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一班第五单元语文教案教学课题17.孔子拜师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黄丽红延霞使用教师黄丽红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P67- 70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 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 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1、掌握会认、会写的生字。2、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 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表演。生:读议结合、表演、搜集资料。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http://www.qicq168.cn/index.php/bq/view/id-%B5%DA%D2%BB第一 课时一、谈话导入1、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读完后,你们知道了 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 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我们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生:孔子拜师。)(板书课题:孔 子拜师)3、相信大家都回家预习过了,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4、师概括介绍: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课件生字(认读、扩词): 词语(多种形式的认读):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3、检查课文朗读 情况。请4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想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都讲了些什么?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5、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6、再读课文,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 文或请教老师、同学等方式扫除自己在课文人物、字词理解方面的一些障碍。(1)讲解: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 ,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 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 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2)重点词语:风餐露宿: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日夜兼程:不分 白天黑夜地赶路。(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师:老师刚才在听大家朗读的时候听到了这样几个词,大家体会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 同吗?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课件出示句子)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②学生孔丘 ,特地来拜见老师。(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①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②多谢老师等候。(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 示迎接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2、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 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3、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 “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4、学生写字并写词语。四、作业:抄写词语,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通过昨 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创始了儒家文化,开创了兴办私学的先河,以他对东方文化的卓越贡献被中国人尊 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里有一段关于孔子的录象,请看:(放录象)2、此时,你的心中对孔子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生自由谈 )3、人们对孔子的感情和你们一样,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谁愿意读一读? 大家一起读。4、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学问深、品行高。课文在介绍他们的学问和品行时,更侧重于哪一方面呢?(品行高)二、研读感 悟1、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课文的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他们品行的高尚?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 ”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2、全班交流,朗读感悟。(首先我们一起来谈谈孔子吧)A、谈孔子。(1)孔子 为什么要去拜师呢?能从文中找到原因吗?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 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并且此时孔子多大了?(三十岁),到了成家立业的而立之年,远近闻名的孔子还背井 离乡去追求学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吗?(谦虚好学、永不满足……)能读出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孔子的形象来吗?(2)孔子前往洛阳拜师 ,一路上容易吗?课件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悟 出了什么?(求学的艰难,孔子拜师决心大、意志坚……)你是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理解“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 。(课件变化,显示这几个关键词为红色)(出示课件-----中国地图上曲阜和洛阳的位置,在“上千里”上链接)理解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 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步步、一天天走到洛阳的,深入理解孔子求学的艰辛。谁能读出孔子求学的艰辛来?①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孔子的 语句让你感动吗?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课件中的其他句子: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学生孔丘 ,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 右,随时请教。②学生找到哪一句,就练习朗读哪一句。重点学习第3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成语怎么说?板书:学无止境正因为学无 止境,所以永不满足的孔子在已经成名的而立之年还要去拜师学习,其实学无止境是孔子拜师的真正原因。③小结:从孔子决意拜师,到他见到老 子后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认真地进行了朗读和感悟,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呀?(谦虚好学、永不满足、尊敬老师、讲究礼仪……) 板书:谦虚好学B、谈老子。(1)老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能结合文中写老子的有关句子谈谈吗?课件出示句子:“你就是仲尼呀,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2)学生谈谈自己 的体会。相机显示“迎候”“毫无保留”为红色字体(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关心晚辈、真诚无私……)板书:诲人不倦(3)小结:正因为 孔子和老子谦虚好学、诲人不倦的品行,才赢得了后人对他们的敬重。学到这,谁还想再来读读这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 品行。指名读,齐读。3、表演对话,指导朗读。(出示课件:课文中的孔子拜师图)找到了课文中和这副图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吗?同桌两人为 一组,先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表演。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再次感悟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三、拓展延伸,倡导经典。1 、孔子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反映自己思想的名言,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录在《论语》中,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几句,(课件出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明智)也”“学而不厌,诲(huì,教 导)人不倦。”2、今后希望同学们能去读读《论语》,在孔子的言论中更多的去感悟他的学问思想和高尚品行。??齐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学 习目标齐读课题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孔子,了解孔子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轮流读课文,想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都讲了些什么?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理解词语对比朗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自学生字自由谈对孔子的看法一起读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 考,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自己试一试——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表演读一次?——齐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读出孔子求学的艰辛朗读感悟孔子的谦虚好学认识老子,结合文中写老子的有关句子谈谈通过朗读体会老子的品行分角色朗读,再次感悟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来读读自己喜欢的一句?——齐读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熟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17孔子拜师(老子)?学无止境谦虚好学诲人不倦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