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第44章解读
2018-01-09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第44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8.26第44章【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
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译文】如果不行无言之教就会政令频出,不处无为之事就会胆大妄为,世风日下人们就会不择手段,甚至舍弃身家性命
去求名逐利。名声是过眼烟云,虚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与你更为亲近,是为“名与身孰亲”。金钱财富是身外之物,以一己之身如何享用得了那么
多财货,是为“身与货孰多”。得到了名声和财富,有可能是以伤身毁命为代价,哪一种算是病态,是为“得与亡孰病”。由此可见,过度喜爱追求
外在的事物,必然要大大耗费自己的心血精力,故称“甚爱必大费”。你深藏起来的财富越多,最后失去的也就越多,得到了名声和财富,到头来不
仅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命挣无命享,还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故称“多藏必厚亡”。所以说知足者不仅常乐还能免遭羞辱。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就
能不置身于危险的境界,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平安,故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解读】44.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
亡孰病”,列举了不行无言之教不获无为之益的几种情形。上一章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很少听说天下有人能企及,所以老子紧接着在本章就
列举了几种错误的情形。如果不行无言之教就会政令频出,不处无为之事就会胆大妄为,世风日下人们就会不择手段甚至舍弃身家性命去求名逐利。
喜欢吹捧你的人跟你真亲吗,那是有求于你假模假样虚情假意,名声是过眼烟云,虚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与你更为亲近,故称“名与身孰亲”。你
一张嘴能吃多少美食,你两只手能拿多少奇珍异宝,多余的财富与你有何用,什么是多什么是少,故称“身与货孰多”。得到了名声财富,却损害了
健康,甚至糟蹋了性命,哪一种算是病态,故称“得与亡孰病”。老子在前面的章节中很多次提到名声财富和自己的肉身,第3章说“不尚贤,使民
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9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第12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13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病”是生
病、病态、治病,第71章还有很多个“病”,“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我们常说“疾病”,“疾”字从“矢”,受到的刀枪箭矢外伤。“病”字从“丙”,“丙”是十天干的第三位,代表太阳之火,这里指身体的内火,
身体冷热不调气血不通就得了病。箭伤来得快去得也快,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非常顽固,在《周易》中有很多“疾、病、伤”的描述和比喻,
所以老子也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病”,存在于人的思想深处不易治愈。44.2“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告诉世人如何做。特别喜爱某种东西,就会不择手段执着去追求,必然花费很大的心血和精力,第29章也说过“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大意是,圣人要除去那些极端的措施法度,不过极度奢侈的生活,也常常居安思危处泰思否,故称“甚爱必大费”。把金钱财富藏起来,藏得越多损
失就会越大,第9章说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故称“多藏必厚亡”。怎么做才对,第33章说过“知足者富”,后面的第
46章也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不仅常乐,还能不因失败落魄招致别人的嘲笑和羞辱,故称“知足不
辱”。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会去强势进取冒险犯难,避免陷入危险之中,故称“知止不殆”。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故称“可以长久”
。《道德经》中共有16个“长”,有的读作(zhang),有的读作(chang),共有10个“久”。“长久”主要指天长地久,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第59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长生久视之道”。张武忠2017.8.26于北京。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原创)