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QBT4530-2013卡波树脂
2017-12-14 | 阅:  转:  |  分享 
  




























































































































卡波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卡波树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以苯或者乙酸乙酯和环已烷为反应溶剂生产的水溶性高分子流变

增稠剂类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卫监督发[2007]1号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3.技术要求

卡波树脂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卡波树脂的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卡波树脂A型

1﹚

卡波树脂B型

2﹚

外观松散白色,微酸性粉末

0.2%水溶液19000~3500013000~30000

粘度/mPa.s

(20/min,25oC)

0.5%水溶液40000~7000040000~60000

透光率/%(420nm,0.5%水溶液﹚≥85

残留丙烯酸/%≤0.25

残留苯/%≤0.5/

残留乙酸乙酯/环已烷/%/≤0.45

干燥失重/%≤2.0

堆积密度(g/100mL)19.5~23.5

砷(以As计)/(mg/kg)≤2

重金属(以Pb计)/(mg/kg)≤10

1﹚

卡波树脂A型的反应溶剂为苯;

2﹚

卡波树脂B型的反应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已烷。

4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水为GB/T6682三级水。

1



4.1外观

4.1.1目测。

4.2粘度的测定

4.2.1仪器及试剂

4.2.1.1BROOKFIELDRVT型旋转粘度计或相应型号的旋转粘度计;

4.2.1.2酸度计:分度值0.01pH;

4.2.1.3烧杯:1L;

4.2.1.4恒温箱:25℃±1.0℃;

4.2.1.518%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称取18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g。

4.2.2测定

4.2.2.1试样溶液的制备

用量筒量取500mL水加入1L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在电动搅拌机下于1000r/min进行搅拌,然后分别

称取试样见(4.2.2.2),慢慢洒入水中,加样时间控制在30s~45s之间,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均匀(约30min),

接着在300r/min的速度下边搅拌边用1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30~7.80(采用水胶样与水1:10的比

例进行pH值的测试确认),搅拌时间约10min,其中调节pH值时18%氢氧化钠溶的大约加入量见(4.2.2.2)。

将中和后的卡波溶液装入150mL透明塑料瓶中,然后在2000r/min转速下离心消泡10min~30min,再放至恒

温箱中于25℃下恒温1h。

4.2.2.2试样溶液的测定

用BROOKFIELD-RVT粘度计,转速20r/min,称样18%氢氧化钠溶液用量参照表2,转子选择参照表3,检

测粘度,在30s~45s粘度稳定时读数。

表2

项目称样量/g18%氢氧化钠溶液量/g

0.2%水溶液粘度1.000±0.005g约1.4g

0.5%水溶液粘度2.500±0.005g约4.3g

转子的选择:转子的选择应根据其读数,有效的读数应在10~90范围内,如果超出此范围,应重新选择

转子,参照表(B):

表3

转子范围

3500~4500

41000~9000

52000~18000

65000~45000

720000~180000

2



4.2.3分析结果与计算

根据所选测量系统查得仪器常数K值,按下式(1)计算即得粘度值η:

η=K?α………………………………………………………………………(1)

式中:

η——样品的粘度,mPa?s;

K——仪器常数,mPa?s/格;

α——刻度值,格。

4.2.4注意事项

4.2.4.1转子进入样品时,应小心、缓慢,避免带入气泡,若带入气泡应小心排出;

4.2.4.2转子高度应小心调整,使液面与转子刻线重合;

4.2.4.3测量时尽可能将转子置于容器中心;

4.2.4.4装卸转子时应小心操作,将仪器下部的连接螺杆固定住后再拆装转子,避免将转子掉落地上、剧烈

碰撞或横向受力导致转子变形;

4.2.4.5样品由恒温箱中取出后应尽快测定,防止温度变化;

4.2.4.6仪器升降时应用手托住仪器,防止仪器自重坠落;

4.2.4.7实验室温度应尽可能接近25℃。

4.3透光率的测定

4.3.1仪器及试剂

4.3.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3.1.2酸度计:分度值0.01pH。

4.3.2测定

用(4.2)制备好的测粘度用的0.5%的卡波水胶液装入1cm比色皿中,然后放入底部垫有纸巾(起缓冲作

用)塑料离心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消泡。离心转速3500r/min,时间30min。用紫外分光光度计420nm下,测

其透光率。

4.4残留丙烯酸的测定

4.4.1仪器:常用玻璃器皿和仪器

4.4.1.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和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器;

4.4.1.2色谱柱:AQ-C18,粒度5um,柱长150mm?4.6mm(内径),或相当者;

4.4.1.30.45um的水系、有机系溶剂过滤膜;

4.4.1.40.45um的水系样品过滤器;

4.4.1.5超声波清洗器;

4.4.1.6pH计:分度值为0.01pH;

4.4.1.7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001g;

4.4.1.8磁力搅拌器;

4.4.1.9真空过滤装置;

4.4.2试剂及溶液



3





4.4.2.1丙烯酸,质量分数大于99.0%;

4.4.2.2甲醇,使用前用0.45um有机系过滤膜过滤;

4.4.2.3磷酸二氢钾;

4.4.2.4磷酸;

4.4.2.5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0.01mol/L):称取0.54g(称准至0.001g)的磷酸二氢钾于1000mL烧杯中,

加800mL水搅拌溶解均匀,用浓磷酸调pH值至3.0±0.05,用带0.45um水性过滤膜的真空过滤装置过滤。

4.4.2.61000mg/L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称取(0.1±0.001)g的丙烯酸标准样品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缓慢稀释至刻度定容,浓度为1000

mg/L的标准储备溶液。

4.4.2.7100mg/L标准溶液的配制:

移取1000mg/L标准储备溶液10mL于1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定容,浓度为100mg/L的标

准储备溶液。

4.4.2.8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吸取1mL、5mL、10mL、25mL、50mL浓度为100mg/L的标准储备溶液至5个100mL的容量瓶中,加

水至刻度,摇匀,分别配成1mg/L、5mg/L、10mg/L、25mg/L、50mg/L的丙烯酸标准溶液。

4.4.3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4.4.3.1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2:8(V+V);

4.4.3.2流速:1.0mL/min;

4.4.3.3进样量:10uL;

4.4.3.4检测器波长:200nm;

进样前,开动高效液相色谱仪,通流动相直至获得稳定的基线,然后测试样品。

4.4.4分析步骤

4.4.4.1标准曲线的制定

分别将1mg/L、5mg/L、10mg/L、25mg/L、50mg/L的丙烯酸标准溶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测出丙烯

酸峰面积,得出丙烯酸峰的标准曲线。

如果曲线过原点,也可用单点法进行测试。

4.4.4.2样品的准备

准确称取(0.2±0.1)g(称准至0.0001g)样品至60mL的带盖的聚乙烯瓶中,加入50.00mL甲醇,加

入磁转子,旋紧瓶盖,放入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hr。静置10min,将上层清液转入10mL离心管中,用保鲜膜

密封,在3500r/min下,离心分离40min。

4.4.4.3测定

移取2.00mL的上层清液至1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并用0.45μm的水系样品过滤器过滤。取

此滤液进样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得出残留丙烯酸的色谱峰面积。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c。

4.4.5计算:

残留丙烯酸的质量分数w1,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2)计算:

m

c

m

c

w

025.0

100

10

2

1050

6

1

??

?

??

?

?

………………………………………(2)

4



式中:

c——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浓度,mg/L;

m——样品质量,g。

4.5残留苯的测定

4.5.1试剂和溶液

4.5.1.1辛烷;

4.5.1.2甲醇;

4.5.1.3苯;

4.5.1.4苯贮备溶液(10mg/mL):称取1.0g(约1mL)苯至100mL容量瓶中,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此溶液

可置3℃~8℃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

4.5.1.51mg/mL苯标准溶液:移取5.00mL苯贮备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该溶液

现用现配。

4.5.2仪器设备

4.5.2.1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和5cm的比色皿;

4.5.2.2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01g;

4.5.2.3容量瓶:50mL、100mL。

4.5.3标准工作曲线

4.5.3.1标准比色液的配制

分别取0、1、2、3、4、5mL1000μg/mL苯标准溶液,分别于五个50mL容量瓶中,加异辛烷至容量的一

半,加1.25mL甲醇,盖盖,摇动,用异辛烷释稀至刻度,摇匀。其对应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60、

80、100μg/mL。

4.5.3.2标准工作曲线的测定

用5cm的比色皿,于最大吸收波长(约254nm)处,以纯异辛烷为参比,用事先预热好的紫外分光光度计

按仪器的操作程序测吸光度,并绘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4.5.4试样的测定

4.5.4.1试样的制备

用干净干燥的60mL的聚乙烯瓶称取(1.25±0.02)g试样,加约25mL的异辛烷,轻轻摇动,使样品分散,

加1.25mL甲醇,盖上盖,摇动,使样品分散,放振荡器中振荡15min,取下,将上层清液转入50mL容量瓶

中,用异辛烷洗涤三次,每次约5mL,洗涤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异辛烷释稀至刻度,摇匀,静置15min。

4.5.4.2试样的测定

取制备好的试液于5cm的比色皿中,以异辛烷为参比,按标准曲线中同样的方法测其吸光度,或按仪器

说明进行试样的测试,并可由仪器直接算出试样浓度c。

4.5.5结果的计算

残留苯的质量分数w,数值用%表示,按下列公式(3)计算:

10000

50

?

??

?

m

cK

w……………………………………………(3)

式中:

5



K——实际的苯贮备液相对于10000的系数。

c——测得的苯含量,μg/mL;

50——试样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4.6残留乙酸乙酯和环已烷的测定

4.6.1仪器

4.6.1.1电子天平:精密度为0.0001g;

4.6.1.2移液管、容量瓶若干;

4.6.1.3量筒:50mL;

4.6.1.4离心机;

4.6.1.5塑料瓶:60mL;

4.6.1.6磁性搅拌器或振荡器;

4.6.1.7气相色谱仪,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6.1.8色谱柱SE-54或相当者。

4.6.2试剂:

4.6.2.1乙酸乙酯;

4.6.2.2环己烷;

4.6.2.3异辛烷;

4.6.2.4甲醇。

4.6.3色谱参考条件

4.6.3.1进样量:1μL;

4.6.3.2程序升温:60℃,3min,10℃/min,120℃,1min;

4.6.3.2.1进样器温度:200℃;

4.6.3.2.2检测器温度:200℃。

4.6.3.2.3分流比,20:1;

4.6.3.2.4柱流量:0.5mL/m

4.6.4溶液的配制

4.6.4.1标准溶液(2g/L):称取乙酸乙酯和环己烷各(0.2±0.001)g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到

刻度,摇匀。

4.6.4.2内标溶液(2g/L):称取异辛烷(0.2±0.001)g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

4.6.4.3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移取2.00mL标准溶液至50mL容量瓶中,然后再加入2.00mL内标溶液,用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用微

量进样器进样进行色谱分析,得乙酸乙酯、环己烷及异辛烷的峰面积。

乙酸乙酯和环己烷相对校正因子f1/s和f2/s的计算分别按式(4)和式(5):

S

S

S

mA

mA

f

1

1

/1

?…………………………………………………………………(4)



S

S

S

mA

mA

f

2

2

/2

?…………………………………………………………………(5)

6



式中:

f1/s——乙酸乙酯的相对校正因子;

f2/s——环己烷的相对校正因子;

AS——标准溶液中异辛烷峰面积;

A1——标准溶液中乙酸乙酯峰面积;

A2——标准溶液中环己烷峰面积;

m1——2.00mL标准溶液中乙酸乙酯质量,g;

m2——2.00mL标准溶液中环己烷质量,g;

mS——2.00mL内标溶液中异辛烷质量,g。

4.6.5样品的测试。

称取(0.5±0.1)g左右(称准至0.0001g)样品至50mL塑料瓶中,加入48.00mL甲醇,放入磁性转子,

旋紧盖子,把塑料瓶放到带磁性的搅拌器上搅拌1h,用移液管吸取1.00mL的内标溶液加入到塑料瓶中,旋

紧盖子,摇匀,静置5min。从塑料瓶的上部吸取10mL溶液到离心管,用保鲜膜封口,放进离心机,3500r/min

离心30min。取上层清液进行色谱分析。

4.6.6计算

4.6.6.1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w1,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6)计算:

100

2

3/1

1

??

S

SS

mA

Afm

w………………………………………………(6)

4.6.6.2环己烷的质量分数w2,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7)计算:

100

2

4/2

2

??

S

SS

mA

Afm

w……………………………………………(7)

4.6.6.3乙酸乙酯与环己烷的质量分数之和w,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8)计算:

21

www??

………………………………………………………(8)

式中:

A3——测试样品溶液时得到的乙酸乙酯峰面积;

A4——测试样品溶液时得到的环己烷峰面积;

AS2——测试样品溶液时得到的异辛烷峰面积;

mS——1.00mL内标溶液中异辛烷质量,g;

m——样品称样量g。

4.7干燥失重的测定

4.7.1仪器

4.7.1.1称量瓶:容量50×30mm。

4.7.1.2真空恒温干燥箱:在635~749mmHg的真空条件下能恒温于(80±2)℃。

4.7.2测定

称取(1.5±0.1)g(称准至0.0002g)样品于已经恒重的称量瓶中,置于真空恒温干燥箱中于(80±2)℃、



7



(635~749)mmHg的条件下烘1hr,然后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4.7.3分析结果的表述

干燥失重的质量分数w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下列公式(9)计算:

m1—m2

w1=

m1—m0

×100…………………………(9)

式中:

m0——恒重之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样品+称量瓶之质量,单位为克(g);

m2——烘干后的样品+称量瓶之质量,单位为克(g);

结果取两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值之差应不大于0.5%。

4.8堆积密度的测定

4.8.1仪器

4.8.1.1振实密度测试仪:PF-200B;

4.8.1.2量筒:100mL;

4.8.1.3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g;

4.8.2测定

在一湿度不大于60%的空间,将试样装于干燥洁净并已称重的100mL量筒中,以轻轻装满为度,立即用保

鲜膜紧紧封住,且用橡皮扎紧,称重,然后将其装在振实密度测试仪上,设定振实频率为250次/min,振6000

次。取下量筒,读取量筒里样品的体积。

4.8.3计算:

TC-CARBOMER380/340堆积密度,数值以g/100mL表示,按下列公式(10)计算:

ρ=100×m/V………………………………………………………(10)

式中:

m——试样的质量,g;

V——试样振实后的体积,mL;

ρ——试样振实密度,g/100mL;

结果取两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值之差应不大于0.5g/100mL。

4.9砷的测定

按2007化妆品卫生规范测定。

4.10重金属的测定

按GB/T5009.74规定测定

4.11净含量

按JJF1070的规定检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8



5.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包括本标准表1中规定的全部指标。

5.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表1规定的全部指标,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b)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材料、助剂等发生变化或不正常时,以及生产管理要素(包括人员素

质)的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时;

c)长期停产后再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的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质量监督机构或使用单位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5.2组批与抽样原则

5.2.1组批

产品按批交付和抽样验收,一次交付的同一类型、规格、批号的产品组成交付批。

产品应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合格,并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收货单位应在到货一个月内,凭合格证验收,必要时可按5.2.2取样验收。

5.2.2取样

由批量大小,按表4确定样本大小,从批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表4.抽样方案单位为桶或箱

批量12~1516~5051~150151~500>500

样本大小1235813

取样时用直径约9cm的干燥清洁的取样勺或其它取样器皿,在每个样本(箱)舀取等量样品,混合均匀,

取样总量不应少100g。将所取样品分成两份,分别装入两只洁净干燥的密封袋内并密封,一份用于检测,另

一份封存。

5.3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数据应先按照GB/T8170规定修约到与技术要求量值的有效位数一致,再对照技术要求中规定

的极限值判定检验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应重新取双倍样本采取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

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5.4仲裁

收货单位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应在到货一个月内与生产者交涉。若因检验结果不

同,不能取得协议时,双方应按5.2.2取样。取样总量不应少于100kg,将抽取的试样仔细混匀后,分别装

入3个洁净干燥的样品密封袋中,签封。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类型、规格、批号、生产者名称、取样日

期、取样人。交收双方各执一份,第三份签封后,备仲裁检验用。样品存放于暗处,保存期一个月。仲裁检

验结果为最后依据。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6.1标志

包装桶外壁图案及文字应清晰端正,需要标明:

a)产品名称、商标、规格、执行标准编号;

b)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产品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c)净含量、毛重;

d)防水、防潮、小心轻放等文字或标记;

e)生产者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

6.2包装

产品采用聚乙烯薄膜内袋外加纸桶或箱包装。产品装入容器时应留有适当的空隙,要求内袋扎紧密封,

防止进水。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标称质量。

6.3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不应倒置,避免日晒雨淋。

6.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或雨淋的场所。

7保质期

在规定的运输和包装贮存条件下,在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从生产之日起产品保质期应不低于二

年。











































10

献花(0)
+1
(本文系雁鸣长空11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