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总结
2017-12-07 | 阅:  转:  |  分享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柳河县驼腰岭学校小教部尹赫



一、问题的提出

2001新课标准(实验稿)提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评价要求则提出“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2011英语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小学英语课程及实施过程中,存在课程与实施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现象,仅仅是为了教而教、为了知识而求知。对此,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生活化教学。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倡导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然地学习英语,因此,作为生活化特征较为明显的小学阶段,理应创设生活化情境,切实提高我校小学英语教学实效。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我校存在许多“哑巴英语”现象,学生课堂上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反思这一现象与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老师们习惯于按照以往方式讲解课文、归纳知识点,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语义层面,英语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难以形成在生活交际中得体的运用语言能力,对话活动经常存在为对话而对话,千堂一律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缺乏应有的生活化交际情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致力于在课堂中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具体语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敢开口、能开口、会开口说英语。本课题立足于实践操作,运用行动研究法,边行动边研究,能积累有益的教育经验,提高老师们的科研意识,学会研究,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三、课题的界定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为语言运用而创设的情境,指教学中为引发学生原有的情感、知识经验等营造的场景、氛围。教学情境生活化是通过再现生活情境,激起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激活学生应用语言。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伴随着喜悦和成功,学得自信,学得愉快,学得灵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生活化研究可以界定为:以培养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交际为宗旨,以生活化情境的创建为抓手,创造性地设计生活化情境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探索小学英语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操作策略。、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情境创设课模:着力于新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努力探索“教学情境生活化”的运作策略。

2.通过情境创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展开交际性活动,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拓展体验渠道:学生所体验到的绝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所领悟到的也绝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在导入、呈现、巩固、拓展教学环节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2.适合生活化情境创设有效方式手段,包括电教手段、直观教具、现场实物、故事游戏等等。、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我们深深懂得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也掌握了生活化情境创设的一些策略,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研究,也让我们由敬畏课题,开始走近课题,从课题研究的门外汉变成一脚跨入门槛的门边汉,增强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我们的科研能力。教师在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各种生活化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我们创造并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学生已体会到情境学习的乐趣。在我们的校园里,英语学习已不再限于40分钟的课堂上。在操场,在办公室到处可见学生自觉用英语打招呼和做英语游戏的情景。我们还将日常生活用语,校园礼貌用语,俗语、谚语应用于我们的课堂,英语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学生运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在区质量调研中英语学科在同类学校中领先。

3.创设生活化情境,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深入课堂,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我们初步形成四六情境教学模式,努力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是指四个环节要求。1.导入新知:创设感知情境。这是初始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基本行为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民主的、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基本行为是:感知情感,产生兴趣。预设目标是:教师通过认真专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学习活动创设情境,铺路搭桥,使学生初步感受新知,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新知呈现:创设领悟情境。在这启动环节中,教师的基本行为是:巩固旧知识,领悟新知识。预设目标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将抽象的单词、句型变成直观化、形象化的表征,使英语教学自然而然地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新知识,加强英语语言的训练。3.练习巩固:创设活动情境。这是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基本行为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主创设情境。学生的基本行为是: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创造者,在教师的启引导发下感悟、创设自主活动的情境。预设目标是:开放应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自编、自演情境中自主活动,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合作和交流的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4.拓展运用:创设拓展情境。这是最后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基本行为是:把课堂向社会链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生活情境。学生的基本行为是: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师的链接,将学习场地从教室迁移至室外。预设目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拓宽英语学习的界面。

六是指本模式遵循的六个基本要素:1.生活性。在实施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过程中,课堂教学除了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外,必须特别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和语言学习的联系性、系统性,做到浅入深出,使知识的每一个链接处都能稳妥扎实—情境时为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而创设的。2.现实性。为教学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合理的,也必须是贴近生活的。小学生对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情境已比较熟悉,课堂上营造出的情境,必须具有足够的真实性,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以便从学生熟悉的感性知识入手,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化难为易。情境教学的合理性就在于巧妙的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教学,使之合情合理,与教学内容保持连贯性。3.趣味性。“灌输式”的教学由于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对英语课产生畏惧的心理,所以他们在多部份教学时间内只是机械地应付学习,很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果让情境教学充满趣味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果所创设的情境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思维,就能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4.主体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情境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情境的主体。教师所给的情境可以使一个开头或是一个片断,其他的部分必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组织与引导。有了一定的情境,学生尽情自在表达,而此时的教师则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带有强烈鼓动倾向的评价者,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只用“好”和“不好”来表达,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他们自己的,都有它们特有的价值,教师应该再充分鼓励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真正的做到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5.发展性。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是可发展的个体,小学英语情景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发展性的原则。情境创设结束后,教师必须就本堂课的情境创设内容加以总结,提出希望、要求和建议,为学生形成进一步的发展和创造搭建新的平台,努力使他们的整体知识、个人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为新的课堂情境的创设奠定基础。6.活动性。情境教学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显示的生活要求学生会合作。课堂情境必须体现合作精神,从孩子的全面发展着眼,强调学生自我控制、互相提高。让他们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成果共享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交流与合作彼此启发,彼此鼓励,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尹赫08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