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楼梦 12
2017-11-28 | 阅:  转:  |  分享 
  
红楼梦(十二)人间何处贾宝玉音乐:流浪者之歌红楼梦出现后,研究红楼梦的人首先想探究的是:贾宝玉的原型到底是谁?很多人认为是满清第一个皇帝
顺治。但这个少年皇帝与贾宝玉能相比较的只不过是:第一,与董鄂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有点像宝玉与黛玉;第二,传说中顺治的出家也像贾宝玉
;第三,一个男青年可以与一群年轻女子(嫔妃)在一起。其它就没有相似之处。上世纪初,钱静方先生在《红楼梦考》一文中提出纳兰容若就是贾
宝玉的原型。纳兰容若,是清初宰相明珠的儿子。是著名词人。与妻子感情很好,一起葬过花。妻子在纳兰二十三岁时去世,他写了不少悼亡词。他
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因家庭的阻拦而错失良缘。纳兰容若本人也是英年早逝,三十一岁就去世了。纳兰容若留下不少著作,词集就有著名的《
饮水词》和《侧帽词》。纳兰比曹寅大四岁,他们两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俩幼年同为康熙伴读,青年时都是康熙侍卫。胡小伟先生在《纳兰
词到《红楼梦》——试论满汉文化融合的“青萍之末”》一文中比较了曹寅与纳兰容若后说:两人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纳兰容若与曹寅
都是一表人才。明朝遗老文人顾景星第一次见到曹寅,称赞曹寅‘如临风玉树’。曹寅在怀念那兰容若的诗中说:‘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是
纳兰容若的号。贾宝玉在林黛玉眼中则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在贾政眼中:‘神采飘逸,秀色夺人’
(见红楼梦第3及23回)。(二)纳兰与曹寅都喜欢葬花,从他们的诗词中可以看到。纳兰:金缕曲此恨何时已!洒空阶
,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曹寅:在《题柳村墨杏花》写道:‘省识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塚葬
桃花。’《题王髯月下杏花图》中写道:‘墙头马上纷无数,望去新红第几家。前日故巢来燕子,同时春雨葬梅花。’(三)纳兰与曹寅都特别喜
爱兰花,红楼梦评论家明斋主人曾用花来比红楼女儿,他认为:黛玉如兰,宝钗如牡丹,…纳兰:点绛唇咏风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
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一口气写了十八首诗。把兰花喻为:
“第一东风断肠花”。马湘兰为秦淮八艳(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陈圆圆…等)之首,很有文才。(四)不知道绛珠仙草是什么,我想应该
是像兰花似的叶子,但有像樱桃一样可爱的果子。纳兰有一首词《眼儿媚(咏红姑娘)》(词略),红姑娘是什么呢?按明徐一燮《元故宫记》
:“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络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又《饮水词·丛录》云:“按红姑娘一名洛神珠,一名灯笼草,即酸
浆草也。”曹寅有一首咏樱桃的诗:上苑新芳供御厨,承恩赐出绛宫珠;风吹杏酪尝初暖,日映瑛盘看欲无。……名为洛神珠的红姑娘,用瑛盘保
护的绛宫珠,不就是绛珠仙草吗?(五)曹寅与纳兰容若都与清初一批明朝遗下的诗人有很深的交情。这种交情都是忘年交,曹寅与纳兰都是翩翩少
年,而且身居富贵之家,那些诗人很多是布衣,年龄比前者大二、三十岁。如著名诗人陈维崧、朱彝尊、姜西溟等等都是他们两人的忘年好友。例如
,纳兰有一首著名的词: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辎尘京国,乌衣门第。……他觉得自己(纳兰又名成德,故德是自称)
不过是一个狂生而已,偶然生在‘乌衣门第’中。……梁汾即顾贞观,他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
身,并授三等侍卫,不久又晋为一等。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侍的身份与沉居下僚的顾梁汾相识,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且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
情。清朝初期,满汉官吏之间的斗争是很多的。满族官员以统治民族自居,往往是贪赃枉法,飞扬跋扈。而汉族官员是以文章进身,比较洁身自好
。曹寅身为下贱包衣,贵为康熙亲信,对满族官员极度厌恶,同情并亲近汉族文人。就以江宁太守陈鹏年事件为例,提出增加赋税来为南巡费用筹款
的就是满族官员江南江西总督阿山。因遭陈鹏年的反对而使阿山失去大捞一笔的机会,故而非要置陈鹏年死地不可。找出陈鹏年的一首诗,想制造文
字狱。曹寅为了赦免陈鹏年的死罪,对康熙叩头把自己的头几乎叩破了。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一书中说:“书中女人皆指汉人,男人指满
人。”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贾宝玉在女儿面前自称浊玉,正
如纳兰与曹寅本人是满族人,但却喜欢与汉族人为伍。曹寅为陈鹏年拼死求情,可陈鹏年却因曹寅是满人而看不起他。九十多年前,在《红楼梦》的
研究领域,有一场‘索隐’与‘考证’的争论。这场令人翘首凝眸,在红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争论,就发生在北京大学。争论的一方是北京大学的校
长蔡元培先生,另一方是北大教授胡适之(胡适,字适之)先生。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发表于1917年)中认为:《石头记》为清康熙朝
政治小说,书中本事在于‘吊明之亡,揭清之失’。书中对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女人指汉人,男人指满人。…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
楼梦考证》,批评了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为蔡先生的索隐是一种很牵强的附会,是‘猜苯谜’。他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将真事隐去’的
自叙的书,曹雪芹就是甄、贾(真假)两个宝玉的底本,红楼中描写的一些女子都是‘曹雪芹自己半世亲见亲闻的’。贾府与甄府都是曹雪芹家的影
子,康熙南巡接驾四次只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贾政即曹頫,贾宝玉即曹雪芹。从‘索隐’到‘考证’,中国的《红学》到了另一阶段,成了考证
派的天下。没有人敢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不管找到的很多材料与胡适的观点不符。不管蔡元培先生的很多观点道出了红楼梦的真谛,红学界
谁也不敢提红楼梦实际上是一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小说。(六)贾宝玉把热衷做官的人称为‘禄蠹’。曹寅与纳兰从青年时代起都就厌恶随
着皇帝巡行的生活,有诗为证。纳兰: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充分
表现了纳兰对巡行生活的厌恶,想重新做回家的梦,害怕醒来没有意思。曹寅有一首名为《恒河》的诗,诗里他觉得自己执行侍卫任务,是被‘弃置
风尘里’,弄得自己‘马疲道远日投岭,解鞍枵腹风吹衣’。因而在看到‘炊烟’,听到‘荒鸡三唱’,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这诗还附有一段小序
:“恒河在滦河之北,水冽而深;岭环之,中有人家,鸡犬肥驯,黍稷在场。解鞍坐息其侧,陶然有馀乐也。因悲世路之险,嗟行役之苦,遂赋
此篇,以期异日云尔。”(七)纳兰与曹寅都有强烈的离世思想。纳兰:纳兰的好友顾梁汾南归三年整,纳兰特修建茅屋三楹招他回京。写了《满江
红》一词记此事。词中充分表达了纳兰淡泊功名,欲效陶渊明等先贤的心情。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
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浪淘沙(望海)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见到海市蜃楼,就想乘桴仙去。曹寅有很多游仙诗。有一首是写给他弟弟的。在中秋节想象离开了充满阴霾的浊世,骑蟾背并从幻人梯栈到碧落间漫
游,走在飘着丝雨的空香浥路上,见到佩着流云的仙女。这多么像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碰到警幻仙姑的情景。曹寅写起游仙诗来都是很长,游仙诗
写了30首,小游仙诗16首。诗中有情有景,读起来完全像是梦游太虚幻境。贾宝玉生在锦衣玉食之家,但他感到没有出路,他有一个口头语就是
‘我做和尚去’。他感到自己最理想的是,只求周围的女孩子们守着自己,只‘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
。——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他反对‘文死谏,武死战,’的沽名钓誉。他认为最理想的死法是:“?趁你们在,我就死了,你们哭
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作家创造一个文学中
的主人公,常常既会包含自己的一些品质,又会包括自己周围被自己所感受、所同情的人的一些品质。一个穷愁潦倒的文人可以按史料去写帝王将
相,不可能写出贾宝玉。纳兰三十岁就去世了,不可能写贾宝玉,会写出贾宝玉的人只有曹寅。曹寅怀念好友纳兰,曾有这样沉痛的诗句: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意思是:虽然大家很喜欢唱优美的《饮水词》,但谁又能真正了解纳兰的思想?曹寅的孙子曹芹圃不可能创造出贾宝玉这样的人物。但是若有了他爷爷留下的初稿,他就有可能去加工、完善。要知道还有那些红楼梦内容非曹寅写不可,还有那些谜要解,待后慢慢道来。ZYX2009/10/9更多精彩PPT请点击这里
献花(0)
+1
(本文系Derek99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