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议“食鱼生” 麟泗
2017-11-07 | 阅:  转:  |  分享 
  
小议“食鱼生”麟泗







在国民中,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在珠三角,特别是顺德,吃鱼生之风甚盛,高明也不例外。故乡也有吃鱼生的,闻及潮安之鱼生最著名,但每次返乡匆忙,至今没空暇去享受此美味,好似心有不甘。若在高明生活三十多年,都能坚持“唔食鱼生”,真是难能可贵了!当年在职时,反对吃鱼生,但在一次宴请中,经不住龙生之热情,吃了几口鱼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欲罢不能。







国民讲究饮食文化,什么都有个讲法,“食鱼生”也如此,我也得引经据典,给它个说法,以显示咱们“食鱼生”者之文化!

据资料称,鱼生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出土青铜器“兮甲盘”的铭文记载,当年国师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了这件事:“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细切生鲤鱼肉。《礼记》又有:“脍,春用葱,秋用芥”,《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这大概就是“食鱼生”的最早记载,够久远,够有文化了吧?!



昨晚,谢生在“渔都”食肆宴请我们老俩口子吃鱼生,食得高兴,酒也喝多了些。一般的鱼生食客,大多是酒徒,他们有句阿Q式的行话“烈酒可以杀死寄生虫”,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的无稽之谈,当席间笑谈即可,但不可当真!本想昨晚完成一篇有关“食鱼生”之随笔,无奈头昏脑胀,无法下笔。今天清醒了,抓紧撰写,以了一直以来之夙愿,写一篇有关饮食之小文。



吃鱼生除了讲究鱼的种类、来源,还讲究加工水平及配料等。这吃鱼生还是饮食文化中,比较讲究的一种饮食方法。

首先,要求是江河里之鱼,有吃生鲤鱼片,生鲈鱼片,但更普遍的是鲩鱼。

其次放血要干净,否则不只鱼片不雪白,而且腥味重。加工很重要,一定要将皮下之红色组织(俗称“瘦肉”)剔除干净,这是华支睾肝吸虫卵寄生之所在。吃鱼生(海鱼除外)的弊端就是有肝吸虫感染之可能!

最后就是配料,有花生油、盐、胡椒粉醤油、花生米、芋头丝、粉丝、洋葱丝、荞头片、蒜头片、姜丝、柠檬叶丝、紫苏叶丝、自制辣椒豆豉……,最关键的就是这支强劲芥末,至关重要!虽有生鱼片之鲜美,但如若没有这支窜鼻窜脑壳之芥末,肯定逊色不少。这芥末不仅能增加食欲,其强烈的刺激味道,有时还能让你鼻脑通窍,窜得让你说不出话来,泪水直流,狼狈不堪。就是这支让人又爱又恨之芥末,起到了鱼生宴之画龙点睛作用,少不了之味道!







最近市面上又掀起了一股生吃河豚片之风,据说味美无比,较之任何鱼生都鲜美。常见报道,有加工不过关,因而餐后中毒死亡之,故有“冒死食河豚”之说。因河豚有剧毒!搞不好会因吃了河豚而丢了身家生命的,这就和不着了!罗生曾在番禺要请我吃生河豚片,被我婉谢。我还想活,我不愿贪一时之口福,而去冒险。罗生曰,人间美味,死都值。夸张了!何必如此之冒险呢?不值矣!

不如,在我生命行将结束之前,再去吃生河豚片,以尝此人间美味,一了心愿。既吃了生河豚片,又解决了冒死之险,因为反正都是死,一举两得,各得其美,不知如何?!







“食鱼生”,食出味道,食出情趣,食出文化,这可是当初没想到的。今晚之《小议“食鱼生”》,胡诌一通,喜爱吃鱼生者,各自惦量,得了肝吸虫病,或因吃生河豚片而身亡,均与我无关,老朽不过干万“鱼生”食客中之一员,发表一下“食鱼生”之感受而已。各慎之为荷!有如某些医生奉告病人别抽烟,吸烟危害健康,自己却吞云吐雾,大行其烟道的道理一模一样。滑稽!无奈!(哈哈)





2016.3.5.写于高明。



献花(0)
+1
(本文系地名解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