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
2017-12-01 | 阅:  转:  |  分享 
  
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安口镇明德小学孙喜文

当今社会,问题青年、校园暴力、自杀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乃至引发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触目惊心。学生心理素质差、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成为学校德育最严峻的挑战,民族精神已经在年轻一代逐步淡忘,许多孩子不了解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的民族气节,对民族几百年的屈辱史更是知之甚少,抗日战争成为“过去的故事”,诚信、尊老、爱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生代有“断代”的危险。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双流县东升小学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地方名校,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响亮地提出:创国学校本课程,重建学校文化,让东小的孩子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让东小的孩子们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陶冶性情,从小养成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礼貌谦恭的良好品质。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享受成长,享受快乐的生命园地。???(一)编撰独一无二的“国学教材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浩如烟海,数不胜数,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才真正适合东小的孩子呢?双流县东升小学结合东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东小的优质师资,编写一套难易适中的国学教材。这套教材共六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这六本教材分别是:一年级背《三字经》,二年级选用《对韵歌》,三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四年级是《诗韵》,五年级读《美词》,六年级诵《古文》。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古色古香的封面与插图,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让人明晰地窥见编写者的审美追求与价值指向——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的核心内容,以思想性与趣味性交相辉映,则可以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彼岸。(二)深入研究,形成“五字教法”为了保证国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国学课教学时间。每周四第一节为全校统一的国学课。此外,老师们充分利用早读、班会等时间加强学生的诵读。在国学教育的形式上,东小归纳出“五字教法”:“颂”——利用校本课程授课时间及每天早读十分钟,让学生熟读、背诵诗文,让校园响起朗朗书声;“听”——利用中午时间,收听校园广播播放的经典诗文,悠扬古乐;“看”——利用教学楼走廊、教室、宣传栏,营造诗书氛围,让学生随时都能置身于传统经典之中;“悟”——就是在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古人的智慧、情操和思想,提升自我的境界。“行”——让东小孩子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中去,做一个博学睿智、文明礼貌的现代小公民。如此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能够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内在的传承,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三)开展系列活动,形成活动的亮点,营造“诵读”氛围。围绕国学诵读方案,开展系列活动:每天一次国学经典诵读(学校电视台,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每周一次国学课堂(每周语文教师集体备课下统一执教校本课程。)——间周一次国学讲堂(教师自己主讲,讲大师,讲著作,讲历史事件,讲典故等。)——每月一次国学考场(以年级组团,内容涉及丰富,促进师生自主学习经典。)——每学期一次国学展演(结合社区活动,结合传统节日,辐射社会,增强影响。)除此之外,学校结合国学内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结合清明节开展了“思先贤祭故人”活动,学生搜集诵读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查阅了解相关风俗,祭扫先人陵墓,缅怀革命先烈,在活动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的这一举措,不仅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让中华民族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民族精神在东小孩子身上得以继续传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滋养着东小的一批批孩子,影响着一代国人,为培养合格的新一代公民打下坚实的道德品质基础。

开展的“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活动,是新形势下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其做法、举措在小学德育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段雨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