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家宴
2018-01-01 | 阅:  转:  |  分享 
  
家宴(陆曦著)
仲南市临潢区鸿基路有一家火锅店,外墙呈朱红色,十分显眼。离元旦节还有大约两个
星期,火锅店的前台服务员接待了一个顾客。
这个顾客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青年,有着一双三角眼和一张圆脸。现在的年轻女性大多
以大眼睛、尖下巴为美,于是这个女青年的长相显得与众不同。当然,对于火锅店来说,能
带来生意的顾客就是好顾客。顾客的长相并不重要。
“我要预订一张餐桌。”她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前台服务员。
“请问就餐时间是什么时候?”“三十一号下午六点。”
已经十二月了,“三十一号”当然是特指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元旦节的前一天。
前台服务员把时间记录下来,然后询问就餐人数:“请问有几位?”
“八个。”
前台服务员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按照常理,一个人吃火锅的现象极其罕见,因为这样
太孤独了;但人数通常也不会太多,一般就是两三个、四五个人。而这位顾客一下子给八个
人预订,就意味着火锅店将迎来一笔大生意。店里赚得越多,服务员能拿到的提成就越多,
当然应该庆幸。
女青年预订的是大厅北侧的一张餐桌,正好可以坐八个人。完成预订手续以后,女青年
离开了火锅店。到三十一日下午六点,她准时地再次来到火锅店,并且带来了七个人。在这
七个人当中,年龄最大的在十六岁左右;最小的看上去只有十二三岁。他们在预订的餐桌周
围坐下以后,服务员拿着菜单和一支笔请他们点菜。因为“预订”只能预订座位,不能预订
菜肴的种类。
点菜的方式十分简单:用笔在要吃的菜的名称后面打勾就可以了。女青年接过菜单和笔,
点了一个菜,然后朝着其他人说了一句让服务员完全听不懂的话。接下来,七个人当中的一
个少年笑着从女青年手里接过菜单和笔,如法炮制。最终,每个人都点了一个菜,一共八个。
服务员把菜单和笔拿回来以后,心里仍然困惑地想:“这姑娘是在说什么呢?”却不便随意
打听,只好作罢。
而包括女青年自己在内,八个人当然知道,她说的是一句古突厥语:“N?yimigyi-g?li
u?ra-ursiz?K?ntübiti。”翻译成汉语的文言文就是:“尔等欲食何物?自行注明。”
等到服务员把八个人点的菜都端了上来,并且把火锅的开关打开,女青年对其他七个人
说了一段比较长的话:
“S?wigliga?angazbol-urm?n,ya?aqbol-ma-urm?n。Bo??un-tumuz,antawran-tamaz。
S?wüg?v?md?qon-ur;Yul?aqangbo??unulim?ningy?l??-ür,turqarutu?-uu-urm?n。Ta?d?rt?
bi??gtu?-aralp。Yaniy?lyir-g?y,bil?nyi-ur,an?gir-urm?n。Bal?qdabo??unm??anyig,analp。
Qati?lan-inglar(我夏位犁虽为尔等姑母,但年事未高。平日我与尔等均专注于学业,甚是忙
碌。夏舞居我家中;尤纥与我同校,时常可见。欲见此外五子,非易事也。新年将至,与尔
等同食,我甚为喜悦。城中求学固然可嘉,亦实非易事也。尔等共勉)!”
原来,和伊质夏位犁一起吃火锅的七个人都是她的堂侄、堂侄女,也就是她的堂兄们的
子女。虽然夏位犁并不是他们的亲姑姑,但血缘关系仅次于亲姑姑;再加上她在他们的父辈
当中年龄最小,所以他们对她都十分亲近。而在这七个兄弟姐妹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居尼
(K?ni),只比小姑小半岁;年龄最小的是夏舞(S?wüg),但夏位犁也只比她大五岁。
七个孩子都被小姑所说的话感动了,纷纷用古突厥语向她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她的期望。
而在大厅里面,其他顾客早已目瞪口呆。
1
献花(0)
+1
(本文系仲南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