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退稿样例
2017-11-02 | 阅:  转:  |  分享 
  
审稿意见:

“高效课堂”这一说法在目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是不提倡的,不建议选择其为研究主题。

格式问题:标题不需要符号,段末不可使用冒号等。

通篇罗列教学步骤,文章结构缺失。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可包括:1.背景;2.提出问题;3.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5.展望、启示等。至少有两部分,解决问题为必要部分。

文章主题限制在“小学语文”,内容中却没有对“小学”或“语文”有明确呼应,大部分内容没有对“小学”或“语文”的针对性研究。

缺乏学理性研究。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虽然注重实践性,但没有理论基础及研究成果的学理性归纳,文章就没有宣传推广的意义,无法为教师教学实践研究提供切实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十环节”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探究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十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经过近几年中高年级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炼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步骤十个环节。即整个课堂教学由课前先学、小组互学、全班群学、检测提升四个基本的步骤构成,具体包括十个细小的环节:即先学阶段的一读、二查、三想、四批注四个环节,小组互学阶段的一分、二总两个环节,全班群学阶段的一展、二评、三点拨三个环节,以及检测提升阶段的检测提升一个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十环节教学模式



顺应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我校积极引进“生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初步构建的中高年级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完善,总结提炼形成了以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十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第一步:有效的课前“先学”(占整个学习的40﹪左右),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一读,二查,三想,四批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真正开始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占整个学习的40﹪,主要包括“一读,二查,三想,四批注”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读”主要指正式学习课文内容之前的读文,一般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学课文。

“查”,即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或是作者,或是写作背景,也或者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某一方面的信息。需要查找的内容可以由老师规定,以先学作业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是常规预习中的信息摘录,可引导学生以便利贴或批注的方式呈现。

“想”,不仅引导学生想先学作业单中设计的问题,还要联系课文内容想课后的思考练习或配套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更能结合课文内容由此及彼联系实际生活或读书积累想到课外,甚至还可针对课文内容大胆质疑。

“批注”,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感悟及疑问,有些会根据先学提示摘录在作业单上,而好多感悟只能通过做批注的方式保存下来,尤其对那些瞬间即逝的感想或疑惑更需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或简单明了的提示语加以批注,从而方便与同学交流分享。因而除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学习文中字词时做好相应批注外,还可引导学生在感受深的地方适当添加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以此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无疑是切实提高先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为能最大限度提高先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课前先学习惯的培养,也要加强课堂先学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第二步:小组合作交流,即“互学”(占整个学习的20﹪左右),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分,二总。

有道是“先学很重要,小组不可少”。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在进行完课前三分钟交流,待教师引题后,可进行字词抽查巩固或相关资料信息的初步交流。之后,便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围绕先学作业或课堂预设进行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即一分,二总。

“分”,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内成员由弱到强分别发言,小组长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以此带动全组成员积极参与组内交流,促使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在小范围内先行发展。

“总”,待小组成员发言完毕后,小组长及时组织大家对刚才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整合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梳理出不同的见解以及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全班交流。课代表或科任老师在看到班内绝多数小组已交流完毕举手示意时,可采用古诗句对对碰或名言警句对接的方式示意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全班展示交流开始。

三、第三步:全班展示交流,即“群学”(占整个学习的30﹪左右),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展,二评,三点拨。

经过课前“先学”,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对文中需重点探讨的问题则通过全班互动交流的“群学”来完成,主要包括“一展,二评,三点拨”三个环节。“展”,即展示交流。待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请某一小组或几个小组分别针对先学作业或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报交流,展示交流的小组成员要按一定顺序结合课文内容,有代表性地将小组内经过梳理后某一方面的思想或观点展示出来和全班同学分享,与此同时,和他找到相同内容但见解不同的其他组的同学就可以和“中心发言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评”,在进行全班展示交流过程中,台下的同学除了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展示出来和更多同学分享外,还可以针对台上同学的发言做出评析和质疑,如果发言的同学出错或说得不完整时,要及时予以纠正、补充。此外,教师还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适时适度参与评价,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元互动的评价中促使学生交流分享最大化,课堂有效生成最优化。

“点拨”,主要指全班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引导点拨。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教学点,以问题为切入点,情景为引发点,在思维的生发处、在知识的疑问处、在学生兴趣的引发处进行及时的引导与点拨。引导要及时、点拨要到位,问题的引发要有较强的启发性,能紧紧联系知识与学生的同步性与达成度,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开发。通过引导点拨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多维互动的动态课堂教学形态。

四、第四步:检测提升(占整个学习的10﹪左右),主要包括一个环节,即课堂小结与检测。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互动交流,孩子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悟在逐步加深,综合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不同程度地有了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的结束。因为课堂教学并不是把全部的时间用于交流,把巩固强化的时间留在课外,而是要力求将训练和检测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前,老师要留出相应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教师可以结合板书或学生发言直接进行精炼的总结,也可以以提问抽查的方式进行口头检测,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整理单的形式进行书面检测,以此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真正理解和掌握。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十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范围内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周边一定区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和带动,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赋予了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6第二版)

[2]李雁冰:《课程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需要使用句号

标题中内容不需要再分级

标题过于复杂,不可用句号





献花(0)
+1
(本文系星星索31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