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新进展
2017-11-21 | 阅:  转:  |  分享 
  
!!"

新医学#$$%年#月第%&卷第#期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新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立群郭继鸿

关键词+心脏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心电图

!引言

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是心脏的两种基本活动形式,心脏

电活动的障碍和紊乱直接影响着心脏的机械活动和泵功

能,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业已明确,,$-以上的心

脏性猝死都是急剧的心脏电活动不稳定所引起。因此,对

心脏电活动的检查及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心脏电生理检查

技术也得到不断更新。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发展历史

!""(年./0012首次描记出人类心脏电活动后,心电图

就成为心脏电活动紊乱最直接的诊断方法,!,3$年450612

发明动态心电图记录方法后,诊断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单

纯记录的方法只能在心律失常发生时被动记录。

!,3"年789120/:首创导管法记录希氏束电图技术,使

各种心腔内电图都可以经导管法记录。!,(!年.1001;<将

心脏程序刺激法进行了规范化:在自身窦性心律或起搏心

律的基础上,利用心脏程序刺激器程序输入一个或多个期

外刺激,刺激心房或心室,观察心脏电活动变化,研究、

诊断、诱发和复制各种心律失常。与心电图不同,心脏电

生理检查不再是简单的被动心电记录,而是一种相对复杂

的主动诱发,可以诱发或复制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

颤动等各种心律失常,使病人较少发生的、经心电图不易

记录到的心律失常都能被复制。因此,心律失常的诊断在

!,世纪($年代就从心电图时代进入到心脏电生理时代。

%传统的有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及其

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有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的内容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目的是明确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机

制、起源部位。其检查内容包括房室激动顺序、房室传导

特性、室房逆行传导顺序、室房逆行传导特性及诱发心动

过速。其主要技术包括:!心脏程序刺激;"心腔内电图

’窦房结电图、心房电图、希氏束电图、心室电图);#单

相动作电位图;$心内标测图’常规导管标测法)等。

%=!=!心脏程序刺激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核心是程序刺

激,即应用程序心脏刺激器,通过电极导管直接’心内法)

或间接’食管法)刺激心脏,观察心脏电活动对刺激的反

应。可用于各种原因不明的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其

它心律失常病人。测定不应期、传导时间、恢复时间,判断

房室的激动顺序,诱发心动过速,以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心腔内电图是在>线透视下通过周围静脉或动

脉将电极导管送到心脏内不同部位所记录到的局部心电活

动。根据电生理检查的不同目的,可将电极导管送到窦房结

部位、希氏束、预激旁路、心室、左右束支等部位,并将记

录的局部电图分别命名,如窦房结电图、希氏束电图、旁路

电图、心室电图、冠状静脉窦电图等。可用于经心电图及各

项非有创性电生理检查不能确定诊断的心律失常病人。除诊

断目的外,心腔内电图能够对心电活动的异常进行定性、定

量、定位,为进行射频消融等根治性治疗提供直接的、必不

可少的、指导性资料,有着重要的治疗价值。

!"$传统心电生理检查存在的缺陷

常规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在>线透视指导解剖定位下,

通过接触式电极导管,利用生理多导仪记录心内电图获取

心内局部电位的电生理信息,从而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指导

进一步的治疗。但该方法不能准确地将心内电图与其空间定

位结合起来,心脏内解剖影像不理想。二维平面图像影像重

叠,交叉位置不确切。心脏持续跳动使得导管头的位置及方

向不易确定,往往需要多体位投射才能确定其在病人体内的

三维空间位置。因而费时,特别是遇到复杂心律失常时,手

术时间延长而使医生和病人暴露于>线的时间过久。

&新式标测系统及技术

随着导管消融应用范围的拓宽’特别是心房扑动、心

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消融的开展),以及全新的导管技术

和电脑化标测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导管标测技术的

发展。新兴的标测系统主要有接触式网篮电极标测系统,

非接触式球囊电极标测系统’?;<@61%$$$)以及三维电磁标

测定位系统’ABCDE系统)。

%"#新式标测系统的设计目标

新式标测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减少导管的数

目、尺寸及成本;"在全心腔内得到高密度的记录;#具

有常规接触导管标测功能;$能勾画出心腔解剖结构;%

逐次心跳内快速采集、处理,以及验证心电图有效性;&

基于不同的解剖模式,实时快速显示并回顾三维解剖图;

’标测数据存储及回放与其他心血管资料汇集。

%"$接触式网篮电极标测系统

网篮电极减少了插入导管的数量,并在信号分析及显

示方面有所改进,但其柔软性差,椭圆形的外廓与心腔三

维解剖结构吻合性差,许多电极不能很好贴靠,记录到的

心电图不好,且由于电极密度大,对于特殊位置的定位性

差。此外,一些病人出现血栓等并发症。

%"!三维电磁标测定位系统

!,,3年由以色列人发明,将三维解剖位置和电生理特

点结合起来共同显像。设计思路是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可通

过三颗围绕地球的卫星对空中的飞机进行准确定位的原

理,利用低磁发生器形成的三个磁场,标测导管头顶端内

检查与临床

!!"

新医学#$$%年#月第%&卷第#期

的线圈切割磁场时将产生电流,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后确

定标测导管顶端所在的空间位置。

&’%’!三维电磁标测定位系统的适应证应用普通导管标

测和消融方法不能奏效的疑难病例,如:!局灶性房性心

动过速;"典型或不典型心房扑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局灶起源性心房颤

动;%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动过速等。

&’%’#三维电磁标测定位系统的优势及不足目前,应用

电磁标测定位系统对复杂心律失常进行标测消融是国际上

电生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国内部分医院也有应用,其优

势在于以下几点:!显著减少暴露于放射线的时间;"标

测和呈现折返性心律失常的折返径路;#判断线性消融的

完整性;$对某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不易诱发的快速性

心律失常,可在窦性心律或起搏下标测;%引导电极导管

复位的记忆功能精确度高。

但这种系统也有其不足之处:虽不用(线影像协助来

完成电解剖标测,但需要顺序采集许多解剖位置及接触电

极相应记录的电图以建立电传导顺序激动和解剖图,因而

无法用于非持续性心动过速,而且需要重复绘制电传导顺

序图。今后发展方向是以快速标测代替目前所用的缓慢的

逐点标测。

!"!非接触式球囊电极标测系统

又称为)+,-.%$$$标测系统,为接触电极标测与非接

触电极标测相结合。用/&个电极的球囊导管,建立%$$$

多个心内电图,采集适当数量的接触电极心电图,将两种数

据汇集到!个图面内,进而绘制电解剖图或心腔轮廓图,可

用来作电传导路径图而为介入治疗部位作出精确定位。

&’&’!非接触式球囊电极标测系统的适应证!应用普通

导管标测和消融方法不能奏效的疑难病例;"局灶性房性

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或

心房扑动;$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器质性心脏病所致

室性心动过速。

&’&’#非接触式球囊电极标测定位系统的优点!三维显

像,高分辨率;"显示电传导途径;#用等时图可以分析

传导速度;$确定不正常心肌;%进行介入前后区域传导

的研究;&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标测;’不需要(线引

导消融导管到达靶点,精确度达到!00。

!"#其它新型标测导管在临床的应用

其它新型标测导管如#$极心房界嵴标测导管、环形肺

静脉标测导管123445导管6、!$极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等

的出现使心内电生理检查更加细致、精确,从而拓宽了检

查的适应证。

7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的进展

有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临床中应用以来发展迅速,

促进了人们对心脏电活动的理解,但其缺点是价格相对昂

贵,目前检查还需在(线指导下进行,并且穿刺对机体有

一定的创伤和危险性,因而重复检查受限。因而近年来无

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逐渐受到重视。

#"$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项目

目前应用的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项目主要有:!长

程心电记录———动态心电图189:-.;6、体外事件记录器以及

新近出现的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器;"心率变异性;#经食

管心脏电生理检查1食管心房调搏6;$心室晚电位;%<

波电交替;&=<间期离散度;’>波离散度;(直立倾斜

试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试验;体表等电位标测图等。

#"%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功能

7’#’!延长心电记录动态心电图可将心电图记录延长到

#&?@#小时,新型!#导联同步记录动态心电图不仅能记录

到心律失常发生,并可粗略判断其起源。体外事件记录器

将心电记录时间进一步延长到数月。!""/年开始出现可植

入式心电事件记录器。最新一代微型心电图记录器已经应

用于临床,能够连续监测!&个月的心电图活动,可在感知

到心律失常时自动触发记录或在患者症状发作后人工激发

记录,主要用于不明原因晕厥以及发作不频繁的心律失常

的诊断。

7’#’#激发异常的心电表现如用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和直

立倾斜试验激发异常的心电表现,以协助心律失常的诊断。

7’#’%判断自主神经功能如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压力

感受器敏感性试验可判断自主神经功能。

7’#’&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度如利用心室晚电位、

<波电交替、=<间期离散度、>波离散度等的检测,可评

估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度,有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总之,心脏电生理检查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用于心

律失常的诊断,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也有重要价值,成为新

的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学科,各级内科医师特别是心血管内

科医师应了解、熟悉并争取掌握、应用这一技术。

1收稿日期:#$$#A$BA#B6

兰索拉唑防治长程小剂量阿司匹林

相关胃溃疡复发

!#%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并发胃溃疡的患

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经相应治疗,待溃疡愈合且幽门螺

杆菌清除后,随机双盲分为服用兰索拉唑%$0CDE的治疗

组/#例,和仅服安慰剂的对照组/!例,同时均服用小剂

量1!$$0CDE6阿司匹林,连续!#个月。尔后随访并分析

两组主要终点事件以及溃疡复发率的差异。

结果,平均随访!#个月,胃溃疡复发者对照组"例

1!7F6,与治疗组!例1#F6相比,危险度达"’/1"7F可

信限!’#?@/’!6。胃溃疡复发者中,再度感染幽门螺杆菌

者&例,复发前服用了非甾体消炎药者#例。分析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兰索拉唑能明显降低胃溃疡复发的危险

1!G$’$$B6,但并不能降低相关死亡风险。

作者认为,对于长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且曾并发相

关胃溃疡者,选用兰索拉唑治疗,既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

根除率,又可明显降低胃溃疡复发的危险。

H2I,JK,2I04J,KLMJN,.-I:’O)C:PN.E,#$$#,

%&/1#/6:#$%%Q#$%B’1英文6袁志敏摘杜静平校R

-----------------------------------------------------------

2222222

2

2

2222222

2

2

3

3

3

3

国外医学简讯

献花(0)
+1
(本文系御冬青文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