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11.25【胃络】从络论治 健康有道
2017-12-19 | 阅:  转:  |  分享 
  
2017/11/25【胃络】从络论治健康有道

2017-11-27?小编豆丁?BTV养生堂



经络系统

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在我们人体里也有一条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细密繁多,纵横交错,是维系健康的纽带,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慢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慢性心衰、恶性肿瘤都存在这个网络断网、堵塞不通的病理现象。因此只有这条网络通畅了人,才能保障我们人体的健康。我们人体的网络系统就是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



经络分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通俗理解,经脉为大血管,络脉代表微小血管、毛细血管。“络”有网络、联络之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



络脉是由经脉发出来的分支系统,也有很多系统组成,络脉的下面可以分支叫系络,系络后缠络,缠络再往下孙络,络脉遍布全身,形成“网络”。络脉联络我们人体从头到脚、从皮肤表层到脏腑,全身气血的运行都靠它来输送。中医认为,久病入络。疾病一旦入络,通常缠绵难愈、疗效不佳、难以逆转。





经脉是主干道,络脉直接跟组织和器官相连,为组织和器官提供气血以及信息传递的一个通路,微小血管受损伤,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的功能,所以病比较重,时间也比较长。



久病入络



案例:

男性,爱喝酒,一天能够喝半斤,连续喝了将近十几年了,刚开始去看医生的时候,这位患者大鱼际和小鱼际的地方都出现了紫红色的了,检查结果就是肝硬化早期。这样的患者在胸部发现了蜘蛛痣。

病开始的时候在经脉,久病就入络,到血分后病就重。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疾病入络脉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早期为络脉失和,这时候往往表现以胀为主,窜疼,舌质淡或红;中期称为络脉瘀滞,这时候疾病往往已经伤及脏腑,症状以痛为主,常是固定位置的刺痛感,舌质暗、舌下静脉迂曲;晚期是络损成积,此时可能会出现肿块或者结节,有明显的疼痛或麻木感,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胃络病变



胃是后天之本,运化水谷,水谷之气是后天之气,气能转换成血,是多气多血之脏,也是是引起各种内伤病的基础。经络到胃就是胃络,保护好胃的络脉畅通至关重要。



案例:

61岁,男性,主因诉上腹胀痛,反复发作,经过问诊,发现胀痛的部位固定不移,遇寒和夜间疼痛加重,还伴有烧心、反酸、嗳气。追问病史发现疼痛发作十多年了,近期逐渐加重,体重下降,做胃镜的结果提示他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结果是一个中度萎缩,中度肠化和轻度异型增生。通过望诊发现舌体胖大,舌质暗红,有瘀点。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胃癌发生模式为:第一步正常胃黏膜,第二步慢性浅表性胃炎,第三步慢性萎缩性胃炎,第四步肠上皮化生,第五步异型增生,第六步胃癌。



胃络病变的不同阶段



中医认为,这是一个由气及血入络的渐变过程。将这6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正常胃粘膜和慢性胃炎属于早期,称为脾胃不和;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是第2个阶段中期,中医称为脾胃虚弱、胃络瘀滞;异型增生、胃癌属于第三个阶段,晚期,已经毒损胃络了。

1脾胃不和

脾和胃的功能失调,脾主升降,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脾主运化,运化不好,水湿停留,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出现不和的情况。脾胃不和病在气分,症状较轻,胀满、反酸、嗳气、舌红或淡。

2脾胃虚损,胃络瘀滞

由于脾胃不和引起脾胃虚,脾胃虚引起络脉受影响,再引起胃络瘀滞。这时候往往病程较重,时间较久,代表疾病入络了,症状以痛为主,疼痛部位比较固定,多好发于夜间,舌质暗,舌下经脉迂曲。

3毒损胃络

由于脾胃不和虚损后邪气积累比较多,邪很盛的时候就认为是一个毒,毒很容易损伤胃络,是疾病比较深重的阶段。毒包括自身产生的毒和外界侵入的毒,有湿毒、瘀毒。疾病入血,往往会有肿块、结节形成。

?

胃络受损调理方法



1调理胃络食疗方1—偏阳虚者用

【材料】

党参15g、山药30g、黄精15g、大枣4枚、炒薏米50g、鸡内金15g、生姜10g、粳米适量

【适用人群】偏阳虚者用,一般推荐给脾胃虚寒的患者

2调理胃络食疗方2—偏阴虚者用

【材料】

太子参15g、玉竹20g、百合30g、大枣4枚、鸡内金15g、焦山楂15g、猴头菇20g、粳米适量

【适用人群】偏阴虚者用,口干,胃中嘈杂。

【用量】坚持喝半个月到一个月。

【注意事项】适合阳虚的人使用的食疗方不要用于湿热比较重的人,适合阴虚的人使用的食疗方不要用于寒凉的人。

3经验方—健脾通络解毒方

姚老根据从络论治脾胃的思路,创立了一个有着20年临床疗效的经验方。该经验方适用于脉络受损以及脉络瘀滞阶段。对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做了临床疗效的观察,总有效率在77.5%左右。

成功案例:

60多岁的一位老年女性,上腹部胀痛,反复一年余,胀痛连及右胁部,吃完饭后明显加重,伴随烧心、反酸、嗳气,口干口苦,咽部有异物感,容易急躁、易怒,还伴有常见的脾胃症状,如吃饭不香,大便溏稀,全身乏力等症状,舌胖大,舌质比较暗红,有明显的瘀斑,舌苔白浊厚腻,做胃镜的结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怀疑可能有肠化的结节。病理检查有中度萎缩,局部中重度的肠化,部分腺体有轻度的异型增生。中医辨证该患者应该是脾虚肝瘀,湿浊瘀阻,毒损胃络的证型。经过这个方子的治疗,一个月,患者的胃脘胀痛就明显减轻了,服用半年后复查胃镜,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是病理有明显的好转,轻度的萎缩,轻中度的肠化,异型增生没有发现。



【配方】

太子参:益气,平补气血

莪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白术:健脾益气

茯苓:健脾益气

法半夏:化痰散结

丹参

三七

浙贝母:化痰通络散结

白花蛇舌草:解毒散结

甘草:调和脾胃,健脾益气

【功效】健脾益气,化瘀通络,解毒散结。

【注意】药物服用,谨遵医嘱。



献花(0)
+1
(本文系森林草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