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包拯“嫂娘”的由来
2017-11-02 | 阅:  转:  |  分享 
  
包拯“嫂娘”的由来《包公》邮票的发行,自然引来“包公是嫂娘养大”的话题。几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包公呼嫂为娘的故事……京剧《铁面无私清官
谱》中的第二折《赤桑镇》,讲的是包拯与嫂娘在处死包勉后的一段故事。说是由嫂子吴妙贞抚养成人的包拯,称嫂子为“嫂娘”。吴子包勉(即
包拯的侄子)任萧山县令,贪赃枉法,为官不到一年就贪赃十万两银子,包拯证实包勉犯罪后,立即架起御赐铜铡,秉公执法,将亲侄铡死了。嫂娘
吴妙贞闻讯后,赶到赤桑镇,找包拯算账,怒斥包拯忘恩负义。包拯晓以大义,婉言相劝,对嫂娘说(剧中包拯唱词):“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
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个徇私情卖法贪赃。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申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
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大嫂听了包拯之言,觉得言之有理,便原谅了包公,还
以酒为他饯行,叔嫂和睦如初。这出戏颂扬包拯秉公执法、反对腐败、大义灭亲的故事,至今仍然有现实意义。但这只是戏中的故事。如果以为包
公真的有“嫂娘”,那就错了。包拯(999-1062),字希仁,谥孝肃,北宋庐州人(今合肥)。他的父亲包令仪,曾举进士,做过官,后
来退居乡里。他只生有一个儿子,就是包拯。他从小非常孝顺父母。后来包拯考中,朝廷通知他去当官,正逢父亲去世守墓,未去报到,第三年守孝
期满,仍不愿离去。在乡亲们的劝说下,才走马上任。他为官清正,被誉为清官,尊称“包公”,俗称“包青天”。可见,包拯是独子,哪来的“嫂
娘”?其实,所谓包公的“嫂娘”,只不过是个民间传说而已。一说是,包公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文曲星投胎到人间前,先要到南斗星君处登记注
册、领取“出生证”,由南斗星君发给一个“脸谱”,才能投胎。那天文曲星去办手续,正巧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在下棋,文曲星性急、等得不耐烦
,便径自从南斗星君的乾坤袋里拿了一个,匆匆投胎去了。文曲星下到人间,正是她母亲产下他之时,但因他匆忙中拿错了脸谱,结果一出生便成了
个黑脸,全家惊恐万状,他父亲把他当作怪物,扔到村头的沤麻坑里。在坑里小包拯哭得惊天动地,他的嫂子可怜他,就将他抱回家,抚养长大,所
以包拯尊称他嫂嫂为“嫂娘”。另有一说,就是包公因父母早亡,从小由长嫂抚养,故称“嫂娘”。这些民间传说,到底有没有依据呢?虽然是
传说,却也事出有因,据史家考证,问题的源头出自包家历代的墓碑上。在合肥包拯墓区内,有包家祖孙三代四口墓。包公长子包臆与崔氏合葬墓
,墓铭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大意是说:包公晚年与媵妾生有幼(次)子,在嘉祐七年(1062)包公病逝时,次子(包绶)才五岁,包公长媳崔氏
就把包绶当作儿子看待,把他抚养成人,请师教书识字;包绶也很尊重寡嫂崔氏,把她当母亲一样。《宋史,包拯传》也记有此事。这些文字告诉我
们,是包拯的长媳崔氏把包拯媵妾所生之子、年幼的包绶当儿子看待,精心地抚育,正因如此,包绶也很尊重寡嫂崔氏,把她当母亲一样侍奉。显而
易见,这抚养小叔长大的是包拯的长媳崔氏,被抚养的是包拯幼(次)子包绶。后来为何会变成包拯的嫂娘的呢?这一张冠李戴(“包冠包戴”)是
怎么造成的呢?原来包家祖孙三代的墓碑上在各人名字前都冠有“包公”两字:包拯墓碑全称是:“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包镱(丝字
旁)(包拯长子)与崔氏合葬刻的是:“宋奉义郎潭州通判包公镱节妇永嘉郡君崔氏之墓”;包绶(包拯次子)与文氏合葬墓碑刻的是:“宋朝奉郎
潭州通判包公绶蓬莱县君文氏之墓”;包永年(包意继子)墓碑刻的是:“宋宣教郎知崇阳县事包公永年之墓”。“公”是古代人们对某些男士的一
种尊称,故包家祖孙三代墓碑上各人名字前均冠以“包公”。七传八传,都把这四位“包公”,都当作是包拯,于是把包公次子包绶的“嫂娘”,以
为是包拯的“嫂娘”!再后来,经历代文人舞文弄墨,编故事、写戏曲,以讹传讹,越传越广,流传至今,信以为真。载《邮缘》2016年第1期(总233期)
献花(0)
+1
(本文系宁学习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