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吴越(907-978年,五代十国之一,由钱镠所创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共历5主72年)
2018-01-02 | 阅:  转:  |  分享 
  
吴越(907-978年,五代十国之一,由钱镠所创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共历5主72年)吴越(五代十国之一)一般指吴越国吴越国(907年
-978年)是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杭州临安人钱镠[liú]所创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盛时其范围
包括今之浙江全境、上海全境、苏州全境和福建东北部。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
仍,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9
78年,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chù]为了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立国七十二年。中文名称吴越国英文名称Ng-Yuih
Kingdom简????称吴越首????都西都杭州、东都越州主要城市湖州、苏州、秀州、婺[wù]州、睦州、衢[qú]
州官方语言吴语政治体制君主制国家领袖钱镠,钱弘俶主要民族汉族主要宗教佛教历史吴越开国吴越国创建人钱镠(li
ú),字具美,小名婆留,临安人。年少时迫于生计,曾以贩盐为生。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跑
马射箭,他也把大家编起队来操练,相士惊为“真贵人也”。吴越王钱镠十七岁开始苦练硬弓、使长矛,读《孙子兵法》,二十岁到石镜镇投军
当“义兵”,改名为钱镠。黄巢起义时,钱镠成为当地将领董昌的部将,屡立战功。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
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就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董昌叛唐称帝
,钱镠屡劝未果,遂灭董昌,得越州。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他占有了两浙之地。唐以钱鏐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唐昭宗
天复二年(902),封其为越王。904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效忠中原由于地狭兵少,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
原为主要军略。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
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
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吴越王钱镠时钱镠一面向中原称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
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原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
朝一皇帝。以民为本钱镠在政治上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平息藩镇战乱,维护
两浙安宁,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修筑海塘,疏浚湖浦,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促进经济
发展,使两浙安定繁荣。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世人奉之为“海龙王”。又
加之战争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钱镠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卒。终年八十一岁,谥武肃,葬临安钱王陵。钱镠49
岁画像其七子钱元瓘(原名传瓘)嗣,勤政仍有其父之风。早在开平元年(907年),他就升为衙内都指挥史。吴越宝正三年(后唐天成三年,
928年)升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继承王位后,他承继了父王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又发展了与日本、朝鲜半岛古国的友好交流。旧时
西湖边的涌金池上石刻“涌金门”三字为他亲书,今已废。元瓘爱好文学,喜赋诗,有诗数百首,编集为《锦楼集》。天福六年(941年),元瓘
死,享年55岁,谥文穆。六子钱弘佐年仅14岁便嗣王位。他少儿时便封官至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即位后由丞相曹弘达摄政事,
大赦境内,免租税一年。钱弘佐大胆撤除大将章德安、李文在等,巩固其统治地位,继续推行“保境安民”政策。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南唐
进攻福州,闽国向吴越求援。钱佐为恤邻保境,不顾臣下反对,下令发兵三万相救,终于取得胜利,保障南部边境安宁。弘佐在位七年,多次下令减
免赋税“以宽吾民”,仓廪积蓄可供十年。于开运四年(947年)卒,谥忠献。衰落灭亡钱弘佐死后,钱元瓘第七子钱弘倧嗣位。他极力抑制
将领。947年,吴越将胡进思废之,后来钱弘倧贬迁会稽卧龙山麓,生活起居仍与王同级。钱元瓘第九子钱弘俶嗣位。钱弘俶毕生崇信佛教,为吴
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他承继先王的国策,尊奉中原。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
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975年,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唇亡齿寒。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
,钱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孙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稍后,钱俶(因避宋讳,去弘俶之“弘”字)
上版籍于宋,吴越亡。从公元八九三年钱镠为镇海节度使算起,至灭亡前后存八十六年。疆域都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
。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
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
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
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
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
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海堤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
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杭州西湖
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成就。从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到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的18年间
,钱王带领军民五次扩建杭城。大顺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扩大杭城。史书记载:“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里,皆穿林
架险而版筑。”第二次扩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围70里。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帝王都会》记载,罗城的城门有十
:朝天门,在吴山下,今镇海楼(即鼓楼);龙山门,在六和塔西;竹车门,在望仙桥东南;新门,在炭桥东;南土门,在荐桥门外;北土门,在菜
市桥门外;盐桥门,在盐桥西;西关门,在雷峰塔下;北关门,在夹城巷;宝德门,在艮山门外无星桥。公元907年,扩建牙城时,有术士向钱王
献策,如在旧基扩建,国祚只有百年,如填西湖更建,可以延长十倍,钱王回答说,百姓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哪有千年不变的真主?有国百年
就心满意足了,并且化大力疏浚西湖,后人有“留得西湖翠浪翻”句赞扬他。吴越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钱王增调军民数
十万在沿江北岸,从六和塔到艮山门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大作战,并采用立幌柱、打竹笼的科学方法降服汹涌的湖魔,筑起了一道长338593
丈捍海石塘,彻底根治了杭州城的潮浸之患,也留下了“钱王射潮”的美丽传说。“五代之际,天下纷扰,杀人如麻,独吴越人民安居乐业,百年不
知兵革”,使吴越百姓过了一段太平富裕的日子,钱王还凿平钱塘江中暗礁以利通航,重视农桑,发展经济,使吴越国“富甲东南”。隋代杭州只
有15380户,吴越盛时已达“十余万家”。“盖当时隋时杭地苦卤,水咸难饮,自唐邺候李泌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外,钱王又凿井九十九眼以
泽民”。杭州的“百井坊巷”,传说原来有井九十九眼,就是钱王开的,故称钱王井,钱王第七子元灌命金华将军曹杲,引西湖水入城为涌金池,便
利居民汲取饮用。另设置龙山、浙江二闸,“以大小二堰,隔绝江水,不放入城,则城市专用西湖水,水既清澈,无由淤塞”。钱王对杭州城的饮水
淡化做了大量工作。“沮洳斥卤,化为乐土”。凤凰山麓为隋唐两朝的州治所在。吴越国时扩建王宫,南边有通越门,北边为双门,范围数里。相
当于南宋皇城九里的范围。内有八会堂、功臣堂、天宠堂、天册堂、阅武堂、握发殿、思政堂、仙居堂、丽春院等十多处殿堂建筑,规制恢宏。钱
王对开发和繁荣两浙经济,文化之功,代有评述。著名的宋代铁面御史赵汴的《表忠观记》,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分别撰写的《
武肃王传》中,均有详细记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苏东坡称道钱王有保卫两浙之功,并说“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
至于今不废。其德于斯民甚厚。”综上所述,钱王让吴越为“人间天堂”苏杭的奠基人已当之无愧了。州县吴越地域不大,极盛时,只辖有杭
、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另又设有镇海、镇东、中吴、宣德、武胜、彰武等节镇。总体上是东南地区的一个小
国家。州/县名治所备注杭州今杭州市光化二年(899)升为都督府,吴越谓之西府。[1]??一说,吴越曾私改杭州为钱唐府。[2]?钱塘
今杭州市附郭县。秦置钱唐县,唐代改为钱塘县(一说南朝时改)。[3]?钱江今杭州市附郭县。后梁龙德二年(922),钱氏析钱塘、盐官县
地置。钱俶纳土,宋改钱江县为仁和县。[4]?富春今富阳市秦置富春县,东晋太元中,避太后郑阿春讳,改名富阳。钱镠因厌恶杨行密,于后梁
开平二年(910)复改富春县。钱俶纳土,宋又复富春为富阳。新登今富阳市新登镇孙吴黄武七年(226)析富春县置新城县,后废。后数经置
废,唐永淳元年复置。后梁开平元年(907),吴越避梁太祖朱温之父朱诚讳,改新城为新登。钱俶纳土,宋又复新登为新城。桐庐今桐庐县孙吴
黄武四年(225)析富春县置。横山今临安市昌化镇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紫溪县置,圣历元年(698)改武崇县,神龙元年(705
)又改唐山县。吴越天宝元年(后梁开平二年,908)改吴昌县,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910)改金昌县,宝大元年(后唐同光二年,9
24)复为唐山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又改为横山县。钱俶纳土,宋改横山县为昌化县。于潜今临安市于潜镇西汉置于朁县,隋改於潜县。
安国今临安市高虹镇东汉末,孙吴析余杭置临水县,晋太康元年(280)改临安县。隋省,武周垂拱四年(688)复置。吴越天宝元年(后梁开
平二年,908),改临安为安国,钱俶纳土,宋又复安国县为临安。余杭今余杭区余杭街道秦置。盐官今海宁市盐官镇孙吴黄武四年(225)置
,唐武德七年(624)废,贞观四年(630)复置。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千秋村汉末,孙吴析乌程县余不乡置永安县,晋改武康县。吴越时,
武康县由湖州改隶杭州。钱俶纳土,宋又将武康归隶湖州。越州今绍兴市唐乾宁四年(897)始称东府,大都督府。会稽今绍兴市附郭县。南朝宋
析山阴县置会稽。山阴今绍兴市附郭县。秦置,后屡有废置。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秦置,隋开皇九年(589)废入会稽,唐贞元元年(78
5)复置。长庆年间复废,旋又置。余姚今余姚市姚江北秦置,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剡县今嵊州市西汉置。后晋
天福五年(940),吴越改剡县为赡县。诸暨今诸暨市秦置,唐末光启中改暨阳县,钱镠因厌恶杨行密,于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910)复
改诸暨县。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西汉置余暨县,孙吴改永兴县。唐天宝元年(742)改萧山县。新昌今新昌县唐末,吴越析剡县置。苏州今苏州市
吴县今苏州市附郭县。秦置。长洲今苏州市附郭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置。常熟今常熟市萧梁大同六年(540)析海虞县置。
昆山今昆山市萧梁析娄县置信义县,又析信义县置昆山县。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吴越天宝二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析吴县置。湖州今湖
州市乌程今湖州市附郭县。秦置。德清今德清县乾元镇武周天授二年(691)析武康置武源县,唐景云二年(711)改临溪县,天宝元年又改
德清县。安吉今安吉县递铺镇汉中平二年(185)析故鄣县地置,隋开皇九年(589)省。义宁二年(618)沈法兴复置,武德七年(624
)又废,麟德元年(664)再置。长兴今长兴县西晋太康三年(282)析乌程县置长城县,隋开皇九年(589)省,仁寿二年(602)复置
,后梁开平元年(907),吴越避梁讳改为长兴县。温州今温州市永嘉今温州市附郭县。东汉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置永宁县,隋开皇九
年(589)改永嘉县。乐清今乐清市东晋宁康二年(374)析永宁县置乐成县(一作乐城县),后梁开平二年(910),吴越为避梁太祖之父
朱诚讳,改为乐清。瑞安今瑞安市孙吴析章安县置罗阳县,宝鼎三年(268)改安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固县。唐天复三年(903
),改瑞安县。平阳今平阳县西晋太康初年,析安固县置始阳县,寻改横阳县。后梁乾化四年(914),吴越改之为平阳县。台州今临海市临海
今临海市附郭县。孙吴太平二年(257)析章安县置。黄岩今台州市黄岩区唐上元二年(675)析临海县置永宁县,武周天授元年(690)改
黄岩县。永安今仙居县东晋永和三年(347)析始丰县置乐安县,后唐长兴元年(930),吴越改乐安为永安县。天台今天台县孙吴析章安县置
始平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丰县。唐上元二年(675),改唐兴县。后梁代唐,吴越天宝元年(后梁开平二年,908)改天台县。后唐
时,复名唐兴。后晋天福七年(942),因避石敬瑭讳,又改台兴。宋建隆元年(960),复名天台。宁海今宁海县东晋永和三年(347)析
鄞县、章安置。明州今宁波市鄞县今宁波市附郭县。唐武德四年(621)置鄞州,八年(625)废为鄮县。后梁开平二年(908),吴越因
避梁朱茂琳讳,改鄮县为鄞县。奉化今奉化市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析鄮县置。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析鄮县
置。象山今象山县武周神龙元年(705)析鄮县、宁海两县置。定海今宁波市镇海区吴越天宝二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析鄞县地置望
海县,寻改定海县。处州今丽水市西丽水今丽水市西附郭县。隋开皇九年(589),析松阳县置括苍县,唐大历十四年(779)改名丽水县。
缙云今缙云县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析丽水、永康两县置。青田今青田县唐景云二年(711)析丽水县置。白龙今松阳县汉末建安四年(1
99)析章安县置,隋废,寻又置。钱镠因厌恶杨行密,于后梁开平二年(910)改为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又改白龙县。入宋,复
改为松阳县。遂昌今遂昌县孙吴赤乌二年(239),析太末县置平昌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遂昌县。龙泉今龙泉市唐乾元二年(729
),析遂昌、松阳两县置。衢州今衢州市西安今衢州市附郭县。汉末初平三年(192)析太末县置新安县,晋太康元年(280)改信安县。唐
末咸通年间,吴越改信安为西安。龙游今龙游县本春秋太末县地,晋立龙丘县。隋废,唐贞观八年(634)又置。后唐长兴二年(931),吴越
改龙丘为龙游。江山今江山市唐武德四年(621)析信安县置须江县,寻废,永昌元年(689)复置。后唐长兴二年(931),吴越改须江为
江山。常山今常山县唐咸亨五年(674)析信安县置常山县。婺州今金华市金华今金华市附郭县。汉末初平三年(192),析乌伤县置长山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宁县,十二年(592)改东阳县,十八年(598)又改金华县。兰溪今兰溪市唐咸通五年(674)析金华县置兰
溪县。浦江今浦江县唐天宝十三年(754)析义乌县置浦阳县。钱镠因厌恶杨行密,于吴越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910)改为浦江县。义乌
今义乌市秦置乌伤县,唐武德七年(624)改名义乌县。东场今东阳市武周垂拱二年(686)析义乌县置东阳县。吴越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
,910),钱镠因厌恶杨氏,改名东场县。入宋,复改东阳县。永康今永康市孙吴赤乌八年(245)析乌伤县置,隋废,唐武德八年(625)
复置。武义今武义县武周天授二年(691),析永康县置武义县,寻改武成县,天祐年间复改武义县。睦州今建德市梅城镇建德今建德市梅城镇
附郭县。孙吴黄武四年(225)析富春县置,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武德七年(624)省,永淳二年(683
)再置。寿昌今建德市寿昌镇孙吴析富春县置新昌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寿昌县。遂安今淳安县西千岛湖五狮岛南汉末建安十三年(20
8),孙吴析歙县置新定县,晋太康元年(280)改遂安县。隋开皇九年(589)省,仁寿三年(603)复置。清溪今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
岛附近孙吴黄武元年(221)析歙县置始新县,晋改雉山县,唐开元二十年(732),改为还淳县。永贞元年(805),为避唐宪宗李纯讳,
又改清溪县。分水今桐庐县分水镇唐武德四年(621)析桐庐县置,七年(624)省,武周如意元年(692)改置武盛县,神龙元年,复名分
水。秀州今嘉兴市后唐同光二年(924),吴越私建开元府于嘉兴,。钱镠去世,开元府废,所领各县归隶杭州、苏州。至后晋天福三年(938
),吴越又于嘉兴置秀州。嘉兴今嘉兴市附郭县。春秋时为长水县,秦改由拳县。孙吴嘉禾元年改禾兴县,赤乌五年(242),为避太子孙和讳,
改为嘉兴县。隋废,唐武德七年(624)复置,九年(626)又省,贞观八年再置。吴越宝大元年(后唐同光二年,924),割隶开元府。钱
镠去世,开元府废,新王钱元瓘为防止右藩苏州强大,将嘉兴改隶杭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吴越置秀州,嘉兴即改隶秀州。海盐今海盐县秦
置,屡有迁治。后唐同光二年(即924),割给开元府。钱镠驾崩,开元府被废,复隶杭州。吴越置秀州,海盐即改隶秀州。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
唐天宝十年(751),析昆山、嘉兴、海盐三县地置。后唐同光二年(924),割隶开元府。钱镠去世,开元府废,复隶苏州。吴越置秀州,华
亭即改隶秀州。崇德今桐乡市崇福镇后晋天福三年(938),吴越析嘉兴县置,隶秀州。衣锦军今临安市临安市安众营本是钱镠故里,钱镠发迹后
,唐廷改安众营为衣锦营。光化四年(901),改衣锦城,天祐四年(907),又改安国衣锦军。经济自秦至唐的一千多年中,中国的经济
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经过唐末藩镇割据、苛政暴敛及连年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仅公元910-953年,黄河决口及其他大水灾即达24次之
多),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口锐减。而与此同时,南方诸割据政权,即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发展了生产,繁荣了长江三角
洲为中心的东南地区。五代时,南方诸政权中,吴越国是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在钱王“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指导下,大力发展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手工业、商贸业和文化事业,扩建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终于使吴越的经济和文化跑到了五代诸
分裂政权的前列,也使钱王成为这一重大转移的重要功臣和开拓者。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始自钱王开创的吴越时期。
吴越国国玺钱王在发展经济中首先紧紧抓住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整治了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从而把吴越建成了鱼米之乡
。钱王还十分重视晒盐、制茶、制瓷业、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的发展又刺激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使境内“桑麻蔽野”,蚕季出现了“
青巷摘桑喧姹女”的热闹景象。吴越之地已成为全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丝绸之府”。经济的繁荣,基础在于生产的发展,但其实现还赖
于商贸的发展。通过商贸交易,沟通中国两大经济带--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五代前中国大都市都在长江以北,长江
以南仅有会稽、越州。五代至宋后,杭州也发展成繁荣的大城市,南宋行在所定在临安与之前的基础不可分割。文化作为一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
吴越文化,自钱王创立以后,经三代五王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钱王青少年时期读书不多,只在暇时温理《春秋》,兼读《武经》,
深知文化对保境安民的重要,因而当权后十分重视网罗文人学士,他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兼听纳谏,唐末名家皮光业、林鼎、沈崧、罗隐、武
将杜陵、阮结、顾全武等都受到他的礼遇,罗隐成为他的重要功臣。佛学兴盛更是吴越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据《咸淳临安志》统计,杭州有寺
院150多所,素有“江南佛国”之称,临安的功臣塔,杭州的灵隐寺,余杭大涤山的天柱观,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等都是吴越时修建的
。灵隐寺的弥陀石佛、摩崖石刻和石塔、凤凰山的梵天经幢等吴越时期文物一直保持至今。吴越国瓷器五代前后吴越地区文化名人数量的变化情
况也可窥见文化发展之一斑。当代著名教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词典》中收录的五代前文化名人86人,其中吴越地区为7人,占8%;
五代及其后的文化名人114人,吴越地区为33人,占30%。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五代前名家30人中吴越地区仅有1人,占3%;五代
以后的名家33人,吴越地区达11人,占30%,两个30%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吴越地区一跃而成为文化之都和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钱王本人不仅能征善战,还留下许多诗文,诗文中多显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擅长草隶,蜚声中原。文化的发展、佛学的兴盛
,又促进了印刷业的进步,而印刷业的进步又加快了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杭州已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印刷中心,所以活字印刷由钱塘人毕升发明也绝不是偶然的。宗教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著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其中著名的寺院、经幢等名胜如下:名刹钱塘门外昭庆寺、龙井延恩衍庆院、雷峰下显严寺、宝莲山宝仁寺、月轮山开化寺、凤山梵天寺、南高峰荣国寺、孤山玛瑙寺、赤山埠六通寺、赤山埠高丽寺、吴山海会寺、南屏山净慈寺、宝石山崇寿寺、五云山云栖寺、九溪理安寺、灵峰灵峰寺、紫阳山宝成寺天竺法喜寺、水乐洞净化院、龙山天真寺。塔幢六和塔、闸口白塔、保俶塔、雷峰塔、梵天寺两座经幢、灵隐寺内两座经幢。佛像慈云岭石窟佛像、烟霞洞石窟佛像、天龙寺石窟佛像、凤凰山三石佛与十六罗汉、飞来峰佛像。民生吴越国建造捍海石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门外。消除了钱塘江潮对杭州的危害。除此之外,从钱鏐起,设立撩湖军兵千人,专事清理西湖葑草之事,从而有效保护了西湖地区的环境。帝王世系吴越君主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字生卒年在位时间太祖武肃王钱镠具美852年-932年907年-932年世宗文穆王钱元瓘明宝887年-941年932年-941年成宗忠献王钱佐符佑928年-947年941年-947年-忠逊王钱倧隆道929年-975年947年-忠懿王钱俶文徳929年-988年948年-978年1
献花(0)
+1
(本文系SC开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