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国家信用
2017-12-25 | 阅:  转:  |  分享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国家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货币持有者手中借入货币资金,因此,国家信
用是一种国家负债指以国家为一方所取得或提供的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国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取得的
信用,它形成国家的内债。国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取得的信用。中国信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工作。国务院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2012年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两家共同牵头,一共有36个成员单位。
我们主要是牵头做了这么一些工作:第一,做好顶层设计,这次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顶层
设计的结果,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部国家级规划,这部规划是我们到2020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性、纲领性的指导文件。[1
]简介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取得或以债权人身份提供的信用。通常指前者。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发行国内公债、国外公债、国
库券等。国家信用的产生是由于通过正常的税收等形式不足以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高校顶着国家信用收费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国家信用是强有
力的杠杆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债券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大银行或在公开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银行不仅可以从中取得大量回扣,而且政府发
行的各种债券还为银行的股份公司提供了大量虚拟资本和投机的重要对象。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加深,通过国家信用取得的收入
,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弥补亏空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信用已不单纯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已成为调节经济
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信用也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即一国政府以国家名义向另一国政府或私人企业、个人借债以及在国
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它既成为弥补一国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成为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对外贸易的有力杠杆。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国家信用。
它主要不是用于弥补经常性财政收支出现的赤字,而是聚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手段。特别是对国外发行政府债券,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
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调节国际收支。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能力源于属
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它的现金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
的专享权力。国家信用是一种特殊资源,政府享有支配此种资源的特权,负责任的好政府绝不能滥用国家信用资源,政府利用国家信用负债获得的资
金应该主要用于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为保障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并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事项,以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服务,并实
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国家信用应当由国家的法律予以保障。起源原始的不规范的国家信用,在中国很久以前就产生了。相传战国时期周赧王(公元
前314~前256)由于负债太多无力偿还,避居高台之上,周人称为逃债台。东汉时期,政府财政拮据,有时也向富户和贵族举债。以后历代也
有向公众举债以充国用的。一国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很多,一般有:①战争,除生命的巨大损失外,还要耗费大量社会财富,财政开支巨增;②政府
腐败,不注意发展经济,官吏贪占国家资财,奢侈浪费无度;③脱离国力发展经济,财政超前支出。在现代和平环境下,这类情况居多。要发展经济
,就要创造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必须开拓原材料工业,发展电力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进行必要的市镇建设,发展服务行业等。这类基础设施建
设耗资巨大,超过当年财政负担能力,就会形成赤字。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如果财政支出是用于发展经济,而且数额适当,保持经济均衡发展,这
类财政赤字可以通过以后增加的财政收入加以弥补。发展历程起源1、1981-1986年,国家信用的初始阶段。改革之初发行国库券的出发点
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当时由于财政一方面放权让利,一方面又为改革提供补贴等辅助手段以及加大建设规模等,收支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而单纯向
央行借款或透支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于是当时就采取了同时用借款和发行国库券两种方式来弥补赤字的手段。八一年开始发行国库券,主要是向个人
和单位发行,期限10年。自第六年起每年抽签偿还20%,这时的国债的作用是弥补赤字,为国家筹集建设资金。当时人们的观念认为只是临时性
的措施,财政状况好转之后就会消失。毕竟,中国经济经历了二十多年“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日子,对债务难免持谨慎态度。高峰八一年开始发
行国库券,主要是向个人和单位发行,期限10年2、1986-1991年偿债高峰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国债偿还的问题。86年还本付息金额仅
50亿元左右,列入当年预算,影响不大。但到了后来,每年还本付息的规模日益扩大,这时,除了对单位的部分到期债采取发行转换债或推迟偿还
之外,主要是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这时,开始认识到国债在长期而不是临时发行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借新还旧,始终有一笔资金为财政所用,不
必偿还。这在认识上是一个突破,但仍担心债务由于还本付息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市场化3、1991-1996年走向市场化。从1988年开
始,国债二级市场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90年下半年到91年初,国债市场有普遍抛售转为普遍求购,1991年全面放开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
,1991年实行证券中介机构承购包销方式。1995年实行招标发行试点。1996年进行重大改革,采取投标发行的市场化发行方式,付息债
采取收益率招标,无记名债在定利率和定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划款期招标的方法。市场化试点最初是为了改善国债的发行条件,和提高国债利率一样,
是筹集资金的手段,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债大都是长期国债,流动性很差,开辟二级市场便于短期资金流入,而一级市场发展一开始也是为了方便销售
,之后采取招标方式使利率水平接近市场利率,思路仍是降低发行成本,调动承销机构的积极性,保证完成国债发行任务。但这些市场化的改革,对
于中国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及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家信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基本形式①公债这是一种长期负
债,一般在1年以上甚至10年或10年以上。通常用于国家大型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在发行公债时并不注明具体用途和投资项目。②国库
券这是一种短期负债。以1年以下居多,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等。③专项债券这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如中国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等。④财政透支或借款在公债券、国库券、专项债券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银行透支和借款。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
偿还。借款一般期限较长,一般隔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包括发行公债收入)才能偿还。有的国家(如中国)只将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算为财政
赤字,而发行国库券和专项债券则作为财政收入而不在赤字中标示。其他相关与社会总供求一般认为以债券形式弥补财政赤字,是现有流通中货币购
买力的转移,即企业居民等购买力转移给财政使用,没有增加社会购买力,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是
银行在对社会贷款及其他支付(如购买金银、外汇)以外增加的一笔支付,因而增大银行货币投放量,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只有在财政
透支借款的同时,银行压缩对社会的贷款及其他支付或增加吸收存款等资金来源又不扩大贷款时,才不会出现信用超分配和信用膨胀,影响社会总需
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另外,财政向企业推销公债,企业资金转移给财政,但企业生产和建设资金不足,可能加大对银行的压力,银行对企业贷款增加
,无异于银行对财政的贷款。所以要使国家信用正常发展,财政、信贷与物资供给必须综合平衡。债券发行与流通在西方国家,银行大量掌握国家信
用工具──国库券、公债及其他国家债券。它是银行的一项重要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往往对国家信用实行包销,推销不出的公债由银行购买。商业银
行通过经营国家信用工具而获得巨大利益。中央银行则将买卖国家信用工具作为进行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国家,国家信
用工具通过市场发行与流通。初次发行,称为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发行以后至到期前可以在市场买卖,称流通市场或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买卖流通是国家信用工具发行的重要条件。在中国,50年代初期曾发行过公债券,后来一度取消。1979年经济改革以来,从1982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后又发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国家信用工具。一方面筹集部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增加生产投资,加快国家重点建设。到90年代,国家信用已成为中国筹集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重要工具,债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也有了很大发展。1
献花(0)
+1
(本文系SC开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