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四)
2017-11-18 | 阅:  转:  |  分享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卷四)



第56章妇科病证(14)

第16章妇科病证(5)(2)

方解:产后由于气血两虚,营卫失和,卫外抗邪能力降低,往往容易感受风寒。故产后关节疼痛及全身疼痛等证甚为多见。一般常用补气养血、温散风寒之法治疗。用药亦多辛温。如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以养血;用秦艽、防风、独活、桑寄生以祛风活络。用此方法治疗血虚风寒湿痹症确有效果,但用于风湿热痹则疗效不佳。刘老医生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素体湿盛感受风寒,极易化热而与体内湿邪结合,表现为湿热阻络、流注关节而为热痹。若用辛燥之品反而助热;过用补益之剂,更易恋邪。而只能用清热除湿、疏风活络药物方能见效。本方主要由清热祛湿与疏风活络两大类药物所组成。方中忍冬藤、防己、桑枝清热除湿祛风;威灵仙、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追地风散风活络除湿。使之清热除湿散风活络而不伤正乃本方之特点。清热除湿药中,忍冬藤辛凉散热,又能清经络血脉中之热邪。散风活络除湿药中,威灵仙为祛风之要药,其性好走,能通十二经,辛能散邪,故主诸风,咸能泄水,故主诸湿。此二药清热除湿散风力著,为本方之主药。用清风藤、海风藤、络石藤加强祛风活络作用。防己苦辛寒走经络骨节间,能消骨节间之水肿。

按语:产后多虚是一般规律。产后痹证中虚证也居多。但是对于素体湿盛而又感受风寒,风寒湿邪蕴郁化热,即可由寒痹转化为热痹。所以治疗的大法也要随之而改变,否则反而恋邪助热使病情加重。当寒湿化热后,主要表现为身痛或身热,关节红、肿、灼、痛,活动不利,烦闷,口干渴,脉滑,舌苔黄。在此阶段邪实即上升为主要矛盾,而正虚为次要矛盾。刘老医生是在补虚祛寒失败的教训中,摆脱了“产后宜补”的常规,逐步摸索出这一方药。主要适应于产后热痹。所以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邪去则正气自复。用药虽然平淡,但是直中湿热邪实之的,实有“轻可去实”之妙。药后若湿热已解,尚应根据产妇体质情况加以调理。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急性盆腔炎——清热解毒汤(刘奉五方)

组成:连翘15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黄芩6g,瞿麦12g,萹蓄12g,车前子9g,牡丹皮9g,赤芍6g,地骨皮9g,冬瓜子30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急性盆腔炎属于湿毒热型者。

方解:急性盆腔炎多属于毒热壅盛,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由于毒热壅盛,除局部红、肿、热、痛外,还会出现高热、口干、尿赤、便结等全身热病病象。又因有湿热下注,故可见有尿频;湿热上蒸,则精神倦怠、嗜睡。且以高热、下腹剧痛、拒按为主症。刘老医生认为急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内痈范围。治疗的原则仍是“以消为贵”。并抓住毒热壅盛、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的特点,集中药力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湿、凉血、活血。方中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金银花辛苦寒、清热解毒、消痈肿;紫花地丁苦辛寒,清热解毒,消痈肿,善于治疔毒;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地骨皮甘寒,清热凉血退热以去气分之热。地骨皮一般习惯用于阴虚发热,但是在刘老学医阶段曾看到他的老师治疗小儿食滞发热时,善用地骨皮。后来,通过再实践,体会到此药不但可用于阴虚发热,而且也可用于一般实证发热。不但能起到“热者寒之”的作用,而且又能保护阴津。若用于阴虚发热应与青蒿配伍;用于实热不必与其相配。瞿麦、萹蓄、车前子清热利湿;冬瓜子渗湿排脓,消肿止痛;佐以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全方重在清热解毒兼能利湿,活血化瘀而又止痛。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慢性盆腔炎——清热利湿汤(刘奉五方)

组成:瞿麦12g,萹蓄12g,木通3g,车前子9g,滑石12g,延胡索9g,连翘15g,蒲公英15g。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慢性盆腔炎属于湿热下注者。

方解:慢性盆腔炎从中医辨证,有寒热两型。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气血郁结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腹痛拒按,伴有低热,带下黄稠,有时尿频。刘老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使用一般淡渗药物效果不佳,很早既开始试用八正散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类盆腔炎患者,病情缓慢病程较长,非短期内可以奏效。而八正散中之大黄苦寒泻下,久用终非所宜;栀子虽可清热,但对于内蕴热毒之病症,其效不如连翘、蒲公英;灯心草味淡,清热效果也不佳。因此经过一阶段摸索,遂将八正散中之大黄、栀子、灯心草去掉,仅保留原方中之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滑石,既能清导湿热下行,又能活血化瘀是为本方之主药。佐以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本方经过临床观察,不仅适用于湿热型之盆腔炎症,而且也适用于妇科一切湿热下注兼有热毒等病症。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慢性盆腔炎——暖宫定痛汤(刘奉五方)

组成:橘核9g,荔枝核9g,小茴香9g,胡芦巴9g,延胡索9g,五灵脂9g,川楝子9g,制香附9g,乌药9g。

功效主治:疏散寒湿,温暖胞宫,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慢性盆腔炎属于下焦寒湿,气血凝结者。或用于宫冷不孕等证。

方解:盆腔炎以湿热下注及下焦寒湿两型较为多见。本方是治疗寒湿型盆腔炎的经验方药。主要见症为腰痛、少腹发凉,隐隐作痛,白带清稀,畏寒喜暖。刘老医生鉴于此类盆腔炎患者的疼痛部位与寒滞肝脉的寒疝颇为相似。凡属治疗寒疝的方药也适用于寒湿性盆腔炎的患者。慢性盆腔炎发病比较缓慢,治疗寒疝方药中的热药、补药(如肉桂、苍术、厚朴等:不宜久服。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观点,认为此类患者系因寒湿久蕴下焦,气血凝滞,故以橘核丸为借鉴,摸索出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定痛的经验方药。其中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胡芦巴温经散寒以除下焦寒湿;制香附、川楝子、乌药、延胡索、五灵脂行气活血,化瘀定痛。本方温经散寒、温而不燥是其特点。

在温经散寒的药物中,不用肉桂,而用橘核、荔枝核。其中橘核辛苦温,入肝经,行肝经之结气,治寒疝及少腹两侧之肿痛;荔枝核辛温入肝经,行少腹两侧(包括男子睾丸、女子输卵管及卵巢:之气结而定痛,为肝经的血分药,行血中之寒气,为治疗寒疝及睾丸肿痛之要药;佐以胡芦巴、小茴香暖下焦祛寒湿,加强温经散寒、行气定痛的作用;香附辛香偏温,生用走胸胁,制后行少腹,旁彻腰膝,入气分,行气中之血,故能活血;延胡索苦平入血分,活血化瘀,行血中之气。二药相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相辅相成。配合川楝子、五灵脂、乌药以加强行气活血的作用,对于乌药一药,他体会其性辛散温通,既能散寒活血,理气止痛,又能排泄停聚之水湿,对于寒湿所引起的白带又有通因通用之用,使白带有出路,湿去而带止。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盆腔脓肿——解毒内消汤(刘奉五方)

组成:连翘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冬瓜子30g,赤芍6g,牡丹皮6g,川大黄3g,赤小豆9g,甘草节6g,土贝母9g,犀黄丸9g(分2次吞服)。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盆腔脓肿属于热毒壅聚者。

方解:盆腔脓肿系因热毒内蕴,腐肉蒸血而成脓。因脓肿部位深在,属于内痈范围。故本方重用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川大黄活血破瘀而又清热解毒,三者均能除败血,生新血,消肿排脓;冬瓜子、赤小豆入血分,清热消肿排脓;甘草节、土贝母消热解毒消肿,另外配合犀黄丸以加强活血消肿、清热止痛之效。

本方的特点是清热解毒药与凉血药合并组成。且以清热解毒为主,凉血活血为辅。清热解毒是针对毒热炽盛;凉血活血是针对气血壅滞。所以清解与活血并用最为相宜。但是必须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凉血活血。而活血药不能用辛温助热的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若使用辛温活血药则能使毒热蔓延扩散。所以须用牡丹皮、赤芍等偏于苦寒的凉血活血药。用量又不宜过大,过大也可以使毒热扩散,这是他的临床体会。另外使用犀黄丸的意义是取其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其中乳香、没药虽然也是活血药,但是乳、没入经窜络,走气分通瘀血,行血中之气最速,活血而不助热,没有使毒热蔓延扩散之弊;麝香走窜力更强,能走气分行全身之经。其中又有犀黄丸大寒清热。清中有通,通中有清,可谓之治疗阳症痈疡的要药,配合本方最为适宜。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子宫脱垂——收膜汤(施文德方)

组成:生黄芪30g,炒党参15g,土炒白术15g,酒炒白术15g,当归9g,炙升麻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益气举陷。主治子宫脱垂及其他内脏下垂。

方解:方以黄芪大补元气为君;党参、白术健运脾胃为臣;当归、白芍补血养营为佐;升麻升提清气为使。诸药配伍,使气血充沛,脾胃健运,水谷精微生化有源,内脏升举有力,则子宫下脱、内脏下垂之症可愈。

验案:陈某,女,50岁。患者产育过多,冲任损伤;且产后调护不当,以致气血亏弱。自觉阴户有物挺出、滞坠不适,小溲频数,已半年余。脉软,苔薄白。投以上方2剂,子宫即告复位。此后偶因劳累过度,下体有轻微不适感,再投本方一二剂即瘥。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附件炎——盆腔炎方(胡秉超方)

组成:蒲公英15g,败酱草15g,红藤15g,紫丹参15g,当归12g,赤芍10g,夏枯草15g,牡蛎20g,生薏苡仁15g,炮山甲珠12g,金银花12g,连翘10g,橘核10g,海藻15g,生鸡内金10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消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治附件炎、附件肿块。

方解:蒲公英、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山甲珠软坚散结,入肝络而搜邪;薏苡仁理湿消肿毒;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清热凉血;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海藻、橘核治癥瘕结块;夏枯草、牡蛎消火化痰,软坚散结;鸡内金消积化瘀。如正气亏虚则应攻补兼施,可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以健脾益气,扶助正气;腰酸痛可加川续断、桑寄生及温补肾阳的阳起石、蛇床子、紫石英、淫羊藿、枸杞子。此外,荔枝核合小茴香能理气散寒止痛,行血中之寒气;山楂可活血化瘀,化积止痛,有促进子宫收缩之功;细辛香窜温热以开窍;路路通利水通络;薏苡仁合鸡苏散、杏仁以疏利开达,利湿渗泄。临床可随症加用。

验案:顾某,女,29岁。初诊:1987年11月2日。婚后3年未孕,经事并行(2~3.5月:,量不多,持续4~5天,色红,块少,腹时轻痛,腹胀右侧为甚,腰酸冷,末次月经10月11~16日。苔薄白,舌体胖,舌系带紫,脉细。曾作B超“右侧附件见3.5cm×3.5cm大小肿块”,诊断:“右侧附件肿块”。西医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宫体前位稍小,左侧附件(-:,右侧可摸及3.5cm×3.5cm大小肿块,诊断同上。此证系肾阳亏虚,冲任受寒湿之邪,血海为寒湿凝滞,日久阴寒内盛,经血难下,月经周期不准。寒与血争则痛,故有腰腹胀痛。治宜先予温肾助阳,以散寒湿之邪而调冲任。桂枝9g,当归9g,熟地黄12g,砂仁3g,黄芪15g,党参12g,枸杞子15g,白术15g,茯苓15g,菟丝子15g,淫羊藿15g,何首乌15g,小茴香9g,荔枝核9g,贝母12g,细辛3g,路路通10g,生甘草3g。7剂。服药毕后,如期转经,继续调理八诊后,于1988年2月怀孕。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第57章妇科病证(15)

第17章妇科病证(6)(1)

百合病、脏躁——生地百合知母汤(姚培发方)

组成:生地黄10g,百合10g,知母10g,茯苓10g,炒酸枣仁15g,南北沙参各10g,淮小麦30g,粉牡丹皮10g,五味子4.5g,首乌藤30g,活磁石30g(先煎),合欢皮15g。

功效主治:滋阴清热,养心安神,镇惊定魄。主治: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失眠健忘、心烦意乱、情志抑郁,善悲,惊悸胆怯。类似百合病、脏躁证等。

方解:本方从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化裁而来。方中生地黄、百合、知母、牡丹皮、沙参补肺肾之阴,兼清心经之热,使得阴阳平秘,更以甘麦大枣养心安神。再以磁石、五味子、合欢皮镇惊定志,养心敛汗。

验案:尤某,女,55岁。初诊日期:1994年7月18日。2年来失眠,心烦,无故抑郁,不欲与人交谈,兼有健忘,盗汗,面热升火。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细散。处方:生地黄10g,知母10g,百合10g,合欢皮10g,灵芝草10g,川桂枝6g,炒白芍15g,炙甘草6g,粉牡丹皮10g,姜半夏10g,茯苓20g,北秫米15g(包煎),开心果10g。14剂后患者心情好转,睡眠改善,言语增多。继续服药3月余,诸症皆消而愈。

按:中老年抑郁症多因情志不遂,又因五脏虚损,气血阴阳失于调合(尤以心、肝为主),脏气失养,内热化燥,上炎于心,神明受扰。姚教授抓住此案之枢,取生地百合知母汤辨证加减,方中加用桂枝、白芍意在调和营卫。诸药相合,滋阴宁心,安神定志,阴阳平秘。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妇科郁证——六郁舒解方(蔡氏妇科方)

组成:川芎4.5g,当归9g,制香附9g,枳实4.5g,郁金9g,红花4.5g,生山楂9g,瞿麦9g。

功效主治:舒气解郁,活血调经。用于七情郁结,经水不通,纳少嗳气,脘腹胀闷。脉弦略滑,苔薄黄腻。

方解:《济阴纲目》谓:“人有隐情曲意,难以舒其表,则气郁而不畅,不畅则心气不开,脾气不化,水谷日少,不能变化气血,以入二阳之血海,血海无余,所以不月也。”痰火湿食气血六郁,尤以气为百病之长。方中香附疏达调经,以开气郁;当归、川芎柔肝养血,以解血郁;枳实、郁金顺气化痰,以祛痰郁;山楂健运化食,兼能祛痰散积,以消食郁;瞿麦利水化湿,兼能活血通经,以除湿郁,利水以清热,兼泄火郁;红花养血活血,以佐当归、川芎活血调经。本方侧重理气、活血、化滞,使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再配以心理疏导,使之情舒意畅,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

加减:气滞腹痛,加川楝子9g,乌药6g。喉间痰滞,加白芥子3g,莱菔子9g。湿郁小便不利,加卷柏9g,童子益母草9g。食滞胀满,加焦六曲9g,谷芽12g,麦芽12g。热结便秘,加生大黄9g,全瓜蒌12g。

方源:《蔡氏妇科经验选集》

多囊卵巢综合征——滋源开流方(蔡氏妇科方)

组成:全当归9g,制黄精12g,淫羊藿12g,巴戟天肉9g,石菖蒲4.5g,朱远志4.5g,茯苓12g,怀牛膝9g,红花4.5g,潞党参9g,穿山甲9g。

功效主治:益肾补心,化痰调经。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精血不足,痰阻施络而闭经,或月经稀少等。

方解:明李梃谓:“大凡经水不通,肥人多气弱有湿痰,瘦人多血怯有火。”方用淫羊藿、巴戟天肉温肾益精,滋补血海;党参、黄精健脾滋肾,益气补血;远志、茯苓、菖蒲祛痰开窍,养心益脑,远志能通肾气于心,茯苓能交心气于肾,菖蒲补五脏、通九窍、治痰浊壅闭;当归、牛膝、红花养血活血,化瘀调经;穿山甲行散走窜,祛痰瘀积结,通经脉凝滞。全方补脾肾、益精血、交心肾、化痰浊、暖胞宫、祛瘀凝、调冲任、通脉络。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本源既滋,经隧得通,血流已畅,月事自调。

加减:兼阳虚便溏、畏冷肢青,去黄精,加补骨脂9g,仙茅9g,或淡附块9g。兼阴虚便艰、掌热盗汗,去淫羊藿,加生地黄12g,炙鳖甲9g,桑椹子9g。兼血虚眩晕,四肢不仁,加枸杞子9g,龙眼肉9g,鸡血藤12g。痰盛形肥,加制胆南星4.5g,法半夏4.5g,白芥子3g。肝郁乳胀,去党参,加柴胡4.5g,皂角刺12g,路路通9g。肝火炽盛,便艰烦热,去党参、淫羊藿、巴戟天肉,加酒大黄9g,炒牡丹皮6g,焦知母6g,焦黄柏6g。带下黏稠,加椿根白皮12g,焦车前子12g(包煎),卷柏9g。

方源:《蔡氏妇科经验选集》

妇科诸症——清肝利湿汤(刘奉五方)

组成:瞿麦12g,萹蓄12g,木通3g,车前子9g,黄芩9g,牛膝9g,牡丹皮9g,川楝子9g,柴胡4.5g,荆芥穗4.5g。

功效主治:清肝利湿,升阳除湿,活血止带。主治:肝经湿热,热入血分所引起的赤白带下,月经中期出血,以及由盆腔炎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或月经淋漓不止。

方解:对于赤白带下、月经中期出血,以及盆腔炎所引起的子宫出血的治疗,一般习用完带汤或清肝止淋汤。而完带汤主治阴寒挟湿的白带,对于赤带则难以奏效;清肝止淋汤中利湿药的量较轻,疗效缓慢。刘老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此类病证均与肝经湿热伤于血分密切相关。因为肝经绕阴器、抵少腹。而此类病证的病位均在阴器与少腹范围,发病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下焦寒湿日久化热,或下焦湿热,热伤血分所致。主要表现多为:①赤带,系因热伤血分,而致阴道流出血性分泌物,或白带中挟有血丝,谓之赤白带下,多伴有腰酸腿软、乏力,脉弦滑,舌质红赤等证。②月经中期出血:每遇两次月经中期阴道流血,量少,持续3~5天,偶有一侧少腹疼痛,可能由于卵巢有慢性炎症所引起的排卵期出血,属于中医所说湿热伤及血络所致。③盆腔炎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是由于湿热蓄积下焦,热邪入于血分,伤及血结所致。其特点是血量少而不畅,或淋漓不止,伴有少腹痛、腰痛等证。

本方功能清肝利湿,升阳除湿,活血通经。其中黄芩苦寒入血分,凉血清肝;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苦寒清热利湿;柴胡、荆芥穗、川楝子既能和肝升阳除湿,又能疏解血中之热;牡丹皮、牛膝活血通经,通因通用以清血中之伏热,导血分之湿热外出。清热利湿而不伤正,升阳散湿而不助热,是本方的特点。在清肝药中刘老医生不用龙胆草而以黄芩为主,虑其苦寒太过易于伤正,而黄芩苦寒入血分,凉血清肝热而不伤正。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妇科诸症——邱氏妇科八味丸(崔秀山方)

组成:益母草(包括根、茎、枝、叶、花、子:阴干者500g,当归180g,川芎60g,白芍120g,红花180g,醋制香附末180g,酒制延胡索12g,月季花120g。

用法:将益母全草用醋拌,九蒸九晒,干后同7味药共为细末,炼蜜为梧桐小丸,朱砂为衣。每副9g,根据不同症,使用不同药引。

第58章妇科病证(16)

第17章妇科病证(6)(2)

经水先期而至,不合并腹痛症状者,用生地黄、黄芩各9g,煎汤送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经行1月再行者用土瓜根9g煎汤送下。血虚气滞经水过期用肉桂9g熬汤送下。劳伤气血,任冲虚损,经水过多者,用祁艾炭9g煎汤送下。荣卫俱虚,经水愆期,腹痛经水少者,用木香9g煎汤送下。月水不利,脐腹疼痛,用牡丹皮9g煎汤送下。多倦,少食,多眠,神昏,经行淋漓者,用炒阿胶珠、侧柏炭各9g煎汤送下。阴虚挟热,经水过多者,用椿根白皮9g煎汤送下。妇人49岁以后,经水不断,反多者,用鳖甲、柴胡各9g煎汤送下。气血虚寒,行经时身体疼痛者,用虎骨9g煎汤送下。行经时,痛连脐腹者,用苦楝子9g煎汤送下。行经时腰痛甚者,用山楂9g煎汤送下。血虚烦热,口燥咽干,月水不调者,用白术、柴胡各9g煎汤送下。气血不调,经来寒热,热入血室者,用黄芩、柴胡各9g煎汤送下。

师尼、室寡,独阴无阳,欲心萌而不遂,寒热往来如疟者,用赤芍、青皮各9g煎汤送下。胃热,消渴,热炼津液,血枯经闭者,用川大黄9g煎汤送下。气血俱虚,骨蒸潮热,日渐羸瘦者,用地骨皮、泽兰叶各9g煎汤送下。多产伤血,或多服克伐之物,以致气血衰竭而经不行者,黄芪30g煎汤送下。血涩经闭,绕脐作痛,脉沉紧者,用牛膝9g煎汤送下。经水凝滞不行作痛者,用五灵脂9g煎汤送下。积痰伤经不行,夜则妄语者,用桃仁、红曲各9g煎汤送下。血崩因于肝经虚热,以致血气沸腾,下血久不止者,用黄芩、阿胶各9g煎汤送下。崩漏不止,下清血似水者,用大小蓟各9g煎汤送下。劳伤气血,月水过多,崩漏不止者,用熟地黄9g煎汤送下。思过伤脾,脾不统血,怔忡健忘,血行不致者,用远志肉、炒酸枣仁各9g煎汤送下。大怒经暴下,用青皮、白芍各9g煎汤送下。带下漏血不止,风寒冷热劳伤冲任,月候不调,崩中漏下者,用炮干姜9g煎汤送下。崩中漏下久不止,虚损者,用鹿茸9g煎汤送下。气血虚甚,用诸药漏仍不止者,用海螵蛸9g煎汤送下。

气血不调,湿热相搏,带脉不束,赤白带下,四肢倦怠,五心烦热者,用川黄柏9g煎汤送下。赤白带下,所下之白物黏滑如脂,或臭浊渗水者,用伏龙肝、小茴香各9g煎汤送下。湿热郁于下焦,燥热烦渴,赤白带下不止者,用黑白二丑各4g煎汤进下。肥人白带,多为湿痰,用半夏、陈皮各9g煎汤送下。脐下冷痛,赤白带下,用高良姜9g煎汤送下。下焦虚冷,绕脐疼痛,带下五色者,用吴茱萸9g煎汤送下。白带大下不止,脐腹疼痛,其寒扪之如冰,目眦赤痛或口糜齿痛者,用干姜、黄柏各9g煎汤送下。妇人白浊,白淫,小便不利,甚则阴户疼痛者,用琥珀细末1g,白开水调之送下。

胎死腹中者,用麝香50mg煎汤送下。产后血晕,昏不知人,口噤气冷者,用太子参9g煎汤送下。胎衣不下,临产危急万分者,用全蛇蜕1条,研为细末,加麝香15mg沸水冲之送下。产后恶露不下,腹中作痛,心甚烦闷者,用刘寄奴草9g煎汤送下。产后七八日,出血过多,仍血行不止者,用青竹茹、川续断各9g煎汤送下。产后血瘕作痛,腹中满,脐下胀甚,发热体倦者,用血竭18g煎汤送下。产后阴阳不和,外与阳争则发热,内与阴争则恶寒,以致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及热入胞室,寒热如疟者,用青蒿、鳖甲各9g煎汤送下。产后气弱血滞,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而为筋急拘挛(俗名鸡爪风:,或腰背强直,遍身疼痛者,用川独活、桑寄生各9g煎汤送下。产后褥劳,头、面、四肢疼痛,寒热往来如疟者,用细桂枝9g煎汤送下。产后发痉,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瘲(即产后破伤风症:用荆芥穗9g煎汤取汁,兑入黄酒1蛊送下。如牙关紧闲,不能灌药,可以蟾酥涂其牙上,其牙关自开,徐徐将药灌下,下咽则生。

功效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带下及产后诸症。

方解:本方以益母全草为君,四物汤去地黄为臣,香附、延胡索、红花为佐,月季花为使。君以益母者,因其为妇科要药,有“病邪去则产母安”之说,故得益母之名。用其全草者,中药药理,除形色气味之分,尚有因形而相类者,因气而相求者,因质而相同者。为枝者而达四肢,为皮者而达皮肤,为心者内行脏腑,平身以上则上升,以下则降。凡花皆散,凡子皆收,凡叶皆行,凡实皆补。本方之益母全草者,包括根、茎、枝、叶、花、子取其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收中有散,散中有收,内可达脏腑,外可行皮肤,能补能生,亦行亦破,消补兼施,以竟全功。其臣以四物者,取当归之生血,川芎之行血,芍药之和血,而去地黄之滞补,以免阻滞。佐以理血之气分药延胡索,理血之血分药红花,更取香附以行血中之气,气中之血,以期面面俱到。妙在使以月季花为女科月经之引经药。因月季花每月开花,义同月汛,故又名之为月月红,引之为使者,取其同类相用同气相求之义耳。

按语:夏日炎暑之时,服之,偶有食欲不振,可在药引中另加焦三仙同服即可。据益母草有使子宫收缩作用,故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孕妇忌用。崔氏使用“邱氏妇科八味丸”全属师传秘方,但其效却在审证,辨证使用药引而得,不可忽视之。上述列症虽有47条,但实可分4类,1至17条为月经不调,18至21为经闭,22至37为崩中带下,38至47为胎产。本方在临床中,只要审证清,药引得当,效果可达90%以上。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妇科诸症气虚血热者——益气清经汤(储乃昌方)

组成:潞党参、炙黄芪、炒白术各9~15g,大生地黄、黑山栀子、炒当归各12g,牡丹皮、黄芩、炒白芍、制香附、莲蓬炭各9g,荆芥炭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益气固冲,清热调经。主治女子崩中漏下、经水过多,或赤带腥秽之偏于气虚血热者;产后胞宫热郁,恶露淋沥不止用之亦佳。

方解: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益气补虚;黄芩、牡丹皮、山栀子清热凉血:更用生地黄、白芍之养血敛阴;莲蓬炭、荆芥炭之止血固经,而收疗崩息漏之效。然治病古有“不可早投清滋、专事固涩”之训,恐有留瘀之患。虽不必千篇一律,胶柱鼓瑟,惟立方用药自当刻刻留意。故此方佐以香附理气,当归和血,使之补而不滞,凉而不凝,而奏全功。

加减:若暴崩欲绝者,储氏常用独参汤救治,或代之以党参、黄芪各60g,山茱萸30g,浓煎速饮;经水量多色红腥秽者,加金银花、连翘、黄柏;产后恶露不绝色褐挟块,则加泽兰、益母草去瘀生新。此两法亦即“塞流”、“澄源”之意。病瘥随证固本,调补气血冲任。

验案:朱右。经事淋漓月余,昨忽崩下如冲,头晕乏力,心烦腰酸,舌淡红、脉虚数。此属气阴二亏,血热崩漏,法当清热兼顾。处方:潞党参、炙黄芪各15g,大生地黄、炒当归各12g,地骨皮、黑山栀子、制香附、杜仲、于术炭、莲蓬炭、阿胶珠各9g,黄柏6g。水煎。服药2剂,经量显减惟未净,再予益气养阴、凉血固经之药3剂,经水故净。继以健脾益气、兼养肝肾之方调治2旬,后经来如常。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第59章儿科病证(1)

第18章儿科病证(1)

夏季热——四叶汤(许寿仁方)

组成:丝瓜叶2片,南瓜叶、苦瓜叶各4片,荷叶1/4张,冰糖适量。

功效主治:清暑益气,生津止渴。用于小儿夏季热。主治暑热耗气伤津,身热烦躁,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等症。

验案:王某,女,2岁半。发热20余天不退,肛温39.5℃,上午体温稍降,午后又渐升,皮肤灼热,烦躁不安,口渴多饮,尿多无汗,饮食日见减少。查患儿面赤唇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数。此乃暑热伤及肺胃之象。拟四叶汤加梨皮、西瓜皮,治疗1周,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转拟参苓白术散7剂调理善后,巩固疗效。

按语:服本方3~7剂后,可使体温逐渐下降。体温正常后仍需再服数剂,以巩固疗效。在炎暑季节,本方亦可作暑热病的预防剂。若在方中加入梨皮15g,西瓜皮30g,效果更佳。

方源:《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小儿肝炎——小儿肝炎方(王鹏飞方)

组成:青黛5g,紫草12g,贯众10g,寒水石10g,焦山楂10g,乳香6g,茜草10g,木瓜10g,绿茶10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运湿退黄,调和气血,消积止痛。用于小儿黄疸性肝炎、非黄疸性肝炎。

方解:方中紫草、乳香、焦山楂入血分,凉血活血化瘀,以清血分瘀热,血中瘀热得清,脾胃气机得畅,则湿热之邪得除。紫草,味甘咸性寒,专入血分,功擅凉血解毒,血热瘀结,则可活血化瘀,《本草经疏》称本品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焦山楂消食积,散瘀滞,善入血分,功能化瘀开郁行结,其性平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乳香,行气活血而不伤血,气血互相通和,故亦有生血之功,血行畅通,瘀血祛除,解除阻塞,疏通胆道,为除黄疸、缩肝大之主药;青黛,寒水石清热解毒,且有利湿退黄之功,配以贯众则湿热邪毒亦除,加木瓜则咸寒之品中佐以酸温以和胃化湿;绿茶微苦、凉,主治肝胆湿热,利水退黄,对降转氨酶有卓效。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正符《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当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义。

按语:小儿肝炎,多由湿热闭瘀脾胃气机所致,邪热瘀结血分,导致湿热发黄,故发黄与邪热伤血直接有关。虽有脾胃气虚为本,但邪实造成湿热内蕴,气滞血瘀发黄为标,更为主要。邪不去正不复,故采用清热利湿解毒、调气活血化瘀以退黄的治法。

在近20年中,应用本方加减治疗200余例肝炎患儿(其中包括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发现本方对退黄、降转氨酶、降浊、降絮均有良好的疗效。一般黄疸型及无黄疸型肝炎,服药1个月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乙型肝炎约需服药2~3个月,可促使部分患儿表面抗原转阴。

方源:《燕山医话》

小儿肝病——金蟾疏肝散(韩哲仙方)

组成:蟾皮9g,砂仁3g,焦楂曲各15g,炙鸡内金9g,柴胡9g,赤白芍各9g,枳壳9g,郁金9g,青陈皮各9g。

功效主治:疏肝消食,杀虫散结。主治:两胁坚满,腹胀如鼓,纳谷衰少,大便或干或溏,苔腻,脉滑,或小儿食癖成积等证。小儿肝病与脂肪肝患者中常用。

方解:蟾皮性凉味辛,善消积杀虫,砂仁性温味苦,善行气宽中,二者相合可治鼓胀之起于气结、虫蛊者。由四逆散疏调肝气,焦三仙消散食积,以治肝脾病食气积滞胀满证,赤芍、郁金、青陈皮疏肝破气,活血散结,治胁肋胀满,食积痞满。

验案:吴某,男,4个月龄。1983年9月24日就诊。周身皮肤微泛黄赤,腹胀如鼓蛙,青筋隐现,胸满胁癖,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胎中热毒壅盛,产后哺乳失节,血瘀气滞,乳食壅结,重熏而发胎赤、胎黄、乳癖诸证。治则:疏肝理气,凉血行瘀,消积导滞,散癖退黄。方用:软柴胡4.5g,赤芍9g,郁金9g,炙鸡内金9g,砂仁2g,牡丹皮9g,丹参9g,焦白术9g,猪茯苓各9g,干蟾皮9g,泽泻9g,焦楂曲各9g,西茵陈15g,金钱草15g,白茅根35g。嘱:以脱脂奶粉及粥脂浆为哺食。上方7剂,腹胀减轻。复加入下瘀血汤,化瘀消癖。诸症消除。

按语: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其两肋缘之骨质尚未发育健全,在正常的情况下,其肝脏可在肋下2指。一旦感染各类病毒而罹患肝病时,往往表现为两胁胀满,腹如鼓蛙,并多有发热、黄疸等见证,中医谓之“癖积”“疳积”等证。以金蟾疏肝散出入,理气散积,消食杀虫,往往有治本之效。本方用于脂肪肝,两胁胀满,体态肥胖,肝功能持续异常者,辨证加减施治,也有桴鼓之效。

方源:《韩哲仙治肝经验录》

疳积——牛黄散(王瑞五方)

组成:牵牛子、大黄等份为末。

用法:治疳积,每日每岁0.5~2g,服7~10天,停1周,再照服。如此2~3个疗程可愈。治食伤,每日每岁2~3g,使之缓泻,服1次或2次即止,不可尽剂。治纳呆,每日每岁0.5~1g,服1~2日便可愈。

功效主治:消食导滞,祛积化疳,健脾调中。用于疳积、食伤、纳呆等。本方使用时,用量不同,药理作用也不同。大量每日每岁2~3g,可攻坚去滞、荡涤胃肠;中量每日每岁1~2g,能清热泻火,宽中消食;小量每日每岁1g以下,则健脾止泻,清热厚肠。小儿腹泻多为饮食不节、食滞不消而作,以小量牛黄散健脾消食,调中和胃,宿食得消,腹泻可止。

方解:大黄推陈出新,调中化食,疳积食伤,非其不治;牵牛子治一切壅滞、胸膈食积。

按语:牛黄散一药,药方峻猛,最易伤人,服后以大便稍增为度,勿令大泻,特别是体弱及先天发育不良之患儿,更应慎用。先生谓牛黄散可驱虫,吾未置信。后在临证中以牛黄散治疳积,屡听家长言病儿服药后下虫数条云云,方忆先生言之不谬。以牛黄散驱虫,每日每岁1~2g,分3次服以缓泻为度,虫即下。疗程3~5天,停药1周再服第2个疗程,3个或4个疗程可愈。

方源:《黄河医话》

腹泻——小儿止泻散(马莲湘方)

组成:苍术180g,羌活120g,车前子90g,生大黄、熟大黄各30g,制川乌30g,生甘草30g。

用法:上药共为末,过细筛,贮瓶备用。6个月以内,每次1g;6个月~3岁,每次2g;3岁以上每次3g。每天3次。

功效主治:健脾燥湿,升清降浊。主治小儿急慢性腹泻及痢疾。

方解:小儿腹泻病因不一,临床表现复杂,但总以“脾为主脏,湿为主因”。脾虚既能生湿,湿盛亦可困脾,两者相互影响,均能致泻,而外邪是导致泄泻的诱因。临床常表现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但其病机多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前人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小儿止泻散源于《验方新编》,为治成人水泻、痢疾的验方。止泻散以苍术健脾燥湿,羌活祛风胜湿,车前子清热利尿以实大便,三者相伍,使湿从上、中、下分消,湿除则脾运得健,泄泻自止;大黄熟用健脾和胃,清热除湿,生用苦寒专于下行,能泻热通腑,荡涤积垢;川乌辛温,温养脏腑,散寒止泻,与大黄配合,一温一寒,不但可治热实积滞,也用于寒实积滞,积滞去则肠胃洁而升降复,实含“通因通用”之意;甘草调和诸药,解毒缓急。全方有寒有热,能疏能清,健脾之中补消兼施,和中之内兼散风寒暑湿之邪,故对小儿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均有显著疗效。对于湿热、寒湿、积滞之小儿痢疾也有一定疗效。

验案:郭某,男,6个月。患儿日前受凉发热,体温39.8℃,咳嗽痰鸣,腹泻每日7~8次。经治后,热退咳止,但腹泻日达10余次,泻下黏稠水样便。大便检查:白细胞、脂肪滴及黏液少许,便少色黄,口渴饮不多。肛门红赤,舌质偏红苔黄腻,指纹偏紫。证属邪热与内湿相搏,下迫大肠。给予止泻冲剂,每次2g,每日服3次,口服补盐液。3天后大便减至每日4次或5次、溏薄、气秽,舌苔薄黄腻,指纹淡紫。继服3天后,大便成形,每日1次,镜检正常,胃纳好转,病趋渐愈。

按语:止泻冲剂对小儿各类型的急慢性腹泻均有较好疗效,特别对脾虚湿蕴食滞所致迁延性腹泻疗效更为理想。但对暴泻脱水及久泻脾胃阴伤,舌红苔光者,宜同时配合输液,或配用酸甘化阴之剂。

方源:《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

小儿久泻——小儿久泻方(董廷瑶方)

组成:乌梅6~9g,川椒目2~5g,桂枝(或肉桂:1.5g,附子1.5~3g,细辛2~3g,干姜1.5~3g,川黄连1~2g,黄柏3~6g,党参6~12g,当归6~9g。

功效主治:儿童泄泻迁延不愈,症见便下黏胨,甚至脓血,少腹或脐侧疼痛,进食生冷则泻甚,舌苔薄白质红,脉弦细,辨证属肝脾失调,寒热夹杂,多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者。

方解: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乌梅大酸,急泻厥阴;川椒目苦辛寒,行水消胀;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坚阴;党参、当归甘温,补气调中;附子、桂枝、干姜、细辛辛热诸品,通启阳气。全方酸柔甘缓,以和肝扶脾,苦寒辛温,以清火达木。

加减:舌淡苔白,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苍术、川厚朴、山楂;舌质不红、无热性症象,去黄连、黄柏;腹痛较甚,加白芍;大便滑利,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木香、砂仁、陈皮。

验案:吴某,男,6岁。1986年9月21日初诊。久泄腹痛,利下黏胨,次数频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胃口不开,汗出淋多,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象弦细。病程数月,肝脾失调,寒热夹杂,治拟乌梅丸主之。处方:乌梅6g,川椒目3g,细辛3g,肉桂1.5g,党参4.5g,淡附片3g,炒当归6g,炮姜3g,炒黄柏4.5g,炒川黄连2g。7剂。服药1周后,泄泻已和,腹痛亦除,胃纳稍动,再以乌梅丸为主,调治1月而告愈。

方源:邓嘉成.董廷瑶验方二则.中医文献杂志,2001(2):34

小儿腹泻——小儿止泻散(孙一民方)

组成:苍术炭、白术炭各4.5g,莲子6g,炒白扁豆、炒山药各9g,通草1.5g,云茯苓6g,车前子(布包:4.5g,煨诃子6g,煨肉豆蔻3g,姜厚朴4.5g,甘草1.5g。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分3~4次服完。1岁小儿用量。

功效主治:健脾,利水,止泻。用于小儿腹泻。大便溏泻,日数行。

第60章儿科病证(2)

第18章儿科病证(2)

方解:本方主要由健脾、利水、止泻三组药组成。方中苍术、白术、莲子、白扁豆、山药健脾;通草、茯苓、车前子利水;诃子、肉豆蔻收敛止泻;厚朴消胀;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达到健脾利水止泻之目的。

按语:腹泻,其根本原因责之于脾。脾虚则消化运输功能失职。排泄水湿功能失常,致水留肠道(湿盛:,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发为泄泻。临床治疗以健脾利水为大法。健脾既可恢复消化功能,利水可使水湿从小肠吸收,自小便排出,称为别开支河。健脾利水是治其本,所以方中以健脾利水这两组药为主,收敛止泻是治其标,所以方中用收敛药为辅。标本兼治,收效良好。此外,对一些兼证要辨证兼治。有惊,惊不去则泻不止,当加去惊药治之,如钩藤、蝉蜕等;有热,热不清,泻也不愈,如黄连炭即可清热止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者,酌加和胃消食药,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等。

小儿腹泻用药规律。①便稀而次数多:苍术炭、白术炭、莲子、炒白扁豆、炒山药健脾止泻。②便稀如水:干姜、附子温阳止泻。③久泻不止:罂粟壳、赤石脂、禹余粮收敛止泻(新患腹泻不宜用:。④腹胀:姜厚朴、诃子、香附行气散满消胀。⑤纳食不佳:建曲、谷芽、麦芽、鸡内金和胃助消化。⑥恶心:广陈皮、竹茹、藿香和中。⑦呕吐:砂仁、蔻仁、扁豆衣、扁豆花止吐。⑧发热:苇根、连翘、桑叶、豆豉解表退热。⑨惊战:钩藤、蝉蜕、茯神、朱砂安神去惊。⑩口干唇干:石斛、麦冬生津养阴。精神萎靡:人参、党参、太子参补脾益气。四肢发凉:附子、肉桂温里回阳。小便量少:通草、茯苓、车前子、薏苡仁、赤小豆淡渗利湿。小便黄热:泽泻、竹叶、山栀子利尿清热。脱肛:(久泻阳虚下陷:黄芪、升麻、桔梗补气升阳。肛门红:黄连炭清热止泻。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小儿慢性腹泻——小儿慢性腹泻方(史正刚方)

组成:升麻8g,葛根8g,山药8g,苍术8g,车前草8g,焦山楂8g,石榴皮8g,赤石脂(包:12g。

功效主治:小儿慢性腹泻。

方解:小儿慢性腹泻多由饮食失调、感受外邪所致,亦有因先天禀赋不足,运化力弱而致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久泻极易损伤脾胃之气。《脾胃论》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故泄泻日久亦可伤及元阴元阳。史教授在治疗本病时非常重视这一点,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基础方,随症灵活加减应用,屡试屡效。史教授治慢性腹泻不拘泥于古方,以八味药为基础方,升提中见渗利,补益中见固涩。方中用升麻、葛根升举阳气;山药补益肺脾肾,因久泻多由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输布失常而致;车前草利水渗湿,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苍术健脾燥湿;焦山楂既消食又可止泻;赤石脂专功涩肠温脏;石榴皮敛阴涩肠。全方药简效宏,但要辨证准确,临证灵活加减,方可奏效。

加减:由风寒引起,症见肠鸣腹胀腹痛,泻下稀薄者,加桂枝、藿香、防风、白芷;由饮食不节,积滞内停,症见舌苔厚腻,嗳腐,腹痛拒按,泻下物酸臭者,加槟榔、鸡内金、莱菔子、焦三仙;由贪凉饮冷所致的痰饮内停腹泻,症见舌淡水滑或苔白腻,稀水黏液样便,臭味轻,加桂枝、茯苓、半夏、干姜或生姜;伴有食少神疲,睡中露睛,流涎等脾虚症状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腹泻日久,气短懒言,脱肛等中气下陷症状出现者,加补中益气汤;久泻伤阴,症见舌红少苔,唇干,音哑,尿短赤涩者,加党参、麦冬、五味子、芦根;损伤阳气,症见畏寒神疲,面色淡白,泻下清冷,加炮姜、吴茱萸、补骨脂。

验案:患者,女,2岁,腹泻10天,每日泻下3~5次,泻下物初始3日为淡黄色,稀薄夹有泡沫,经口服西药及输液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转中医门诊治疗。现泻下物清冷,稀水样,日泻4~5次,面白,畏寒,神疲,舌淡,苔白水滑,多于午后至夜间作泻。辨证:泄泻(脾肾阳虚:。处方:升麻8g,煨葛根8g,炒山药8g,苍术8g,车前草8g,焦山楂8g,石榴皮8g,赤石脂(包:12g,炒白术6g,干姜6g,补骨脂8g,吴茱萸8g。5剂,水煎服。2剂后,大便1日2次,质稀,精神转佳,4剂后大便正常。

方源:高峰.史正刚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经验浅识.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0):11

婴儿伤乳腹泻——婴儿伤乳腹泻方(朱锡祺方)

组成:山楂炭12g,青皮6g。

用法:上为1剂量。共研极细末,混匀。以水160m1(约12汤匙:调成浆水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服15m1(约1汤匙:,每日4次,即1剂量分3天左右服完。

功效主治:消脂疏利止泻。主治婴儿伤乳腹泻。症见大便稀溏,常夹有奶块。

验案:李某,女,6个月。初诊:1982年6月1日。患儿3个月时,因感冒咳嗽,过服竹沥油,引起腹泻。当时大便溏薄,每日7~8次,伴有呕吐。3个月来历服中西药,因收效不显,转请朱氏诊治。诊时患儿大便稀烂,夹有奶块,每日5~6次,不思乳食,苔薄腻,脉滑数。此乃药石乱投,脾胃受戗,乳食不化。处以上方1剂,如法制服。药后大便减至日2~3次。继服1剂,大便成形,每日1次。1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本方药精效专,有较好的消脂止泻作用。且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经治近100例,一般1~2剂即能见效。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婴幼儿泄泻重症——健胃运脾汤(王静安方)

组成:紫苏梗9g,陈皮3g,苍术3g,广木香3g,川黄连3g,白豆蔻3g,木通9g。

功效主治:健脾佐以利湿。用于婴幼儿泄泻重症。

方解:王老认为,婴幼儿泄泻在临床上多为过食伤中,胃肠积热及脾胃气机阻滞。而其中最基本的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诚如《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同时,脾胃病变又是泄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甚至是产生危重变证的条件。所以,婴幼儿泄泻治疗的基本方法应当健脾佐以利湿,用健胃运脾汤为基础方。

加减:若伤食,症见大便酸臭,口气酸馊,手心蒸热,腹胀腹痛,加大腹皮、槟榔、山楂、神曲、谷芽、麦芽。若湿热泻,症见大便色黄或褐,粪质黏稠如涕,肛门焮红,便前腹痛,而无后重,加枯黄芩、马齿苋、车前仁;若偏寒者,症见腹痛喜按,加草果、砂仁;若脾虚日久,症见腹泻久不愈,溏便,食后即泻,加米炒怀山药、米炒白术;若挟风热,症见发热,口渴,加葛根、紫苏叶。

对婴幼儿泄泻重证,王老认为,常因感邪较重,治疗不当,或调护失宜所致。而临床上后两种情况多见,因婴幼儿从生理上讲,具“稚阳稚阴”之体;从病理上讲,多“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之变。婴幼儿泄泻重症最易损伤气津,即使婴幼儿腹泻时间不长,常在几小时至1~2周,就会出现泄泻无度,时作时止,下利便溏,完谷不化,睡卧露睛,舌淡,脉微等气随津脱之症,所以在此治疗中,当触机而动,明其主因,详其兼并,防其变证,重在益气且固脱,同时佐以健胃运脾利湿。此方疗法,貌似不合常理,实即切中要害,往往是一剂知,二三剂瘥。方药仍以健胃运脾汤加红参,煅赤石脂等。

验案:张某,男,6个月。初诊2003年4月14日。患儿腹泻6天。曾在某医院输液治疗3天,期间查大便常规见白细胞和脓细胞,经治疗大便常规正常。继口服西药仍腹泻。患儿昨日至今已腹泻8次,便质稀伴有黏液,色黄,神差,指纹淡滞,舌淡红苔微黄腻。诊断:泄泻。辨证:湿热蕴结肠胃,气耗津伤。治法:涩肠固脱,健脾燥湿清热。药用红参5g,煅赤石脂30g,紫苏梗6g,广木香3g,炒苍术3g,白豆蔻10g,大腹皮10g,炒谷麦芽各30g,川黄连3g,枯黄芩6g,陈皮3g,姜竹茹6g,马齿苋30g,木通6g,车前草30g。1剂,嘱禁食。复诊:2003年4月15日,服上药后患儿腹泻已基本停止,因昨晚受凉又泻2次,便质稀有黏液,舌淡红苔厚,此时病危势已去,患儿兼有外感,于上方加芥花6g,高良姜1.5g,后随访,患儿于4月17日病愈。

方源:刘亮,张文平.王静安治疗婴幼儿泄泻重症浅识.中医药学刊,2004,22(6):985

遗尿——遗尿方(孙一民方)

组成:益智仁、茯神、女贞子、覆盆子、金樱子各6g,菟丝子、生龙骨、生牡蛎各9g,莲须3g,桑螵蛸6g,五味子3g,白果6g。

用法:水煎服。为10岁左右用量。

功效主治:养脑固肾,收涩止遗。用于遗尿。睡眠中不自觉排尿者。

方解:方中用益智仁养脑;女贞子益肾;茯神安神;覆盆子、菟丝子、金樱子、桑螵蛸、五味子固肾缩小便;龙骨、牡蛎、白果、莲须收敛固涩。上药合用有养脑固肾、收涩止遗之功效。

按语:由于小儿白日游玩过度疲劳或因精神受到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失调,以至睡中遗尿。上方养脑固肾,使脑健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遗尿自愈。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小儿屏气发作——调神汤(王烈方)

组成:当归5g,远志5g,郁金5g,白芍5g,麦冬5g,百合5g,丹参5g。

用法:1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用于小儿屏气发作。

方解:患儿每于哭喊之后气憋,属祖国医学厥证范畴,即现代医学之小儿屏气发作。婴幼儿发此病,多由七情内伤,气逆为病,以因怒而厥者为多。若所愿不遂,随即哭喊,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气上逆,或因火怒而气血并走于上等,以致阴阳不相顺接而发为厥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王老临证针对病因、病机,治以调神汤加减。方中郁金行气活血开郁,伍以当归、丹参以增强活血之效。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有养血、活血之效。白芍养血柔肝潜阳,远志安神开窍,麦冬、百合养阴安神,诸药合用,标本兼顾,调和气血阴阳,共奏“行肝气,开郁结,平冲降逆,养阴安神”之功,在临床中较多加减应用于小儿神志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第61章儿科病证(3)

第18章儿科病证(3)

验案:陈某,男,1.5岁,1988年4月12日初诊。患儿生后体健,诊前3个月起病,症见憋气,每于哭喊之后发作,1日3~5次,每次持续1~2分钟,历次发作均有呼吸暂停,面色青灰,时甚苍白,神识不清,缓解后除有涎沫外,未见其他异常,病后乳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曾用抗痛、镇静、安神、补钙等治疗未见好转,检查:神乏面白,唇淡,舌质淡,苔白薄,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脉缓,指纹淡,脑电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气厥,西医诊断为屏气发作综合征。此乃气郁血瘀而致,治拟调气理血,行气活血,开郁降逆。药用:当归5g,远志5g,郁金5g,白芍5g,麦冬5g,百合5g,丹参5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2天停止发作。治疗8天,虽有哭喊,但未见发作,遂继服药12天以巩固疗效。随访4个月未再复发,依此治疗26例患儿,男多于女,均为2岁内婴儿,短者数日,长者1个月,均获痊愈。

按语:治疗26例2岁以下小儿气厥证,疗程不一,但均获痊愈。气厥由情志因素引起者较多,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宜教育、引导小儿调节情绪,稳定情志,尽量避免能够引起小儿生气而哭喊的不利因素。又气厥实证久之可转化为气滞血瘀证,故方中除养阴安神、开窍等治标之药外,较多应用行气、活血、化瘀药物。所以,气厥反复发作,适当增加活血化瘀药物,可提高疗效。

方源:阎应录,夏光欣.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屏气发作的经验.吉林中医药,1993(4):9

小儿惊风——镇惊汤(孙一民方)

组成:钩藤5g,薄荷、蝉蜕各1.5g,僵蚕3g,苇根9g,地龙3g,天竺黄、茯神各5g,琥珀1g。

用法:水煎服。1岁小儿用量。

功效主治:清热息风,镇惊安神。小儿惊风。惊战,抽搐,烦躁,睡眠不宁。

方解:方中钩藤清热平肝,息风镇痉,用于肝风抽搐,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薄荷、蝉蜕散风热,定惊;僵蚕息风解痉;地龙清热解痉;天竺黄清热化痰、安神定惊;茯神、琥珀镇惊安神;苇根清热生津。

按语:小儿神经脆弱,应付刺激性能不强,如遇突然声响或其他动物的惊吓后,神经易于紧张,症状表现惊战或抽搐,神不安宁,用定惊安神法,使神安惊除,则惊战抽搐可愈。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抽动秽语综合征——肝风方(宣桂琪方)

组成:杭白芍6g,炙鳖甲10g,蝉蜕10g,钩藤30g,辰茯神10g,生龙齿10g(先煎:,磁石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天麻6g,石菖蒲6g,益智仁10g,地龙10g,秦艽6g,防风6g。

功效主治:养阴平肝、镇静祛风、涤痰通络。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

方解:宣师认为本病以面部肌肉不自主抖动为主症,根据《内经》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将其列入“肝风”范畴。由于小儿“肝常有余”,故临床患儿大多具有脾气倔强、急躁易怒、睡眠不安、盗汗、大便干结等阴虚火旺症状;肝体阴而用阳,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则出现抽搐等“风胜则动”的病理现象;肝主风,风善行而数变,故抽搐部位多变;“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多出现眨眼、耸鼻、呶嘴、歪颈、点头、做鬼脸等头面肌肉的抽动;因小儿“脾常不足”且“脾为生痰之源”,致水湿潴留,聚液为痰,痰气互结,上扰咽喉,故见痰多、喉间发出奇特叫声等症;心神受损,形神失统,故见心烦易怒、易惊、夜寐不安或入寐多梦等症。宣师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有关。基本病理因素以风、火、痰、虚为主,病机属虚实夹杂。治疗应按照“肝风”辨证施治,主要采用养阴平肝、镇静祛风、涤痰通络的治法。全方用白芍、炙鳖甲养阴平肝,龙齿、茯神、磁石、生龙牡镇静祛痰,天麻、钩藤、蝉蜕、地龙平肝息风,石菖蒲、益智仁益智开窍,秦艽、防风祛外风。

加减:肝火旺盛,加焦山栀子;抽动甚者,加全蝎等虫类药息风;智力下降,重用益智仁,酌加五味子;痰热内扰、睡眠不安,加炙远志、重用辰茯神或合用甘麦大枣汤;肝气郁结,加广郁金、柴胡;喉间异声,加天竺黄、山豆根、玄参化痰利咽;有外伤史及出生缺氧史,加丹参、桃仁、郁金活血化瘀。又由于本病为不自主多发性抽搐,临床表现多样,因而还应根据抽动的不同部位使用引经药,如头部抽动用葛根、天麻,眨眼明显加桑叶、白菊花,鼻抽动加辛荑花、苍耳子,腹肌抽动可用白芍、甘草酸甘缓急,四肢抽动加桑枝、桂枝、鸡血藤祛肢末之风。

验案:丁某,男,13岁。2000年7月29日初诊。患儿1996年开始出现眨眼、点头、呶嘴、耸鼻、肩胛抽动等症状,曾作脑电图、CT检查均正常。先后服用西药氟哌啶醇、苯海索2年余,而疾病反复不愈。刻诊见:两眼频眨,并有耸鼻、点头、呶嘴、两肩胛抽动,有时喉间发出怪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中等。平时容易出现口腔溃疡、鼻衄、唇周潮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此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治拟养阴平肝、祛风安神。处方:白芍10g,天麻6g,丹参6g,生石决明15g(先煎:,生龙齿1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钩藤30g,蝉蜕10g,炙远志6g,石菖蒲5g,郁金6g,防风6g,秦艽6g,地龙10g。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服药2个月后,患儿抽动好转,守法施治4个月,诸症痊愈。

按语:本病可因心理紧张、精神创伤等所致,或因外感风邪、寒冷刺激、眼咽疾病而诱发。患儿除出现多发性抽动外,亦可出现。①行为异常:易激怒、冲动不能自控,打架斗殴;②思维异常: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多动,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或很差,写字计数易出错;③人格障碍:自卑、骂人、随便吐痰。如果患儿伴有行为、思维异常或人格障碍,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和亲朋好友给予理解和帮助。为此,宣师特别重视调护,嘱咐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善于说服,少打骂。生活上避免寒冷刺激,不要在过冷的江河中游泳,忌冷饮,少看电视,回避紧张刺激场面。同时鼓励患儿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通过运动进行调节。这样既能巩固疗效,又可避免病情复发,从而减轻患儿的精神压力,使疾病痊愈。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治疗应坚持用药,一般为2个月~2年。

方源:龚人爱.宣桂琪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撷萃.江苏中医药,2004,25(5):8

肠虫证——乌梅汤加减方(张士卿方0

组成:乌梅10g,川花椒3g,细辛3g,使君子10g,槟榔6g,党参6g,当归6g,川楝子10g,胡黄连3g,黄柏6g,白芍15g,鸡内金10g,炙甘草6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

功效主治:用于肠虫证。

方解:仲景用此方主要是治疗因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所致的蛔厥症。张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强调“虫当化之”,常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改丸为汤加减化裁,取原方安蛔之功,并适当加以健运脾胃之药,做到标本兼治。张教授常强调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以脾常不足为生理特点,指出在化虫之中及化虫之后,皆宜调补脾胃,于症状减轻后予异功散加减继服之,以杜虫之复生。方中乌梅、白芍之酸能柔肝缓急,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与川楝子相助以定痛;蛔动因于胃热肠寒,蜀椒、细辛味辛性温,辛可伏蛔,温能温脏驱寒;胡黄连、黄柏味苦性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胃热;使君子、槟榔助乌梅化虫之功;党参、当归益气健脾;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和胃运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寒热并用,虚实并治;酸辛苦甘,刚柔相济;辛开苦降,土木双调之功用。

加减:如有不思饮食者,加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半夏以健运脾胃;咳喘日久不愈者,加百部、杏仁以润肺止咳;体虚多汗者,加煅龙牡、浮小麦以敛汗止汗;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以润肠通便;易干呕者,加砂仁以行气止呕;口疮、咽痛者,加牛蒡子、桔梗清热利咽;多梦者,加石菖蒲、郁金宁神清心。

验案:谢某,女,6岁,2006年11月10日以脐周腹痛3天就诊。2周前患儿因气候突变而患感冒,至今未痊愈,现脐腹时痛时止,仍咳嗽,纳谷不多,夜寐齿,喜俯卧。查体: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心肺听诊正常,咽部略红,舌尖红,少苔。治以温脏安蛔,润肺止咳。处方:川花椒3g,乌梅10g,细辛3g,使君子10g,槟榔6g,党参6g,当归6g,川楝子10g,胡黄连3g,炒白芍15g,百部10g,延胡索10g,炙甘草6g,杏仁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4剂,水煎服,2剂后脐腹痛减轻,4剂后咳嗽较前好转,食欲增加。二诊:排出蛔虫2条,诸症消失,咳嗽痊愈,食纳可,续服2~3剂参苓白术散加减,使患儿脾胃两健,生化有源,气血渐运,生机盎然。

方源:刘婷,任学通.张士卿教授辨治小儿肠虫证经验.甘肃中医,2007,20(12):14

疮疡——自拟四黄汤(张士觐方)

组成:大黄、黄芩、黄柏各15g,黄连5g,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各30g。

功效主治:祛实邪,清热毒。用于婴幼儿各种化脓性皮炎、疮毒等。

方解:本方源于《证治准绳》,系四黄散去滑石、五倍子加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衍化而来。四黄皆大寒之品,苦则燥湿,寒则清热。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辛凉微苦,功擅解疮疡肿毒,伴四黄则疗效倍增。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排脓消肿之功。张老谓:“小儿体属纯阳,阴本不足,卫表功能不固,抗病能力低弱,易为六淫外邪所侵,极易化热化脓。”自拟四黄汤加减用于婴幼儿各种化脓性皮炎、疮毒等疗效显著。且不经注射,无须口服,易于接受。以药液洗擦皮肤,容易吸收,通过腠理,转入体内,能起到祛实邪、清热毒之效。

加减:湿重者加土茯苓30g,热甚者加焦栀子20g,毒甚者加紫花地丁30g,痒甚者加白鲜皮20g。

验案:脓庖疮患儿,男,2岁,1979年7月初诊。值炎热天气,患儿头面部、上肢胸腹有脓性疱疹,浸淫成片,高热烦躁,体温39.8℃(肛门:。经用抗生素无效遂来求诊。给“自拟四黄汤”加焦栀子20g,3剂。嘱煎汤洗擦皮肤。3天后复诊,身热已退,脓性疱疮消隐。续3剂,防复发。

急性化脓性皮炎患儿,男,3岁,1977年7月初诊。患儿初起全身皮肤潮红,瘙痒难忍,不思饮食,夜不安寐,啼哭不休。数日后,部分感染化脓,脓水淋漓,湿淫衣襟,体温39.1℃(肛门:。经用中西药疗效甚微,即来门诊。处“自拟四黄汤”加白鲜皮15g,土茯苓20g,3剂,煎汤洗擦。复诊时据家长云:患儿当晚即能安睡,病情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2剂后渐进饮食。再进3剂,以祛余邪。

方源:李笔怡.张士觐运用自拟四黄汤的临床经验.天津中医,1986(4):18

第62章外科病证(1)

第19章外科病证(1)

痰核——消散膏(石幼山方)

组成:生麻黄18g,生大戟24g,生甘遂18g,生半夏12g,生南星12g,白僵蚕24g,白芥子24g,新鲜泽漆250g,藤黄9g,火硝3g,炒黄铅粉适量,生菜油750g。

用法:将前7味药浸泡于菜油中6~7日,把药捞起,油中入泽漆用文火煎熬至枯,去渣。再入前7味药用文火熬至枯黄,去渣。把油继续熬至滴水成珠,入藤黄、火硝溶化滤清,再入铅粉搅和收膏,贮存备用。应用时将膏药肉烊化,摊于韧性纸张或土布上,加掺药一般多用黑虎丹,贴于患处。

黑虎丹(石氏经验方::羊脑炉甘石30g,用三黄汤制煅9次,再用童便煅7次,水飞;五倍子15g,炙山甲片15g,乳香15g,没药15g,轻粉15g,儿茶15g,梅片8g,腰黄39g,全蝎20只,麝香8g,蜘蛛40只,全头蜈蚣20条,共研细末,收贮备用。本方中采用较多的虫类药物,旨在散结软坚。配以消肿、攻毒、止痛之品,再取麝香、冰片之攻窜,以增强药力。总之,黑虎丹具有散瘀、软坚、攻毒、消结、退肿之功。

功效主治:破癥瘕,散积聚,化痰核,消肿痛。主治流痰、流注一切痰核等症。

方解:本方原名阳和痰核膏。为外科李瑞林先生所用,李无传人,而与石氏交往甚密,平素学术交流中将此方传于石氏。石氏则扩展其用途,用于伤科临床,配合掺药黑虎丹,治瘀血或痰浊凝聚形成的肿块,它包括目前诊断的损伤血肿、血肿机化结块、肋骨外上髁炎、跟痛症、关节积液肿胀等症。方中以峻利逐水消痰之药为主,重用泽漆以利水、消肿、化痰、散结。大戟、甘遂为逐水、消肿、散结之用。半夏、南星、僵蚕、白芥子化痰、散结。火硝能消散化结,藤黄可箍毒、化毒。再以辛温利水,能“破癥坚积聚”的麻黄为辅,共奏消肿胀、散结块的效果。全方均用生药也使增添药力,掺上黑虎丹更助消散软坚之功。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颈淋巴结核——瘰疬方(孙一民方)

组成:夏枯草12g,玄参15g,生地黄、赤芍、郁金各9g,牡蛎18g,紫苏梗、桔梗各6g,石斛、麦冬各9g,蒲公英、猫爪草各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养阴,理气,消肿。用于瘰疬(颈淋巴结核:。颈淋巴肿硬疼痛,转动不便。

方解:方中以夏枯草、蒲公英清热散结,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养阴,紫苏梗、桔梗理气,猫爪草、牡蛎软竖消肿,郁金解郁,赤芍活血。全方配伍,可收到清热、养阴、理气、消肿之功。

按语:颈部淋巴结核一般称“痰核”“瘰疬”。起病缓慢。皮色不变,但肿不痛,无寒热,按之坚硬,推之能动,日久则微痛,推之不动。多由情志不畅,忧思郁怒,肝气挟痰火壅滞肝胆两经所致。治疗则宜养阴清热,解郁软坚。日久则气血渐耗,治疗应标本兼顾,或先图其本,后治其标。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软坚消瘿汤(姚培发方)

组成:柴胡6g,制香附9g,夏枯草15g,黄芪15g,紫丹参15g,当归9g,赤芍10g,牡蛎30g(先煎:,海藻10g,黄药子10g,茯苓10g。

功效主治:调气疏肝,活血通络,软坚化痰。主治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

方解:本方以柴胡、香附调肝理气,夏枯草、牡蛎、黄药子化痰软坚;当归、赤芍、丹参活血通络,配合黄芪益气,使气行血畅,瘿瘤自消。

验案:沈某,女,52岁。初诊日期。1994年5月15日。右颈前肿块2年余,不红,按之不痛,近来缓慢增大,伴喉中有痰,吐之不出,胁胀,神疲气弱。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滑。处方:柴胡6g,制香附9g,夏枯草15g,黄芪15g,丹参15g,当归9g,赤芍12g,白芍15g,牡蛎30g(先煎:,海藻10g,黄药子10g,昆布10g,郁金10g,制半夏10g,象贝母10g。服药1个月,块物缩小,后再调治3个月余,块消病愈。

按:姚教授认为,此案为瘿病之疾。由于患者颈部肿块皮色不变,属气瘿范畴,多与长期情志所伤有关。老年人因郁怒难伸,肝失条达,肝气郁结,若与痰结交阻于颈前,而成瘿瘤之症。故他治此证以疏肝为先,多选柴胡、香附、郁金之属;复与海藻、昆布、牡蛎、象贝母、夏枯草、制半夏以化痰软坚散结,则气调瘿消。由于患者病程较长,恐气滞阻络,痰瘀互结,参以丹参、当归、赤白芍、黄芪,以益气活血通络,则气、痰、瘀之邪无可逃遁矣。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疮疡——内消确效散(牟玉书方)

组成:酒大黄15g,桃仁、牡丹皮各12g,冬瓜子、败酱草各31g。

功效主治:通下驱邪。用于外科疮疡。

方解:牟老认为外科疮疡是肌肤积热而产生的现象,一般为发红疼痛、肿胀以致化脓溃烂,在治疗中如要控制这些过程的发展,必须解除积热的继续蔓延,故牟老运用通下驱邪法,用家传方内消确效散加减达到内消的目的。方中酒大黄活血祛瘀,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引诸热从二便而下,以缓解因积热所引起的热症;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以和解血中积热,凉血消痈;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以恢复血中损失的水分;冬瓜子健脾胃排脓,故泻下而脾胃不损,其排脓功效与败酱草共用泻积热,而使脓血从大便排出达到内消的目的。

加减:疮痈加连翘、白芷;化脓发热,加青蒿,甚者加止雪丹;痛甚加乳香、没药;恶寒加柴胡;瘙痒后感染者加蝉蜕、白芷;肿势较甚加茯苓皮、冬瓜皮;上肢发者加桑枝;下肢发者加焦黄柏;头部加菊花;面部加薄荷、桑白皮;背部加苍术。

验案:腿痈曾某,男,50岁,农民。因右大腿内侧结一肿块,红肿疼痛,于1998年7月15日初诊。诊见右大腿内侧结一肿块约20cm×12cm,有数处脓点,按之有波动感,伴口苦、纳差、便秘,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证属湿热凝聚。治宜清除湿热,消肿止痛。方用内消确效散加减:酒大黄15g,桃仁、没药各12g,紫花地丁、连翘、冬瓜子、败酱草各31g。每日1剂,水煎服。外敷如意金黄散。服药后每日泻3次,脓肿逐渐变小,余症减轻。原方加减1个月后诸症尽消。

乳痈李某,女,28岁,干部。因右乳房肿痛、发红、恶寒发热3天,于1999年4月16日初诊。症见右乳房肿块较大,皮肤发红,拒按,按久有波动感,自述疼痛剧烈,全身高热,憎寒壮热,烦躁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证属脾胃湿热。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止痛。方用内消确效散加减:酒大黄15g,牡丹皮、白芷、橘核、乳香、没药各12g,柴胡9g,冬瓜子31g。1日1剂,水煎服,外敷如意金黄散。3日后肿消痛减,寒热渐退,原方加减,半个月全消。

按语:禁忌:大病后,大吐大泻后;身体虚弱者;婴幼儿。

方源:肖荣粹.牟玉书运用通下驱邪法治疗疮疡经验.四川中医,2000,18(5):3

疮疡——沈氏箍消膏(沈祖昌方)

组成:麻黄、细辛、肉桂、干姜、白芷、川乌、草乌、南星、僵蚕、白芥子、山慈菇、丁香、降香、猪牙皂、赤芍、乳香、没药、急性子、硇砂、辰砂、硼砂、火硝各9g,川椒、腰黄、干蟾皮各4.5g,藤黄18g,蜈蚣6条,蓖麻油63g,松香137g,白蜜63g,葱汁30g。

用法:上药中松香用蓖麻油炼制成膏,藤黄醋化,余药共研细末,用葱汁、白蜜搅匀成膏。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和营通络,化痰散结。主治一切疮疡半阴半阳证、阴证。

按语:本方系选用回阳玉龙膏、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铁桶膏、温煦丹及家传验方藤魏散诸方化裁研制而成。对肿疡,可箍毒聚肿、消散;对溃疡,可提脓拔毒。特别是在阳证化阴,阴证不能回阳之际,僵块石硬,疼痛甚剧者,贴之可化阴转阳,疼痛自止。但红肿热痛典型的阳证外疡不宜。阴证大毒,肿疡期宜将本膏摊于阳和解凝膏,贴肿疡上;诸溃疡,结块不消,疮色紫滞,经久不收,亦摊于太乙膏上贴之。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疔疮——大红八宝丹(沈祖昌方)

组成:飞朱砂15g,生蟾酥4.5g,月黄3g,红升丹3g,关西黄0.15g,麝香0.3g,冰片0.9g,红硇砂少许。

用法:共研细末和匀,瓷瓶收藏备用,或加面浆控成条。

功效主治:拔毒透脓。主治一切疔疮及脑疽发背等症。

验案:宋左,年65岁。发背偏左,已延旬余,多头集成,大如覆盆,四周僵硬,疮顶深陷,无脓无血,乍寒乍热,纳谷减少,舌苔薄腻,脉象薄弦。背部两旁属足太阳,虽系阳经而为寒水之府,痰湿内阻,气血为之凝滞,此阴疽也。高年当此,特非轻浅。姑拟助阳去毒,和营卫而化痰湿,冀其表寒得散,真阳来复,庶能疮顶升起,脓毒外泄。外用:箍消膏摊于太乙膏上贴疮口。内服:川独活9g,全当归9g,生黄芪15g,抚川芎6g,宣红花6g,老紫草9g,广陈皮6g,仙半夏9g,象贝母9g,生甘草4.5g,炮山甲片9g,皂角针9g。

1剂后,疮顶不起,根脚平散,坚如顽石,胃纳欠馨。舌苔白腻,脉象弦紧。此寒邪盘锯,气血凝塞不行,宜其不易化脓。敷大红八宝丹,并以箍消膏摊于阳和解凝膏上盖贴。内服阳和汤加减。2剂后,疮顶渐见高起,四周根脚收束,肤色红活,按之应指,白苔渐化,脉亦转滑。症情已见转机。外治切开,得脓不多,脓栓不脱。插大红八宝丹药条,仍以箍消膏摊于阳和解凝膏上盖贴。内服汤剂,按原方稍事出入。此后病情逐渐好转,脓液由少而多,由多而少,每天换药。六诊后改敷黑虎丹、十面散等。内服益气养血、调理脾胃之剂,前后诊治10余次,终至脓净结痂而愈。

按语:本方是沈氏父沈怀仁所制。治疗疔疮时,将药敷于疮头上,用千捶膏盖贴,能使疔根化脓而出;脑疽、发背敷药后用膏药盖贴,如脓栓不脱,将药条插入,能使脓栓脱出,根脚收束。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阳证疮疡——消痈膏(徐廷素方)

组成:山栀子粉、漏芦粉、明矾各25g,马铃薯粉100g,冰片1g,白蜡10g,香油500g。

用法:将山栀子粉、漏芦粉、明矾用水适量浸合,蒸半小时,然后加入香油、白蜡,待冷却后再入冰片、马铃薯粉即成,贮存备外敷用。

功效主治:一切阳证疮疡初期(中期亦可使用)。

验案:吴某,女,28岁,农民。右乳房红肿痛5天,伴全身恶寒发热,恶心,口干,纳差,大便干。检查:右乳房外方有6cm×8cm大小之肿块,质稍硬,局部皮肤发红,温度增高,触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乳痈(瘀郁期:,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外用消痈膏敷之,用药3天后痊愈。

第63章外科病证(2)

第19章外科病证(2)

按语:徐老师认为:临床使用消痈膏,要辨证精详,严格地选择适应证,方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若在阳证疮疡之初期外敷消痈膏,借局部经络通路,发挥药物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使患部火热之毒壅聚迅速消散,气血凝滞疏通而恢复正常。在成脓期,尤其是跳痛(或持续性搏动痛阶段:敷之,可促使炎性病灶局限而痛止,脓液吸收而愈。如用于半阴半阳证疮疡往往吸收效果较差。该配方精奇,效佳功专而力宏,药源丰富,价钱低廉,制作简便。通过观察认为其消肿止痛作用较如意金黄膏(散:为佳,所以用于治疗一切阳证疮疡初期(中期亦可使用:的患者,疗效十分满意。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关于马铃薯粉的应用:通过临床观察,徐老师认为其作用机制是:马铃薯有效成分渗入组织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性物质吸收,使局部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加,免疫力提高。其外敷既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又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赋形剂。它可宣导诸药直达病所,从而起治疗作用。该膏之所以有十分满意的疗效,可能马铃薯在其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我们以消痈膏外敷治疗痈肿初期患者(局部红肿热痛或肿硬热痛:90例,中期(局部肿硬,中心部已成脓:10例,其中痊愈9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00%。

徐老师认为本膏还存在柔软度差,持续时间短、12小时左右,每天需换药2次等不足,还有待于逐步改进提高。

方源:白崇智.徐廷素老师运用消痈膏的经验.陕西中医,1986,7(9):399

颈椎病——颈椎病基本方(朱宗元方)

组成:葛根、桂枝、赤白芍、鹿角片、桃红各10g,川芎、地龙、白芷、白蒺藜各10g,细辛、通草、吴茱萸、荜茇各5g,络石藤、青风藤各15g,乳香、没药各12g,水蛭胶囊4粒,虫胶囊4粒。

功效主治:用于颈椎病。

方解:朱师在多年的临证实践中,深研中药传统配伍精髓,密切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将《伤寒论》的葛根汤方中的君药葛根和桂枝作为药对配入方中治疗颈椎病。桂枝辛温祛风,又擅温经通脉;葛根辛凉解肌而尤擅舒解项背强痛。二药合用,对颈项活动不利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因颈椎局部解剖和生物力学的改变,同时还伴有局部炎性介质的释放。朱师认为,颈椎病邪正交错、虚实夹杂,临床治疗需详审病机,兼顾邪正虚实,方能取效。尤其在药对的配伍使用时,颇多巧思;如:赤芍白芍,一散一收;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经,可柔肝止痛和养血敛阴,以补为功;赤芍功能凉血散瘀清热,以泻为用,活血化瘀,同时兼有养血和血的作用。二药合用,寓意一散一补,既散瘀止痛,又补血养筋。桃红与乳没,活血化瘀,兼能止痛。方中如水蛭、虫二者皆味咸,功善破血逐瘀,可改善颈椎病筋骨受损、脉络瘀阻的病理变化。与桃红、乳香、没药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

加减:椎动脉型加天麻、钩藤,脊髓型加熟地黄、补骨脂,神经根型加威灵仙、木瓜。

验案:某男,56岁,颈项强痛,右肩臂酸重、疼痛、麻木,伴头晕,肢冷恶寒,经常失眠6年,血压、血脂、心电图检查均属正常,颈椎摄片报告生理曲度僵直,颈椎5~7后下缘骨质增生,颈5、6椎间隙狭窄,查右侧颈部肌肉紧张,颈椎5~7椎体棘突偏右侧压痛明显,在某医院诊为混合型(神经根型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属痹证型,审舌暗苔白腻,脉沉弱。证属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蠲痹通络,方用“颈椎病方”治之,药用葛根、桂枝、鹿角片、熟地黄、当归各10g,生黄芪、威灵仙各30g,补骨脂、木瓜各12g,桃红各10g,川芎、地龙、白芷、白蒺藜各10g,细辛5g,通草、吴茱萸、荜茇各5g,络石藤、青风藤各15g,乳香、没药各12g,水蛭胶囊4粒,虫胶囊4粒,甘草6g,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诸症明显减轻,继服30剂,诸症消失,颈项活动自如,以上方为丸,巩固疗效。追访3年未见症状复发。

方源:贺涛,李永红,段丽.朱宗元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撷菁.中医药学刊,2005,23(9):1576

骨折——接骨丸(马耀轩方)

组成:当归18g,煅自然铜18g,白芍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炒申姜30g,炒土鳖虫30g,红花18g,炒虎骨30g,三七粉15g,炙麻黄10g,大黄10g,炒神曲18g,炒补骨脂18g。

用法:蜜丸。共为细末,炼蜜为丸,10g。儿童每日半丸,成人每日1丸,3岁以下酌减。

功效主治:破瘀生新,活血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用于骨折,陈旧性骨折。

验案:田某,男,25岁。据1986年10月1日函述:患者于1986年4月被摩托车撞伤,经X线检查诊断为;两腿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某医院治疗半年,仍无骨痂生长、下肢不能活动,请求邮寄接骨丹。服药1个月后,X线复查;骨折处有新的骨痂形成。40天后已能下地行走,动作有力。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骨折——马氏接骨胶囊(马耀轩方)

组成:生川乌30g(用黄酒浸泡10~15天,以浸透为度,用锅蒸后切成碎片,晒干备用:,当归30g,乳香30g,没药30g,自然铜30g(醋煅成粉:,血竭15g,土鳖虫(炒:30g,炒申姜30g,台麝香1g,半两钱6g(醋煅成粉)。

用法:胶囊,每个0.5g。共研细末,装入胶囊内。儿童每日1g,成人每日3g,饭后温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破瘀生新,活血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用于骨折、陈旧性骨折。

验案:王某,男,31岁。患者因工伤致腰椎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经专家会诊,认为有终生瘫痪可能,经石膏固定2个月复查,X线报告骨折处无骨痂形成,经改服马氏接骨胶囊去台麝香、申姜、半两钱,1个月后X线复查,骨折处有骨痂形成,40天后已能下地活动,50天后痊愈出院。出院半年后随访,患者已恢复原工作。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0——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骨折——醋制接骨膏(马耀轩方)

组成:生丝10g,血余10g,葱须6g,淀粉120g,西瓜子10g。

用法:醋制膏药。血余、葱须用生丝包好,用柴火烧成丝灰;淀粉用铁锅炒焦黄,后下西瓜子再炒黄为度,与烧好丝灰放在一起,共研细粉。取120g药面,放入小盆内,加老陈醋3~4勺,用木棍搅拌均匀成膏备用。

功效主治:消肿止痛,散瘀活血,续筋接骨。用于骨折。

按语:一般小儿胫骨斜形骨折,不用夹板固定,内服接骨胶囊,外贴醋制接骨膏药,3周后可生成骨痂,走动自如。成人肋骨骨折,不论错位否均不需固定。一经贴上醋制接骨膏,便可使症状缓解,胸部疼痛逐渐减轻,并在3~4周自行愈合。对粉碎性骨折,需复位、固定,内服接骨胶囊,1~2周拆下固定木板,改贴醋制接骨膏药,可促进骨痂形成。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骨质增生等——增生丸(马耀轩方)

组成:马钱子(煮后去皮炒:15g,炙麻黄15g,当归10g,羌活10g,独活10g,威灵仙30g,透骨草15g,白芷10g,炒牛膝12g,川续断12g,枸杞子15g,豨莶草15g,络石藤15g,伸筋草10g,海桐皮10g,红花10g,甘草10g。

用法:蜜丸。共为细末,蜜丸,每丸10g。

功效主治:散瘀止痛,控制骨质增生。用于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骨质增生等——马氏舒筋活络丹(马耀轩方)

组成:马钱子15g(煮后去皮,切成碎片晒干炒:,麻黄12g,杜仲炭10g,炒牛膝10g,醋煅自然铜10g,嫩桂枝10g,地龙10g,千年健10g,红花10g,防风10g,木瓜10g,炒白术10g,炒虎骨10g,炒丝瓜10g,当归10g,甘草10g。

用法:蜜丸。共为细末,蜜丸,每丸10g。每次1丸,每日1~2次,饭后服。

功效主治:舒筋散寒。用于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及类风湿关节炎。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骨质增生等——参术丸(马耀轩方)

组成:制附子10g,盐炒补骨脂10g,防风10g,羌活10g,炒牛膝10g,太子参10g,白术10g,川芎10g,炒白芍10g,熟地黄10g,红花10g,甘草10g。

用法:蜜丸。共为细末,蜜丸,每丸10g重。每次1丸,每日1~2次,饭前服。

功效主治:散寒去湿。用于骨质增生,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验案:肖某,女,62岁。右上肢麻木,活动受限,右腿呈触电样灼痛,行动困难,已有数年,经X线检查,确诊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处以内服参术丸,外用1号洗药熏洗。经治1周后疼痛消失。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截瘫——截瘫丸(马耀轩方)

组成:当归10g,炒山甲12g,淫羊藿15g,炒乳香15g,炒没药15g,炒牛膝15g,血竭15g(后下:,威灵仙12g,川芎10g,杜仲炭12g,炒狗脊12g,太子参15g,黄精30g,茯苓15g,炒士鳖虫15g,红花10g,麻黄10g,海狗肾(打碎:30g,延胡索10g,远志10g,甘草10g,台麝1.5g(后下:。

用法:蜜丸。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10g。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用于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下肢瘫痪。对脊髓神经损伤者,服药后见效慢、病程长、且可恢复。对脊髓神经完全破坏者不能恢复。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腰腿痛——活血膏(马耀轩方)

组成:生南星15g,生半夏15g,生草乌15g,生山甲15g,生马钱子15g,生川大黄15g,土鳖虫15g,蓖麻子15g,羌活15g,独活15g,白蔹15g,当归15g,麻黄15g,红花15g,桃仁15g,乳香面15g(后下:,没药面15g(后下:,樟丹450g,香油600g,榆树枝30g,桑枝30g,枣枝30g,槐枝30g,柳枝30g。

用法:油膏药。把香油放入小铁锅内,待油沸后,先放五枝、再放群药、炸焦黄为度过滤。后再等油热后下樟丹,搅匀,再下乳香、没药。冷凝备用,每贴24g。

功效主治: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腰腿痛,闪腰岔气。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第64章皮肤科病证(1)

第20章皮肤科病证(1)

黄褐斑——凉血祛斑汤(杨鉴冰方)

组成:生地黄12g,赤白芍各15g,白芷10g,防风10g,紫草10g,桃仁15g,黄精10g,红花20g,柴胡9g,香附10g,丹参15g,木蝴蝶9g,白鲜皮15g,当归15g。

功效主治:养血疏肝,凉血化瘀,活血消斑。用于黄褐斑。

方解:方中重用红花、桃仁、丹参、赤芍,使“瘀血去新血生”,兼以调经畅气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可增强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促进细胞解聚,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状况,调节内分泌,增加面部营养,以祛除黄褐斑。紫草、生地黄、白芍、当归既散肝之郁热又补肝之阴血,达到治本之目的;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佐以柴胡、香附调畅气机;黄精补脾益气,与柴胡相配,并举拖上,推陈致新,益气行血布津,同时可防风热之邪乘虚而入;再配以白芷、木蝴蝶、防风、白鲜皮祛风散结以消斑。《日华子本草》对白芷有论述:“止痛,生肌,去面肤疵癍”。有资料报道白芷、白鲜皮、柴胡、当归均可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生成,白芷和当归对该酶的抑制率分别可达35.14%及30.63%。其次,这些药又具有引经作用,载诸药上行于颜面,直达病所。

验案:斐某,女,38岁,自诉近1年来,面部出现黄褐斑,颜色逐渐加深,遍及额、颊、鼻、口周等,呈点片状,对称性发生,无鳞屑,无痒感,且每次月经前2天出现小腹疼痛,经后消失,月经量逐渐减少夹有血块。婚后生有一子,已带节育环11年。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诊断:面部黄褐斑,证属肝郁血滞、血瘀夹热。治疗以凉血疏肝,活血化瘀消斑。用凉血祛斑汤加减:红花20g,桃仁15g,丹参15g,赤白芍各15g,紫草10g,生地黄12g,当归15g,柴胡9g,香附10g,黄精10g,白芷10g,木蝴蝶9g,防风10g,白鲜皮15g。1日1剂,水煎服。服上药5剂,月经来潮,经量增多,腹痛不明显,面部黑斑已部分减退。守方续用10剂,半月后改为丸剂,3月后面部黑斑基本消散,后随访半年,诸症悉除。

方源:吕丽华,徐翠,李娜.杨鉴冰教授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的用药经验.现代中医药,2006,26(2):3

黄褐斑——化斑汤(陈伯咸方)

组成:醋柴胡10g,川芎10g,全当归10g,桃仁泥10g,南红花10g,京赤芍10g,泽兰叶10g,醋香附10g,血丹参15g,生姜3片,葱白10cm,大枣3枚。

功效主治:养血疏肝,化瘀祛斑。主治心肝血虚,气郁血瘀孙络而致的色素沉着于颧颊鼻梁形成的黄褐斑。

方解:《素问·六节脏象大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主血脉,血脉充盈旺盛,心脏之色征于外则面色润泽,血脉亏虚则面无华。肝藏血主疏泄,气郁则血瘀而颜面瘀斑生焉。此病属心肝两经,并与妇女月经胎产关系密切。化斑汤适用于非妊娠期及产后的患者。胎前瘀斑系胎浊上攻留滞而致,常产后自愈。如不愈者,可服药治疗。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桃红四物汤养血润面,化瘀消斑;丹参、泽兰调经活血;香附行血中之气;配以姜枣调合营卫,大枣并能入脾悦颜色,更加葱白以通阳气,合而用之,具有舒养心肝、通阳活血、养血化瘀、调和营卫之效,气血协调,营卫得和则瘀祛斑消。

加减:肾虚腰酸者加菟丝子、女贞子;不寐者加炒酸枣仁。

验案:刘某,女,36岁。1991年5月17日初诊。10年前妊娠分娩后,两面颊部逐渐出现黄褐色斑块,每逢经期则色深加重,并伴有情绪改变,且经量少,色黑,有块。未予系统治疗。症状逐渐加重,纳食一般。舌苔薄黄舌质红,边有瘀斑。脉细弦。辨证立法:肝藏血,主情志,肝郁气滞则经水来而不畅。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气滞易血瘀,日久则血脉亏虚,虚瘀兼杂表现于面,则瘀斑外露。拟养血舒肝、祛瘀化斑治之。化斑汤:醋柴胡10g,川芎10g,泽兰叶10g,当归尾10g,血丹参15g,桃仁泥10g,京赤芍10g,醋香附10g,南红花10g,生姜3片,葱白10cm,大枣3枚。二诊:1991年5月22日。服药10剂,颜面褐斑无明显变化,但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面色红润。经年疾病,短期难以奏效,继服上方。三诊。1991年6月9日。服药15剂,正值月经来潮,量色均正,情绪稳定,面部斑块颜色明显变浅。药已见效,效不更方。四诊:1991年7月11日。患者又服药30余剂,面部光泽,斑块基本消失,月经按期来潮。

按:颜面黄褐斑系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大部在妊娠后发生,并伴有月经不调及情绪障碍,证属心肝二经。心主血脉,肝主藏血,气血郁滞,不能上荣于面,则颜面瘀斑生焉。此方以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化瘀;柴胡条达肝郁;丹参、泽兰调经活血;香附行血中之气;姜枣调和荣卫;大枣又入脾悦颜色;葱白通阳运阳,阳运则斑块自消。

按语:此方系陈师多年临床自拟的经验方,经数十例验证,皆有显效。通过临床实践用化斑汤治疗颜色瘀斑,疗效显著。如不加葱、姜、大枣者,见效缓慢。如加生地黄、熟地黄,效果便不理想,因生地黄凉血,熟地黄腻滞,均不符合以上治疗原则。如无月经胎产等因由,而单纯颜色瘀斑者,亦属气滞血瘀,多与情志抑郁有关,用此方亦效。临床可随兼证之不同,适当增损药物,但不能违背以上治疗法则。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黄水疮——黄水疮经验方(施文德方)

组成:雄黄、硫黄、铜绿、松香、枯矾、东丹各3g。

用法:共研细末。用菜油调敷;如局部发热者,可用马兰头连根打烂,绞汁调敷。

功效主治:燥湿止痒,化毒蠲腐。主治黄水疮。本病常发于头颈部,起疱,流出脂水毒液,污染衣领,且局部发痒,患者颇以为苦。用此药调敷数次,即能收干止痒,结痂脱落而愈。

按语:本方来自民间,由施氏之父用仁公采集而来,传今已四世。临床用之,屡试屡验。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荨麻疹——荨麻疹汤(孙一民方)

组成:生地黄15g,牡丹皮9g,白茅根30g,赤芍9g,金银花、连翅各15g,当归尾3g,山栀子、苍耳子各9g,薏苡仁、谷芽、麦芽各15g,白鲜皮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凉血,清热,活血,祛风。用于荨麻疹属血燥感风者。疹块突发,疹红,热痒。

方解:方中用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赤芍凉血,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当归尾活血止痒,苍耳子祛风止痒,白鲜皮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谷芽、麦芽助消化,山栀子、薏苡仁引热下行。上药配合,可收到凉血、清热、活血、祛风之功效。

按语:荨麻疹一般内在因素为血燥,外在因素为感风,表现症状是痞块,瘙痒难忍。有时可影响工作、学习与睡眠,十分痛苦,故不可轻视之。临床治疗,应以凉血清热为主。如血不燥热,疹块即可能不发生。处方宜用少量活血药,既可去瘀,又能止痒。祛风药大都辛燥,过用则伤阴,能加重血燥,故不宜多用,不宜久服,宜在开始治疗时服之。消化不良往往是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方中应当适加些和胃消食药。祛邪必须给邪找出路,用引热下行之药,就是使热从小便而解。逐邪务必干净彻底,这样能提高疗效,病情不易反复。

荨麻疹用药规律:①丘疹突出皮肤表面: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赤芍、小蓟清热凉血。②瘙痒难忍:防风、荆芥穗、蝉蜕、桑叶、苍耳子祛风止痒,桃仁、红花、当归尾活血止痒。③伴有消化不良:山楂、建曲、谷芽、麦芽、鸡内金和胃消食。④大便干结:瓜蒌、玄明粉、大黄、泻叶清泻通便。⑤小便短赤:山栀子、竹叶、白茅根清热利尿。⑥虫积腹宿:槟榔、榧子驱虫。⑦气虚血虚易过敏(过敏体质::黄芪、白术、当归身、白芍、何首乌补气养血,增强体力,以抗过敏。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荨麻疹——祛风凉血汤(陈树森方)

组成:蝉蜕10g,防风9g,僵蚕10g,炒黄芩15g,牡丹皮10g,生地黄15g。

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每日2~3次分服。

功效主治:急性瘾疹,皮疹色红而痒,躁热时起,发无定处,口干、便秘、风热炽盛者。

方解:蝉蜕、防风、僵蚕祛风止痒,黄芩清肺热;丹参、生地黄凉血。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9g。

验案:方某,女,25岁,干部。就诊日期:1987年7月15日。皮疹时起时没,已经2周。疹起时高出皮肤,大小不一,色红而痒,时感躁热,口渴便结。舌红苔薄黄、脉数。予本方治疗,3剂后疹减大半,大便亦畅,5剂后皮疹及躁热均解。

按语:忌辛辣刺激及海味动风之食物,禁烟酒。

方源:《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

荨麻疹——黄芪桂枝汤(陈树森方)

组成:生黄芪30g,桂枝10g,蝉蜕15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10个(擘去核)。

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每日3次分服。

功效主治:慢性瘾疹经年不愈,时起时没,疹色淡红或苍白,大小不一,畏寒怕风,受凉或泛冷水时加重,得暖则轻,舌苔薄白,脉浮缓,属卫阳不固,风寒外袭者。

方解:生黄芪补气固表;桂枝解肌散寒;蝉蜕祛风止痒;白芍敛阴和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协和诸药;风寒解,营卫和,肌表固,如是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瘾疹发作自当减少矣。

加减:夜间瘙痒影响睡眠者加酸枣仁、石菖蒲各15g,宁心安神。

验案:赵某,男,35岁,干部。就诊日期:1980年1月25日。患者瘾疹3年,时起时没,寒冷时为甚,疹色淡红或苍白,大小不一,瘙痒无时,舌苔薄白,脉缓。屡用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治疗,疗效不好。予本方治疗,服1周后发作减少,连服2周停止发作。

按语: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方源:《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

银屑病——四物汤加减(卢传坚方)

第65章皮肤科病证(2)

第20章皮肤科病证(2)

组成:熟地黄、白芍、乌梢蛇、徐长卿各15g,当归、甘草、川芍各15g,丹参、土茯苓各20g,蝉蜕、莪术各10g。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将药液混合,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养血润燥祛风,化瘀祛湿止痒。用于银屑病。

方解:方中熟地黄、白芍、当归养血补血润燥,阴血得补则肌肤得荣;白芍养血柔肝,肝为风脏,肝柔则风息;丹参活血凉血清瘀热;莪术破血行气散结,使瘀散而肌肤得养;土茯苓、徐长卿解毒祛湿;荆芥、蝉蜕、乌梢蛇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血润燥祛风、化瘀祛湿止痒之功。

验案:陈某,男,2005年2月24日初诊。患银屑病20余年,每于春季加重,痒甚,屡治未有明显效果,而转求中医治疗。诊见:全身皮肤干燥瘙痒,躯干、四肢可见泛发性散在红色斑块、大小不等,尤以双下肢为甚,斑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易刮除,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口淡、纳差,大便溏,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诊为银屑病,证属血虚风燥,兼夹瘀湿。治以养血润燥祛风,化瘀祛湿止痒,方以四物汤加减。处方:熟地黄、生地黄、白芍、鸡血藤、沙参、玉竹、石上柏各15g,当归、莪术各9g,川芎6g,丹参30g,徐长卿12g,紫草20g,甘草5g。7剂,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月3日二诊:服药后皮疹略有消退、鳞屑减少,但仍瘙痒较甚,口淡,便溏。

上方去生地黄,加佩兰、乌梢蛇、蛇床子各15g,加强化湿祛风止痒之力,7剂,连续治疗2周。3月18日三诊:瘙痒明显减轻,躯干处皮疹减退,但双下肢皮疹消退缓慢,食纳可,大便正常。效不更方,守方加减。处方:莪术、香附各10g,徐长卿、石上柏、熟地黄、白芍、沙参、玉竹、佩兰、毛冬青、乌梢蛇、蛇床子各15g,紫草20g,乌梅、丹参各30g。7剂,连续服2周。3月31日四诊:躯干部皮疹颜色明显变淡,范围缩小,鳞屑变薄,双下肢皮损范围缩小,但仍有红斑、鳞屑,变化不明显,稍有瘙痒,继续用上方治疗。随后患者一直坚持门诊治疗,每周复诊1次,方药随症加减,病情稳定。11月24日复诊:已无新发皮疹,原皮疹红斑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瘙痒基本消失。嘱继续调理以巩固疗效。

方源:刘凤年.卢传坚教授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新中医,2006,38(6):13

湿疹——湿疹汤(附外洗方:(孙一民方)

组成: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各30g,薏苡仁24g,赤茯苓15g,滑石12g,金银花、连翅各15g,黄柏、苍术各6g,胡黄连9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外洗方:蛇床子120g,地肤子、白鲜皮各9g,苦参15g。煎水洗局部,每日1剂,洗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内外兼治,疗效更好。

功效主治: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瘙痒,糜烂,流黄水。

方解:方中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薏苡仁、赤茯苓、滑石利湿,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苍术、黄柏、胡黄连燥湿。共奏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

按语:湿疹之发生,乃体内湿邪太盛,化热结毒所致。治疗应以利湿为主,其次是清热解毒。湿利后,则热无所附,所以治疗时利湿是关键。利湿的药大都能通利小便。这样便将湿邪从小便排出,同时还可配伍一些燥湿药,如苍术、胡黄连等,以提高疗效。切忌只外用收敛性药物,若用早了,会使湿毒内收,从现象上看,虽局部湿疹有好转,但体内湿邪未除,往往转移他处发作。有时湿毒内收后,再次发作,病情反会加重,这样疗程会更长。如临床曾遇一湿疹患者,先是患足趾部湿疹(脚气:。因嫌瘙痒,急用枯矾面外搽,局部经收敛后虽有好转,可是1周后又患上阴囊湿疹,比在足趾部更加瘙痒难忍。所以治疗此病。必须因势利导,以祛湿邪外出为上策。湿疹虽为皮肤局部疾患,但亦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找出内在联系。从根本上着手治疗,应以内服药为主,疗效才易巩固。只有在体内湿邪将净的情况下,适当外用些收敛药,方不致遏邪于内也。

湿疹用药规律:①流黄水,清水: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薏苡仁、赤茯芩淡渗利湿。②感染化脓: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抗菌消炎。③瘙痒:桃仁、当归尾、苍术、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活血,燥湿,利湿止痒。④小便短赤:山栀子、淡竹叶、赤茯苓、滑石清热利尿。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过敏性皮炎——祛风消疹方(张海峰方)

组成:路路通10~20g,乌梅6~10g,地龙6~10g,北防风6~10g,蝉蜕3~6g,牡丹皮6~10g,甘草3~10g。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用于过敏性皮炎。审证要点为:皮损为丘疹、红斑或风团,伴有轻度发热、口渴、瘙痒等症,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凡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辨为风热证者均可用之。

方解:方中路路通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对于风疹瘙痒有祛风止痒之效;乌梅味酸,能生津止渴,据现代药理研究,此两药均具有抗过敏的作用;牡丹皮、地龙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且有息风解毒之效;蝉蜕、防风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的功效。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有表证者加荆芥。

验案:黄某,7岁。患者全身出现风疹块1个月。经口服苯海拉明及静注葡萄糖酸钙等治疗无效。就诊时,患儿全身满布红色疹块,瘙痒,体温38.5C。治以祛风消疹方加荆芥10g,连服3剂,热退疹消而愈。

方源:《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皮肤瘙痒——散风止痒汤(姚培发方)

组成:生地黄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荆芥10g,防风10g,牡丹皮10g,紫草10g,蝉蜕6g,生甘草6g。

用法:头2煎内服,第3剂外洗患处。

功效主治:养血和营,疏风止痒。主治老年人皮肤瘙痒症以及夏季湿疹瘙痒。

方解:本方以四物汤养血润肤,配合荆芥、防风、蝉蜕疏风止痒。牡丹皮、紫草凉血和营,使得血行风自灭,甘草解毒缓急并协调诸药。

加减:如盛夏湿疹瘙痒则加绿豆衣10g,苦参10g,蛇床子15g。

验案:夏某,男,82岁。初诊日期:1995年3月24日。诉全身皮肤干燥奇痒1年余,除偶尔影响睡眠外,余无不适。舌质淡,苔薄,脉细。处方:当归10g,生地黄15g,赤芍10g,川芎10g,荆芥10g,防风6g,牡丹皮10g,紫草10g,蝉蜕6g,苦参10g,何首乌10g,首乌藤15g。生甘草6g,共服7剂。二诊药后痒减,原方加鸡血藤15g,全蝎6g(碾末分吞:。再经旬余调治,痒症全消。

按: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容易产生瘙痒、脱屑乃至皮肤角质增厚似牛皮癣样皮损,秋冬季症状严重,夏季减轻。姚教授认为该病为老年血虚精少,卫气不固,风邪侵入所致。《灵枢·本脏》曰:“卫气虚衰,腠理不同,风邪易入,浮游于皮肤之间,故浑身燥痒不息,此即无风不痒也”。他抓住老年瘙痒症的特点,取养血和营、疏风止痒之法,标本同治,每多收效。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皮肤赘疣——化瘀解毒方(谢秋声方)

组成:生地黄12g,赤芍9g,当归9g,川芎9g,三棱9g,莪术9g,白鲜皮9g,苦参9g,茯苓12g,僵蚕9g,金银花9g,板蓝根9g,甘草3g。

用法:日服1剂,连服2个月为1疗程。寻常疣及跖疣除口服外,用明矾9g与药汁一起外洗,坚硬者再加玄明粉9g一起洗。

功效主治:凉血化瘀,利湿解毒。用于各类皮肤赘疣。

方解:生地黄、赤芍凉血活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川芎还可引经);三棱、莪术破血祛瘀散结;白鲜皮清热解毒,利湿祛风;茯苓健脾利湿;苦参杀虫止痒;僵蚕祛风散结;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现代药理有抗病毒作用)。

加减:痒剧加百部、地肤子各9g;热象较甚如扁平疣加色红牡丹皮9g,白花蛇舌草20g;湿热重,苔黄腻加黄苓、山栀子各9g;扁平疣色深顽固者加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磁石等平肝药选用,或丹参、泽兰、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选用;皮损发于四肢者,加牛膝、丝瓜络、路路通等引经通络药选用;寻常疣、跖疣顽固者加炮山甲9g;各类疣凡泛发顽固者加干蟾皮6~9g,同时甘草剂量加大至4.5g。

验案:陆某,男,21岁。初诊。1983年4月4日。主诉面部扁平疣半年,奇痒。检查见面部针尖或针头大小不等红褐色扁平丘疹,以额部及颊部分布较为密集。诊断为扁平疣。处方:生地黄12g,赤芍9g,当归9g,三棱、莪术各9g,僵蚕9g,干蟾皮6g,苦参9g,百部9g,白鲜皮9g,地肤子9g,板兰根15g,银花9g,甘草4.5g,7剂。二诊:药用4剂,皮损显著减少,有瘀化、毒解之象,再予原方7剂。1月后复诊,诉:服药9剂后皮损痊愈,自动停药。

按语:谢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到皮肤疣患者多数舌边有瘀斑,脉濡细,女子月经不调等症,故认为“疣”主要是湿热蕴结于血分所致,在治疗上采用凉血散瘀、利湿解毒,佐以祛风的治则,以化瘀解毒方加减治疗各类疣48例,取得显著效果。

方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集》

斑秃——斑秃方(沈家骥方)

组成:红参10g,黄芪15g,鹿角胶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0g,侧柏叶10g,羌活10g,升麻10g,刺蒺藜10g,枸杞子15g,大枣15g,天麻10g,桑椹子10g,当归10g,何首乌15g,黑芝麻15g,甘草10g。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主治:调补肝肾,佐以益气养血、活血祛风。用于斑秃。

第66章皮肤科病证(3)

第20章皮肤科病证(3)

方解:沈主任治疗该病时特别强调从肝肾入手,重在滋肝补肾,以期从根本上杜绝疾病发生、发展的源头,在此基础上佐以益气养血,活血祛风之品。其中,何首乌、黑芝麻入肝肾经,能补益肝肾,养血生发;而女贞子、墨旱莲(二至丸:则有补肝肾、宁神的作用;枸杞子亦能滋肾补肝;人参、黄芪能补气固脱,大枣则能补脾和胃,调和营卫,旧有“人参补气以生血也,大枣补血以化气也”之说,二者合用能补气养血;导师认为用侧柏叶则是取其常青常绿,能使毛发经久不脱之意;鹿角胶能补血、益精,为血肉有情之品,法于“精不足者,补之于味”;桑椹子、熟地黄入肝肾经,能滋阴补肾,养血生发;当归、三棱、莪术补血、活血、行气;天麻、刺蒺藜有养肝祛风之功效;羌活、升麻则引领诸药上行,如《本草正义》所言“羌活之气尤胜,能直上顶巅”,与升麻合用能加强引药上行之力,甘草能调和诸药。沈主任认为以上群药合用组成队伍,既能使药力直达巅顶及皮表,又能使患处皮肤得以滋养,毛发故能生长。同时,随着大量滋肝补肾、养血祛风药的投入,毛发也不容易复脱。

加减:若肝肾不足型则以本方药为主;若为血虚风盛型则加熟地黄、酸枣仁以加大补血宁神力度,达到“血实风自灭”之说;气滞血瘀型则加少许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的改善,以利毛发生长。

方源:倪凯,徐丽英.沈家骥主任治疗斑秃的经验.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2):9

干性脂溢性脱发——神应Ⅰ号生发汤(喻文球方)

组成:紫河车15g(研末吞服:,仙茅10g,淫羊藿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桑椹子30g,首乌藤20g,鸡血藤20g,红花15g,木瓜20g,石菖蒲15g,生黄芪30g,炒白术10g,侧柏叶10g。

外洗Ⅰ号:适用于干性脂溢性脱发。桑叶30g,麻叶30g,路路通30g,侧柏叶30g,透骨皮30g,生首乌30g。

功效主治:用于干性脂溢性脱发。

方解:方中紫河车为补精养血益气之圣品,且富含大量雌激素,为君药,二仙、二至丸、桑椹子填补肾精兼可祛风,同为君药;二藤、红花既补血活血,祛风,又可疏通发根,为臣药;木瓜、石菖蒲既能解诸补药之黏腻,又能疏络开窍,为佐使药;生黄芪、炒白术意在补脾而生血,且黄芪富含氨基酸,有促雌激素样作用,为佐药;侧柏叶为喻老师经验药,有祛油腻、生发之功。

验案:卢某,女,31岁,2004年5月19日初诊。述3个月前开始脱发,逐渐增多,洗头时头发成缕脱落,现见头发稀疏,质地细软,后脑勺有4处2cm×2cm斑秃区,发质干枯,白屑较多,头皮痒,月经不调,舌质红、苔白,脉细。诊断:干性脂溢性脱发(阴精不足,气血亏虚:。治法:滋阴补血,活血益气。方药:紫河车15g(研末吞服:,仙茅10g,淫羊藿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桑椹子30g,生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0g,丹参30g,红花10g,木瓜20g,石菖蒲15g,防风10g。外用外洗1号洗头。嘱患者放下思想包袱,坚定信心。二诊,8月20日,上法治疗3个月后,后脑勺已有较密茸毛状头发长出,余处头发有光泽、乌黑,月经正常,继以原方减红花服2个月,头发恢复如初。

按语:外治法反对外搽酊剂、生姜、辣椒、斑蝥、激素等药物,因为头皮局部血管收缩并非本病主要病因,且上述诸药刺激性大,易闭塞、毁坏毛囊,临床疗效甚微。

精神疗法喻老师指出,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仅用精神暗示就能不药而愈,故应时时鼓励患者树立起乐观生活态度,坚定必愈信心。

饮食宜忌因头发97%的成分是蛋白质,且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喻老师常教导病人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忌油腻及辛辣发物。

脂溢性脱发属难治之症,治疗时要紧抓“阴精亏损”这个中心不放,不要为脾胃湿热、血热风燥等外在表现迷惑。补精、活血、祛风是三个关键,要把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选用富含雌激素、氨基酸的中药,扬其长而避其短。用药以清凉甘润为主,切忌苦寒、黏腻。同时密切配合情志调整,让患者精神舒畅,坚定信心。

方源:丁雄飞.喻文球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江西中医药,2005,36(6):7

湿性脂溢性脱发——神应Ⅱ号生发汤(喻文球方)

组成:紫河车(研末吞服:15g,仙茅10g,淫羊藿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丹参20g,赤芍15g,藿香10g,佩兰10g,白花蛇舌草30g,木瓜20g,秦艽12g,生黄芪30g,炒白术10g,防风10g。

外洗Ⅱ号方:适用于湿性脂溢性脱发。土茯苓30g,金银花30g,王不留行30g,透骨草30g,皂角30g,厚朴15g。

功效主治:用于湿性脂溢性脱发。

方解:方中丹参、赤芍养血活血凉血;藿香、佩兰气味辛平,化湿醒脾而不伤胃;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下行,属“辛开苦降”法;木瓜、秦艽既清虚热祛风,又疏通经络,开通毛窍;防风为风中之润剂,能祛内外诸风而不伤发。其他药味功用同上。

验案:杨某,男,25岁,2004年3月21日初诊。自述半年前开始脱发,现逐渐加重,晨起于枕巾上能见到头发20~30根,现两鬓角发已秃,头顶发也秃,余处头发稀疏,质细软,油腻,头屑多,伴失眠纳差、舌苔黄腻、脉滑数。诊为湿性脂溢性脱发(阴精不足,脾胃湿热)。治法:滋阴补血,清热除湿。方药:紫河车15g(研末吞服),仙茅10g,淫羊藿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丹参20g,侧柏叶10g,藿香10g,白花蛇舌草30g,石菖蒲10g,黄柏10g,知母10g,木瓜20g,合欢皮15g。外用外洗Ⅱ号方洗头。二诊,5月20日,上法治疗2个月后,脱发已停止。两鬓角已有较粗短发长出,顶部也有黄色较细头发长出,寐安,纳可。上方去白花蛇舌草、黄柏、知母,加佩兰10g,生黄芪30g,当归10g。继服3个月,头发已基本长齐。

方源:丁雄飞.喻文球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江西中医药,2005,36(6):7

青年白发——首乌汤2号(孙一民方)

组成:何首乌、生地黄、杭白芍、当归身、夏枯草、菊花、连翘、桑叶各9g,黑芝麻、白茅根各30g,牡丹皮9g,黑豆30g。

用法:水煎服。先服汤药数剂后,按上方6剂,共研细末,加蜜炼为丸,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或用大黑豆煮至半熟,上笼蒸,蒸后晾,数次即成,每日30g嚼食。

功效主治:养血凉血,益肾清脑。用于青年白发或须发早白。

方解:方中何首乌、白芍、当归身养血;白茅根、牡丹皮、生地黄凉血;黑芝麻、黑豆益肾;桑叶、菊花、夏枯草、连翘清脑,对血热、血虚者皆可用。

按语:发为血之余,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不论白发或脱发,治疗皆责之于血。发为肾之外候,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骨气盛衰有关,故治疗也应益肾。脱发属虚者多,治宜养血益肾,肾精充沛,血气旺盛,发生有源,生长则旺。白发者,多与血热有关,血热与血虚又互为因果,而肝肾阴虚则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前人有首乌延寿丹、桑麻丸等名方。上方则是在两者基础上化裁而来,均以首乌为主药,宜久服之。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毛发脱落变白——乌须生发饮(陈潮祖方)

组成:鹿角胶20g,枸杞子20g,熟地黄20g,制首乌30g,当归6g,黄芪30g,麻黄6g,白芥子10g,肉桂3g,干姜6g,三七粉3g。

功效主治:主治毛发脱落变白。

方解:该方是在填精补髓、滋阴养血基础上,加入益气、活血、涤痰、疏郁之品,制成的通治毛发脱落变白的综合性医方。实则阳和汤与当归补血汤之变方。方中鹿角胶、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当归填精养血为本;黄芪大补肺气而助精血营运敷布;麻黄宣通肺卫,开启毛窍,而为精血营运敷布之先导;白芥子逐经隧痰浊,三七粉活血通络,共畅精血营运之道路;肉桂温下元,通经脉,既促精血生化之机,又促精血布散流行;干姜暖中土,助诸药及水谷之运化吸收而壮精血生化之源。全方从骨髓到经脉,到肌腠,到肤表,到毛窍,层层开通;从精血之滋,到精血之化,到精血之运行,到精血之敷布吸收,环环紧扣,用思之精深,结构之细密,法度之严谨,古今同类医方罕与伦比。

加减:精亏较甚者,鹿角胶增至40g,另加紫河车粉15g,黄狗肾20g;血虚甚者,制首乌增至50g,另加桑椹30g,阿胶25g;气虚甚者,黄芪增至50g,另加红参、升麻各15g;痰滞甚者,去熟地黄,增麻黄至10g,白芥子至20g,另加桔梗10g;血瘀甚者,三七粉增至6g,另加桃仁15g,红花10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10g,川芎10g,刺蒺藜20g。

验案:脱发殷某,男,27岁。1993年10月7日以头发全部脱落11年就诊。自述:16岁时头发脱落,1年内全部脱光,无一幸存。此后10余年来,四处求医,八方寻药,从未间断。所服多为养血填精、乌须黑发之品,终无一效。询知头皮无异常感,脱发前无特殊接触,饮食、二便正常。观其形体胖瘦适中,面色白,头皮光亮,一发不生,舌红润,苔薄白;切得六脉沉缓。诊断:脱发。辨证:精血不足兼阳虚痰凝。治法;养血填精,温阳益气,化痰通络。方药:乌须生发饮化裁。熟地黄20g,鹿胶20g,制首乌30g,黄芪30g,白芥子10g,肉桂3g,三七粉3g,红参15g,枸杞子20g,当归6g,干姜6g。上方连服50余剂后,头皮上生出灰白色绒发,又服30余剂,绒发增长至2mm左右,色亦渐转灰黑,现仍继服此方。改汤为丸。

按:本案无特殊兼症,辨证较难,唯面白,脉沉缓可作为气虚辨证依据,故加红参。本症脱发严重,病程又长,故纵有仙丹,亦非期月所能见功,原方既已初见成效,不宜轻易改弦更张,但作为丸,应以久服计。

方源:《临证解惑——陈潮祖教授学术经验研究》

第67章其他病证(1)

第21章其他病证(1)(1)

风寒袭表——麻根细辛二陈汤(张希禹方)

组成:麻黄根15g,细辛4~5g,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木香10g,柴胡15g,杏仁10g,砂仁10g,紫苏梗10g,冬瓜子10g,甘草5g。

功效主治:主治一切风寒袭表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方解:昆明市中医医院张希禹副主任医师,熟读经典,寓医理于临床,善用长沙诸方,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临床自拟麻根细辛二陈汤,可治一切“风寒袭表”,突破了《伤寒论》“表虚”和“表实”、“有汗”和“无汗”之间的辨证,临床应用,每获良效,从而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对疑难重症,善用附子。张师认为:邪之所凑,经脉阻滞,经气不畅则百病丛生,治病之旨在于疏通经络,条达气血,故在临床中辨证用药尤重六经,兼顾脏腑、八纲。拟麻根细辛二陈汤,用仲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本方麻黄根性甘平,功在祛寒敛肺止汗,疏调腠理,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直入少阴,托邪外透,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既能发散在表之风寒,又能入里,祛除入里之阴寒,只有“窜透开滞”的特点,麻黄根细辛相伍,祛邪散寒,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宣肺司开合之职,寓“发汗”于无形之中。二陈汤健脾渗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痰的基础方剂,随证加味,用于各种痰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善通行脾胃之滞气,为行气止痛之要药,行气健脾,疏泄肝胆;砂仁化湿行气,杏仁降肺之中兼有宣肺之功,紫苏梗发汗解表,宽胸利膈,冬瓜子清肺化痰,利湿排脓,柴胡疏肝解郁,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小白附子为祛风化痰要药,附子为临床温阳有效药物。全方配伍,宣上(肺:、温中、畅下,通经利气,温散并行,开合相济,使经气条达,邪有出路,寒邪得去,温邪得清,脏腑安合。全方共12味,配伍严谨,实为开达三焦,通行十二经,温化寒邪之良剂。

按语:张师拟此方灵感源于蒲辅周老前辈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寒包火:“有汗无汗皆可用,年老体弱者用麻黄根代麻黄”。蒲老数十年用之多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以解表祛邪为治疗法则,《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就云南昆明而言,虽四季如春,但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有谚语云“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便是真实写照。故在昆明地区,麻黄应用很少,因气候特殊。用麻黄易误汗,但太阳伤寒之病又不得不发其汗,因此麻根细辛二陈汤酝酝而生。

麻黄根中药学言其功效敛肺止汗,张师多年临床认为其敛肺止汗,疏调腠理,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既能祛寒又能止汗,祛邪不伤正,与细辛配伍祛寒止汗,寓发汗于无形之中,麻根细辛二陈汤不论有无汗出均可应用,故太阳病用麻根细辛二陈汤不但未违仲景本意,且升华了仲景理论,可谓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创新。临床中,通过配伍扩大了麻根细辛二陈汤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太阳病经证、阳明病经证、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少阴寒化证。

方源:龙自亮.张希禹老师应用麻根细辛二陈汤经验.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41

少阳枢机不和——柴芩蒿薇汤(叶漳深方)

组成:细柴胡9g,黄芩9g,青蒿15g,白薇15g,生山栀子9g,甘草3g。

用法:煎2汁,分2次半空腹服,其中间隔3~4小时。

功效主治:和解清化退热。主治邪恋少阳,枢机不和,寒热往来。发热朝轻暮重,汗出热暂退,次日寒热又作,持续不解。大小便尚可,舌苔薄腻或薄黄,脉弦或细数。

方解:本方主要从小柴胡汤化裁而来,用细柴胡、黄芩和解清热为君,佐以青蒿、白薇清热凉血,治午后潮热,配以山栀子、甘草加强清热之功。

加减:病久体虚者加太子参15g;汗出多者加黄芪15g;舌红、口干者加地骨皮15g,天花粉15g;口苦苔黄腻者加厚朴6g,黄连3g,制半夏9g;恶寒明显而舌苔白腻者加桂枝6g,煨草果6g。

验案:王某,男性,57岁。每日下午微恶寒,发热在38℃左右,已有旬日。曾经抗菌消炎等西药治疗,寒热仍不退。发热虽不高,但每日寒热往来,汗出不多,胸闷纳呆,大小便如常,舌尖红苔薄腻,脉数。证属湿热蕴阻少阳,枢机不和。治拟和解清化湿热,用柴芩蒿薇汤加厚朴6g,广郁金9g,枳壳9g。服药2剂后恶寒除,下午发热减至37.5℃。但腹中不适,纳呆。前方加大腹皮9g,生谷芽、生麦芽各12g,炒六曲9g。上方服4剂后热退。纳尚欠佳,再善后调理而愈。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疏肝解郁——加减柴胡疏肝散(张学文方)

组成:柴胡12g,芍药10g,川芎10g,香附10g,枳壳10g,甘草3g,郁金10g,三棱10g,焦山楂15g,延胡索10g,丹参15g,麦芽12g。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犯胃克脾之胸胁胀满不舒或胁痛、胃病,乳房胀满,或走窜作痛,叹气或喜长出气,舌质暗红,舌下脉络粗张,脉弦涩。

方解:古今之疏肝解郁方剂甚多,诸如四逆散、逍遥散等,应用很广,各有优劣。张景岳之柴胡疏肝散,在四逆散的基础加减,侧重于疏肝解郁,和血止痛,其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作用较强,临床用之效果较理想。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肝气郁结实是众多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常见证型。故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改造成为“加减柴胡疏肝散”。原方中陈皮和胃,主理脾胃气滞,与枳壳同类,故去之。因此,方中柴胡、香附、郁金三药,皆疏肝解郁之首选药物,用为主药;川芎、丹参、三棱、延胡索活血兼可行气,以化气滞血瘀之证,又可止痛;白芍敛肝阴,枳壳理脾气;焦山楂、麦芽消导健胃,又佐疏肝活血;甘草调和诸药。故方重在疏肝活血,兼可以敛阴止痛,对肝气郁结较重,甚至气滞血瘀,犯胃作痛者,疗效颇佳。

加减:脾气虚者加白术、茯苓,胃阴虚者加沙参、玉竹、石斛,肝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肝郁有热者加黄芩、川楝子,肝气犯胃寒热错杂者加黄连、干姜,气郁血滞或痞积者加鳖甲、牡蛎。

按语:加减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各种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较重所致的病证。如肝炎、肝硬化、肝气犯脾克胃之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方中疏肝之药较多,量不宜过重,柴胡性升散,疏肝一般用6~10g即可。三棱、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肝区胃脘不痛者可去之,或只用一味即可。

方源:《疑难病证治》

肝郁血虚证——逍遥散加味(李翰卿方)

组成:生白芍9~30g,当归6~15g,生白术6~9g,云茯苓3~9g,薄荷1.5~3g,甘草3~4.5g,柴胡1.5~4.5g。

用法:煨姜引。用水煎服,或做成水丸用开水或姜水送服。

功效主治:此系治因受不顺意的刺激,郁郁不乐,迁延日久,不能痊愈,且影响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充分供给,从而引起一切病变之方也。

主症①必须有感受不顺意刺激的事实(有经常感受刺激的,有一时一事感受刺激过甚,无法释解,迁延日久的:。②必须有长时期郁郁不乐的表现,如不苟言笑,多哭善怒,长嘘短叹等。③必须有胸满(也有兼痛的,轻者自觉胸中不舒,往往在诊脉时有太息的现象:、胁痛(左边痛的最多,也有两边都痛,或右边痛的:、寒热(有早凉暮热的,也有早不发凉,但午后一度发热的,这一症状必须注意“阴虚”的兼证:的症状。④必须有左手脉沉(最多是关尺部分,也有六脉俱沉的:的脉象。说明:以上四条症状,轻重多少虽有不同,但缺者很少。

副症①头面部的症状:头晕,头痛(其痛多在左半边,两半边痛的也有,但都是慢性的、有时间性的:,颊部发赤。②耳目部的症状:耳鸣,耳痄痛。目眩,眼花,两目干涩,目暗。③鼻部的症状:鼻孔干燥。④咽喉口舌部的症状:咽干,喉痛,口苦,口酸,口燥,口渴,恶心欲吐,呕吐,吞酸。⑤颈项乳部的症状:瘰疬,乳岩。⑥全身及四肢部的症状:手足心发热,五心烦热,肢体发痛(血不荣筋:,骨蒸潮热。⑦腹部的症状:小腹重坠或闷胀,腹中满痛,胃部嘈杂不舒。⑧饮食方面的症状:食少,喜冷性饮食,喜饮,但喝得不多。⑨大小便方面的症状:大便燥,大便溏,小便不利或涩痛,尿道肿痛出脓。⑩睡眠方面的症状:嗜睡,失眠。皮肤方面的症状: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呼吸方面的症状:干咳。月经方面的症状:月经赶前、错后、前后错杂,崩漏,经闭,青带,赤带,白带。

禁忌证凡不是由于不顺意的刺激所引起的病证,都不得使用本方。即使是因受不顺意刺激引起的病证,如果不是郁结日久,以致形成如主症栏所表现的一切症状,而是因暴怒形成的猝厥或吐血,以及阴虚、肝阳上逆等证,也不得使用本方。

慎重证头晕、头痛、午后发热等症,都需要慎重。因为这几种症状多兼阴虚或火盛,这种病如用柴胡稍多,即会加重。

第68章其他病证(2)

第21章其他病证(1)(2)

方解:白芍:和肝养血,滋阴清热,是本方的主药。除产后和肠胃虚者可炒用或少用外,一般多是生用大量,对崩漏有时用醋炒白芍。当归:补血。性滑润而温,大便燥者可多用,溏者配合苓术用之,血热者可佐生地黄或其他滋阴之品,如玄参、麦冬等,或用生熟地黄、丹参代之。白术:补脾,便溏脾虚者可多用,但不宜炒。便燥者不宜用,或以石斛、薏苡仁、生山药代之,或用乳制。茯苓:利水渗湿,心悸不安者,有痰饮或小便不利,或大便溏者,都可用。心悸或代以茯神,或可加麦冬以助其清心降火,便溏可配合白术。大便燥者不用。柴胡:升达肝胆的郁热,有寒热、胸满、胁痛等症者必用。有外感者可用,阴虚肝阳上逆者禁用。所以头晕头痛等症必须注意这一点。在疑似之间,可少用之。如兼便燥者,配合酒大黄用之亦可。薄荷:解热,有头痛发热者可用,但不宜多。煨姜:取其守中,不致辛散上僭,有外感或呕吐症可生用。甘草:兼泻兼缓,除呕吐或中满者可以不用或少用外,一般的证候都可用。脾虚者须炙用。

加减:①偏头痛者,加川芎、防风、白芷、半夏、玉竹,便燥者,加酒大黄。②眩晕者,加天麻、菊花,或合二陈汤,更加防风、玉竹,便秘者也须加酒大黄。③耳鸣耳聋者,酌加蔓荆子、菖蒲、葱管之类,火盛者兼服当归龙荟丸。④口苦鼻干颊赤内热甚者,加黄芩或丹、栀、麦、地,重者兼服当归龙荟丸。⑤吐衄者,纵有寒热柴胡不宜多用,因为多用往往会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热轻者可酌加生地黄、阿胶、蒲黄、白茅根之类,热甚者可酌合泻心汤之类。⑥眼干涩者,兼服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或归芍地黄丸等。⑦咽干喉痛者,可加玄参、生地黄、麦冬等滋阴药品,柴胡不可多用。⑧呕吐者酌加陈皮、半夏、黄连、砂仁、生赭石等药。⑨吞酸吐酸者,加吴茱萸、黄连,或间服左金丸。⑩瘰疬、乳岩等症,可酌加连翘、金银花、香附、夏枯草、乳香、没药等药,瘰疬可间服消瘰丸。气滞甚胸胁满者,酌加香附、广木香、沉香、枳壳等药。

干咳者多系火郁证,最难治,先服本方加蜜制陈皮以发之,继服补阴清肺等药,如冬、地类。左胁痛者,可加香附、青皮、乳香、没药,痛甚者加川棟子、延胡索,痛久脉虚,服疏气药,痛更甚者必须加生黄芪,右胁痛者加片姜黄。小腹部胀痛者,可加香附、延胡索、乳香、没药等药。大便秘结者,除兼头痛、头晕及肠中热结等症,可加大黄,燥甚酌加延胡索粉外,一般多用疏气润燥药,如香附、木香、当归、肉苁蓉等,并减去苓、术。手足心热者,加牡丹皮、地骨皮。骨蒸潮热者,柴胡换为银柴胡,更加地骨皮、青蒿、生鳖甲等药,也可加丹、栀、知、柏等药。皮肤瘙痒等症,可加何首乌、白蒺藜之类。月经超前者,加清热药,如牡丹皮、栀子等;错后者,加疏气药,如香附、木香、延胡索等;错杂者,加补养气血药,如参、芪等;经闭者,加桃仁、红花、香附等药;崩漏者,去茯苓,加生地黄、牡丹皮、三七、黑荆芥,傅氏名平肝开郁止血汤;白带,加生山药、龙骨、牡蛎等;青带,去当归、白术,加茵陈、栀子、陈皮,傅氏名加味逍遥散。

常用的辅助方剂①归脾汤或归脾丸:这是治兼心脾两虚证的辅助方剂。如惊悸、怔忡、失眠、少食等症,在本方加减欠佳的时候,用之最宜,早晚间服。②六味地黄丸:兼肾阴虚,而不便在方中加熟地黄时多用之,有的早晚间服,有的用在本方收功之时,都是按照病的需要为标准。③舒肝丸:是对于脘腹胀痛的辅助方子,在本方疏气力量不能胜任时用之,也是间服为宜。④左金丸:这是用于兼左胁痛及吞酸、吐酸的辅助方剂,但不宜多服,恐苦寒伤胃。

按语: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血虚证,证诸临床多有效验,历代医家也多有发挥。李老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反复揣摩,总结出逍遥散的使用方法,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颇有临床指导意义。逍遥散证就是古人所谓“肝郁脾虚”或“肝火旺,肝血伤”的证候。

方源:《李翰卿——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肝气虚诸证——补肝益气汤(杨震方)

组成:当归12g,生黄芪、合欢皮、首乌藤各15g,白芍、柴胡、升麻、郁金、茯苓、陈皮、远志各10g。

功效主治:补肝益气,柔肝健脾,养心安神。用于肝气虚诸证。情绪抑郁、悒悒不乐、胁肋胀痛、失眠、多梦、嗳气、脘痞、纳差等。

方解:补肝益气汤是杨震老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方,具有补肝益气、柔肝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杨老师不拘古法古方,自拟处方13余首,临床应用得心应手,均效果显著,尤如本方之独到见解,可见一斑。其中升麻、柴胡为君,二者同用,以升举阳气,疏肝解郁。当归、黄芪、白芍、郁金为臣,黄芪补气升阳,辅助升麻升气举陷,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共助君药柔肝之体,养肝之用,而体阴用阳。陈皮、茯苓、远志、首乌藤为佐,远志、首乌藤养心安神(依据五行学说母病及子,同时未病先防:,茯苓健脾、安神,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以防木不疏土,脾胃壅滞。使药合欢皮,既安神解郁,又做为引经药。

验案:腹股沟斜疝某男,45岁,农民,2004年4月就诊。诉1年前感有一包块坠入阴囊,久行,负重或久蹲后明显,平卧时消失,西医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要求手术治疗。现症:小腹坠胀,连及腹股沟,阴囊,站立更甚,怕冷,纳可,二便尚调,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站位查右侧阴囊胀大,可触及包块,平卧时消失,无红肿触痛。证属肝郁气虚,固托无力,治以补肝益气,升阳举陷。补肝益气汤加荔枝核15g,乌药10g。7剂,水煎服。复诊:精神好转,怕冷、小腹坠胀减轻。随症加减治疗1个月余,患者上症渐消,疝气自行回纳,久站或负重后未见反复。后继续口服2个月,未再复发。

遗尿某女,22岁,学生,2003年4月就诊,患遗尿症10余年,时而每晚遗尿,时而数周出现一次,常因劳累及情绪紧张诱发,多处就医,且多次复查B超、尿常规、肾功、颅脑CT等检查,均提示未见异常改变,患者苦不堪言。刻下症:遗尿,神疲乏力,精神抑郁,纳差,夜眠差,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追问病史,患者因学习成绩不佳长期受父母责备。证属肝郁脾虚,肾失开阖。治法:补肝益气,健脾固肾,以补肝益气汤加减。处方:当归12g,升麻、生黄芪、合欢皮、首乌藤各15g,白芍、柴胡、郁金、茯苓、陈皮、远志各10g,桑螵蛸、鸡内金各10g,7剂,水煎服。嘱患者畅情志,注意休息。复诊:精神好转,纳食增加,夜眠明显改善,遗尿次数减少。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余,患者上症渐消,后继续口服1个月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再复发。

肠易激综合征某女,34岁,干部。2004年10月18日就诊。间断性左下腹坠痛伴腹泻3年,加重3天。患者左下腹坠胀疼痛,喜揉喜按,大便稀溏,黏液便为主,每天3~4次,里急后重、纳差、失眠、健忘。近3年月经经常推后7~10天,量少,色暗,末次月经2004年9月11日,现未潮。舌淡,苔白略腻,脉沉弦细。追问病史,常因劳累和(或:情绪过度紧张诱发。多次查便常规、消化道钡透、结肠镜、B超等相关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服颠茄片、山莨菪碱后均暂缓后辄复。经人介绍前来就诊。证属肝郁脾虚,气血失调,治法:和肝理脾,柔肝止痛,方以补肝益气汤加减。当归15g,生黄芪、合欢皮、首乌藤、白芍各15g,柴胡、升麻、郁金、茯苓、远志各10g,枳壳9g,生甘草6g,益母草15g。7剂,水煎服,嘱患者注意畅情志,劳逸结合。服3剂后,患者上症大减,7剂后,上症消失,月经来潮,量可、色红。继按上方加减,腹痛明显加乌药,血热明显加牡丹皮,舌苔厚、纳差加鸡内金,治疗3个月,上症无再复发,月经正常。

方源:凌曼芝,吴文平,李幸仓.杨震补肝益气汤治疗杂症的经验.实用医技杂志,2005,12(9)上半月版:2390

因郁致病——人身三宝汤(陈苏生方)

组成:北柴胡9g,生牡蛎30g(先煎:,香附、台乌药、苍术各9g,川厚朴、郁金、菖蒲各6g,合欢皮、首乌藤各15g。

功效主治:疏肝和络,解郁辟浊,调畅气血。用于因郁致病。

方解:本方系从“疏肝和络饮”演化而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今为了说明处方内容及意义,始改名为“人身三宝汤”。方意:柴胡乃疏肝解郁、疏导肠胃之良药。《神农本草经》谓其“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药性平和,久服轻身,故可久服。”将之列为上品。生牡蛎“味咸微寒,性平无毒,功能滋阴潜阳,固精软坚,解凝化痰”,陈老擅用此二药配伍,一升一降,一散一收,自有调畅气血、解郁散滞、推陈致新之能,既作用于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又作用于淋巴系统,皆有应手之效,故举以为君;香附、乌药一气一血,一者行血中之气,一者和气中之血,四味合用,能使内外通泰而百脉自和;苍术、川厚朴健脾燥湿悦胃;郁金、菖蒲宽胸理气、解郁辟浊;合欢皮、首乌藤安神通络。全方贯穿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冀其一通则百通,从而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了人体之“内环境”。我们经常看到陈老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上运用此法,每每取得显著疗效。

按语:陈苏生先生从他60余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郁”是各种疑难病症的重要原因,提出万病一郁、调气为先的治疗概念。陈先生设“人身三宝汤”以疏肝和络,解郁辟浊,调畅气血,恢复人体正常功能。

第69章其他病证(3)

第21章其他病证(1)(3)

所谓“郁”之成因,非仅指七情之郁,它广泛指一切病理上之障碍而言,按照传统的理解,诸郁病因虽不同,其要不过是一气之通塞而己。故清·吴谦等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越鞠丸条下,统解六郁之名方(包括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指出“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常,使冲和之气失常,以致胃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水谷,气郁胸腹胀满,血郁胸膈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杂嗳气,百病丛生”。即列举了七情(喜怒无常:、六淫(寒温不节:、脏腑(脾胃不和:诸方面皆是成郁之渊源。当然“郁”之形成,有属于生理之失调,有属于病理之变化。或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或互为因果,而究其特点,均不出气血失调,阴阳失和所造成。《证治汇补》中指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理血亦宜先行其气,可知解郁之关键,在于调理气机。陈老提出“万病一郁,调气为先”,亦基于此。

陈老经几十年之临床观察,认识到人到中年,万事劳其形,百忧撼其心。环境之干扰,岂能无郁。所以认为“今人纯虚者少,而夹郁者多,营养不足者少,营养障碍者多,无论是因病致郁,还是因郁致病,往往影响到患者的食欲、睡眠和大小便。而这三大生活常规,正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调整这三大常规,也正是陈老在临床中辨“人”论治、调气解郁为先的一大特色。盖食欲不但反映营养摄入的水平,同时也是病人对药物治疗能否接受的标志。

因为脾胃是消化的主要枢纽,不论饮食或药物都必须经过脾胃的腐熟、吸收、转输,才能发挥作用,才有生化之源,如能食不能化,食己饱胀,都为消化功能呆滞,故而食欲的旺盛与呆滞,反映了体内气机之通阻情况。二便是体内湿浊糟粕排泄之通道,直接反映了脏腑功能运行的情况。二便通调则糟粕得以及时排泄,不利则可测知人体新陈代谢障碍。寐安则神佳,寐不安则神疲,中枢未能自我调节,元气尚自不能恢复,何求愈病?《内经》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肯定了调畅气血乃治疗之基本法则。陈老抓住气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特点,认为正常之气为健康之本,反常之郁为致病之源。针对调整“食、便、寐”三者而设“人身三宝汤”(自拟方:,意在促使这三大常规不失其度,则自然气血和畅,运行无碍。

方源:陈明华.陈苏生治疗疑难病症经验——万病一郁,调气为先.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10

脏躁阴盛——十味甘麦大枣汤(胡肇基方)

组成:小麦30~60g,大枣15~20g,酸枣仁10~15g,桑椹子10~15g,五味子3~10g,牡蛎15~30g,玉竹10~15g,山药10~15g,天冬5~10g,生甘草3~10g。

功效主治:脏躁阴盛而致之各症。由阴不济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心神浮越而出现的惊悸,肝阳上亢而出现的眩晕等。适用体征:阴虚型体质见下列症状者,①泪液、涕液、唾液均偏少;②舌体偏瘦,较嫩而薄,舌质红、苔少,舌面偏干;③脉偏细、弱、数;④大便偏干,小便偏短、少、黄。

方解:胡肇基名老中医认为甘麦大枣汤虽有养脏安神、缓急润燥之药效,但养阴、泻火、镇潜等药力尚嫌不足。胡老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在甘麦大枣汤汤础上加味而成十味甘麦大枣汤,使甘麦大枣汤由甘缓平和之剂转为酸甘合化、养阴潜阳之剂。治脏躁阴盛而致之各症,颇获治效。淮小麦可掌握在30~60g,取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作用。浮小麦,为干瘪轻浮的小麦,用水淘之能浮起者,主用于骨蒸劳热,止自汗盗汗,一般可用10~15g。用于养心安神时,宜淮小麦,用于解劳热止虚汗时,宜浮小麦。

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本经逢源》:可用10~15g。大枣:因加工之不同而有红、黑之异。古方中所用皆取红枣。本方中宜用黑枣,黑枣能助阴补血。可用15~20g。桑椹:取色紫者为佳,红者次之,青者不宜用。用10~15g。五味子: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本方宜用北产者。可用3~10g。牡蛎,生捣则补阴,本方宜生用。用15~30g。怀山药、玉竹:怀山药与玉竹为伍,既益脾肺二阴,又润上下之燥,凉而能补。可各用10~15g。天冬:胡老用甘草伍天冬,取其既能养阴润燥,又能泻火清热。可各用5~10g。甘草:生用泻火解毒,本方宜生用。用3~10g。

加减:①心阴不足之失眠、怔忡,可加远志、磁石安神定悸。②气阴两虚之心悸、怔忡、神疲、虚汗,可加人参、麦冬合五味子而成生脉散以养阴益气,敛汗生脉。③心气失守之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可加龙齿、朱砂、灵磁石以安神定志。④肺阴不足之咳嗽、喉干或痰带血丝,可加阿胶以滋补肺阴,加款冬花、百合以润肺宁嗽。⑤肺肾阴虚之咳嗽、潮热,或低热不退,可加百合、麦冬以润肺生津;加玄参、生地黄以滋阴清热;低热不退,或潮热明显的可加青蒿、鳖甲、地骨皮以养阴退热。⑥脾(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燥,饥不欲食,可加沙参、麦冬、石斛以滋养胃阴。⑦肝阴不足之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可加生龙骨、灵磁石、柏子仁以平肝安神。⑧肝阴不足,不能养目之眼目昏花,可加枸杞子、菊花、石决明以养肝明目。⑨肝血不足,血虚生风之身痒,皮肤感觉异常者,可加当归、芍药以养肝血,加僵蚕、蝉蜕以祛风止痒。

⑩肝阴不足,肝风内动而惊痫抽搐者,可加龟甲、鳖甲以育阴潜阳,镇痉息风。肝肾不足之阴虚眩晕,可加墨旱莲、女贞子以补益肝肾。阴虚阳亢之头晕、头痛、头胀,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加珍珠母、灵磁石以潜阳。肾阴不足之咽干、口渴,可以本方送服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阴虚火旺之潮热、颧红,可加黄柏、知母、熟地黄、龟甲以滋阴降火。心肾不交之心烦不眠,可加黄连、阿胶以交通心肾。心神不宁之心慌、多梦,可加朱砂、磁石镇惊安神。肝气郁滞,胁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胸中气机阻滞之胸闷隐痛,可加郁金、丝瓜络以通络止痛。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者,可加茯苓、白扁豆以健脾和胃。肾虚封藏失职,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脂膏者,可加覆盆子、益智仁配五味子以补肾固精缩尿。肝肾亏虚,腰腿酸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川续断、狗脊以补肝肾,壮腰膝。虚火炽盛,迫血妄行之月经先期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炒阿胶以凉血止血。

按语:胡老常以此方加减,用治神经衰弱、慢性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传染病后期等表现为阴液不足者。由于本方多集甘酸阴柔滋润之品,故对脾阳不振,大便稀溏,及胃酸过多,唾液较盛的患者,则非所宜。若方中少加砂仁、益智仁、陈皮等,则可稍减其阴柔滋腻之性,而使其治疗对象略为扩大。本方在20世纪70年代订为广州市光扬卫生院之协定处方,80年代又推广至广州市荔清区中医医院。经长期临床应用,疗效卓著。

方源:谭宇翔.十味甘麦大枣汤之制订与应用.新中医,1984(8):16

病入血络——桂苓通络汤(钟明远方)

组成:桂枝6g,大黄(醋炒:3g,茯苓6g,桃仁6g,牡丹皮6g,土鳖虫5g,炙甘草3g。

功效主治:证属气血瘀滞、络脉不通者。

方解:方中桂枝辛温、温中消散通络;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用醋炒而量少取其性缓留中之效,得桂枝之辛,辛苦相合能通能散;桃仁破血散结通络;土鳖虫性善走窜,领诸药直达病所,桂枝配白芍,一阴一阳,牡丹皮配茯苓,一气一血,调其寒温,和气活血,通络扶正。在临床上遇证属气血瘀滞、络脉不通者选用之,疗效显著。

验案:丘某,女,19岁,农民。主诉:下腹部肿块3个月余。患者于1991年5月18日因停经3个月突然阴道流血,到梅州市某医院妇科检查,诊断为葡萄胎,行刮宫手术前后3次。出院不久因下腹部肿块,于同年8月12日B超检查,结果提示为:双侧卵巢黄素囊肿图象(左宫旁5.7cm×4cm,右侧卵巢见多房囊肿,大小为15.9cm×6.8cm×4.2cm:于同年9月9日请钟老诊治。症见胸脘满闷,时感恶心呕吐,月经闭止已7个月,下腹肿物呈块状,左如鸭蛋大,右如拳大,无压痛,阴道流出污秽水样带血物,时多时少,舌淡苔白厚而腻,脉弦滑。辨证为气滞痰阻,血疾入络。诊断:肠覃(卵巢囊肿:。治以行气破瘀,消癥通络。桂苓通络汤,日1剂。至10月19日共复诊四次,服药25剂(三诊时曾加用海螵蛸16g,茜草根6g:,经妇科及B超检查肿块已完全消失,拟原方加阿胶4g,每2天1剂共8剂,带药回家,以善其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现已孕7个月,妇检属正常妊娠。

方源:黄淼松.钟明远运用通络法的经验.北京中医杂志,1993(3):3

暑湿——术朴夏蔻汤(叶漳深方)

组成:苍术、白术各9g,厚朴6g,制半夏9g,白豆蔻3g,枳壳9g,藿香、佩兰各15g。

用法:煎2汁,分2次半空腹服,其中间隔3~4小时。

功效主治:健脾燥湿,理气和中。主治湿邪困脾,脾失健运。症见肢体困倦乏力,头重,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濡缓,或见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肢体轻度浮肿。此证多见于长夏暑湿当令之际,气候潮湿,感受湿邪所致。

方解:本方从平胃散化裁而来,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为君,厚朴、枳壳以理气化湿,白豆蔻、藿香、佩兰、半夏芳香和胃化湿。

加减:有低热而舌苔中黄者,加黄芩9g,青蒿15g;肢体肿而小便不利者,加赤茯苓、猪苓各15g,泽泻15g,生薏苡仁30g;头重昏睡者为湿邪上蒙,加防风9g,白芷6g以祛风胜湿。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暑湿发热——涤暑透湿汤(刘仕昌方)

组成:连翘、菊花各12g,扁豆花、黄芩、竹叶、北杏仁各10g,青蒿(后下:、香薷、甘草各6g,薏苡仁20g,葛根15g。

功效主治:涤暑化湿,透邪达表。主治邪郁肌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较重,多汗,肢体困倦,咳嗽,纳呆,小便黄,舌尖红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

第70章其他病证(4)

第21章其他病证(1)(4)

方解:此时暑湿之邪郁遏肌表,既有邪在卫分表证,如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等,又有湿邪内阻之候,如肢体困倦、纳呆等。刘老认为此时病者之多汗、小便黄似属气分证,实则是暑性炎热,外迫肌腠,下注膀胱,致腠理开泄,暑湿下注膀胱所引起,病邪尚在卫分。邪郁肌表卫分者,治宜涤暑化湿,透邪达表,以自拟涤暑透湿汤为主,随症加减。

加减:头痛甚者加苍耳子、白蒺藜以祛风止痛;胸闷者加藿香、枳壳以宽胸理气;全身酸痛者加秦艽、防风以祛风湿,舒筋络;口渴甚者加天花粉、芦根以生津止渴;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

方源:史志云,钟嘉熙.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7):1

暑湿发热——少阳分消汤(刘仕昌方)

组成:柴胡10g,黄芩、葛根各15g,扁豆花、秦艽、白芍、苍耳子各12g,青蒿(后下:、甘草各6g,黄连3g。

功效主治:清泄少阳,分消湿热。用于邪郁少阳症见寒热如疟或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多汗或自汗,两胁胀痛,肢体困倦,口干不欲饮,纳呆,大便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方解:此时暑湿之邪郁于少阳,既可致少阳枢机不利之证,如寒热如疟,两胁胀痛,胸脘痞满等,又可见湿热阻滞,气机不利之候,如肢体困倦,纳呆,小便短赤等。刘老认为:邪入气分本应口渴欲饮,而此时多见口干不欲饮或饮水不多,一则是由于湿郁少阳不化,致脾气不升,津液不布,这是主要原因,与热入营分之口干不欲饮,其病机有实质性区别。正如薛生白在《湿热病篇》所说:“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另则与岭南地域人群体质多挟内湿有关。邪郁少阳,多见大便溏,则为暑湿挟滞交阻肠道所致。邪郁少阳者,治宜清泄少阳,分消湿热,以自拟少阳分消汤为主,随症加减。

加减:若见微恶风寒者加金银花、连翘以辛凉解表;咳嗽者加紫菀、北杏仁、浙贝母以止咳化痰;脘腹胀满者加枳壳、藿香以理气除胀;胁痛者加小青皮、生牡蛎以疏肝理气止痛;心烦者加知母、首乌藤以清热除烦安神。

验案:罗某,女,39岁,1991年8月6日初诊。低热2个月,发热以下午为甚,体温在37.3~37.8℃,头痛较重,多汗,咳嗽,纳差,饮水不多,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滑。此为暑湿发热证邪郁少阳,治宜清泄少阳,分消湿热,师拟少阳分消汤加减治疗。处方:青蒿(后下:6g,柴胡、扁豆花、菊花各10g,秦艽、黄芩、苍耳子各12g,葛根、太子参各15g,甘草3g。4剂,清水3碗半煎至1碗半,分2次服。13日二诊:服药后低热已退,已无头痛、多汗,胃纳转佳,二便自调,仍有咳嗽,痰白稠,不易咳出,睡眠欠佳,舌边尖红、苔微黄腻,脉弦细。效不更方,守上方去苍耳子加紫菀、浙贝母各12g以止咳化痰。再进4剂病愈。

方源:史志云,钟嘉熙.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7):1

暑湿发热——三石汤(刘仕昌方)

组成:生石膏(先煎:、薏苡仁各30g,滑石20g,金银花15g,藿香、黄芩、杏仁各12g,竹叶、青蒿(后下:各10g,甘草6g。

功效主治:暑湿弥漫三焦,症见发热或午后热甚,面赤头晕,咳嗽,脘腹胀满,饮水不多,纳呆,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滑,脉滑数。

方解:此时暑湿病邪弥漫三焦气分,致三焦气机失调,而出现上、中、下三焦的证候。刘老认为:此型多见午后热甚,究其原因,是湿为阴邪,旺于阴分,与暑合邪,则多见午后热甚,与阳明腑实证之日晡潮热有区别。暑湿弥漫三焦者,治宜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方用三石汤加减。

加减:若见纳呆甚者加麦芽、山楂、鸡内金以开胃消滞,咳嗽甚者加浙贝母、枳壳、瓜蒌皮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恶心呕吐者加黄连、竹茹以清热止呕;夜寐不宁者加柏子仁、酸枣仁以宁心安神

方源:史志云,钟嘉熙.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7):1

暑湿发热——加味生脉散(刘仕昌方)

组成:黄芪20g,太子参、葛根、生地黄、天花粉、白薇、地骨皮各15g,麦冬、扁豆花各12g,青蒿(后下:10g,五味子6g。

功效主治:清热养阴益气。气阴两伤,症见午后热甚或夜热较显,手足心热,肢体困倦,少气懒言,夜寐不宁,纳呆,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型常见于暑湿发热症后期阶段,既可见病邪损伤津液之证,又可见气虚之候。气阴两伤者,治宜清热养阴益气,方用加味生脉散,随症加减。

加减:若见多汗者加浮小麦、糯稻根以收敛止汗;心悸者加首乌藤、白芍、鸡血藤以补血宁神,大便溏者加白术、茯苓、乌梅以健脾止泻;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

验案:李某,女,31岁,1991年7月13日初诊。发热3个月,近日时高热达40℃左右,以午后为甚,手足心热,发热前有恶寒感,汗出不多,口渴,肢体困倦,胃纳欠佳,大便秘结,发热时尿多,发病后月经提前10天左右,咽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微弦。此乃暑湿发热之气阴两伤证,治宜清热养阴益气,方用加味生脉散。处方:太子参、天花粉、生地黄、麦冬、火麻仁各5g,黄芩、秦艽各12g,柴胡、牡丹皮、扁豆花各10g,青蒿(后下:、五味子各6g,乌梅5g。4剂。另以西洋参10g炖服,隔2~3天服1次。16日二诊:服药后第3天热退,但见少气懒言,肢体困倦,大便仍干结,小便黄,舌红、苔微黄,脉细数。守上方火麻仁加至30g,再进4剂、前后服上方加减20余剂,病情定,已无发热,精神、胃纳诸症好转,遂回家乡调理。

按语:刘老指出,暑湿发热致气阴两伤与暑温损伤津气是有区别的,本证之发热,一般为午后热甚或夜热较显,且见少气懒言;而暑伤津气则发热较高,且有呼吸喘迫现象。本证病者一般汗出不多,或时有汗出,且汗黏腻,是暑湿相蒸所致;而暑伤津气则可见自汗或多汗,且汗淡如水,其为暑热蒸腾,腠理开泄所致。

方源:史志云,钟嘉熙.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7):1

温病——滋阴增液透邪汤(范春如方)

组成:生地黄30g,麦冬30g,玄参30g,金银花30g,青蒿9g,白薇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滋阴壮水,透邪外出。主治温病身热无汗、唇焦齿燥、神昏谵语等症。

方解:汗,来源于津液。如邪热久羁,津枯液涸,徒用发汗解表药,于事何济?方中生地黄、麦冬、玄参三味,即吴鞠通《温病条辨》之增液汤,以养阴润燥,生津增液著称。更用金银花清热解毒,青蒿、白薇透邪外达。合为一方,则汗可泄而热可清。

验案:黄某,男,40余岁。患温热病已匝月,始终无汗,唇焦齿燥,舌灰而干,神昏谵语,两手撮空,脉细数无神。家属恳求投作汗之剂。其时阴液亏耗己甚,那有作汗之资料!遂以大剂增液汤,生地黄、麦冬、玄参皆用60g,更配金银花60g,青蒿、白薇各9g,钩藤、石决明各30g。药后汗出热退,神志清醒。盖方中重用滋液壮水之品,救阴以制阳,使阴阳协调,汗源自充,乃能得汗而解,即所谓“水沃燔釜而蒸烟四起”之意也。后续用生津养胃,消理余邪,调理月余而安。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温病——石膏犀黄汤(储乃昌方)

组成:石膏30~60g,生地黄、鲜石斛各15g,知母、沙参、麦冬、牡丹皮各12g,犀角(挫粉研)0.6~1.5g吞服。

用法:水煎服,另西瓜汁适量频饮。

功效主治:清气凉血,充液救津。主治温病气血两燔证,亦可用于湿温化燥伤阴,营气俱病者。

方解:本方遵王孟英“清未尽之热,而救已亡之液”意立方,由白虎汤、增液汤、凉营清气汤和犀角地黄汤等化裁而成。方中石膏、知母大清气热;犀角、牡丹皮清营凉血;生地黄、沙参、麦冬、石斛甘寒滋阴;西瓜汁乃“天然白虎汤”,更具充液救津之神力,而收“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效,故本方能两清气血,尤长滋阴救津

加减:若热甚神昏,加服紫雪丹以清热开窍;动风惊厥还须加入羚羊角粉吞服,并用僵蚕、菖蒲等以息风镇痉。

验案:1948年秋治上海巨鹿路储姓少妇,热病神昏,汗黏齿垢唇焦,气息奄奄,投药罔效,诸医束手。急延储氏往诊,曰:“此湿温重症也,邪热鸱张,烁津亡阴,若拘泥湿温化湿,忌用寒凉,必毙其命矣。”乃用石膏犀黄汤清热救津,并嘱病家若觅得西瓜2枚,取汁频饮,夜半可获苏醒。时值深秋,西瓜价贵,乃重金购之,饮之果尔,遂请继治,竟获回生。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病毒感染属阳明热盛者——银翘解毒合剂(姚培发方)

组成:忍冬藤30g,连翘10g,山栀子10g,生川大黄10g(后下),玄明粉6g(冲),枳实9g,板蓝根15g,蒲公英30g,土茯苓15g,绿豆衣10g,生甘草4.5g,新癀片6g(分3次吞服)。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导滞,凉营和络。主治:带状疱疹,口角热疮,口腔溃疡,齿龈肿痛属阳明热盛者。

方解:本方取银翘散、大承气汤、绿豆解毒汤等化裁组成。方中忍冬藤为金银花枝藤,舍花取藤,盖藤价廉而药效相仿,且有疏风通络之功。本方以忍冬藤、连翘为君药,加大黄、玄明粉、枳实导泄火热之邪,佐板蓝根、土茯苓、绿豆衣、生甘草等清热解毒,又恐其力不速,再加新癀片2片,每日3次吞服,以加强清热解毒止痛的作用。

验案:刘某,男。70岁。初诊日期:1995年4月20日。诉右胸肋部疼痛1周,痛如火灼,夜不能寐。伴口干目糊,齿龈肿痛,便秘尿赤。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处方:忍冬藤30g,连翘10g,山栀子10g,生川大黄10g(分2次后下:,枳实9g,板蓝根15g,蒲公英30g,土茯苓15g,生石膏30g(先煎:,龙骨15g(先煎:,制香附10g,生甘草4.5g。另:新癀片2片,每日3次。共进7剂。二诊:药后痛势大减,原方去生川大黄,加生地黄10g,玄参10g,再进7剂而愈。

按:带状疱疹、口角热疮都已知为病毒感染所致。本案患者肝经郁热,阳明热盛,姚教授取银翘解毒合剂化裁,以清热解毒,泻火导滞,凉营和络,使邪热下泄,热郁得发,缠腰火丹得消。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第71章其他病证(5)

第22章其他病证(2)(1)

变应性鼻炎——健脾补肺汤(熊大经方)

组成:党参30g,白术10g,怀山药、黄芪各30g,茯苓、枸杞子各20g,僵蚕15g,五味子、地龙各20g。

功效主治:补益肺脾,佐以通窍止涕。用于变应性鼻炎。

方解:党参、白术、怀山药、黄芪、茯苓等温补脾肺之气,枸杞子益肾、五味子酸收止涕,僵蚕、地龙宣通鼻窍。

加减:若腹胀纳呆明显者加草果、陈皮、半夏以健运脾胃;若有头痛者加白芷、藿香以祛风除湿止痛;若四肢不温,畏风怕冷加桂枝、防风以温阳祛风等。

现代研究发现,本病与遗传密切相关,并且与宿主的免疫紊乱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治疗变应性鼻炎应以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改善特应型体质为主。方中黄芪、白术、党参等有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能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五味子敛肺气,能影响呼吸功能,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脾主为卫,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脾具有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能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作用。熊师结合现代医学观点,从调理肺脾、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验案:贺某,女,37岁,2003年3月25日初诊。患者鼻痒、喷嚏、流清涕10余年,自述每遇花粉、冷空气而发作,曾口服阿司咪唑并用局部滴鼻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为求彻底治愈遂到我处就诊。患者诉平素易感冒,食欲较差,浑身乏力,大便时溏,检查见鼻腔黏膜色淡,中鼻道及鼻底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舌质淡,舌体胖,脉弱。诊断:鼻鼽(肺脾气虚型:。药用:党参30g,白术10g,怀山药、黄芪各30g,僵蚕15g,枸杞子、五味子、地龙、茯苓各20g。服药5剂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食欲稍增,大便成形。再诊效不更方,继服6剂,诸症悉除。

方源:李莉熊大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91

过敏性鼻炎——祛风宣肺汤(陈树森方)

组成:苍耳子15g,炙麻黄9g,辛夷9g,蝉蜕15g,甘草9g。

用法:煎2遍和匀,日3次分服。

功效主治:过敏性鼻炎(鼻渊),鼻堵,发痒,嚏多,流清涕者。因对风寒或某种物质过敏,以致肺气不宣。

方解:苍耳子、蝉蜕祛风通窍,炙麻黄宣肺,辛夷利九窍而通鼻塞,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祛风宣肺、通利鼻窍为治鼻渊之良药。

加减:头痛者加白芷10g,涕多黄黏者加黄芩15g。

验案:方某,女,30岁,工人。就诊日期1980年10月16日。3年来每逢春秋季节受凉即感鼻堵、鼻痒、嚏多,流清涕。这次发作3周,五官科诊为过敏性鼻炎。用扑尔敏、点扑麻合剂时有效,停药则加重。予本方治疗,3天后症状减轻,连用1周后缓解。

按语:避风寒及接触过敏物质,发作时及早服药。

方源:《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

鼻炎——鼻炎方(孙一民方)

组成:辛夷花、薄荷各6g,苍耳子9g,白芷6g,桑叶、菊花各9g,金银花、连翘各12g,桔梗6g,升麻、荆芥穗、甘草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消炎,散风寒。用于鼻炎,鼻塞,流涕,头晕痛。

方解:方中用辛夷花、荆芥穗、白芷、苍耳子散风寒,薄荷、桑叶、升麻散风热,金银花、连翘、菊花清热消炎,桔梗载诸药上行,有排脓作用,对脓性鼻涕较好,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消炎、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效。

按语:治疗鼻炎应以清热散风寒、消炎为法。有脓性鼻涕者可增加排脓药物。头痛为副鼻窦炎,急性易愈,辛夷花、薄荷为治鼻腔疾患的要药。

鼻炎用药规律:①流清涕属寒:辛夷花、白芷、荆芥穗散风寒。②流浊涕属热:薄荷、桑叶、菊花散风热。③鼻肿痛:金银花、连翘、菊花清热消炎止痛。④脓性鼻涕:桔梗、苇根、薏苡仁消炎排脓。⑤头晕痛:桑叶、菊花或钩藤、白蒺藜清热散风止痛。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鼻炎鼻窦炎——鼻炎鼻窦炎方(张炳秀方)

组成:苍耳子10g,辛夷花10g,香白芷20g,苏薄荷(后下)10g,北细辛(先煎去沫)6g,大川芎10g,野山栀子10g,广藿香10g,京菖蒲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煎煮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即可)。纳葱白7根,绿茶末1撮,为引。

功效主治:宣散通窍、化湿清热、祛涕开塞。若见病变以鼻流浊涕,量中或量多不止,多伴有鼻塞不通,嗅觉不灵,甚至香臭不分,或头目昏沉,甚至头痛,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代医学诊断属于急慢性鼻炎,鼻黏膜化脓性炎症(鼻窦或鼻旁窦炎);病变以突然和反复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不通,甚至头目昏沉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诊断属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等;皆可纳入本方证治范畴。

方解:《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内经》而后,鼻渊又有“脑漏”、“脑渗”诸别称。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说:“有脑漏成渊者,由风寒入脑,郁久化热,经云''胆移热于脑,令人鼻渊’,宜辛凉升上宣郁,辛夷消风散加羚羊角、苦丁茶、黑山栀。”《素问玄机病原式·卷一》谓:“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林珮琴言:“有流涕成鼽者,肺受寒而成,宜温散。苍耳散,川椒散。”肺开窍于鼻,鼻别香臭,不闻香臭者,病在肺。《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液……肺为涕。”综合上述诸症,当责之肺窍失利或肝胆湿热内蕴而发,然见证有寒有热,治当折中寒热,宣散通窍,化湿清热为治。故取苍耳子散四味,重用香白芷辛温宣散,合山栀子清肝胆湿热,开窍通鼻。苍耳子,走督脉,《得配本草》谓其“通督升阳”;细辛味辛,有发散之长,细辛古有“不过钱”之说,但临证一般用至6g,平稳无碍,而能增宣散之功;川芎味辛,性温,为血中之气药,上引头目,下行血海,辛温走窜,走而不守,善治头目之痛,医话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京菖蒲、藿香化浊开窍,以清头鼻。葱白,辛温而润,善发表邪,宣通阳气;绿茶,清凉醒脑,两物为引,助效力宏,不可或缺。全方合用,共奏宣散通窍、化湿清热、祛涕开塞之功。

加减:对于急性期外感风热或内蕴肝胆湿热显著,流黄色浊涕或脓性浊涕,或带有腥臭味,脉见弦滑或滑数,舌红苔黄或黄腻者,加鱼腥草(后下)30g,冬瓜子10g,生薏苡仁30g,以增清湿热、化浊涕之功;或加龙胆草10g,以清肝胆湿热;或加用冬桑叶10g,以清肝胆风热,更作引经之凭。如见鼻塞重浊,嗅觉不敏,甚至不别香臭者,加荜菝10g。《轩岐救正论·药性微蕴》载荜菝“辛燥、香辣、疏泄”,可作宣通鼻窍,开塞除闭,增敏嗅觉之资。倘若反复发作,久羁缠绵,而见鼻道干涩,或见涕中带有血丝,脉细或弦细,舌红苔薄,出现肝肾阴虚症状者,加细生地黄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以纠偏救燥,滋润肝肾,燮理阴阳。若流鼻涕不明显者用原方即可。如流涕清稀而见舌淡苔薄或薄白者,加白芥子10g,紫苏子10g,云茯苓15g,炒白术12g,以健脾助运,温化留饮,除痰去涕。如表虚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染外邪,加上绵黄芪15g,炒白术10g,关防风6g,以固表坚腠,杜病情反复之诱因。

按语:急慢性鼻炎、鼻窦或鼻旁窦炎,以鼻窍流涕为主症,多伴有鼻塞不通,嗅觉不灵,甚至香臭不分。常累及头目,而致头目昏沉、甚至头痛,如物裹首,难受不堪。亦有著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诸弊,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此类疾患多易在受寒贪凉或其他刺激后,而诱发或加重症状。

方源:陶国水.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Ⅲ:.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23

咽喉疾病——清咽汤(张炳秀方)

组成:润玄参、玉桔梗、金银花各12g,杭麦冬10g,胖大海3枚,生甘草6g组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或沸水浸泡,代茶频饮,不拘时段。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宣肺利咽、止痛镇咳。大凡症见咽干发涩、烧灼感者,或有咽部红肿、充血、疼痛;或伴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有胶黏状“痰脔”,咯咽两难;或为呛咳阵作(即喉源性咳嗽:,甚至声音嘶哑;或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为鼻咽癌、肺癌、食管癌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的咽喉部烧灼、干涩、疼痛。患者多见舌淡红或红,苔薄微黄或黄,脉数或细数。都可在辨证识型的基础上,运用上方加减化裁。

方解:《伤寒论·少阴病辨证论治》曰:“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此条经文论述少阴客热咽痛,言简意赅。病之初而见咽痛,乃邪热客于咽喉而发,邪热不甚,病变亦轻,故仅见轻微红肿疼痛,全身症状不著,治用生甘草一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是谓药证合拍,力有专攻。若服之不瘥,缘由肺窍不利、气道失畅所致,故加桔梗资宣肺之凭,开提华盖之气,启门驱敌,利咽止痛。清咽汤之立方渊薮即属此。方中玄参味苦、咸寒,滋阴降火、解毒软坚,善治阴虚火旺、火热上炎而发咽喉肿痛;麦冬既可养阴清心生津,又有润肺利咽之功;生甘草清热、解毒、止痛,与桔梗相伍,专事咽喉疼痛而兼备祛痰之效;胖大海微甘淡、性凉,归肺、大肠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治六经之火”,开肺气、清肺热,善疗咽喉干燥疼痛,于肺热声哑更具显功;金银花清热解毒之力颇著,尤对咽喉疼痛,局部红肿较甚者,更有加速治愈的作用。全方药仅六味,各司其职,而又通力协作,共奏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宣肺利咽、止痛镇咳诸功。

加减:1.急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的急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伴有扁桃体红肿、充血,宜配合银翘散加减(加金银花10g,连翘心10g,牛蒡子10g:;若伴有咳嗽、咳痰,痰黄量少加白前10g,炙紫菀10g,蒸百部10g,痰量多黄稠加鱼腥草(后下:30g;痰白清稀加制半夏10g,广陈皮10g,白芥子10g,紫苏子10g,疗效甚著。如咽峡部出现白膜样附着物或脓性分泌物,可加板蓝根30g,蝉蜕6g。

2.喉源性咳嗽其症状有咽喉发痒,呛咳阵发性发作,痰少,黏于咽喉部,难以咳出或咳出不爽,常致声音嘶哑,全身症状多不明显。病变在咽喉部,有别于支气管肺炎与肺部感染之咳嗽。具体症状可因人而异,并受以下因素影响,如体位改变(仰卧或靠卧:、异常气味(油烟、油漆、吸烟等:、饮酒,或风寒外袭,或用嗓过度(唱歌等:,皆可诱发。临床检查,一般见咽部红肿、充血,或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或咽部有白膜样附赘生物,血白细胞正常或稍偏高,X线等影像学检查,肺部未见明显病灶。张师曾于1988—1995年,运用清咽汤治疗因咽炎(尤其以慢性咽炎为多:引起的咳嗽100例,按诊断标准纳入的100例病例中,运用清咽汤代茶饮2~3周,显效(咽喉清畅,咳嗽停止:98例,无效(咽喉不适仍存,咳嗽无减轻:2例,显效率达98.0%。

3.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咳嗽型哮喘”、“隐匿性哮喘”。虽然冠名哮喘,但临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且多呈干咳、少痰,全身症状不明显。咽喉发痒等外界刺激均可诱发阵阵咳嗽,仅有极少数病例见哮喘。中医尚无本病确切记载,《诸病源候论》列有“风咳”一证,立于诸咳篇首,其论述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似有相谋之处。晁恩祥教授对此病研究较深,提出可暂以“风咳”代名。在治疗上西医一般性止咳、祛痰、抗炎药物,疗效不显著。其与喉源性咳嗽的鉴别主要借助于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检出,支气管反应性测定呈高反应性。张师主张,此类患者按照中医理论可以在同一范畴进行辨证论治。一般在清咽汤基础上,加上顾护腠理、疏风宣清,兼有抗过敏作用之品(绵黄芪15g,炒白术10g,关防风6g,荆芥叶10g,净蝉蜕3g),疗效佳。

第72章其他病证(6)

第22章其他病证(2)(2)

4.放射性食管炎、肺炎以及咽感综合征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在放射性治疗后,许多患者会出现咽喉部干燥、发涩、烧灼感;或胸骨后灼痛,疼痛剧烈时甚至拒食;或干咳难耐,口干欲饮等一系列“肺阴虚”征候。张师根据“火毒”之邪致病论,提出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高频热产生了“火毒”“热毒”而引发一系列放疗毒副作用,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以及放射性咽感综合征。患者在服用清咽汤(肺阴虚症状甚者,加南沙参、北沙参各10g,野百合10g,细生地黄10g,或加服梨汁:后,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配合放疗按疗程足频度完成。对于自感咽喉部不适,如有物塞,咳之不出,咽之难下,但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而咽喉部的不适等症状确实存在者,属于咽感综合征范畴,可以原方药代茶饮用。

5.放射性治疗增敏作用在肿瘤病人放疗过程中,于上方基础上,加上黄芪、白术、茯苓、太子参、党参、西洋参、鸡血藤、女贞子、墨旱莲等扶正药物。通过本院放疗科临床观察,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从而提高对放射性治疗的敏感度;同时,又可以明显减少或降低放疗后出现的咽喉部干燥、发涩、咳嗽、烧灼感,以及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临床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养阴、扶正药物运用后改善了人体体质状况,增强了人体免疫力,从而对放疗免疫应答的效价提高有关。

方源:陶国水.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Ⅲ:,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23

喉核疼痛——凉膈散(吴瑜方)

组成:芒硝3g(冲服),生大黄4g,熟大黄5g,栀子10g,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牛蒡子10g,浙贝母10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蝉蜕10g,青蒿20g,甘草3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泻热通腑。用于肺胃热盛、搏结于喉核之症。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解上焦郁热;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牛蒡子、蝉蜕外疏内清而利咽;芒硝、大黄荡涤胸膈邪热,导泻下行,配以白蜜、甘草,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攻,又可助硝、黄以推导之力;防风、白芷、浙贝母相配以解毒祛风,利咽消肿排脓;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青蒿清热退热。诸药合用,清上泻下,以泻代清,清散并用,表里同治。如此则上有的无形热邪得以消退,下有的有形积滞得以排出,故积消、热消则肿消。因本方为峻泻之剂,当防攻伐太过损及脾胃,变生他证,故应中病即止。

验案:李某,男,8岁,2005年7月15日因发热1天初诊。1天前患儿突发高热,自测体温39.3℃,自行予以口服西药“泰诺林”后,体温渐下降至38℃左右,其后体温又反复升高。现症:体温39℃,发热,咽喉疼痛不适,口臭,心烦,夜卧不安,精神、食欲欠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察其面色红赤,唇红而干,咽喉红肿,喉核表面有黄白色脓点,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查血常规:白细胞14.5×109/L,N78%。吴师认为,此乃肺胃热盛,火毒上攻于咽喉为患。治当清热解毒利咽,泻热通腑。用凉膈散加减:芒硝3g(冲服:,生大黄4g,熟大黄5g,栀子10g,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牛蒡子10g,浙贝母10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蝉蜕10g,青蒿20g,甘草3g。

1日1剂,每剂煎2次,首次淡煎,2次浓煎,2次药液混合,分4次服完。进清淡饮食。7月16日复诊:患儿服药当日即解下多量稀软便,至夜间热退,咽痛减轻,口臭明显减轻,安卧至晨,胃纳稍增。察体温37℃,精神好转,神色正常,咽喉稍红肿,喉核上的黄白色脓点有所吸收,舌红,苔黄偏厚,脉浮。考虑系上中二焦的积热已随大便而去,余热未尽,治当清解余热、利咽消肿,更方用银翘马勃散加味: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牛蒡子10g,射干10g,马勃10g,玄参10g,芦竹根10g,桔梗6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蝉蜕10g,栀子10g,甘草3g。1日1剂,服2剂。7月18日再诊:咽痛消失,精神、食欲转佳,二便正常,察咽喉不红不肿,喉核上的脓点消失,舌偏红,苔白,脉平。其系热病解后,阴液损伤,遂以沙参麦冬汤调理善后,嘱2剂后停药。

方源:郭燕.吴瑜运用凉膈散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四川中医,2006,24(11):6

慢性咽炎——清咽汤(孙一民方)

组成:蒲公英24g,牛蒡子12g,大青叶15g,山豆根15g,马勃6g,郁金、炒枳壳、桔梗各9g,玄参24g,石斛、麦冬各15g,甘草3g,化橘红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好后去渣。再将药汁浓缩为100m1,加入蜂蜜20g。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热,理气,生津。用于慢性咽炎。咽痛,咽干,咽紧,堵闷,咽部有异物感。

方解:本方主要由三组药组成。清热组:蒲公英、牛蒡子、大青叶、山豆根、马勃。理气解郁组:枳壳、桔梗、郁金。生津组:玄参、石斛、麦冬。再加化橘红利痰,甘草理中。

按语:慢性咽炎大多由于情绪不舒畅,气机失调,或过食辛辣,内热郁结所致。临床主要症状有三:热毒壅结则咽痛;热伤津伤则咽干;气机郁滞则咽紧或咽部堵闷有异物感。针对上症,用清热、理气、生津法进行治疗,经临床长期观察确实有效。

如患者以咽痛为主症者,可以清热组作为方中主药;以咽紧堵闷为主症者,可以理气组作为方中主药;若以咽干为主症者,可以生津组作为方中主药。若以上三症有某一症不明显者,该组药可以减味或减量。总之,根据咽炎这三个主要症状表现的不同,而以上述三组药灵活运用。若另有其他症状或兼症者,可参考以下用药规律项内加减之。

慢性咽炎用药规律。①咽痛:蒲公英、牛蒡子、大青叶、山豆根、马勃。②咽干燥:玄参、石斛、天冬,麦冬。③咽紧、堵闷或有异物感:炒枳壳、陈皮、桔梗、瓜蒌、郁金。④痰黏不易吐:海浮石、海蛤粉、化橘红。⑤逆气:旋覆花、赭石、木香。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耳鸣——耳鸣方(孙一民方)

组成:生地黄、玄参、磁石、牡蛎各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滋阴潜阳。耳鸣及听觉不聪。耳鸣嗡嗡作响,或如蝉叫者。

方解:方中生地黄、玄参滋肝肾之阴,清热;磁石益肾重镇潜阳;牡蛎平肝潜阳。共奏滋阴潜阳之功效。

按语:引起耳鸣、耳聋的原因很多。一般多与肝肾有关,尤其与肾脏的关系最大,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聋不聪。肾经亏虚,肝胆火盛,痰火郁结等皆可引起耳鸣、耳聋。治疗应以滋阴潜阳为主,根据不同病情加用补肾益精、清肝泄热、化痰清火及和胃降浊之品。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胃火牙痛——牙痛方(孙一民方)

组成:生石膏(先煎:15g,知母、生地黄各9g,细辛1g,金银花、连翘各24g,黄连6g,赤芍9g,牡丹皮6g,玄参24g,菊花9g,薄荷、甘草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止痛。用于胃火牙痛,齿龈红肿,遇冷遇热疼痛加重。

方解: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热泻胃火,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遇热牙痛加重者以薄荷、菊花散风热,遇冷牙痛加重者以细辛散风寒,金银花、连翘、黄连、甘草清热解毒,玄参清热养阴。全方配伍,共奏清热、凉血止痛之作用。生石膏、生地黄、细辛为治牙痛要药。

按语:牙痛常见有火牙痛及龋齿痛。上牙痛一般属胃火,下牙痛属大脑有热。火牙痛多是牙髓炎及根尖周围炎所引起。龋齿痛多为异物压迫或刺激牙神经所致。临床以火牙痛较多见。治疗应以清胃泻火通便为法,使热由大便而去。如兼有肝胆经火可酌加柴胡、龙胆草、山栀子等,如兼有肾火可酌加知母、黄柏等。若配合针刺合谷穴则疗效更佳。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梅尼埃病——定眩饮(陈潮祖方:

组成:桂枝6g,茯苓30g,泽泻30g,白术15g,半夏20g,人参10g,天麻10g。

功效主治:益气通阳,解表导浊。用于梅尼埃病。

第73章其他病证(7)

第22章其他病证(2)(3)

方解:本症候临床十分常见,以头晕目眩,伴耳鸣、恶心、呕吐,闭目静卧稍安,开眼、运动则症状明显加剧为主要临床特点。西医谓之梅尼埃病,以为内耳淋巴积水和迷路水肿所致。积水、水肿何由而生?至今原因未明。故仅以镇静、血管扩张、自主神经调整类药对症治疗,别无良法,疗效甚微。陈老通过系统研究仲景治眩心法,并结合临床所见,患此症者,大多身体素质较差,肺、脾、肾三脏偏虚者尤多的特点,究明眩晕一症,多为浊阴上泛,蒙蔽清阳所致,实与西说相契合。其所以然之理,在于肺主气而司宣降,虚则宣降易失而清气不布;脾主运化而升清,虚则运化易碍而清阳不升;肾主温煦而泄浊,虚则气化无力而浊阴不降。且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诱发,既有正虚的一面,又郁邪实的一面。

昧者不识,多以“阴虚阳亢,肝风上扰”立说,机械照搬张锡纯“镇肝熄风汤”治之,效验者十不过一二。吾师指出:本症的辨证要点为舌胖苔滑,脉弦细或紧。治疗当以肺、脾、肾三脏为中心。宜开宣肺卫以畅通表里,表里通畅则清气敷布,浊阴自散;健运中土以复升降之机,升降复则清阳上聚,浊阴下趋;温通肾气以复其气化,气化流行则浊阴自泄。三管齐下,共同体现益气通阳、解表导浊的治疗原则。方中人参补益肺、脾、肾三脏元气而振奋清阳;白术健脾除湿而布运水津;半夏化饮降逆而引流下趋;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而排泄浊阴;桂枝温经散寒,开宣表卫,上通肺窍,下暖命门,最能推动三焦气化流行,既助人参布张清阳,又助苓、泽化浊散阴;眩晕发作之际,神气虚怯,故佐天麻以益智安神。全方共奏补虚泄浊、宁神定眩之功。经长期临床验证,运用本方治疗梅尼埃病,无不效如桴鼓。

加减:舌苔白滑而外感症状较重者,桂枝用量加倍,人参用量减半;舌红苔黄,有热象者,去桂枝,加桔梗、薄荷、淡竹叶各10g;舌苔厚腻者,加苍术、紫苏梗、藿香各15g。

验案:眩晕郑某,男,57岁,干部。1992年2月13日因眩晕月余不愈就诊。自述:月前某日晨,醒来即头晕目眩,动则天旋地转,恶心呕吐,遂投西医治疗,被诊为梅尼埃病,先后给予苯巴比妥、地西泮、抗眩啶、谷维素等药,历时旬余,症状略有缓解,可下床行走,但总觉进展甚微,于是改投中医治疗。三医给予镇肝熄风汤,一医给予知柏地黄汤,服药20余剂,四更医而不效。经某病家介绍,从数百里外辗转前来求治。询知既往并无此病史,此次发病亦无明显诱因。观其神气清朗,舌质无异,苔薄白润;察六脉浮细而滑。似此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似虚非虚,似实非实之证,最难辨识。余默思良久,以苔白润、脉浮细、且年近花甲又病发于数九隆冬为辨证依据,断为气虚表郁湿滞,主以定眩饮倍桂枝,加紫苏治之。首煎服1次,1小时后,小便畅解,量倍于常,立感神定晕止,全身轻快。

又:吴某,女,29岁。1992年8月3日以剧烈眩晕伴视力模糊7天就诊。自述月前赴川东公干,历时旬余,时值盛夏炎天,一路渴饮茶水,恣食瓜果无度,返程途中即感脘痞纳呆,两眼混蒙模糊,自思劳累使然,初不以为意。归家后,视力急剧下降,心甚恐惧,即去眼科检查,颅内、双眼底及外眼均未见异常,而两眼视力均从原1.5度降至0.5度,西医深感怪异,不知所为,劝其改投中医治疗。前医从肝肾阴亏入手论治,投驻景丸3剂,服后不仅于视力无补,且并发剧烈眩晕,改投另医治疗,服旋覆赭石汤2剂,仍无效。询知两眼模糊,如烟如雾,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夜暮尤甚,便溏尿黄,脘闷纳呆。观其体魄尚健,神形无异,唯舌苔黄腻而滑,六脉浮滑。诊断:眩晕。辨证:暑湿郁遇气机不利。治法:利湿解暑,通阳益气。方药:定眩饮化裁。桂枝3g,茯苓3g,泽泻3g,白术15g,半夏20g,人参5g,滑石30g,甘草5g。上方服1剂,小便清长,眩晕立止。连服4剂,视力恢复,诸症全愈。

按:暑性开泄,湿浊氤氲,弥役天地,濡蒸万物,人在气交中生,气交中长,难免不受其影响,何况旅途劳顿,受之更易,加之生冷伤中,脾运失健,内湿滋生,内外合邪,伤人尤甚。本病正是暑湿上蒙清窍所致,故始即视昏如雾,治当清暑利湿。前医不察,误以秽浊上蔽为阴血亏损,妄投滋腻填塞,更滞其脾,增其闭,令浊不得泄,暑不得越,进而并发眩晕,其治仍当涤暑泄浊,方仍选用定眩饮。本病既有暑热耗气,又有生冷伤中,参桂不可去;还有暑湿蕴结阻滞于内,故参桂又不可多。

按语:舌红少苔,阴虚阳亢者禁用。

方源:《临证解惑——陈潮祖教授学术经验研究》

梅尼埃病——眩晕宁(张学文方)

组成:橘红10g,茯苓15g,姜半夏10g,磁石30g(先煎:,丹参15g,川牛膝10g,桑寄生15g,菊花12g,钩藤12g,天麻10g,女贞子10g。

功效主治:息风化痰,益肾定眩。梅尼埃病之眩晕或呕吐,时发时止,不能闭目站立,胸闷不舒,少食多寐,舌胖,苔白厚而润,脉弦滑等。

方解:方中用橘红、茯苓、姜半夏燥化湿痰,兼以行气止呕;天麻、钩藤、菊花清肝平肝,以平息肝风之上扰;磁石、川牛膝、桑寄生、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兼以潜阳;丹参与川牛膝共用,可散瘀并引虚热下行。合用成方,既化痰息风以治标,又益肾活血以治本,润燥相济,滋潜结合,可平风痰上逆,兼顾肝肾之根本,故治风痰眩晕甚效。

加减:胸闷较重者,可加砂仁、白豆蔻以芳香化湿浊,呕吐频繁者加旋覆花、赭石、黄连、干姜,偏寒者合苓桂术甘汤或再加干姜、白芥子,偏热者加竹茹、黄芩,气虚症状突出者加白术、黄芪,瘀血较重者加桃仁、红花。

验案:一罗姓病人,女,53岁。1979年因眩晕,不能站立,站则闭眼欲倒,有时呕吐,腰酸乏力,经西医诊为“梅尼埃病”,迭进中西药无效。处以上方,连服12剂,其病根除,10年未发。患者单位有同样病人求到此方,用后亦收良效。后用此方治疗多例病机相同的病人,均获较好疗效。故记于此,以供同道试用。如遇肝风上扰,每加羚羊角3~6g,效果更佳。

按语: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内耳眩晕比较常见,而少对症之方。古方半夏白术天麻汤虽可应用,但难以适应复杂事变的证情。经多年探索,发现梅尼埃病之眩晕往往病因多端,病情复杂,常常一个人兼有风痰、肝阳、肾亏、血瘀及偏寒偏热、夹虚夹实等多种病机。因此拟成上方,经多年应用,收效比较满意。

方源:《疑难病证治》

中毒——绿豆甘草解毒汤(张学文方)

组成:绿豆120g,生甘草15~30g,丹参30g,连翘30g,草石斛30g,白茅根30g,大黄15~30g(后下)。

用法:清水煎熬,日夜各1剂。必要时6小时服1剂,口服。昏迷病人可下胃管鼻饲。

功效主治:清热养阴,通利排毒。食物、药物(包括农药、毒药:等中毒后引起的呕吐、腹泻、昏迷、四肢逆冷,或高热、抽搐、惊厥、汗出等症。

方解:一般中毒的主要病机是毒热内聚,耗伤津液,伤及神明。绿豆甘草解毒汤中用绿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甘草甘平,是解毒常用药;丹参苦微寒,能活血祛瘀,清热除烦安神;白茅根甘寒,清热养阴利尿,可防止出血,并加速毒物从小便排出;大黄苦寒降泄,荡涤毒物实热,使毒物从大便而泄;连翘苦寒,清心除烦,解毒安神;石斛甘寒,清热养阴,防止毒物伤阴。各药皆重用,以重剂抢救中毒病人,以免病重药轻,毒物吸收。综合全方,有强有力的清热解毒、养阴护胃、排泄毒素的作用,可用于多种药物、食物中毒病人。

按语:此方是我们抢救一位误食大量商陆中毒病人所用之方。后来推广用于各种食物、药物中毒病人,表现为热毒伤阴证型者,皆取得较好疗效。应用时,首先要问清何物中毒,时间久暂。病人神情清醒时,应先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尽量排出未吸收的毒物。若属神志昏迷的病人,应同时应用输液、洗胃,配合针对性较强的解毒剂等多种救治措施,综合治疗。据应用体会,此方可以直接排泄毒素,有加速毒素从大小便排泄的作用。如出现中毒性黄疸时,可加板蓝根30g,茵陈30g,郁金30g;如遇抽搐惊厥者,可加羚羊角6g(另煎:,钩藤159(后下)。

方源:《疑难病证治》

痛症——平肝止痛散(陈伯咸方)

组成:沉香3g,延胡索3g,醋香附10g,广郁金3g,琥珀粉3g。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粉为1次剂量,痛时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他症引起的胸胁痛、脘腹痛、腰痛等,亦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肝炎胁痛、急慢性胃痛,泌尿系结石导致的腰腹痛,或妇女痛经等症。

第74章其他病证(8)

第22章其他病证(2)(4)

方解:沉香辛苦温香,走而不守,善入脾、胃、肾经,温中化浊,行气止痛;延胡索辛散温通,入血分能行血中之气,入气分能行气中之血,乃是利气散瘀止痛之要药;香附合郁金,疏郁宣行,调畅气血,此遵“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并行”之旨;琥珀入心、肝、膀胱经,治血行瘀,镇静安神,解除痛楚烦虑。百病不离一郁,郁则血滞不行,不通则令人痛,痛使人憔苦不安。痛证亦是临床最为多见,故拟此方。速速服之即可祛其郁滞,荡其瘀结,解除痉挛,其痛苦悉消。

按语:本方诸药行气活血力较强,故孕妇禁忌。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肺癌——二生汤(张士舜方)

组成:生半夏(包)30g,生南星(包)30g,川贝母10g,杏仁10g,青黛(包)10g,蛤粉(包)10g,白英20g,桔梗6g,甘草6g,瓜蒌50g,漏芦20g。

用法:生半夏、生南星先煎1.5小时,然后下其他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每次约200m1。3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2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各期肺癌出现咳嗽、咳白痰、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

方解:二生汤乃华光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张士舜主任医师经过多年经验总结而成,疗效显著。该方组方简炼,方中君药生半夏、生南星,具有燥湿化痰、削癌散结的作用。臣药漏芦、白英,具有清热抗癌,清肺泄热的功效。佐药瓜蒌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青黛、蛤粉为止咳名方,清热化痰。川贝母、杏仁亦有清热止咳化痰之功效。使药桔梗与甘草,利气化痰,开宣肺气,引导诸药上浮于肺,共同发挥清热抗癌、化痰止咳之功效。对肺癌咳嗽、咳白痰效果满意,治疗中遇有其他症状,随症加减或者加用介入、放疗、化疗等,可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加减:本方为治疗各期肺癌的基本方。临床应用时,应在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肺癌辨证的证型加减。气阴两虚型(症见咳嗽、少痰、咳声低落、痰血气短、身疲乏力、自汗盗汗、口干不多饮、舌质淡红或舌质红、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脾虚积湿型(症见咳嗽、胸闷气短、纳少便减、神疲乏力、面色白、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阴阳两虚型(症见咳嗽气急、动则喘促、胸闷、耳鸣、腰膝酸软、夜间多尿、畏寒肢冷、身疲乏力、舌质淡红或暗、苔薄、脉沉细:等几个类型随症加减。有咳黄痰者加鱼腥草、桑白皮、地骨皮;咳吐白痰,量多者加海浮石、葶苈子;咳嗽重者,加白前、前胡、枇杷叶、蝉蜕;口干舌质红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石斛;痰中有血者加三七、白及、仙鹤草;气虚、乏力者加绞股蓝;肾虚者加枸杞子、山茱萸。

按语:服用期间忌烟、酒、辛辣。

生半夏注意事项:①本品辛温燥烈,不可久服。②不宜与乌头同用。③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并且有毒性,误服可致中毒,甚至窒息而死。

生南星注意事项:①本品水煎剂有明显的镇静及镇痛作用,并有抗惊厥作用,孕妇慎用。②有肝病者不宜服用。③生南星一般不做内服,若内服需久煎1~2小时。④本品有毒,用量过大时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应用中注意剂量。⑤生南星中毒后可出现唇舌麻木、喉头发痒、灼热、水肿甚至窒息而死。

方源:刘汉举,张阳,李雪松,等.张士舜主任医师妙用二生汤治疗肺癌经验简介.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19

胃癌——降浊化瘀汤(李建新方)

组成:瓜蒌30g,半夏15g,黄连9g,茵陈15g,鸡内金12g,蒲黄12g,五灵脂15g,三棱12g,败酱草30g,仙鹤草30g,三七粉4g(冲服)。

功效主治:降浊化瘀。用于胃癌。

方解:李教授指出,胃癌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足,外邪盘踞,导致痰浊、瘀血搏结日久,积滞不去而成。针对痰浊、瘀血致胃癌的主要病机,立降浊化瘀法,即化湿散结、通降胃腑、活血化瘀、祛邪护胃治疗。降浊化瘀法治疗胃癌,从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入手,针对痰浊、瘀血相搏,实邪停滞的病机,取得良好疗效。方中瓜蒌、半夏、黄连、茵陈、鸡内金均入胃经,降胃化浊。瓜蒌、半夏、黄连有降逆泄浊、消瘀散结之功,重用瓜蒌治疗痰浊郁结之痞满、呕吐效果显著。茵陈、鸡内金“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又能开胃消导、散结消积、改善食欲,治疗气结、湿热中阻之胀满厌食。蒲黄、五灵脂、三棱、败酱草、仙鹤草、三七粉入血络,均有化瘀止痛作用,《本草纲目》谓败酱草“善排脓破血”,为散瘀定痛、解毒消痈之要药。仙鹤草强壮益阳、收敛止血,又能疗疮解毒。三七能化瘀生肌、消肿止痛,张锡纯曰,“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为理血妙品”,使瘀血暗消于无形,无破血伤正之弊,重在通络散瘀,常服有强壮扶正之功。上药对于癌肿之疼痛、出血、溃疡、感染疗效颇佳,可使胀痛迅速缓解。

加减:脘腹胀闷,加栀子9g,厚朴12g;背痛加沙参30g;胁痛加天花粉12g,延胡索20g;烧心加蒲公英30g;咽下哽噎加大贝母12g,芦根15g,威灵仙20g;嗳气加石菖蒲30g;乏力加石斛15g,西洋参10g。

验案:贾某,男,50岁,1年前曾因贲门癌行胃次全切术,1个月前胃痛发作日渐加重,进食及入夜痛剧,伴背痛、纳呆、便秘、不寐,于2003年11月7日初诊。胃镜检查示:食管、胃吻合口处(距门齿36~37cm:前壁黏膜充血、水肿、结节状突起,表面糜烂,质脆易出血,吻合口扩张度差,胃底部、胃窦黏膜红白相间、血管显露。病理诊断: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癌复发。给予降浊化瘀汤加减治疗。药用:瓜蒌30g,半夏15g,黄连9g,茵陈15g,鸡内金12g,蒲黄12g,五灵脂15g,三棱12g,败酱草30g,仙鹤草30g,焦三仙各30g,女贞子20g,墨旱莲20g,炒酸枣仁15g,合欢花15g,首乌藤20g,沙参30g,三七粉4g(冲服:。10天后胃痛明显减轻,背痛亦减,能进软食,每日150g左右;30天后胃痛消失,纳增,每日200~250g,大便秘结基本消失,夜寐安。继续治疗8个月后恢复日常工作,于2004年7月复查胃镜:食管、胃吻合口通畅,四壁软,弹性良,扩张可,表面充血水肿,触之软。病理诊断为:慢性炎性变化。证实其癌变消失,随访健在。

方源:郭喜军.李建新治疗胃癌经验.中医杂志,2006,47(6):440

晚期胃癌——豆芪汤(徐迪华方)

组成:刀豆子30g,黄芪30~50g,人参、麦冬各10g,猪苓15g,白术10g,肉桂3g,巴戟天肉、锁阳各15g,掌叶半夏、制南星各10g,莪术15g。

用法:每日1剂,煎2汁。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用于晚期胃癌。

方解:胃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脾肾不足,标实为癌毒侵袭。脾肾不足表现为先天肾元亏虚,御癌能力低下;后天脾胃气虚,食积痰滞,易遭癌毒所侵。故本病的治疗一方面必须扶正,用肉桂、巴戟天肉、锁阳温煦肾元,用黄芪、人参、白术、猪苓健脾和中益气,用刀豆子温中降逆、补肾。癌毒之性彪悍燥烈,易伤津耗气,故气阴两亏为晚期胃癌恶液质的显著特征。治当补气生津,用人参、麦冬相伍。癌毒侵入胃脘,阻滞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输布,必致湿炼成痰、血凝成瘀,终致毒、瘀、痰三邪集结胃府。故治疗的另一方面又当攻逐邪实,用掌叶半夏、制南星以毒攻毒,化痰散结;用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加减:上腹疼痛加延胡索30g,香附10g;呕吐加旋覆花10g,赭石30g;腹胀加枳壳10g,炒莱菔子30g:黑粪加棕榈炭15g;舌苔厚腻加砂仁5g,川朴花10g;舌有瘀斑加丹参30g,参三七5g。

验案:张某,男,68岁,农民。就诊日期,1989年6月10日。患者出现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间断性发作伴时有呕吐食物,被当地医院诊为“胃病”,经用中西药物治疗,症情时轻时重,并逐渐出现形体消瘦、咽下困难等症。胃镜检查为:胃底贲门癌。病理报告:腺癌,癌组织侵犯肌层。B超提示胃癌广泛转移。遂要求服中药维持。诊时症见:食欲不进,咽下困难,时恶心,脘部胀满疼痛,神疲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暗红苔微腻,脉弦细。徐老认为病人长期劳累,年老体衰,脾肾功能不足,且癌毒侵袭胃体,日久耗伤气阴。治用化痰通膈、益气补肾之法。方用豆芪汤加减;刀豆子、黄芪各30g,红参须10g,猪苓15g,生白术10g,巴戟天肉、锁阳各15g,掌叶半夏、制南星各10g,莪术15g,枳壳、川厚朴花各10g。嘱煎浓汁,少少与之,1日5次。10天后患者症情见轻,恶心、咽下困难有减,腹胀亦轻。徐老嘱加参三七粉3g调服。又10日,症状又见松动。又嘱原方去巴戟天肉,加炒延胡索10g,南北沙参各30g续服。约半年后病人能自行来院就诊,然形体消瘦。嘱其坚持服药,后因病人经济困难未能持续用药,存活至1991年3月21日。

方源:申春悌.徐迪华运用豆芪汤治疗晚期胃癌的经验.江苏中医,1994,15(7):6

提示:本中医药方非我原创,系网络收集转载,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未经医生许允,万勿擅用,要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内容图片转自网络@海天神龙编辑制作







































献花(0)
+1
(本文系海天神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