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章 个体人的一生都活在自己善恶共存的感觉世界里
2017-12-20 | 阅:  转:  |  分享 
  
第三章个体人的一生都活在自己善恶共存的感觉世界里



说到善恶,就让我们重温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吧。

晚期的弗洛伊德为了修缮自己早期无意识论中的泛性主义倾向,提出了人格本我、自我、超我的三结构理论。本我在无意识欲望的深部,由先天的本能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神秘而不可及的部分,它无道德性,是只遵循快乐原则去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和本我被弗洛伊德比喻成骑手和马的关系——“自我习惯于把本我的欲望转变成行动,好像这种欲望就是他自己的欲望似的”;超我压抑着本我,是本我真正的对立面,是它控制着自我的方向。

弗洛伊德从文明产生的根源出发,得出“文明是对人性的压抑,道德就是文明压抑本能的产物和工具”的结论。弗洛伊德认为文明产生于爱的力量,爱产生于对性快乐的追求,家、集体、社会都是源于由性爱转变而来的“目标受到控制的爱”。他发现,在人的本能天赋中还固有一种原始的、自我生存的本能属性——进攻性倾向,这是构成文明的最大障碍。文明虽根植于爱,但文明与爱之间的裂痕又是不可避免的,弗洛伊德还据此认为共产主义者从人性善出发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是违背人性的。

弗洛伊德对文明解读的角度还是不够哲学,哲学的讲,文明就是源于人类生存的欲望,为了生存只能去努力创造生存条件,“感觉哲学”说生存的进一步就是享受,为了生存的更好还得不停地去改造周围的世界。回顾人类的文明史遗留下来的文物痕迹,无非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享受,不停的对大自然加工改造而留下的印记。生存和享受是一切生命体的本能欲望,人类更不能例外,从原始部落文明的狩猎壁画、农业社会耕作的粮食和社会族群的活动、到工业社会和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不论是实物、文字图画的考古发现还是科技腾飞的当今,一切一切创造出的文明,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享受,对周围环境(世界)的改造(破坏)留下的痕迹。

西方有句谚语:“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再用感觉哲学继续解读一下弗洛伊德的哲学吧,因为他的心理学理论更能贴近个体人的切身感觉。

生、死本能说是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的。后来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用“爱的本能”替代了“生的本能”,超越了狭隘的性本能。尽管如此,弗洛伊德仍是一个泛性论者,甚至是一个唯性论者,他是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过于强调人的本能欲望,轻视了人类思想意识里群体向善的理性。可能是他目睹了一战对文明和生命的践踏,才衍生出对人类文明的悲观倾向。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人从黑暗、温暖、平静的子宫而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非生命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平常所谓攻击的内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演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只有死亡,生命才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当它转向自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感觉哲学说一切生命存在的方向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享受”,利己当然就是方向。“生存”好解释,但要把“享受”说明白就比较复杂了。弗洛伊德本能理论里的“死”就属于“享受”的范畴,需要用感觉哲学的“感觉”来解释。

攻击、破坏、死亡都是享受?事实是,它们的确会给个体人带来强烈刺激的感觉,可这怎么会是享受呢?人本性的“享受”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那么多的战争大片,特别是很多好莱坞巨资制作的有巨大破坏背景的灾难片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因为看战争、灾难大片,虚幻中眼前巨大的毁灭刺激场面,生死拼搏的惊险镜头,都能满足个体人的心理上被压抑着的“死”的欲望——破坏和毁灭带来的享受。这就可以用个体人不只喜欢看花前月下生命之美,也喜欢看在灾难场面的巨大刺激,若能同时表达出“生”的人性最好,这就可以用人性中追求“生”和“死”的本能欲望来解释。

电影就是虚幻的真实场面,好的电影能让人看着明知是虚假的,但感觉上宛如身临其境,这就是感觉层面上的享受(因为感觉本身就是虚幻的)。古罗马竞技场就是当年奴隶主们对“暴力”的享受,还有现代的竞技体育。不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赛场上的竞技对手都会在无数观众的呐喊助威下拼得你死我活,事实是,观众是在和运动员一起享受着攻击情结,这就是为了去满足个体人“生死”里的“死”(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攻击本能)的欲望,给一方加油的同时就是在享受对手的死亡。其实,哲学讲的是每个个体人自己的感觉,即便你不是在场上拼搏的运动员,只是赛场上观众席里(或电视机旁)的观众,那也是真正的获利者,因为你在自己支持的一方打败对手的过程中得到了感觉上的享受。

感觉哲学认为,我们要认清人的根本属性,尊重人性的自然规律,在无处不在的虚幻感觉中,用理性思考的方式,建立起个体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真切的现实是:每个个体人的行为时刻都受着自己虚幻可变的感觉支配,感觉可变而人性是永恒不变的,感觉只是人生这棵大树繁茂的枝叶,而人性是根。

现代社会学家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也是与生俱来的,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需要,对捕猎和竞争胜利的渴望,以及对与自己相似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这些动物性的原始冲动,和群体生存社会化留下来的一些生存本能性的习惯,都印证了感觉哲学一切生命自诞生就会有“生存”和“享受”两大欲望的理论。

人性的树根会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壮大,通常只会长得更深更壮,但必须承认也会受到根基生长环境的影响,如遇上石块就只能绕开,在有些环境太差的地方,树根也很难健康成长。可是,我们要相信人性树根的力量,树活根必在,人活人性在。

不同于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和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西汉的扬雄是人性既善又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人性是需要成长环境里的向善引导,可既善又恶的人性毕竟是天生的,“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要认清人性的终极指向无非就是“利己”,弗洛伊德理论的所谓人有攻击性本能,其核心还是为了利己,为了满足自己的感觉,从本性上讲,人性的恶也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另一面“死”本能感觉的需要,并不是以伤害人为直接目的,个体人的攻击性本性也只是追求自己比他人的强大,这种对竞争“感觉”的追求,完全可以引导为各种可控的竞技啊——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就是人类智慧的成功典范。





献花(0)
+1
(本文系之一12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