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2017-12-06 | 阅:  转:  |  分享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柳河镇胜利小学解玉南电话:13766162920【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
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除法两小节。教学内
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
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重点教学乘的顺序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重点帮
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突出各部分积的实际含义。接着编排进位的,经历笔算过程,帮助掌握笔算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
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学习做好准备。【学情分析】学生通过
两年多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万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除法的基本口算能力。对于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及两位数或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交流算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2.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两位
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探究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复
习旧知1.两名学生板演14×2231×32.其余学生口算23×1045×2040×830×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学生探究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几理解笔算乘法的算
理准备了条件。】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图书室的王老师准备购进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
吗?【设计意图: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新课探究1.出示例题(1)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每套书有
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2)理解题意师:要想知道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其实就是求什么呢?应该怎样列式呢?生:每套
书14本,要买12套,那就是12个14相加是多少?师:要想求一共有多少本书?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学生列式:
14×12=(师板书)那你能估一估它的结果是多少吗?预测:生1:大约140。生2:大约170。2.自主探究新知,得出结论(
1)探究用点子图计算的方法师:这是我们估算的结果,是我们的猜测,那有了我们大胆的猜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都看
作一个点就出现了这样的点子图,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来求出12套书到底有多少本?拿出点子图,在上边分一分,算一
算开始吧。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设计意图:利用点子图计算,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师:请这几个同学帮我们解读一下他们的点子图。预测:
生1汇报:上边每行有14个点,有5行,列式5×14=70。下边有7行,列式7×14=98所以一共有70+98=168。生2汇报
:上边每行有14个点,有4行,列式4×14=56。下边有8行,列式8×14=112所以一共有56+112=168。……师:同学
们你们看,这些作品都计算出来了14乘12等于168。但是你们看他们之间虽然分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预测:生1:
都是分成两部分然后再把他们和起来师:他刚才说到了先(分)后(合)那为什么要分呢?预测:生1:分完了,数就变小了,就变成了以前学过
的知识算起来就方便了。……师:那分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点子图分完之后就把这节课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变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了。看来这个点子图起到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多重要啊。(2)探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师:通过点子图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道题的结果就
等于168那没有点子图你能不能试着用竖式来计算呢?现在请大家写出你竖式计算的过程。师:做完的同学打开书去看看,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
如果做对了就练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哪位同学有困难也打开书去看看,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与理解去读懂,然后到小组中去交流交流你的想
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刚刚我们已经通过竖式计算出它的结果了。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在刚才同学们的分法中有一种分法和竖式的计算
过程。是一样的你找到了吗?请你在第二张点子图上画出来。学生看点子图结合着竖式来说算理。【设计意图:借助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理解算理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自主探究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合作中生成对算理
的理解和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师:看这点子图多重要啊,他不仅沟通了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还让我们找到了竖式背后的道理。师:学到这里你
有没有疑问呀?学生质疑。师:老师也想问问大家这个4为什么要写在这个位置,0用不用写,4写在了十位上,已经表示4个十了,可以省略
不写。(3)教师总结算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
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大家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3.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完成书46页做一做四名同学
板演,说算理,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2)变式练习:完成书47页第三题改错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解决问题:一本
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
笔算的算法,体会计算的过程,并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作业1.完成47页2题独立完成面批面改【设计意图:通过
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2、拓展训练,寻找规律31x1132x1133x113
4x11【设计意图:拓展题的出示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得地
方吗?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板书
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4×122套书的本数……28……14×2的积10套书的本数….140……14
×10的积168答:一共买了168本。14×12=168(本)设计说明:1.巧用多媒体,使枯燥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
有机的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
,丰富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本设计利用多媒体,以点子图的形式演示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比算
算理,探讨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了学生数感。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教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用竖式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经历学习笔算方法的过程,结合竖式讨论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计算效率。设
计特色简述:1.注重课前的复习铺垫,为学生探究新知识准备条件。有效的复习能使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
极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先安排了两项复习内容:一是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二是笔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通
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学生探究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几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
2.在教学中借助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理解算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3.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
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自主探究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合作中生成对算理的理解和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
识的体验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http://www.520xy8.com/%
E5%B0%8F%E5%AD%A6%E7%94%9F%E9%A2%91%E9%81%93/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
,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http://www.520xy8.com/xiaoxuesheng/%E8%AF%AD%E6%9
6%87%E5%AD%A6%E4%B9%A0%E6%96%B9%E6%B3%95/方法的基础上进行http://www.520xy
8.com/jiaoshi/List/List_14655.shtml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
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在备课时我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开始,复习两位数
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教学中,我从学校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从而引出本堂课的数学问题
14×12,让学生以探究、活跃、高昂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过程。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较好。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估算,初步感知1
4×12是多少,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再让学生尝试用点子图分一分算一算感受先分后和的思想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然后再让学生小组探究如何
运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里我借助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理解算理,使复杂的数量关系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3层计算。学生还未能熟练掌握时,往往会出现运算第2层时把算乘几十当成算乘几,或者将因数弄混
淆导致出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学生书写竖式时,我要求孩子们将算理一并书写在算式的旁边,便于孩子记住自己该算哪一步,便于孩子们在思
维混淆时能理清运算的顺序,在检查时便于发现错误。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同时改错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笔算时容易犯的错误,知道笔算的时的注意点,争取能做到不犯这些错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
献花(0)
+1
(本文系解玉南7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