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易感人群_黄启良
2017-11-28 | 阅:  转:  |  分享 
  
!"#$%&%!’(()$#+,’!’-&

!""#年第$%卷第$&期(总第!#%期)中国社区医师

升趋势。负性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的抗病能力下

降。一些医师坚持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根本不是身体失衡,而是

一种心理疾病。心理压力加大和情绪上的挫折常可引起疲劳。

(!)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心理困扰与疏离、孤独感呈现正相

关。孤独就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或不协调

造成的。孤独有两种类型: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

周围人往来;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朋友或亲属的关

系网。上述两种孤独类型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导致精神负担加

重,增加心理困扰的背景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干扰是

各种各样的,层次各异的,其表现也不相同。上述的孤独感,只是

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而已。其余的种种表现不予赘述。

!新型的病毒感染

目前,至少有"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或核糖核酸病毒被认

为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关。美国的医学专家们发现,这些新型病

毒感染可能是一种被专家们戏称为“懒虫”的病毒(#$病毒、柯萨

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病毒等)感染所致。最近,又有医学专家们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有关。

作者单位:%&!’’%吉林市医院

当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在我国究竟

有多少人患慢性疲劳综合征尚缺乏准确数字,根据媒体报道,

有关专家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对!’’’位中年人健康状态

的调查结果证明,有(()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

瞌睡等现象,有(!)的人经常腰背酸痛,+)的人脾气暴躁或焦

虑。早在!’世纪+’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已经意

识到慢性疲劳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日本每年大约有%万多人

因过度疲劳而猝死。据美国卫生部门调查发现,美国至少有’’

多万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英国的类似调查结果表明,约

!’)的男性和!,)的女性总感到疲劳,其中大约有%-的人可

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西班

牙、法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也均有报道。可以说,现在全世

界都注意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蔓延与逐渐增加,日趋严重的情

况说明慢性疲劳综合征正在转化为隐形杀手,让人防不胜防。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世纪的时髦病,现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

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证实,以下列举

的%,种人最容易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

"#$岁以下的女性

当前,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岁以下妇女的常见病。,

岁以下的年轻的现代妇女,一方面要和男人一样承担着沉重的

事业追求、创新、成就等所造成的心理与精神负担,兢兢业业地

忘我地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从事女性特有的额外付出,如操持家

务,教育子女,照顾丈夫等家务工作。因此,青年女性常常要比同

龄的男性付出得更多,自然会在长期的极度疲劳中,积劳成疾,

致使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抵御外界风、寒、湿的侵入能力减弱,

极易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其他慢性疾病,如

常见的妇科疾病、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时,因种种原

因,这些表现不十分明显的病症又可能不被重视,而得不到及时

治疗,最后可能严重影响她们的工作与生活。

%中年男性

有人统计,我国中年男人患重病概率比中年女性高!.&

倍。中年男性虽然一般较少为家庭而操劳,但是,他们所承担着

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远比女性更多、更沉重。尤

其是在男性的青壮年时期,正处于精力旺盛阶段,凡事逞强好

胜,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加之劳动付出较

多,每天忙碌于工作及学习之中,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久而久

之,难免要形成慢性疲劳综合征。所以,中年男人需要关怀,更

需要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良好习惯,切不可利用生命的“透支”

来换取一时的辉煌。有人统计,年龄在!,.&"岁之间的中年男

性,患慢性疲劳综合征者大约占从事脑力劳动者和事业心太强

者的(’)以上。如果性格属内向型者,更容易发病。

&学龄儿童

现代社会极为重视优生优育,特别是在我国,父母双亲对

独生子女赋予极大希望,导致家庭不仅对子女十分溺爱,在生

活上百般关照,而且在学习上要求很高,盼望自己的子女长大

成材。望子成龙的目标,促使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而

一味增加其学习负担,校内学习,校外补习,正课学习,课外参

班,数学、语文、绘画、作文、钢琴、舞蹈、外语等等,要求孩子学

习的内容无计其数,每天时间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孩子自己

支配的活动余地。长此下去,天真活泼的学龄儿童必将要被沉

重的学习负担压喘不过气来,在精神和躯体上被一个无形的枷

锁套得牢牢的,由此形成的过度疲劳状态,将严重地妨碍孩子

的自然成长。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对

孩子的过于注重保护,导致片面追求营养,滥用保健药物,致使

孩子过胖,甚至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削弱了儿童的

抗寒抗病能力,使身体更加容易感到疲劳。

#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的整体生理功能日趋衰弱,不仅体内脏器逐渐萎

缩,而且在体力、脑力、生命活力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因

此,稍有一点过激的外界刺激,都会打破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在躯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易感人群

黄启良牛静

!"#

!"#$%&%!’(()$#+,’!’-&

!""#年第$%卷第$&期(总第!#%期)

中国社区医师

体或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往往由此而导致慢性疲劳的发生,

进一步引起若干老年性疾病,这些老年性疾病大多属于中医的

虚症范畴之内。据有人统计证明,老年病中虚症占!"#以上。

!白领阶层人员

现在,人们习惯把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脑力劳动者这一阶

层称为“白领”。有关资料表明:白领中慢性疲劳综合征大有日益

增多的趋势。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诸方面:首先,现代社会知

识信息量迅速增加,白领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生活节奏相应

加快,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无暇顾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久之会感

到庸碌而乏味,产生心理疲劳感。其次,面对现代社会越来越多

的竞争和挑战,白领们需要不遗余力去拼搏,精神上绷紧的弦很

少有松弛的机会,这就很容易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对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再者,是负性

情绪的作用。相当一部分白领由于事业上遇有挫折和失败,整日

郁郁寡欢,难于振作,从而导致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电脑使用者

现在电脑已经跨入了我们的生活领域,越来越多的家庭装

备了电脑,上海的老年人也逐渐接触电脑,开通了网络联系。虽

然电脑经过安全检测,其电磁波的辐射程度都达到国家安全标

准,但是,因为长期迷恋于电脑而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仍屡

屡发生。电脑危害人们的健康,主要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工作

方式造成的。

#知识分子

应该意识到,现代的知识分子要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工作强

度都大。面对知识爆炸与高科技时代,知识竞争显得日益强烈,

许多知识分子在高强度的工作与家庭生计之间挣扎,拼命地劳

动付出,常常会使参与者忽略了对于自身健康的投资,所以因

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的现象屡有发生。他们在生前,怎么能够

躲过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损害呢?现在看,受到慢性疲劳综合征

威胁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为中、青年知识分子,也是在事业上

出成果的辉煌时期。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成功的企业家

一般说来,这类人群已不再年轻,身体的机能状态在相当

长的时间历程中,伴随着激烈地竞争、拼搏,消耗了难以计算的

精神及躯体的实力,都有一定程度的过度疲劳或衰退。虽然事

业有成,但他们总要面临无法解脱的得与失的考验,因而,他们

中有些人会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于接近崩溃边缘。这种隐

藏在内心中的感受是不容易为一般人所体会的。他们必须不断

地为自己的产业开创新局面,以避免被竞争所淘汰。为此而引

来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只有增强而不会削弱。

%考生

考生,是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以某一时期为集中表现的一

类特殊的人群。他们以考取某一单位或学位(或学历)阶层为目

的,以积极复习应考为手段,实际上是一场体力与智力的较量。

考生在复习应考过程中几乎都是处于拼搏状态,一般不顾及时

间概念,贪黑起早,抓紧一切机会增添自己的应试能力。所以,

绝大多数的考生往往只重视智力的准备,而忽略了体力的准

备,甚至以体力的消耗来换取智力的强化。可见,对这类特殊的

人群而言,疲劳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必然的代价。所谓“上场昏”

的症状,其实也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有人提出,

“考试焦虑症”是典型的东方考生的常见症状,尤其以中、日、韩

三国最为严重。

&’明星(影、视、歌或球)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明星,往往是由于他们

有大大高于常人的自我表现欲望所致。一旦成为明星,作为公

众人物,其每一个举动、言谈都会成为“追星族”乃至人们茶余

饭后的谈资,这不能不给明星们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这一

切使得明星大多形成一种具有更激烈的争强欲望,每日演电

影、拍广告、出唱片,忙得团团转。因此,也就更容易使他们在紧

张的生活与工作中感到身心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他们来

说,几乎十分普遍。至于某些明星的自杀,可以看成是慢性疲劳

综合征发展结果的必然。

&&上夜班者

由于工作连续性的需要,夜班几乎是必然存在的社会现

象。上夜班者对机体与精神的主要损害原因是“昼夜颠倒”所引

起的人体内环境紊乱和生物钟的调节失衡。时间差可以导致精

神萎靡,头脑发胀,晨昏颠倒,痛苦不堪。加上夜班工作者较长

时间在夜里活动,不能充分地接收阳光,极易造成机体内分泌

失调,如果在白天又不能很好地得到休息,会加重上述损害而

引起身体和情绪的破坏,形成难以治愈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新闻从业者

新闻报业的工作特点是时间概念的强化,力争最早报出好

新闻就是业绩、金钱。特别是当前,各种报刊如云,新闻事件繁

杂如雨,必然会导致竞争的加剧,使得勤奋工作的新闻从业者

更加忘我地劳动,不仅时间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失掉了确切

的意义,有时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最近在伊拉克战争中奔赴

前线采集新闻报道的新闻从业者,不仅让人敬佩他们的敬业精

神,也让人民了解他们的辛劳。知名的新闻、报业工作者因过劳

早死的事迹报道屡见报端。难怪不少白发报人感慨地说,新闻

界一直以关注别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为己任,很少过问自

身情况,现在已到了非关注一下自身情况不可的时候了。

&)下岗失业者

下岗失业者这类人群的存在多数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所呈

现出的社会现象,年龄大部分在$"岁上下,也正是人生中养老

养小最为吃紧的时段,下岗或失业后所面临的生活压力相对较

大,锐减的经济收入可使人面临困境与之伴随的对前途的担

忧,被抛弃感和人生失败感都不是轻易就能化解的。由此产生

的巨大精神压力,极易导致下岗失业者发生慢性疲劳综合征,

事实证明,下岗失业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率较一般人增高

得十分明显。

&打工者

打工者远离家乡与亲人,常年在陌生的环境中用自己的体

力付出来寻求生存。在外工作的生活环境多数难以令人十分满

意,工作条件也常常是简陋的,工作量一般来说又偏大,他们付

!"#

!"#$%&%!’(()$#+,’!’-&

!""#年第$%卷第$&期(总第!#%期)中国社区医师

出的劳动代价和遇到的困难往往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本来在如

此条件下工作与生活,就容易产生慢性疲劳综合征,如果万一

再遇到某些过激的外界刺激或难以解脱的困难,则雪上加霜,

更容易使他们处于心理上的绝境,将已经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

征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有人说:打工者的处境决定了他们遍尝

各种最基本的压力,身心疲惫在所难免。

!"心胸狭窄的人

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向性格的人,特别是心胸狭

窄的人较一般人容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这种人心胸狭

窄,看问题较为片面,对别人的成绩常采用狭隘的角度去分析,

导致由羡慕转为嫉妒。常常比上不比下,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

别人越好他的心里就越发不安。一旦自己不如他人,则耿耿不

安,内心焦虑,抑郁难眠。因嫉妒本身可以看成是一种情绪与心

理上的一种病态,如果是在疲劳的状态下发生,这就更容易导

致慢性疲劳综合征。

作者单位:!"#$%%山东定陶县杜堂乡卫生院(黄启良);定陶县

妇幼保健站(牛静)

因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复杂,严重程度不一,目前尚

缺乏特异的体征和检查项目,而且在作出明确诊断之前,必须

排除其他相关的器质性疾病,以防延误诊治。所以对慢性疲劳

综合征的诊断较为困难。根据“$&’"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拟定

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而修订的标准,虽然还存有诸

多缺陷,但仍然不失其参考意义。现将其诊断标准摘抄如下:

!症状与体征

($)必要症状: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并

且持续至少(个月,经充分的休息后疲劳仍不能缓解,活动水

平较健康时下降)%以上。

(!)次要症状与体征:!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咽

喉炎;#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肌痛;%多发性非关节炎性

关节疼痛;&新出现的头痛;’睡眠障碍;(劳累后持续不适。

以上症状与体征应同时具备#条或#条以上,持续存在至

少(个月。

#实验室与肌电图检查

($)血细胞及酶学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沉

加快,乳酸脱氢酶轻度增高。

(!)细胞免疫异常检查,有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免

疫球蛋白-减少,免疫球蛋白.缺乏,抑制性/细胞增加,自然

杀伤细胞活性下降等。

(0)各种病毒学检查,如12病毒、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巨细

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抗体出现,可出现12病毒抗体效价上升。

(#)肌电图检查,部分患者有异常的肌电图,肌纤维出现萎

缩坏死,肌细胞有微管和线粒体结构异常等。

依据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实验室检查和肌电图

检查结果,一般可以明确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

$慢性疲劳的自我测定

有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类病症提倡患者的自我识别与

自我认定。病人可以根据一些临床资料,罗列出以下诸条,对测

定自己的疲劳程度,进行量化的认定,建议试用。

($)早晨起床后,身感倦意。

(!)工作时易开小差,常出差错。

(0)说话少气无力,声细音短。

(#)不善言谈,怕与人见面。

())精力不集中,爱胡思乱想。

(()喜欢喝浓茶,嗜好烟酒。

(")总是无精打采,充满睡意。

(’)双腿沉重,手易颤抖。

(&)无饥饿感,厌食、恶心。

($%)经常腹胀,易腹泻或便秘。

($$)容易忘事,好发脾气。

($!)不易入睡,早醒,多梦。

($0)经常头痛,头晕,耳鸣。

($#)时常心悸,胸闷,厌烦。

($))常患感冒,迟迟不愈。

($()身体无故消瘦,体重逐渐下降。

($")尿少或尿多。

($’)喜食辣椒,刺激胃口。

($&)阳痿早泄,性欲减退。

(!%)月经不调,闭经提前。

项目认定的量化判断标准:在上述!%项中,若有!30项,

则表示轻度疲劳;若有#3)项,则表示中度疲劳;若有(3’项,

则表示重度疲劳,并有潜在疾病;若有$%项以上者,就表示已

经患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最后认定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是一个“除外

诊断”,应在确实排除了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疲劳的基础上方可

认定。切不能以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作为特异性诊断

依据。故诊断时一定要排除那些酷似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疾病,

既不要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也不能将真正的慢

性疲劳综合征遗漏。为了能够较好地进行相关疾病的排除、判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

聂希会

!"#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