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等位性Q波
2017-11-17 | 阅:  转:  |  分享 
  
临床心电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新出现的病理性&波一直是确定心肌梗死诊断的心电

图典型表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等位性&波的临床意义

与病理性&波相同,可作为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指标。

’定义(!"""年)+,-等学术组织将病理性&波的时限

规定为!%"./0"1"%/2,深度!$..("1$.3)。等位性&波

(456789:4;<&=984)也称等同性&波,是指心肌梗死发生时,

因种种原因,体表心电图没有表现出典型的病理性&波,而形

成各种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界性&波或微小5波:"左胸前导联的5波未达到

病理性&波的标准,但宽度和深度超过下一个胸前导联的5

波,即5

3%

>5

3#

或5

3#

>5

3?

或5

3?

>5

3@

;#右胸3

$

、3

!

导联呈5A-

或3

$

B3

%

导联均出现5波,排除右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后,

多提示前间壁心肌梗死。

$进展型&波:同一患者在相同体位动态观察时,原有&

波的导联上,&波进行性增宽和加深,或原无&波的导联新出

现5波,并除外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

%病理性&波区:面向梗死区的周围(上下一肋或左右位

置)相应导联均可记录到&波。

&C波丢失:因心肌梗死使相关导联C波振幅降低,包

括:"3

$

B3

#

导联的C波递增不良,使C波逐渐递增的正常规

律被打乱,出现C

3!

>C

3$

或C

3%

>C

3!

或C

3#

>C

3%

;#两个连续胸

前导联的C波振幅相差!?"D;’同一导联C波振幅进行性

下降(逆向递增);(C

)

、C

93E

振幅""1!?.3,伴导联的病理

性&波。

+对应性C波增高:3

$

、3

!

导联C波振幅增高,同时伴

有-F段压低和F高耸,提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

,&C-波群起始部的切迹、顿挫:具有定位意义的相应

导联中&C-波群起始后#"./内C波中出现!"1"?.3的负

向波或称切迹或顿挫时,多与小面积心肌梗死有关。

’临床意义($GH"年后心肌梗死分为&波型和非&波型!

类,取代了透壁型和非透壁型(心内膜下)分类。!"""年)+

,-等学术组织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F段抬高型和非-F

段抬高型,而心肌梗死分类方法仍按有无病理性&波分类;同

时指出&波时限I%"./伴-FJF压低可能代表心肌梗死,但还

需要其它依据,如果%份或%份以上的心电图中连续!份有

上述异常,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以确定无疑。等位性&波与病理

性&波相同,描述的是心肌除极异常,不应与-F段的改变混

淆,但其预后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等位性&波

王立群

!"#$%心肌梗死病理性&波等位性&波

&’()+,C?#"1#

K

$&-./01,)&-23+,$""?J"!L!(!""#)"#J%"LJ"$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患者女性,@%岁,$年前患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前降支第一对角支近端闭塞”。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3

$

B3

#

呈A-型且A波

递增不良,A

3%

>A

3#

,即为等位性&波改变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4565(4!

十一"

%"L··

献花(0)
+1
(本文系御冬青的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