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学校传染病防控文件汇编(用)
2017-11-14 | 阅:  转:  |  分享 
  








传染病防控文件汇编

郑州市第一0三中学

学校传染病防控文件目录

1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2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5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6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7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8学校传染病病例发现与报告流程

9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几种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常见传染病的潜伏、隔离和检疫期限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负总责)的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制。

二、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学校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并保证畅通,杜绝缓报、漏报、不报。

三、制定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做到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学校内传染病蔓延。

四、学校要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五、采取积极措施,严格处理各种疫情,接受并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传染病工作的指导、流调、应急接种等工作,严格晨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排查制度。

六、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校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的发生,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传染病暴发期间,到过传染病疫区的师生返校时应进行入校前排查。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成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小组。

一.疫情报告小组:

组长:贾惠芬

副组长:屈鹏飞

组员:刘勇、乔瑞霞各年级组长与班主任教师。

二.具体措施:

1.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设置学校传染病疫情主要报告员(金德海),疫情报告员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疫情报告员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报告。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校内发生传染病,每一位教师均为义务报告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告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员,由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员与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单位联系立即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防传染病出现多发病例。

3.班主任严密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安排专人到医疗部门就诊治疗,防止传染病发生。如果出现传染病的迟、漏报现象,除对外依照传染病法追究情况外,学校按照情节严重与否将与当月和年终奖金挂钩。

4.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学生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请示校领导,进一步到医疗单位诊治。

5.加强传染病防治意识,对未上课同学要立即与家长联系,询问未上课原因,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6.加强学生的晨检制度,发现可疑传染病时,要立即报告领导,逐级进行核实诊断。

7.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疫情报告员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发现传染病疑似病或诊断病人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投药和预防工作,防止传染病进一步扩大或续发。

8.学校领导要及时下班级,收集未上课学生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生病状况,对传染病做到防患于未然。

9.学校疫情报告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员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学校传染病疫情即时进行直报,同时由疫情报告员汇总登记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上备查。





郑州市第一0三中学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工作小组

组长:三、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卫生水平抓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一旦达到传染病疫情预警级别,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措施及应急反应方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6、有计划地利用、板报、校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所有教、学生普及传染病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7、有计划的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知识。

五、1、为严防传染病在校内传播流行,学校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2、在校所有、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报告学校的疫情负责人员。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报告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教育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社区卫生中心报告。

4、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是,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玩忽职守造成学校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追究法律责任。

5、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学生因传染病休学,痊愈要出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六、预防措施

1、学校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坚持出入和来访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2、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内公共卫生设施及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办公室、教室、专用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做到定人定时: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其他教室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学校在公共卫生场所要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或消毒肥皂。

食堂、饮水工作人员要加强防护措施,规范操作。

做好对饮水、洗手设备及其环境卫生的检查工作。

3、坚持晨检制度、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传染病人增多,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及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调查分析。

4、校卫生室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热情况进行及时监控与排查。

5、学校采取积极措施,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6、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

学校原则上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作相应的调整。学校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教研活动。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切实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

7、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

对教室、专用教室、食堂、图书馆、办公室、会议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空气流通。

严格加强餐饮具、医疗器具的消毒。加强对各种物品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教室和活动过的场所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

8、建立考勤制度

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原因。

对学校师生员工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患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发现38以上发热者,及时送医院诊断治疗。

9、调整教学方式

学校发现个别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的同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班级暂停集中上课,学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2周,如无新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再行复课。

学校发现多个班级有学生感染,学校可报请教育局批准后,停课。

学校停课放假期间,学校领导及教师正常上班,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要求学生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10、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

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隔离2周。观察期间不参与集体活动,隔离场所应相对独立,通风良好。

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的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一人一室),并及时联系有关医疗部门使用专门车辆送指定医疗机构。

11、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导向,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识需求。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科学防治知识的同时,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学校传染病防控信息,使学校传染病的信息公开、透明,稳定师生的情绪、心态,消除师生员工紧张和恐惧心理。



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维系着师生健康,是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事关校园稳定和学校安全。为切实履行好传染病控制工作职责,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责任目标

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启动传染病防控预案,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参与应急处置,及时把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班主任通知到家长配合治疗,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把危害降到最小。

二、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和科室岗位责任制

校长是履行疾控工作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工作人员的调度和队伍组建,资金与应急物资保障,部门协调等方面工作。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是履行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的具体责任人,参与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指挥并参与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现场调查、提出控制策略与措施等工作,随时把握工作动态,及时整理报告工作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校医负责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纪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积极协助分管领导督促检查防控方案的落实,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校医和各班班主任是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各自岗位上抓好中心防控工作方案的落实,熟悉掌握传染病疫情防控策略,开展疫情及卫生事件风险因素评估,加强疫情监测检验,及时反馈报告疫情信息。要在传染病防治,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上给中心领导当好参谋,给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责任追究

严明纪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防控工作开展的,或在工作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凡责任不落实,工作懈怠,处置不力、不服从安排者,除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外,给予经济处罚。

1、遇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服从统一安排调遣,或到岗不尽责的教职工,扣发当月津补贴(绩效工资)的50%,并责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失误造成后果的作一年的待岗处理。

2、各处室(含窗口单位)要认真解答群众咨询,服务不到位导致群众投诉的,每人次扣发当月津补贴(绩效工资)20元,当月被投诉3人次者,扣除当月津补贴(绩效工资)50%,年度被投诉5人次以上者取消当年评奖资格,作待岗半年处理。

3、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班主任要及时向校医上报本班学生疫情情况,校医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报及时准确。对以上各个环节中出现错误和延误的责任人要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给与经济处罚。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络,明确职责,发现疫情逐级上报并收集、汇总。

三、班主任如发现有疑似的传染病要报告校医。

四、教研组长或处室主任负责对教职工传染病的报告。患传染病的教职工复工时,必须持有医院出据的康复证明方可上班。

五、校医接到疫情报告,核实清楚后立即上报教育和卫生部门,填写传染病情况报告表。

六、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积极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知识的培训。

七、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学校传染病病例发现与报告流程

第一步:班级与学生

班级同学中如发现以下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班主任老师。有学生出现发热、皮肤出疹子、咳嗽、拉肚子、呕吐等症状;如班内有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发病并有相似症状。

第二步:学校教师

如晨检多个学生病假,一定要询问家长病因;如发现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2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5例以上学生同时出现相似病症,(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应迅速报告校医、卫生教师或学校领导;如怀疑个别学生患有传染病,也要通知校方做出适宜处理,并嘱咐学生父母尽快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就医。

第三步:校医或学校领导

跟踪并登记各班级师生病假或患病情况,做好常规病假及缺勤记录,健全学校晨检制度。如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当地疾控部门请求协助,同时上报教育局备案:

1、学校某个班级或多个班级短期内同时出现多个学生(如5例以上)患病并有类似症状或共同用餐或饮水史;

2、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第四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规定处置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条?学校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益,明确学校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深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依据的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依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招生体检医学建议书制度》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的学生范围:我校在校学生。

???????第四条?学校设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负责制定服务细则,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第五条?体检分为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是常规健康体检。学校按教育部规定对在校学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后,应建立体检健康档案。

???????第六条?新生入学体检时间为入学后第一学期;其余各年级学生体检由学校统一安排。

???????第七条?新生入学体检所涉及的与学籍管理的有关异常健康情况,学校必须如实上报有关部门,不得拖延、漏报、瞞报。

???????第八条?新生入学体检中发现异常时,学校应当在有效时间内进行复核,经学校定点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将疾病诊断及处理建议提交给有关部门,研究后处理意见教务处根据规定办理休学。

???????第九条?学生毕业体检后,学生健康体检表交处,按规定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十条?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当建立在校学生个人健康档案,以写实的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体能测试,重大疾病,因病休学、复学情况,体检资料等内容。

???????第十一条学生体检后,学校及时汇总、上报体检数据给上级主管部门,并对学生存在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规定,按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预防原则,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每天早自习或第一节课前各班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晨检。

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做好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皮肤黄疸等重点症状的监测;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

教师进行晨检后要认真填写晨检情况登记表(附后),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校医。校医根据辖区卫生、教育部门的要求将晨检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上报。

对于晨检中发现的可疑病症,及时到学校医务室就诊。对于发热37.5°以上或可疑患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到医院就诊并追访医院诊断结果。

对于已确诊传染病的学生,校医要立即按程序上报,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

学生因患传染病停课后必须持复课证明方能复课。



晨、午检工作要领



正确做好晨午检工作是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防止手足口病、H7N9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手段。学校在组织开展晨、午检时,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工作流程:建立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晨、午检工作流程,落实信息快速收集、报告工作程序(班主任发现与统计→校医收集与核实→校领导→由校领导或校医报告教育主管部门与疾控机构),真正发挥晨、午检的作用,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各种传染性疾病征兆。

二、晨、午检原则:一看、二问、三摸、四测、五追踪、六记录。

在日常防控工作中,可通过看、问、摸进行初步筛查,发现异常情况后再测量体温,对缺课学生要追踪查因,每次晨、午检要对身体异常的学生作好详细的记录。

三、鼓励学生及学生家长开展自主监测: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平时学生在出现发热、流感样症状或其它身体异常时,主动向学校及时报告。

四、体温测量:以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为准,体温≥38℃且有感冒症状的为流感样病例,≥37.5℃的感冒症状病例可考虑纳入甲流感监测范围。

使用体温枪测量时,由于测量的是头面部体温,与腋温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不同的体温枪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要将温度进行校正,校正办法:用体温表测量腋温,记录温度值,然后用体温枪连续3次测量同一对象头面部温度,取中间值,计算二种方法之间的数据差,此数据差即为校正值。

五、疫情统计上报前工作要求:晨、午检结果统计上报前,一定要经过政教处(或者校医)人员审核后再上报,防止错误报告或不实报告。

六、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2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信息。

4、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相关信息。

七、发病学生管理:

当学生(包括教职工)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传染病疫情时,学校一定要迅速安排发病学生进行隔离,同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凡需隔离治疗的学生一定要在确认其已经痊愈并没有传染性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其复课。



因病缺课病因追查、登记制度

为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确保师生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病因追查、登记。

二、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每天负责对因病缺课人数进行统计,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患病学生的病因和诊断结果,并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室做好登记。

三、学校疫情报告人应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对患病学生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追踪,并及时报告校医室。

四、学生因传染病痊愈后要出示地段保健科的证明方可复课。

五、如果因漏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逐步建立我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的预警系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河南省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等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及早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2、建立我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

二、监测内容

1、学生每天因病缺课数:每天只要因病缺课1学时即计为因病缺课,计为1人。

2、学生每天因病缺课率:因病缺课人数/应出勤人数。

3、学生因病缺课天数:因病缺课者4课时以上计为一天,不足的计半天。

4、监测疾病症候群: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腹痛、腹泻、呕吐、红眼、皮疹、受伤、其他。

5、监测疾病种类:感冒、气管炎、肺炎、水痘、风疹、麻疹、腮腺炎、胃肠道疾病、心脏病、眼病、牙病、耳鼻喉疾病、泌尿系疾病、神经衰弱、意外伤害、结核、肝炎、其他传染病、原因不明疾病。

6、因病缺课主要症状或疾病原因人次数:一学生因同一疾病缺课超过1天,症状和疾病均计为1人次。

三、因病缺课资料的收集

1、明确资料收集责任人。监测学校建立健全本单位因病缺课监测管理工作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人或兼职老师负责因病缺课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要求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

2资料收集程序。

(1)学校各班级班主任或班级考勤负责人当天记录班级因病缺勤人数、姓名、缺课天数、主要症状等内容。

(2)每班如发现确诊传染病病例或班级出现相似症状3人或以上时,应及时向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报告。同时,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每天对每个班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登记,计算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率。

四、报告

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每天下午4点前及时登录并上报学生情况。

五、质量控制

1、人员培训: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对全校班主任培训,

2、资料汇总与统计: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对全校班主任登记的名单进行核实,有漏缺的班级及时通知,予以改正。

3、学校因病缺课监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班级因病缺课监测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对工作出色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



为了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患病回家治疗的学生,返校上课时需交医院的康复证明。

二、回家治病的学生是指:

1、在校突感不适,请假回家治疗的;

2、经集体组织体检,发现有传染性疾病的;

3、在家自行检查有疾病的。

三、返校时交验(病愈)康复证明的规定:

1、凡患有伤风感冒,或患有皮肤、口腔、四肢等方面的(包括疼痛、烧伤等)一般性疾病的,返校时需凭区(县)级或以上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才能返校复课;

2、凡患有器官方面疾病的(如胃病、心脏病、肝病等)疾病的,返校时需凭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的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返校复课;

3、经医院确诊患有传染病的,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即刻进行隔离治疗,不得到校上课,患病学生应立即到相关医院进行诊治,并将诊断证明复印件及时交学校留档。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持区(县)级以上相关医院的出院证明到区疾控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方能复课。

四、返校验证程序:学生持此复课证明到学校政教处销假,政教处工作人员复查后,出具回班复课证明,学生凭政教处开具的证明到班主任处报到,班主任凭政教处开具的证明,安排学生进班上课。

五、违规责任:

1、学生没有相关证明擅自进班上课,导致全班或全校学生需要体检,那么所有的体检费,由该学生负责。

2.学生不经批准擅自进校(班)或者班主任擅自安排没有相关证明的学生进班上课造成后果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为加强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学习消毒隔离专业知识,掌握常用消毒方法及个人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二、做好校医室医疗物品的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校内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后,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对班级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四、传染病爆发后,配合疾病控中心卫生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五、对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消毒方法要科学有效。消毒方法应当首择物理消毒法,采用化学消毒剂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选择消毒剂前阅读说明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购买消毒剂时应根据使用目的选购。

七、使用紫外线和化学消毒剂时室内不能留人。

八、学校应备有隔离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立即隔离;对于暂时无法离校的疑似病人安置于隔离室,及时与家长联系。

九、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方可进教室上课。

十、重大疫情发生,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停止参加集体活动、兴趣班、游泳课,甚至停课等。





通风换气制度

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一旦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就很容易传播开,因此开窗通风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为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非严寒与非寒冷地区全年,严寒与寒冷地区除冬季外,应优先采用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方式;

二、早晨师生到校后和每节课后,教室要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

三、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学校不得使用中央集中式空调。使用分体式空调、电风扇的学校,要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扇页。

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

为提高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传染病管理机制,保证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的必要经费。由校医室,健康保健教育教师负责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

二、以健康教育课形式系统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课。学校确保课时、师资,提供健康教育课教材及教参,健康教育教师依据“纲要”具体要求,将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知识、技能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传授给学生。

三、校医室人员根据学生特点和季节需要,利用宣传栏、广播、录像等多种形式,做好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

四、利用家长会或家长信等形式,为学生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以提高家长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取得家长与学校的配合。

五、定期为学校食堂炊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以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污染,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校医室负责为学生开展个人卫生与健康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负责对班级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指导,检查与考核。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发现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随时督促学生改正。

二、学校对各班学生个人卫生情况,每周统一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三、要求学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勤剪指甲、勤洗头,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

四、学生每日要按规定标准坚持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要坚持做到“三个一”。

五、校内不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不食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学校师生定期体检制度

为了全体教师学生的身体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加强和提高师生体检质量,便于统一管理,保护和增进师生健康,特制定师生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一.?学生体检:

1、每年进行一次学生健康检查。

2、学生体检由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负责安排完成。

3、检查方法:每学年七、八、九年级学生。

4、检查内容:

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血压。

内科:心、肺、肝、脾。

五官:听力、耳、鼻、扁桃体、沙眼、龋齿、色觉、视力。

外科:头部、颈部、胸廓、四肢、皮肤、淋巴结。

化验:血红蛋白、蛔虫卵。

学生健康检查的重点应是脊柱弯曲、视力低下、沙眼、肠道寄生虫病、贫血及营养不良、龋齿。

检查结果记录在健康卡上,对患有慢性病的学生发“告家长书”,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健康状况,陪同孩子前往医院复查,及时得到治疗。室对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做好资料整理、汇总、归档工作。??????????????我校每年组织全校教工到市级以上医院体检一次。

2、??????????????体检项目: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

3、??????????????体检结果由工会整理、归档。



体检结果向家长反馈制度

?一、?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学校每年组织学生体检一次。

?二、?学校建立体格体检制度,及时监测学生健康情况。?

三、?建立学生健康体质卡,纳入学生档案。?

四、?每年认真做好入学体检以及一系列相关方面工作。?

五、?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做好心理卫生工作。?

六?、及时做好常见病、急慢性病的群体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七、?常见病每年普查一次,视力及沙眼每年普查两次。?

八、?发现学生器质性疾病,及时向班主任、家长反馈并提出纠正建议,对视力不良、

营养不良、贫血等学生建立档案并及时告知家长,进行治疗,采取防范措施。?





学校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为指导、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HN9禽流感在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一、消毒原则

对于病原体抵抗力低,主要近距离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消毒对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意义有限。但由于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对空气及有关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必须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终末消毒。疫点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疫点内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

二、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消毒人员到达前,穿好隔离服、戴上口罩、帽子、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物品。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三、注意事项消毒人员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防护眼镜、隔离服和胶鞋等,做好个人防护。



、、经常性消毒措施

1.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对地面、墙壁等表面定期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用药量: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ml/㎡-300ml/㎡,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对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30分钟。餐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下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mg/L-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4.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5.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

二、发现疑似HN9禽流感病人时的消毒措施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平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平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平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4.对地面、墙壁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对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收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人家庭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三、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空气: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3.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积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小时-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为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为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分钟-9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有效氯为5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mg/L)或有效氯为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9.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已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3分钟。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分钟-3分钟。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0.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密闭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作用60分钟。

11.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12.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L污水加入有效氯为10000ml/L的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克。混匀后作用1.5小时-2小时,余氯大于6.5mg/L时即可排放。



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完毕后,必须进行下列终末消毒。

一.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并必须在无人且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进行(消毒时关闭门窗),严格按要求操作,消毒完毕后方可打开门窗通风。空气消毒的方法有: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可选用产生较高浓度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一般按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考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1m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吸顶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上述各种方式使用的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均应大于30分钟,持续一周。

使用的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90(w/cm2,使用中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70(w/cm2,凡低于70(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2)薰蒸或喷雾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薰蒸或喷雾消毒。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

①过氧乙酸: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1g/m3计算,薰蒸时间2小时。

②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市售品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成份,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等,一般用量按过氧化氢50mg/m3计算,采用喷雾法,在相对湿度60%~80%,室温下作用30分钟。

③季铵盐类消毒液:采用双链和单链季铵盐,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制成的空气消毒剂。每m3喷1.2ml(折合药物浓度10mg/m3左右),作用30分钟。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1)地面要湿式拖扫,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喷洒(拖地)。

(2)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等物体表面可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及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维护师生安全放在首位

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学校、社会稳定是我们的第一职责,“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将学校结核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2、认真组织开展好师生体检工作

学校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试行基本标准》、《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的意见》等文件的有关规定要求,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认真做好在校学生和每年的教职工检查工作,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学校师生的检查的主要内容。

3、主动做好监测、治疗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可疑结核病人

学校要积极做好学生监测工作,建立班主任——学生之间的健康管理和监督体系,一旦发现咳嗽、咳痰超过二周,要及时报告学校、疾控中心,并督促患者及时到医院或者疾控中心进行确诊,对确诊的患者要及时隔离,凭结核防治机构的出院(痊愈)证明或者疾控中心的复课证明方可复学。

4、加强健康教育,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和消毒工作,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5、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学校环境的清扫和消毒,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

?6、加强学校分管卫生保健工作负责人,校医,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使其了解肺结核病的症状,及时发现并向疾控机构报告可疑病人,督促可疑肺结核病人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严防结核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





关于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卫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并将学校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贾惠芬校长,(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副组长:曾涛党委书记,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纪律,稳定工作。

屈鹏飞(副校长,协助校长实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张军(副校长,协助校长实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成?员:

赵晓静(总务主任,负责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宿舍保洁工作的安排)????刘勇(政教主任,负责学生健康教育,班级卫生检查考核,学生健康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冯丹(办公室主任。负责校内外关系的协调及联络)??????组长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总体布置,副组长负责督促落实检查卫生工作的实施情况,组员负责各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分工情况:???1.?值周教师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值周教师负责每天对学校室内外卫生的督促打扫、检查评比工作。???2.总务处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1)负责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2)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校园、饮水卫生管理工作。

3.政教处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负责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负责学生健康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4.教导处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3)负责定期组织对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师生体质健康卡,纳入学生档案。??(4)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5)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4.班主任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1)每天加强晨检,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2)一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与家长联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3)每天到校后提醒学生开窗通风。??(4)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和检查督促,并做好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卫生专项档案存查。

????????????????????????????????????????

六种症状监测定义及常见传染病

一、发热:

1、定义:腋下体温≥38℃为发热。

2、常见传染病:鼠疫、流行性感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出血性肾综合征)、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伤寒、副伤寒、急性脊髓灰质炎、登革热、埃博拉出血热,不明原因肺炎。

二、腹泻:

1、定义:每日腹泻≥3次。

2、常见传染病:霍乱、肠炭疽、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感染性腹泻、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埃博拉出血热。

三、皮疹:

1、定义:一种皮肤病变,正常皮肤表面出现颜色异常、隆起或发生水泡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2、常见传染病:麻疹、登革热、皮肤炭疽、猩红热、伤寒、副伤寒、西尼罗热,埃博拉出血热。

四、黄疸:

1、定义: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

2、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

五、结膜红肿:

1、定义:结膜充血时出现的发红、肿胀的现象。

2、常见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出血性肾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

六咳嗽,咳痰。

定义:咳嗽,咳痰。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表现,尤其是支气管,肺疾病。

常见传染病:肺结核,支气管结核,各种肺炎

































几种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麻疹 风疹 幼儿急疹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药物疹 常见发病年龄 6月~5岁 1~5岁 6月~2岁 2~8岁 6月~3岁 4岁以下 有药物史,服药2~3天后出现,停药2~3天后消失;可见各种类型皮疹,斑疹、斑丘疹、疱疹、荨麻疹或溃疡,分布不一;出疹无

规律 发热与出疹

关系 发热3~4天出疹 发热1~2天出疹 发热3~5天后,热退疹出 发热1天左右出疹 发病1~2天出疹 发热同时出疹或多不发热 出疹

顺序 耳后-颜面-躯干-四肢,3~4天出齐 面部-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 躯干-全身,1天出齐,次日疹退 颈部-前胸-躯干-四肢,颜面部无疹,1天出齐 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于四肢,头皮多于颜面 手掌、足趾较多,四肢、躯干少 疹形 口腔粘膜可见柯氏斑,暗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亦可融合 淡红色、细小均匀、斑丘疹,3天左右消退 玫瑰色斑丘或斑丘疹,1~2天消退 皮肤呈弥漫性潮红,点状红疹,压之褪色 丘疹-疱疹-结痂,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各期皮疹 斑丘疹-疱疹,圆形或椭圆形,较水痘皮疹为小,质较硬 脱屑 糠秕样 细糠样或无 无 糠屑状至大片脱皮 无 无 色素

沉着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淋巴结

肿大 颈部 耳后、颈部、枕后 颈部、耳后、枕后 颈部

颌下 浅表淋巴结 无 并发症 肺炎

脑炎

喉炎 少见 少见 少数于病后2~3周并发肾炎或风湿热 皮肤感染、肺炎、脑炎、心肌炎 无 血象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高 白细胞正常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隔离和检疫期限: 潜伏期 患者隔离日期 接触者

检疫日期 常见 最短~最长 麻疹 10~14天 6~18天 无合并症者疹后5天 21天 风疹 18天 14~21天 一般不必隔离,必要时隔离至皮疹出后5天 不检疫 水痘 14~16天 10~21天 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21天 流行性

感冒 1~2天 数小时~4天 热退后2天或症状消失为止 最后一个病人发病后3天 流行性

腮腺炎 16~18天 8~30天 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至少于发病后10天 21天 病毒性肝炎(甲型) 30天 14~45天 自发病之日起21天 45天 病毒性肝炎(乙型) 60~90天 60~160天 急性期应隔离至HBsAg阴转,恢复期不阴转者,按HbsAg携带处理,动态隔离,定期观察有无HBV复制指标,直至抗HBs产生 160天 流行性乙型脑炎 10~14天 4~21天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 不检疫 脊髓灰质炎 5~14天 3~35天 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40天 20天 细菌性痢疾 1~2天 数小时~7天 隔离至病程结束停药5天,或2次粪便培养阴性 7天 百日咳 7~14天 5~21天 发病后40天或痉咳后30天 21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3天 1~7天 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病日计算不得少于7天 7天 猩红热 2~4天 1~7天 症状消失后,咽拭培养连续3次阴性,解除隔离,但自治疗起不少于7天 7~12天 手-足-口病 隔离2周 幼儿急疹 10~15天 隔离15天 15天













附表

郑州市31.103中学学校晨检记录表

晨检日期登记人班主任年级班班级总人数

缺勤人数因病缺勤人数

晨午检时发现的在校学生身体不适和疑似传染病的人数

因病缺勤学生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皮肤有出血点,眼结膜出血,黄疸) 体温(度) 是否就诊 就诊医院 诊断处理(排查)结果







在校身体不适(疑似有病)学生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呕吐,腹泻,头疼,腹痛,皮疹,斑丘疹,出血点,眼结膜出血,黄疸 体温(度) 留校观察 外出就诊(医院名称) 排查(诊断)处理结果

注:

1.登记人(学校疫情联络员)为各班班干部,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

2晨检对象为本班级学生,晨检报告要求日报告(晨检未发现异常情况,也需及时上报),请大家按表格要求认真如实填写,并于每日7:30之前以年级为单位上报政教处(校医室)。3、晨检时若发现有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发热者,应立即登记,体温超过37.5℃者,应要求家长带孩子去附近的医院就诊,随时和班主任保持联系,确诊后告知政教处。

4、学生如因病缺课,应上交由医院开具的证明。

主要症状

是否

就诊 排查结果 校医或

保健老师签名 注:此表由学校校医或保健老师负责填写



传染病病例随访登记表

编号: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月),家长姓名(14岁以下填写):

联系电话:现住址疾病名称:

首次随访时间:年月日随访单位:

日期 体温(℃) 临床转归情况 处置情况 随访人签名

学生传染病登记表(网报病例)



班级 姓名 性别 家庭住址 出生时间 何时何地患何种传染病

主要症状

与体征

患者隔离

治疗情况 班级接触人群消毒和预防接种情况

主管防控疫情

部门处理意见 登记时间 登记人





(平时使用)

学校传染病登记表

年月班级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患病日期 诊断结果 确诊单位 处理 返回时间 备注

(是否上报) 学校喷洒消毒记录表

A:84消毒液B:消毒药片C:其他

序号 日期 药物名称 喷洒地点 负责领导签名 执行人签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学校通风记录表

班级:

日期 早上 课间 中午 日期 早上 课间 中午







学生高危病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学校(班级) 家庭地址及

联系电话

既往病史

(曾患病及诊断医院

和时间)

现状与诊断

(症状、体征、确诊医院及时间)



防护措施及治疗意见 备

注 (班级老师,体育老师,分管领导,校医)



卫生宣传记录簿

时间 主要内容 宣传形式 受教人群 宣传人 备注







































献花(0)
+1
(本文系郑州103政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