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8.4第4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天地之间看似晴空万里空无一物,其实充满着气体的流动,冷暖燥湿气流相互交融不断对冲,生成了风畜积 了云形成了雨。好像平静安宁,背后却酝酿着风暴,水汽云层中的阴阳电荷相冲形成了闪电,大地和空中的正负离子互撞形成了震雷。天地之间时而 虚无悄然,刹那间却又乌云翻滚风雨飘摇电闪雷鸣,好像都快要撑破天空了,只因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保护着,所以用不着担心会盈满溢出。“道” 不正像这天空吗?看似虚无缥缈,其实内部充满了运动,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组成的,阴阳二气不断对冲着发生作用,产生出了无穷 无尽的能量和变化,促使着万物生生不息,但永远不会盈满溢出来,故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大地上的深渊表面看似幽静混沌,内部却漩涡 翻滚暗流汹涌,是那么的深不见底神妙莫测,让人如临深渊望而却步。遥望天空中的星云星系,看似不动不变,其实内部一直呈旋涡状高速旋转燃烧 ,星体不断毁灭又不停新生。“道”不正像这大地上的深渊和天空的星云吗,它好像是万物的祖宗和根源,将万物包裹在怀抱中,消磨万物的锋锐, 解除万物的纷扰,调和万物的光辉,混同万物的尘垢,故称“渊兮,似万物之宗”。山涧的溪水清澈见底,鱼虾在其中自由自在,透明得好像没有水 ,但水确确实实存在着,如果没有水,鱼虾如何生存啊。“道”不也正像这溪水吗?湛清的道体像溪水和天空那样看似虚无一物,却好像真的存在, 离开了透明的道,万物何以生生不息?故称“湛兮,似或存”。这就是“道”,似静似冲似渊似湛,似隐似现似消似存,既无色无声无形,又有色有 声有形,我既不知它何时而生,又不晓它是谁的后代,隐约感觉它好像还在天帝之先,故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解读】4.1“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揭示出“道”生成万物的对冲运动方式,与《周易》第3卦屯卦的意境如出一辙。4.1.1本句话的解读重点在于“冲”。“ 冲”从“冫”从“中”,“冫”读作(bing)是两点水,有别于“氵(shui)”的三点水。“冫”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液体结成了固体, 二是“两点”代表两种气体气流,比如冷凉冻凛冽凊净冼凝冲,还有很多“冫”旁的字都与气体气流有关,冷冻凉快净化凝结凊冽凛冽。所以“冲” 字就形容有两股气流两种气体产生了对冲的运动。4.1.2“冲”描述自然界的气流运动,与《周易》第3卦屯卦的意境相似。《周易》第3卦是 屯(zhun)卦,在乾坤两卦开天辟地,接下来就要在屯卦中创生万物了。孔子在屯卦《彖(tuan)传》中说“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 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其中的“动、交、不宁”对应“冲而用之”的“冲、用”,其中的“满盈”对应“或不盈 ”中的“不盈”,都是描述天地万物初生的困难惊险和不宁。天地之间充满了气体,气流有寒热冷暖燥湿之分,我们的祖先早在数万年前就已弄清楚 了风雨云雷电等的成因。气流的对冲运动形成了风雨和积云,空气从气压高的燥热之处向气压低的湿冷之处流动就形成了风,地球上各区域的气温均 匀地升降,所以风向也呈现360度全方位的变化。大地上的水汽蒸发到天空就积聚成了云层,等到条件成熟又下降为雨。空气云层中的阴阳电荷对 冲就形成了闪电,大地和空中的正负电荷撞击就形成了震雷。天地之间时而虚无悄然,刹那间却又乌云翻滚风雨飘摇电闪雷鸣,好像都快要撑破天空 了,只因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保护着,所以用不着担心。4.1.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揭示“道”的运动方式也是“冲”。道不也像这样 吗?看似虚无缥缈,其实内部充满了运动,《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不断对冲着发生作用,产生出无穷无尽的能量和变化,促使着 万物生生不息,虽然充满了天地之间,但永不会盈满溢出,故称“冲而用之,或不盈”。“冲”本是气流的对冲,也可以形容人的气势,气冲云霄, 气冲星河,气冲斗牛,气壮山河。4.2“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将道比作是混沌的深渊,并揭秘宇宙中遥远星 云星团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渊”指的是大地上的深潭,混沌浑浊看不清内部的情形,表面似乎很平静,但内部却是漩涡环绕暗流汹涌,如临深渊不 寒而栗望而却步。我们遥望天空,满天繁星密密麻麻,像葡萄一样一串串一团团,看似不动不变,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剧烈裂变,人类肉眼看不到只因 太遥远。宇宙中的星系星云呈漩涡状不断旋转着,消磨着天体的棱棱角角,是为“挫其锐”。快速运动着,摆脱掉一切牵连束缚,是为“解其纷”。 不断燃烧着放出光芒,让亮者变暗,暗者变亮,是为“和其光”。星体不断毁灭着,又不断把残骸尘垢凝聚成新的星体,是为“同其尘”。道就像是 这星云和深渊,虽然空虚无形,其内部却有无穷的能量和运动,消磨万物的锐气,解除万物的纷扰,调和万物的光辉,混同万物的尘垢,使得万物处 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最高和谐状态,称之为“太和”。现代欧美科学家用先进的仪器观察到了宇宙星云星系的运动方式,而我们的祖先至少在数千年前 就已经看清了宇宙的本质,汉字的“亘、恒、回”,还有太极阴阳图等等,都是描述天体这种螺旋状的运动方式。第56章也说“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虽然字面上一模一样,但哲理有所不同,第56章侧重于与人交往和同的策略,而本章主要描述道的运动方式和作用。4.3“ 湛兮,似或存”,又将道比作是清澈的溪水。“湛”形容溪水的清澈透明,虽然一眼能够看到溪底的小鱼小虾和水草,但水是确实存在的,否则这些 鱼类生物如何生存。老子觉得“道”有时候混沌像深渊,有时候又清澈如溪水。“湛清”一词就是描述天空像溪水一样清澈空明,“道”弥漫在这空 明的天空中,看似没有实际上确实存在,小鱼小虾离开了透明的溪水无法活命,万物离开了清澈透明的道也无法生存。4.4“吾不知谁之子,象帝 之先”,试图理清“道”的身世。“子”是孩子和后代,《道德经》中共有9个“子”,比如子孙天子赤子母子。“先”是先后,也指祖先。“帝” 并非宗教上的“上帝”,而是指天帝,《道德经》中只有这一个“帝”,指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也可称之为天帝。《周易》中有11个“帝”,有的 是帝王,有的是天帝上帝,其中《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震卦为春之雷,代表自然界创生万物的动力和元气。在第1章中,老子说“无,名天地 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开创了天和地,天地又创生了万物,所以说道还排在天地和天帝的前面,故称“象帝之先”。老子在本章中,首先用看 不见的“气冲”来比喻道的运动方式,接着用“渊”的混沌和天体的星云旋转来描述“道”运动的剧烈,最后又用“湛”把道拉回到清澈透明的状态 。这样一来,道就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似静似冲似渊似湛,似隐似现似消似存,既无色无声无形,又有色有声有形,连老子都无所适从了。4.5老 子在本章中,综合了《周易》好几个卦的哲理。首先以《周易》第3卦屯卦为主线,同时综合了另外几个卦的哲理。“挫其锐”,万物都可能有棱有 角锋芒毕露,所以要打磨掉它过度的尖锐,使其圆润光滑,第9卦小畜卦就是打磨消挫刚刚经历过师卦战争之人的血性,第34卦大壮卦也是要抑制 初出茅庐毛头小子的血气方刚。“解其纷”是解除麻烦纠纷的缠绕束缚,第6卦讼卦就是讲如何调解官司纠纷,第40卦解卦是讲解难脱困。“和其 光,同其尘”是讲如何与万物和光同尘,团结在一起,第7卦比卦是讲如何作为一个好首领,比卦九五爻说“显比之吉”,“显”字就描述月亮与周围的星星同光辉,而不淹没遮挡星星的亮光,与“和其光”的意境相近。第13卦同人卦讲的是“求小同,存大异”,广泛与天下人亲近,这与“同其尘”的意境也比较接近。张武忠2017.8.4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