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风毛菊:花似风毛叶如驴耳——胜日寻芳(179)草地风毛菊,菊科风毛菊属植物。中国本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欧洲,俄罗斯、哈萨 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蒙古也有分布。生于荒地、路边、森林草地、山坡、草原、盐碱地、河堤、沙丘、湖边、水边,海拔510- 3200米。草地风毛菊的名字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四册(1975年5月出版),该书说它“常生荒地路边或森林草地”,这可能是它 起名的缘由。该书还提到草地风毛菊别称“驴耳风毛菊”、“羊耳朵”。1972年出版的《内蒙古中草药》中已出现“驴耳风毛菊”这个名字。该 书收载的蒙药“风毛菊”(蒙药名淖海—合勒—乌布斯)所配插图为草地风毛菊,但标注的名字为驴耳风毛菊。我猜驴耳风毛菊这个名字的由来可能 与其叶子细长如驴耳有关。另外,该书还提到蒙药风毛菊亦称“狗舌头”、“驴耳朵”。我猜测“羊耳朵”、“狗舌头”、“驴耳朵”之类的别名也 都是因形而得名。在此特别提醒注意,风毛菊属植物中有一种植物就叫“风毛菊”,但它与蒙药“风毛菊”(草地风毛菊)不是同一种植物。199 9年出版的《中华本草》第七卷收载了草地风毛菊。称其中药名为“驴耳风毛菊”,出自《内蒙古中草药》,原植物为草地风毛菊。“功能与主治” 中还附录了《内蒙古中草药》的“主治用法”:“清热解毒。主治颈淋巴结(原文无此“结”字)结核,腮腺炎,疖肿。”看来《中华本草》中的内 容可能主要来源于《内蒙古中草药》。至于“风毛菊”这个名字,未查到出处。不过《汉语大词典》对“风毛”一词有解释,指“皮衣襟上和袖口处 的装饰性皮毛边”,从风毛菊细碎成簇的小花瓣看,倒与皮衣“风毛”有几分相似,不知其是否因此得名。风毛菊属植物约计400余种,我国已 知的约有264种,不过开发利用的不多,多数还身处荒山野岭,被视为野草,如《北京植物志》给草地风毛菊的定性就是“路边村边常见杂草”。 以上照片均于2017年8月2日摄于山西云冈石窟景区。以上2张于2017年8月4日摄于山西五台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