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2017-12-18 | 阅:  转:  |  分享 
  
闲话渔人渔隐渔父词·魏晋南北朝

38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山前的荒野中,崎岖的小道上,一位文士装扮的中年人,独

自驾着木车,漫无目标地前行。木车在茫茫的荒草野树间缓缓移

动,高低不平的泥路颠簸起一阵阵的酒香。在北风的阵阵呼啸中,

只有木车轮轴发出的吱扭声一路不间断地响着,使得荒野更显苍

凉。突然,车子不再颠簸,吱扭声也停了下来,因为前方已经无

路可行。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嚎啕痛哭从车中迸出,呼应着北风的

呼啸,在荒野中久久回荡。在这穷途末路之处,发出悲怆哭声的,

正是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阮籍。

中国旧时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有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做一番

轰轰烈烈的事业的理想,但现实往往使其难以如愿。此时,他们

在痛苦之余又会因心灰意懒转而欲做一个隐身芦荡、僻居山林的

隐士,其中虽也不乏希图走“终南捷径”者,但更多的只是一心

躲避动荡不安的乱世。如果身处乱世却欲归隐而不得,那心中的

焦灼和痛苦则更为深重了。阮籍或许就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位。

在中国历史上,汉末魏晋六朝是一个非常罕有的精神自由、

文化辉煌、思想灿烂的时代。同时,这个时期政治上、社会上也

是最分裂、混乱且险恶多变,各种冲突最为尖锐集中,战乱和政

权更替频繁,普通民众非常困苦,无数文人士子命运斑驳、朝不

保夕,常常被莫名其妙的卷入各集团的权利斗争之中,成为阴谋

杀夺和利益争斗的牺牲品。作为名噪一时的诗人和思想家,阮籍

不可避免地陷入动荡与黑暗的政局中,不得不为自我人格信念的

独立和生命的保全付出沉重的代价。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他那

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同时彰显出了正直文士所独具的反抗残暴

的勇气以及文人士大夫独特的诗性才情和风度。

独钓一江秋作者:温房酒窖

39

在阮籍年少之时,曹操、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等一代

叱咤风云的英雄们相继谢世,荒漠斜阳般壮丽的鏖战结束了,铁

马秋风、悲壮苍凉的史诗只剩下袅袅余音,而各种残酷的明争暗

斗、卑鄙的权术阴谋、血腥的谋杀掠夺却方兴未艾。阮籍年轻时

崇尚儒家思想,有济世之志,希望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他在

登广武山看楚汉战场遗迹,追思刘邦项羽逐鹿天下的往事时,曾

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所在的曹魏,年仅八岁的曹芳于公元239年即位,由大

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从此,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

从暂时的合作走向分裂,明争暗斗愈演愈烈,政局变得十分的险

恶。由于阮籍具有的超凡才情和隆盛名声,双方都一再征辟他入

朝为官。虽然他的父辈与曹氏集团有较深的渊源,但曹氏朝廷的

挥霍腐败,让他厌恶,而司马氏的阴谋狡诈和冷酷凶残,又令他

恐惧,他曾经具有的济世之志逐渐消残了。他视政坛为畏途,一

再以病谢绝,或勉强就职,旋以病归。

在此期间,阮籍与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诸

人,共为“竹林之游”,史称为“竹林七贤”。在繁茂的竹林之下,

他们基于对世事的共同感受和对自身生命的忧虑,相聚一起,行

为洒脱倜傥,清静无为,一同饮酒纵歌,肆意酣畅,互相倾诉各

自的政治主张。竹林七贤,因其初期的不合作态度终为朝廷所不

容,最后各散东西、分崩离析。他们中大部分都不得已入仕为官,

而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因始终不合作,最终被杀。

阮籍四十岁时,政坛发生了“典午之变”,司马懿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一举诛灭曹爽、何晏等八族,受牵连被处死的知名士人

达三千余之多,以至于造成“名士减半”,恐怖态势一时令天下震

动。目睹司马氏为篡权进行的一系列血腥杀戮清洗之后,阮籍的

政治理想被现实彻底粉碎了。为了逃避现实和黑暗的政治,他虽

不肯同流合污,却又无法超然物外,只好被迫以官为隐,又以醉

酒的方式来超脱现实。据说,司马昭辅政后,本想与阮籍结为亲

闲话渔人渔隐渔父词·魏晋南北朝

40

家,但是阮籍大醉六十余日,直到司马昭完全失去耐心,最后不

了了之。

在如此的政治环境下,一介文弱书生能有何作为,才高行洁

之人又应如何为人处事呢?阮籍认为政治清明的时代再也不会到

来,正直文士已经无路可走,只好放下心中所有的济世理想和抱

负,哲学思想也由以治世理民为宗旨的政治哲学,转变为以寻求

个体安身立命为宗旨的人生哲学,逐渐由儒入玄,又由老学转庄

学,消残着仅剩的些许壮志,与时沉浮,只为能独善其身。《晋书·阮

籍传》中记载了文章开头的那段“穷途之哭”。这穷途末路的痛哭,

正是阮籍此时内心孤独痛苦的真实感情爆发。

由于朝廷政治的强力控制和恐怖手段,作为魏晋名士的最高

代表,阮籍欲到山林中去做超脱的隐士也是绝无可能的,反而是

进入官场做个闲官更为安全。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和为了重新构

建自己的人格信念,阮籍在酒醉之余时常做出一些越礼悖教、惊

世骇俗的举动,并借诗文创作来抒写对时政的不满,抒发了个人

内心的孤独与悲苦,表达对时代的怨愤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阮籍

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流传下来的82首《咏怀诗》感

情真切、旨趣幽深、寄托悠远,极具艺术特色,几乎每一首都采

用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着他的深沉的感情,其中还渗

入了对生命存在的深切体验与思考。

阮籍《咏怀诗》的第一首诗,就把一个为追求自由精神而痛

苦呻吟的情感丰富的诗人的灵魂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为生命短促、

人生无常以及现实残酷而悲鸣: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

此时的阮籍,把富贵、权力、地位乃至生死看得是非常轻淡,

用一种傲睨万物、超越世事的态度看待世情,他愿意追寻的只是

独钓一江秋作者:温房酒窖

41

一个自由的精神。在他的《咏怀诗》第三十二首中,阮籍感叹悠

悠天道恢弘渺远,而岁月却无情,时光飞逝,一去不返,人生若

尘露,转瞬即逝。在一番深沉慨叹之后,他写道: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在诗中,他感叹着过去既往的所有事情无法亲历,即使曾有

三皇五帝等等明圣,但也完全不可追及;而后世未来的事情,不

能亲见,虽然必有新的圣人出现,可惜也不可等待了;只希望能

登上太华山,与神仙赤松子一同遨游上苍;或也愿做洞察世事的

渔父,无所牵挂,在清流中泛舟,与明月清风做伴,纵情于青山

绿水之间。

魏晋时期,政局混乱,国家权利在思想领域的专制力衰微,

普通士人的精神思想得到了自由解放,摆脱了以往封建礼教的桎

梏,形成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嵇康、阮籍等人明确倡导士人摆

脱各种外在的政治约束,获得自身的自由,实现所谓的“越名教

而任自然”。虽然在统治集团争权的清洗中,许多士人惨遭杀戮,

魏晋风度实际上是一份血染的风采,但与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

间里的禁锢思想、排斥异端相比,这一时期至少是精神自由的。

若阮籍生活在中国历史的其他时期,他的一些论著或许都会

算作是异端邪说;他蔑视正统,崇尚和鼓吹自由,追求和向往心

灵的解脱,并引领一时之时尚潮流,他的各种言论行为也必会受

到强权的镇压。若阮籍生活在历史上大兴文字狱的时期,因他的

那些诗文或借古讽今,或以曲折隱晦含蓄的方式批判鞭挞官方思

想,他本人必然会被视为“反动”“恶毒攻击”等等而遭受厄运。

因此,作为知识分子,阮籍生活在魏晋乱世,也算是非常幸运的

了。

阮籍晚年最后的时光做了一件最不得已的事。司马氏父子三

人经过二十多年处心积虑的经营,内诛朝臣,外平三淮,铲除了

闲话渔人渔隐渔父词·魏晋南北朝

42

朝廷内外所有的异己势力,可以正式实施其篡权的重要一步了。

司马昭将被晋封为相国,进爵为公,加九锡,此正是历代异姓权

臣篡位换代之准备。按照例行公事,由傀儡皇帝下诏加封晋爵,

司马昭假惺惺谦让一番,然后再由公卿大臣“劝进”,以此表明他

是上合天意、下顺人心之选。此“劝进文”偏偏指定要由阮籍执

笔。他借酒浇愁,据案醉眠,沉醉忘作,但最终还是不得已为之。

这使得当世和后世的许多士人对他产生非议和责难。可想而知,

他当时内心的痛苦何其深重。

我禁不住在想,当年,阮籍独自驾车在荒野四处游走,寻找

着各种的出路时,如果被他找到一个秘密的通道,进入一片不为

外界所知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他可以做一个不理世事、优哉游

哉的渔父,那么故事就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非常美好的结局了;

可惜,他没有找到,每一条路的终点都是无路可行。

就在写“劝进文”之后不久,阮籍的人生之路也终于走到了

尽头,他在痛苦中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一代风流名士,一位

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诗人、思想家,一个在黑暗、混乱、血腥的

世界里追求自由的灵魂,带着自由的神仙梦,飘然飞升,又或许

是,乘一叶轻舟,顺流而去了。(2014/11/20)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20130329健书

背景照片20130213摄于红花湖

献花(0)
+1
(本文系温房酒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