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学设计
2017-11-16 | 阅:  转:  |  分享 
  
本节课的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教师设计了画角、表示角、读角、找角、比较角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交流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而且教师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角是由一点和从这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能说出什么是角的顶点、角的边。2、知道角的记法与读法。3、知道直线相交可得到角。4、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5、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直线相交所得到的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么?一起来猜猜看“分解不用刀和牛”猜一数学名词。

答案:角2、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角。?板书:?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各部分名称。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射线OA、OB称为角的边4、在你所画的角上标示出各部分名称。5、读一读: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6、学习角的读法与记法:(1)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读“角”。(2)师:谁知道角的读法与记法看书P39题1中的两个角,学一学“记作”、“读作”。7、在你所画的角下写下“记作”和“读作”。8、练习直线相交得到的角。

(二)比较角的大小(1)学会比较角的方法二年级时,我们已经通过比较,知道直角都是一样大的。今天我们要比较三角尺上其他的角。四人小组讨论,比较30度角和45度角。学生交流,演示。总结:点点重合,边边重合,比另一条边,哪条边在外,哪个角就相对大。(2)相同角的比较出示:两个边长不同,但角度相同的角师:哪个大?学生尝试比较,汇报结果。(3)小结你们觉得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板书出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三、巩固练习填空(1)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叫做角的边。(2)∠ABC的顶点是(?)。(3)角的大小与(?)没有关系,与(?)有关系。四、拓展练习?尝试画不同的角

五、总结,谈收获。(本节课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力求根据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突出挖掘知识本质,重视学生的知识体验过程,并以问题为核心,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有序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画一画,去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一、思维清晰,教材处理得当???这堂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说一说,巩固学生对角的进一步认识。知道角的读法与写法。第二层,通过媒体展示及学生小组讨论知道2条直线相交或3条直线相交能得到的几个角。第三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并懂得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二、动手实践,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这节课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就是很好地定位了师生的课堂角色。老师讲的少,学生做的多,老师没有灌输,而是引导,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精设练习,拓展思维????本节课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动手操作思维判断,开放拓展。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注重了学生各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堂课中充分重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开放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献花(0)
+1
(本文系guanwanyin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