通脏腑,外透经络直达病所,为使药。

白细胞,加速炎症渗出排泄,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强肌组织的再生和愈合的作用。没药,苦,辛,平。效。

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本品含树脂、(编辑:海涛)





星状神经节隔姜灸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2例临床观察



李达春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06-8106(2008)11-1004-02



交感型颈椎病多见的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隙狭窄,颈项韧带钙化;CT有髓核侧后方突出,更清

数出现抑制症状,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眼楚显示椎体前后缘骨赘增生,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

目干涩,耳鸣或听力下降,发音不清,心慌、心律不节增生;MRI表现髓核突出,脊神经根受压。(3)除

齐,肢体怕冷发凉,多汗,颈肩痛或肢体麻木。其发外其他病变。

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诊断和治疗尚存在一定1.2一般资料交感型颈椎病12例,男7例,女5

困难。我科自2008年3月以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隔例;平均年龄(42±12)岁。表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姜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的11例,8例主诉颈部疼痛、感觉异常,头痛,常伴

结如下。有头晕,患者诉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有的甚至出现

1临床资料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底胀痛,耳鸣、听力下降。



[1]

1.1诊断标准(1)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3例主诉一侧肢体麻木、少汗。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可同时伴有神经根损伤。(2)影像学有相应表现,的1例,表现为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影像学皆有

即侧位片除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变直外,颈椎后凸,相应的表现。所有患者均无心、肝、肺等病史。

伸屈动力摄片侧位缘出现梯形变,椎间隙变窄,椎体1.3治疗方法星状神经节隔姜灸治疗方法:患

前后缘骨赘增生,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椎间者仰卧肩下垫薄枕,口微张,选择胸锁关节上

2.5cm,距中1.5cm处(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



作者单位:537005广西玉林,玉林市桂南医院颈肩腰腿痛科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六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