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络时代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柳南乡中学逄红梅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交流的工具,同时把我们的教育也带入到一 个崭新时代,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对网络的认识及当前中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 作带来了异常巨大的变革。尤其以快速、灵活、便捷的优势,对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内容的丰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但网络是柄“双刃剑”,它在促进了教育的同时对中学生的成长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中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大多都没有太强 的自制力,特别是男同学。前不久,我组织了一次关于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从中可看到:95%的同学上网是为了娱乐,娱乐的内容是聊天、游戏 ,上网中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游戏中有战果。学生人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小时,28%的学生上网地点为网吧,80%的同学认为上网对学生的学习帮 助很小甚至没有。有的学生平时在校住宿,周五回家是通宵上网过瘾。显然,学生上网的目的及情况是令人担忧的,这给当前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非 常严峻的挑战。二、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的挑战首先,对道德教育的挑战——网上道德行为失范严重网络时代中学生传统道德规范受到了挑 战和冲击。当今之世,由于互联网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拓宽了人类的交往空间。但网络社会中的人完全可为他们所创造的技术、符号、信息以及各 种关系所控制、操纵,导致主体性的丧失。现在针对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 世界,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如此,许多感到无聊而上网的 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学校德育肩负着培养中学生的自觉责任的觉醒、自主意识和 品格提升的重任。其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挑战人与人的沟通和交往完全依赖网络,长期沉溺于此,极可能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 情绪的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上网成瘾症”。据我的观察和家长反映,学生上网后,闲暇时间全部泡在网 上,与家人、同学的思想交流、人际接触越来越少。这是网络的发展给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的重要挑战之一,应引起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包括班 主任的高度重视。三、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应积极采取的对策网络发展成为中学德育不可阻挡的潮流。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改善德育队伍素质,更新观念,研究网络,提高自身运用网络技术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 到,不能因为网络上有垃圾,就将孩子和垃圾一起泼掉。学好学坏,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网络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不上网,孩子照样可以学坏 。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去禁止学生上网,而是如何做好对学生正面引导工作,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我们对于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驾驭网络应 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应进行专门的研究,熟悉它才有发言权。二、要构建现代网络理念,引导学生理智上网。具 体地说,就是如何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如何在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有效的上网;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获取运用有益的信息 ;如何较好地利用网络调控身心,休闲娱乐,辅助学习等。(二)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面对网络 这柄“双刃剑”,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而应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它。面对发展的时代,掌握网络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网络中汹涌而 来的信息潮流,则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成熟度,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及 道德自制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另外,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灌输式的教育已不再适合信息时代。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 水再多,也不外乎教与学的灌输关系,只不过是量的大小。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并不断地去探索水源,这才是教师在教育中的真正成功 。在互联网的信息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只要你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具备获取信息的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是研究者,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每 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网络的真正乐趣。(三)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实施道德教育,构筑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教育,仅靠 学校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责任,以构筑一张三位一体的德育安全网。1、家长要不断学习网络知识,因势 利导,尽快成为孩子网络教育的引路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令大多数家长措手不及,许多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电脑和网络的负面效应 ,而学生多半是课余时间(据调查36%以上学生是在家里上网),所以学校要争取家长配合控制学生上网。如对孩子的上网给予必要的引导, 教孩子正确选择信息的方法,限制上网时间等,从而回避家庭网络教育盲区。这也是家长对指导孩子的网络学习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陶宏开的 有关解救网瘾孩子的著作当中提到,孩子之所以上网成瘾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父母本身的问题和父母教育的不得法。他认为孩子都有向上的心,而家 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挫伤孩子的向上心。但家长不但认识不到这点,去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反而责怪孩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学校在网络德育教育的实施方面肩负重任学校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网络道德教育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网络时代,学校要 敞开大门,兼收并蓄,决不能以一种排斥的态度去对待网络。首先,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我们必须要在学生上网前对他们进行 行为方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引导。把网络“防害”以及网络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性的教育和教学。如:开展中学生上网 情况调查;开展网上道德讲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上垃圾”。其次要疏导结合,占领网络阵地。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疏才是正确的方法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上网创造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资源,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学生可以 及时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也能把部分流落在网吧的学生争取过来。在学校里,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网上行为,并通过良好网 络环境的感染力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2)推荐优秀站点,让学生在网上健康冲浪。?学生上网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我们应该向学生 推荐一些优秀站点。学校负责网络管理的老师可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网站收集在收藏夹中,也可在自己的校园网上建立相关少年网站的链接,让学生 们在这些网站上健康冲浪,这样就减少和避免了学生和那些不良网站的接触机会。(3)、开展学生喜欢的网络活动,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渴 望成功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里,青少年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学校最好能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 网上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成功的乐趣。我就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成立了班级的QQ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同时也可以获悉 一些他们的思想动向。最后,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在中学网络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好遵守网络道 德的模范。古人云:“先莫先于修德。”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 的导向作用。同时,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把网络用于有益的方面,让网络发挥应有的作用,也 是中学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3、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管理网吧管理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社会也应承担起一定 责任,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上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四)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保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它是网络德育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坚持一种扬弃的态度,加强与网德、网风息息相关的网络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等,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